Ⅰ 懸挑梁鋼筋如何構造
懸挑梁鋼筋構造:懸挑梁受力在上面,上面的鋼筋要比下面的鋼筋大。同時要滿足鋼筋的描固長度和配筋率。
懸挑梁鋼筋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6~1/8,當懸挑長度大於1500時(建築單位除特別說明外為mm),需加彎起鋼筋。
屋面板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承受負彎矩的放射狀構造鋼筋.其間距沿l/2(l為挑檐長度)處應不大於200 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取la>l,鋼筋的直徑與懸臂板支座處受力鋼筋相同且不小於 6 mm。
當挑檐寬度l≤5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3根,錨固長度la>500 mm;當500 mm<l≤8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5根,錨固長度la≥800 mm。
懸挑梁的設計
設計中的常見做法 懸挑梁的設計一般先假定截面,然後再根據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要求,分別進行計算和驗算。
式中:砌體牆中鋼筋混凝土挑梁的抗傾覆應按下式驗算: Mov≤Mr
Mov——挑梁荷載設計值對計算傾覆點產生的傾覆力矩。
Mr ——挑梁的抗傾覆力矩設計值。
懸挑梁的抗傾覆彎矩設計值可按下式計算。
Mr =0.8 Gr(l2-x0)
式中:
Gr ——挑梁的抗傾覆荷載;
l2—— 作用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
挑梁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可按下式確定:
當 l1≥hb 時,且不大於0.13l1 。
(2) 當 l1<hb 時, 。
式中:
l1 ——挑梁埋入砌體中的長度(mm)。
x0——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mm)。
hb——挑梁的截面高度(mm)。
注意:當挑梁下有構造柱時,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 。
Ⅱ 懸挑梁鋼筋是上面的鋼筋受力還是底筋受力怎麼安放
懸挑梁的上部鋼筋受拉,下部鋼筋受壓。
陽台下方懸挑梁受到方向向下的均布荷載,其彎矩圖如圖所示:
(2)跳梁鋼筋怎麼布置擴展閱讀
懸挑梁配筋規范條文
1、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鋼筋不應少於2根
2、梁高不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0mm;梁高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8mm。
3、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當下部鋼筋多於2層時,2層以上的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2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凈間距不用小於25mm和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4、梁的配筋密集區域宜採用並筋的配筋形式。
5、在鋼筋混凝土懸臂梁中,應不少於2根上部鋼筋伸至懸挑梁外端,並向下彎折不小於12d;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而應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版)第9.2.8條的規定向下彎折,並按9.2.7條的規定在梁的下邊錨固。
6、鋼筋彎折彎起角宜取45°或60°;在彎終點外應留有平行於梁軸線方向的錨固長度,且在受拉區不應小於20d,在受壓區不應小於10d,梁底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
7、混凝土受拉區中,彎起鋼筋的彎起點可設在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之前,但彎起鋼筋與梁中心線的交點應位於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之外;同時彎起點與按計算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截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ho/2。
Ⅲ 鋼筋怎麼布置
首先抄11G101-1圖集是必備的
二、如果你襲在施工現場,最好不過,拿著圖紙去現場,給自己充實鋼筋部位的印象。
三、注意,看節點部位。如梁筋錨入柱內,箍筋根數的計算、柱筋錨入梁內等。
四、有個師傅問,是最好不過的了。
如果你是學生還沒有畢業,那你只好問你的老師和同學了,也要注意的是,先自己看,實在實在在自己看不懂的情況下,標出問題在問。
Ⅳ 請問梁鋼筋怎樣布置
箍筋四肢箍也就是一個大箍筋 中間一個小箍筋, 直徑12 間距100
樑上部筋雙排布置 每排4根22
下部雙排布置 每排4根22 ,
腰筋每側兩根18,
梁頂標高同板底
Ⅳ 懸挑梁鋼筋布置
這個是可以的,符合懸挑梁受力情況。但是前提是設計圖紙是這樣設計布置的,根據圖紙標注彎起鋼筋的根數和彎起位置製作安裝。不過現在的設計圖紙很少採用這種彎起鋼筋了。
Ⅵ 梁鋼筋怎麼布置
問題一:梁鋼筋怎麼布置的 10分 KL117的集中標注雖然標注了2Φ25的通長筋+2Φ12的架立筋,但跨中上部有原位標注4Φ25,那就應該按原位標注4Φ25配筋,實際上沒有了2Φ12的鋼筋。至於打上的括弧,不符合11G101上的規則,應該由設計人解釋清楚,既不照101標注又無注釋,就是設計是失誤。
問題二:這個梁的鋼筋是怎麼布置的?中間那個216+114怎麼布置? 支座兩側各一根16,中間一根14,長度為梁凈跨三分之一
問題三:圖上樑截面鋼筋怎麼布置 通長鋼筋3根28,因為全長是4支箍筋,所有還要在中部加上一根12的鋼筋,這樣才能把箍筋的角部架起來。
梁兩端上部配10根28,分2層,上層鋼筋7根,下層鋼筋3根。
梁兩端的鋼筋中有3根和中部的通長鋼筋是一樣的,你想想怎麼能把箍筋架起來就行了。
中部的直徑為12的鋼筋和兩端的其中架箍筋的那個28的鋼筋採用搭接,搭接長度看圖集和規范。
問題四:大梁鋼筋如何布置 一般情況下,
下部是受拉主筋,上部是受壓主筋,箍筋抗剪
問題五:這個梁,鋼筋怎麼布置 意思你要看懂平法,然後剖面就自然會畫了
問題六:11G101中梁鋼筋布置求解 問題1: 還有1-1中集中表述的2C25是通長鋼筋,在梁的上部角上;
問題2: 原味標注的鋼筋是包含貫通鋼筋。 不為什麼,是規定;
問題3 :不用分辨遠點標注的鋼筋是否輸入貫通鋼筋,必須包含貫通鋼筋。
問題七:廣聯達中如何查看梁的鋼筋布置形式 如果你想直觀一點,就在匯總計算後,查看鋼筋三維來觀看。還有可以通過「編輯鋼筋」來查看鋼筋信息。
問題八:主次梁鋼筋上部筋如何布置 主次樑上部齊平的啊,高度不一樣,次梁是放置在主樑上面的,上部鋼筋就按丹一樣的布置撒,滿足間距要求和保護層就可以了,具體施工上你就不用考慮了,施工方自己曉得怎麼處理
問題九:梁鋼筋2Φ22;3Φ22+6Φ25 3/3/3,怎麼布置 你給的信息,是看不出這鋼筋是集中標注還是表示通長筋
頂鋼筋,2根22
底鋼筋分三排,有下向上依次是 3根25 3根25 3根22
問題十:鋼筋混凝土框架梁如何布置鋼筋,上下布置的鋼筋分別起到什麼作用,請舉例說明?謝謝! 這樣吧 我系統的給你講解下吧 首先梁的鋼筋分為以下幾種
貫通鋼筋、架立鋼筋、彎起鋼筋、吊筋、縱向受力鋼筋、箍筋、腰筋。
1.貫通鋼筋、分為上部貫通和下部貫通、主要目標是提升連續梁的整體性屬於構造鋼筋!
上部貫通鋼筋:受上部壓力、負彎矩、局部受剪力、在特殊條件下受扭。
下部貫通鋼筋:受彎(拉力)、支座反力、特殊條件受扭。
架立鋼筋:主要和箍筋形成鋼筋骨架的構造鋼筋。(簡支梁)。位於梁的上部外邊緣。
其主要承載上部壓力、特殊條件受扭。(簡支梁沒有負彎矩)。
彎起鋼筋:主要承受正負彎矩和剪力、彎起鋼筋是最經濟的鋼筋在最少配筋滿足最大需求。
分為上部區域:主要承受負彎矩、上部壓力。彎起區域:主要承受斜剪力、和混凝土存在有機結合防止裂縫。中間下部區域:主要承受彎矩。(也是主要承受橫向扭力的鋼筋之一)
吊筋是將作用於混凝土梁式構件底部的集中力傳遞至頂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載抗剪能力的一種鋼筋,形狀如元寶,又稱為元寶筋。
主要承受剪力(連續梁支座處)或者是主次梁交接處。
縱向受力鋼筋:位於梁底部!主要承受梁的彎矩(拉力)。也是計算設計的主要鋼筋之一。
箍筋:和受力鋼筋、架立鋼筋形成鋼筋骨架瞞住其整體性的鋼筋。
主要承受剪力、橫向扭轉、因為它的重要性所以在交接處都設有箍筋加密。是良好的解決彎起鋼筋計算麻煩的設計問題的鋼筋。
腰筋:主要是防止混凝土開裂的構造鋼筋、當梁的高度大於800時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