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計算公式大全
重量=體積×重度
體積=截面積×長度
所以,如果知道一批鋼筋的型號和直徑,就可以用上面版公式計算權得到重量。
但鋼筋一般都是帶肋的,橫截面面積與圓面積有點誤差。可以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得到面積和重度,橋梁的可以查《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范》
② 鋼筋計算公式
計算公式:鋼筋長度=板凈跨Ln+伸入左右支座內長度+彎鉤增加長度。(數據帶入即可計算)
具體數據的計算:
底筋長度=凈長+2*max(支座寬/2,5d)+2*6.25d(一級鋼筋)+搭接雀搏
根數=(凈長-2*50)/間距+1
麵筋長度=凈長+2*la+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負筋長度=凈長+la+6.25d+(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左凈長+右凈長+2*(板厚-2*保護層)
(2)箱涵斜布鋼筋怎麼計算公式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組成
一、模板工程
模板是使混凝土結構和構件按所要求的幾何尺寸成型的模型板。模板系統包括模板和支架系統兩大部分,此外。尚須適量的緊固連接件。
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對模板的要求是保證工程結構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性,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構造簡單,裝拆姿歲備方便。接縫不得漏漿,經濟。模板工程量大,材料和勞動力消耗多。
正確選擇模板形式、材料及合理組織施工對加速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和降低工程造價具有重要作用。
二、鋼筋工程
鋼筋的種類很多,土木工程中常用的鋼筋,按生產加工工藝可分為熱軋鋼筋、余熱處理鋼筋、冷軋帶肋鋼筋、冷軋扭鋼筋、熱處理鋼筋、精軋螺紋鋼筋等。
三、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的拌制、運輸、澆築搗實和養護等施工過程。各個施工過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除按有關規定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外,任一施工過程處理不當都會影響混凝土的最終質量。
因此,如何在施工過程中控制每一施工環節,是混凝土工程需要研究的課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近年來混凝土外加劑發展很快。
它們的應用改進了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工藝。此外,自動化、機械化的發跡毀展,纖維混凝土和碳素混凝土的應用,新的施工機械和施工工藝的應用,也大大改變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面貌。
③ 鋼筋計算公式大全
計算鋼筋重量很好記,記住0.00617即可。
鋼筋一米的重量(Kg)=鋼筋的大小(mm厘米)×鋼筋的大小(mm裡面)×0.00617。
鋼筋大小×鋼筋大小×0.00617 =鋼筋一米重量。
不管什麼鋼筋,圓鋼螺紋鋼,都是鋼筋大小×鋼筋大小×0.00617,0.00617是通用的。
圓鋼和螺紋鋼雖然看起來不一樣,理論總量是一樣的,都是0.00617。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三位數,Φ14至Φ25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二位數。
下面是(牆,柱,梁,板)的長度計算。
框架梁鋼筋理論長度,長度×d×d××0.00617就是重量。
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通長鋼筋
上部通長鋼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2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通長鋼筋
下部通長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長度。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抗扭鋼筋:演算法和通長鋼筋一樣。
5、拉筋(拉鉤)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拉筋根數:拉筋的個數=跨度長度÷拉鉤分布間距。
注意:拉鉤是隔一掛一的,計算的時候,按照箍筋非加密區間距的兩倍計算。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 ×保護層)+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夾角=60°,≤800mm夾角=45°。
④ 鋼筋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筋計算公式如下:
直徑的平方乘長度再乘系數0.00617,使用相關工具分別測量出鋼筋長度和直徑,例如鋼筋直徑為4毫米,其長度為10米,套用公式可計算得出其重量為4*4*10*0.00617≈0.99kg。
鋼筋的相關介紹: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
⑤ 鋼筋計算方法以及公式是什麼
直徑的平方乘長度再乘系數0.00617,使用相關工具分別測量出鋼筋長度和直徑,例如鋼筋直徑為4毫米,其長度為10米,套用公式可計算得出其重量為4*4*10*0.00617≈0.99kg。
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鋼筋使用禁忌
在施工中,已確認工地不可能供應設計圖要求的鋼筋品種和規格時,才允許根據現有條件進行鋼筋代換。代換前,充分了解設計意圖、構件特徵和代換鋼筋性能,必須徵得設計單位同意,辦理涉及變更文件。
代換後,仍能滿足各類極限狀態的有關計算要求,以及必要的配筋構造規定(如受力鋼筋和箍筋的最小直徑、間距、錨固長度、配筋百分率及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在一般情況下,代換鋼筋還必須滿足截面對稱的要求。
對抗裂性要求高的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屋架下弦等),不宜用HPB30O級光面鋼筋替換 HRB335、HRB400 級變形鋼筋,以免裂縫開展過寬。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筋
⑥ 鋼筋計算公式大全
鋼筋計算公式大全如下:
一、柱鋼筋
1、柱縱筋單根長度=柱基礎內插筋+柱凈高+錨固長度+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2、柱箍筋:單根長度=(b-2c+h-2c)*2+2* max(10d,75)。
5、架立筋單長=凈跨長-凈跨長/3*2+150*2。
6、箍筋單長(2肢箍)=(長-2保+寬-2保)*2+2* max(10d,75)。
7、側面縱向鋼筋(腰筋)。構造筋長度(G打頭的鋼筋)=凈跨長+2*15d。抗扭筋長度(N打頭的鋼筋)=凈跨長+2*錨固長度。
8、拉筋: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
9、附加吊筋:吊筋單根長度=次梁寬+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當主梁高≤800時,吊筋角度為45度;當主梁高>800時,吊筋角度為60度。
10、屋面框架梁屋面樑上部通長筋=總凈跨長+左錨固+右錨固+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⑦ 鋼筋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筋重量計算公式按照數學方法計算體積,再乘以密度。
設任意鋼筋直徑為D,每米重量為G1=7850*D*D*3.14/4 (Kg)。
而直徑10毫米的鋼筋每米重量為G2=7850*0.01*0.01*3.14/4 =0.617 (Kg)。
G1/G2=D*D/(0.01*0.01)移項G1=G2*D*D/0.0001=G2*D*D*10000。
因G2=0.617。
故G1=6170*D*D (D的單位為米)。
如果D的單位用毫米,則有 G1=0.00617*D*D。
相關內容解釋:
1、鋼筋的重量=鋼筋的長度(以米為單位)乘以鋼筋每米的重量。 鋼筋的長度可以通過翻樣求得,鋼筋每米的重量可以查相關的資料。
2、鋼筋每米的重量=0.00617*直徑*直徑。
3、你可以查施工手冊,上面有詳細表格的,查五金手冊也可以。
4、對於常用的,有以下數據,應當熟記:
Φ5.5=0.187Kg。
Φ6=0.222Kg。
Φ6.5=0.261Kg。
Φ7.5=0.347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
⑧ 鋼筋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筋的比重計算公式就是:X*X*0.00617(X為鋼筋直徑)。
按照數學方法計算體積,再乘以密度。「半徑的平方」用「直徑的平方除以4」表示,除直徑外,都用數字直接計算,得到1米的重量是【0.00617千克/(毫米的平方)】乘以直徑的平方,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