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師,我想問一下樑的標注里,它那個2A是什麼意思KL19(2A)
KL19(2A),表示第19號框架梁,2跨,一端有懸挑。
平法標注中梁的標注一般形式為KL19(2A)/(2B) 300×600
分別表示
KL:框架梁;
19:框架梁號;
(2A):表示梁為兩跨,一端有懸挑;
(2B):表示梁為兩跨,兩端有懸挑;
300×600:表示梁的截面大小。
具體的含義請參考圖集16G101。
(1)鋼筋標號後面2A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過去的結構施工圖有剖面的表達:就是把結構圖中的各構件剖面開,通過剖面形式來反映構件的截面大小和鋼筋尺寸,但信息表達重復,雜亂,基本現在不大規模使用,只是作為一種補充出現在結構圖中。
後來的九十年代廣東出現的梁表,是專門針對很多的梁來立的一張表,像填空一樣把梁構件的一切信息都填在上面,再在上面立梁的構件構造圖,於是形成梁表,雖比剖面節省了不少重復信息,但梁表填起來很容易出現錯誤,數據扎堆,極易填錯,而且不直觀,要對照結構平面布置圖來對看梁表,除小范圍使用,現在也基本淘汰。
現在與國際接軌,就是平法了,是種通行的語言,直接在結構平面圖上把構件的信息(截面,鋼筋,跨度,編號等)標在旁邊,整體直接表達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准構造詳圖相配合,即構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從結構平面布置圖中所引出來,再逐個繪配筋詳圖的繁瑣方法。
⑵ 關於鋼筋標注的問題
JLL4a(2)500*800
JLL:基礎連梁
4a:就是這根梁的一個代號,你的圖紙中應該還有幾b,幾c之類的,仔細對一下這幾根梁,有可能是配筋不一樣,或是截面不一樣,或是跨度、長度不一樣
(2):梁有2跨
這里要說明一下:如果在括弧內的(2A)則說明這根梁兩跨有一端懸挑,(2B)則說明這根梁兩端懸挑
500*800:梁截面尺寸為500×800
下面梁鋼筋的標注你應該就知道了吧!
鋼筋的等級是靠鋼筋標注中符號來說明的,如4ø16;3ø18等就代表了麵筋為4根16的二級鋼筋,底筋為3根18的二級鋼。箍筋間距應該也有另行的標注。
而不是另外兩人回答的:a是一級鋼 b是二級鋼c是三級鋼 ,不要被他們誤導,下面那個更離譜4a是這個意思!沒見過!
⑶ 梁 KL1(2A) 200╳500 括弧中的2A是什麼意思
梁 KL1(2A) 200╳500 表示:框架梁1有兩跨,有一端懸挑(A表示一端,B表示兩端),斷面尺寸200╳500。
可參照梁、柱、板、剪力牆的平面表示方法
1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1.1 平面注寫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一根梁,在其上注寫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體數值,見圖1-1。
圖1-1 平面注寫方式示例圖
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值不適用於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項數值用原位標注,使用時,原位標注取值優先。
1.2 截面注寫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擇1根梁,用剖面號引出配筋圖,並在其上注寫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
將圖1-1KL2用截面注寫方式表示(見圖1-2)。
圖1-2 截面注寫方式示例圖
1.3 集中標注內容解釋
(1)梁編號
在實際工程中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梁,平法圖集將梁歸類如下,見表1-1。
表1-1 梁的分類及編號
梁類型 代號 序號 跨數及是否帶有懸挑
樓層框架梁 KL XX (XX)、(XXA)或(XXB)
屋面框架梁 WKL XX (XX)、(XXA)或(XXB)
框支梁 KZL XX (XX)、(XXA)或(XXB)
非框架梁 L XX (XX)、(XXA)或(XXB)
懸挑梁 XL XX
井字梁 JZL XX (XX)、(XXA)或(XXB)
註:(XXA)為一端懸挑,(XXB)為兩端懸挑,懸挑不計入跨數。
例:KL2(2A)表示第2號框架梁,2跨,一端懸挑;
L9(7B)表示第9號非框架梁,7跨,兩端有懸挑。
(2)梁截面
梁編號後面緊跟著是梁的截面,一般用「截面寬×截面高」表示,如:300×650表示梁的截面寬為300mm,截面高為650mm。
(3)箍筋的表示方法
箍筋包括鋼筋級別、直徑、加密區與非加密區間距及肢數等內容。例:Φ10@100/200(4),表示箍筋為一級鋼筋,直徑為Φ8,加密區間距為100,非加密區間距為200,均為四肢箍。
Φ8@100(4)/150(2),表示箍筋為一級鋼筋,直徑為Φ8,加密區間距為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為150,兩肢箍
13Φ10@150/200(4),表示箍筋為一級鋼筋,直徑為Φ10;梁的兩端各有13個四肢箍,間距為150;梁的中部間距為200,四肢箍。
18Φ12@150(4)/200(2),表示箍筋為一級鋼筋,直徑Φ12;梁兩端各有18根四肢箍,間距為150;梁跨中部分,間距為200,雙肢箍。
(4)樑上下通長筋和架立筋的表示方法
1)如果只有上部通長筋,沒有下部通長筋,則在集中標注只表示上部通長筋。
例:圖1-1集中標注中2 25表示上部通長筋為兩根二級鋼筋,直徑為25。
2)如果同時有上部通長筋和下部通長筋,用分號「;」隔開。
例:2 22;3 25表示樑上部通長筋為2根二級鋼,直徑為22;梁下部通長筋為3根二級鋼,直徑為25。
3)架立筋需要用括弧將其括起來。
例:2 22+(4Φ12)用於六肢箍,其中2 22為通長筋,4Φ12為架立筋。
(5)梁側面縱筋表示方法
1)構造腰筋:當梁腹高(梁高-板厚)≥450mm時,需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此項注寫以大寫字母G打頭。其根數表示梁兩側的總根數,且對稱配置。
例:G4Φ12,表示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4Φ12的縱向構造鋼筋,每側各配置2 12。
2)抗扭腰筋:當兩側需配置受扭縱向鋼筋時,此項注寫值以大寫字母N打頭。
例:N6 22,表示梁的兩個側面共配置6 22的受扭縱向鋼筋,每側各配置3 22。
(6)梁頂面標高高差表示方法(該項為選注值)
梁頂面標高高差,系指相對於結構層樓面標高的高差值,有相對高差時,須將其寫入括弧內,無高差時不注。
當某梁的頂面高於所在結構層的樓面標高時,其標高高差為正值;反之為負值。例:某結構層的樓面標高為44.950m,當某梁的梁頂面標高高差注寫值為(-0.05)時,即表明該梁頂面標高相對於44.950低0.05m。井字梁 JZL XX (XX)、(XXA)或(XXB)
註:(XXA)為一端懸挑,(XXB)為兩端懸挑,懸挑不計入跨數。
例:KL2(2A)表示第2號框架梁,2跨,一端懸挑;
L9(7B)表示第9號非框架梁,7跨,兩端有懸挑。
⑷ 術語2a在鋼筋大樣圖中表示什麼意思
2a,不是名詞、術語,沒有定義。僅僅是一個阿拉伯數字和一個字母的臨時組合符號而已,2a可以代表很多意思,甚至畫圖人想代表什麼就代表什麼!樓主應上傳圖片,就有可能看出特定的場合,確定是代表著什麼。
⑸ 鋼筋圖跨度中2a什麼意思
【1】a表示一端有懸挑(若是B表示兩端有懸挑)。
【2】鋼筋: 鋼筋(又稱縲紋鋼),是版一種鋼制的條權狀物,是建築材料的一種。例如在鋼筋混凝土之中,用於支撐結構的骨架。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⑹ 鋼筋符號中的2Ф12;2Ф14+Ф14這是什麼意思啊
WKL06 ,即第6根屋面框架梁(2a),即有兩跨,且有一跨是半個支座。 Ф10@100/200(4), 即該屋面框架梁的箍筋為 10里一級鋼 間距為 100 非加密為200,且為4肢箍。
(4肢箍為兩個箍筋套在一起的) 2 32+(2 14),即上排貫通筋為 2根三級鋼為32里的負筋, 括弧裡面的 2c14 指的是 2根三級鋼 14里的 貫通筋。
5 25 ,即下排貫通筋 為 5根 三級鋼25里的鋼筋。 N6 14 ,即為抗扭腰筋 為 6根三級鋼14里的鋼筋。一般用A B C 來代表 一級鋼 二級鋼 三級鋼。
(6)鋼筋標號後面2A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施工工藝:鋼筋製作。
對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