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工如何布置鋼筋
1、基礎底板鋼筋工藝流程:
基礎墊層完成→彈底板鋼筋位置線→鋼筋半成品運輸到位→按線布設鋼筋→綁扎→隱蔽驗收;
2、 現澆框架鋼筋工藝流程:
(1) 柱鋼筋綁扎
套柱箍筋→搭接綁扎(焊接)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2) 剪力牆鋼筋綁扎
立2~4根豎筋→畫水平筋間距→綁定位橫筋→綁其餘橫豎筋
(3) 梁鋼筋綁扎
1)模內綁扎:
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及彎起筋→穿次梁底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穿主樑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向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
2)模外綁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綁紮成型後再入模內):
畫箍筋間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鋪橫桿數根→在橫桿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層縱筋→穿次梁下層鋼筋→穿主樑上層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筋→按箍筋間距綁扎→抽出橫桿落骨架於模板內
(4) 板鋼筋綁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
(5) 樓梯鋼筋綁扎
劃位置線→綁主筋→綁分布筋→綁踏步筋
3、 剪力牆鋼筋工藝流程:
(1) 剪力牆鋼筋現場綁扎
彈牆體線→剔鑿牆體混凝土浮漿→修理預留搭接筋→綁縱向筋→綁橫筋→綁拉筋或支撐筋
(2) 剪力牆採用預制焊接網片的綁扎
彈牆體線→剔鑿牆體混凝土浮漿→修整預留搭接筋→臨時固定網片→綁紮根部鋼筋→綁拉筋或支撐筋。
B. 鋼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時鋼筋擺放方式
針對你的一系列問題給出以下解析:
1、 首先鋼筋的排列問題,道路的受力鋼筋是垂直於道路,而分布鋼筋平行於道路。
2、受力鋼筋設置於下層,分布鋼筋在上層。
3、問題的第二點理解是錯誤的,35d指的是鋼筋的搭接長度。
4、問題的第三點指的是鋼筋的最小保護層厚度,對於道路來說,5公分是最小值,施工中是大於它的。
5、問題中的另外一個5公分指的是兩層鋼筋網片之間的垂直距離,施工時用馬凳筋墊起來(提示:馬凳筋在設計圖紙中是不出現的,屬於施工措施)。
6、道路混凝土的標號應該在C30~c50之間,小了不抗壓,容易損壞,太高造價高且脆性大。
鋼筋支架
鋼筋標高採用支架固定,鋼筋支架不僅要能夠保證鋼筋網的穩固,其自身也要足夠穩定,以防攤鋪混凝土時被推倒。
另外,鋼筋支架不得嵌人基層,以避免鋼筋支架阻礙cRcP面板的自由伸縮,或防止面板伸縮造成支架鋼筋破壞基層。為此,採用中16鋼筋彎拉製作成「廳』形,並且高度符合要求的支架。
鋼筋支架橫向間距約為150cm,縱向間距為120Cm,即每隔一根橫向鋼筋下設置支架。施工時將部分鋼筋支架點焊在橫向鋼筋下方,然後將已焊接好的縱向鋼筋綁扎在橫向鋼筋之上,從而形成穩固支撐的鋼筋網。
只點焊部分支架主要原因是:在攤?鋪混凝土時,其它部分的鋼筋網會受到一定的推力,點焊在橫筋上的支架較少,鋼筋網受到基層表面的阻力也較小,比較容易產生滑移,可以避免產生翹曲變形。
實踐證明,該鋼筋支架在攤鋪混凝土時,確保了鋼筋網的穩固定位,而且該支架還具有加工簡便、施工方便、牢固可靠與經濟實用等優點
C. 框架樓閣樓頂板雙層雙向鋼筋蓋筋是怎麼布置的,誰在上,誰在下,依據是什麼
雙層雙向配筋時:下層鋼筋網片短向在下,長向在上;上層鋼筋專網片長向在下,短向在屬上。如果是上部的負筋(俗稱扣筋或蓋筋),它的擺放位置不是根據長短來定的,而是根據所處的梁的鋼筋位置定的,因為兩梁相交,麵筋有上有下,要先擺放低位的扣筋,後擺放位置稍高的。
D. 屋頂鋼筋2ф12,ф8@150雙層雙向是怎麼布置
屋頂鋼筋2ф12、ф8@150雙層雙向綁扎,就是12直徑的鋼筋為主筋,8直徑為副筋,鋼筋與鋼筋之間的間距為15公分
E. 屋面雙層雙向上部鋼筋先放那個方向
屋面雙層雙向上部鋼筋先放那個方向
答:屋面雙層雙向上部鋼筋先放長,後放短。
追問 安樓的長短方向。錯。請按下面截圖,根據設計規定的原則來確定。
F. 反梁鋼筋與樓板鋼筋如何放置
你說的情況類型有:
1、下沉式衛生間;
2、出屋面反梁;
3、梁板式筏形基礎(低板位)等情況。
樓板下部鋼筋必須放在梁底部縱筋之上,這樣子樓板的荷載(恆載和活載)才能傳給反梁,懂了嗎?
G. 頂板鋼筋怎樣鋪設
常規頂板鋼筋鋪設:先鋪短向在鋪長向(如果是雙層雙向的,注意最下和最上的短版向在外權,上下長向在中間,不管是下部和上部如果設置有支座附加鋼筋的,要順鋪設的板鋼筋同一個面擺放,雙層雙向的板鋼筋接頭范圍見下圖規范),板上部沒有通長鋼筋的,就是在支座設置有上部附加鋼筋,與分布鋼筋連貫一個整體,見下圖,如果板中有溫度鋼筋或抗裂鋼筋的最後綁扎,明白了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