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建築工程施工工地圖紙梁板柱,鋼筋混凝土圖怎麼看
看圖要全面的看,這圖是框架柱的表,從圖上看是從基礎底至首層頂的柱子,你看看平面圖KZ1~KZ13的所處位置的基礎底標高和首層頂標高,如果和表示的高度不符,就問設計哪個是正確的
祝工作愉快!
② 澆築混凝土後怎麼檢查柱鋼筋是否偏位
第一,支模定位錯誤,上層混凝土澆搗後,放線重新定位,發現原來下層鋼筋內定位錯誤,自然是鋼筋錯位了。容
第二,混凝土澆搗時,未對柱鋼筋進行校正,比如振搗手倚靠在鋼筋上,導致鋼筋偏位,混凝土澆搗後沒有立即校正,混凝土凝固後,鋼筋自然偏位了。
第三,原鋼筋綁扎時綁扎間距不對,施工檢查不到位。一般柱定位好了,是需要檢查的,定位沒錯了,綁扎鋼筋,然後支模,然後設置好鋼筋保護層墊塊,澆搗梁一下的柱體混凝土,這時候操作不當比如擠壓或者倚靠或者無鋼筋保護層(雖然可能下部只有1公分,但是澆築板以後就會發現,偏差也會蠻大的),或者單根鋼筋松動,所以在柱混凝土澆搗後要進行檢查,發現錯誤立即糾正,主要措施為在模板面層以上高度加設一道箍筋避免鋼筋松動彎曲。板混凝土澆搗前在混凝土面層高度以上加設一道箍筋,作用也是抱著整體性。板混凝土澆搗後因為無法定位混凝土下的柱位置,所以下部鋼筋應加強保護層定位,上部設置一道箍筋,避免施工時工人人為造成鋼筋偏位。大概就這些吧,對了柱的箍筋一定要按設計要求設置哦,箍筋少了,鋼筋很容易偏位,這個在工程中,很多鋼筋工偷工減料,減少人工費,你懂的,要檢查哦。
③ 鋼筋混泥土柱樑,箍筋支數支數怎麼識別
梁的箍筋支數表示在梁箍筋後面的括弧里如A8@200(4)後面括弧里是4,就表示的是4肢箍
柱的表示方法在03G101-1圖集里,其箍筋形式有2*2 3*3 4*4 4*3 4*5 5*5等
④ 柱子如何區分內側鋼筋和外側鋼筋
外側鋼筋:3+9+9=21內側鋼筋:9+9+1=19 這個角柱一層就是外側鋼筋,二層就是內側鋼筋。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專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屬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⑤ 鋼筋混凝土柱的承載力檢驗標志是怎樣的
鋼筋混凝土柱的承載力檢驗標志:
柱分為中心受壓柱、小偏心受壓柱、大偏心受壓柱。大偏心受壓柱承載力檢驗標志與梁相似,即受拉鋼筋被拉斷、受拉邊混凝土裂縫寬度大於1.5mm或受壓區混凝土被壓壞。中心受壓柱、小偏心受壓柱的承載力檢驗標志是混凝土被壓壞。
柱是建築物中垂直的主結構件,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
在中國建築中,橫梁直柱,柱陣列負責承托梁架結構及其他部分的重量,如屋檐,在主柱與地基間,常建有柱礎。另外,亦有其他較小的柱,不置於地基之上,而是置於梁架上,以承托上方物件的重量,再透過梁架結構,把重量傳至主柱之上。例如脊瓜柱或蜀柱,是在梁架之上承托部分屋檐的重量
中國古代的柱子多數為木造,屬於大木作范圍;間有石柱。為防水、防潮,木柱下墊以石質柱礎。
⑥ 怎麼看哪些柱是構造柱
1,凡是沒有設置基礎的鋼筋混凝土柱,都是構造柱。
2,多數構造柱其截面尺寸總有一向的寬度等於牆厚。
3,在磚混結構中,用得較多,特別在樓梯間及內外牆交會及拐角處。
4,框架結構中,門窗寬度超過2米的,以及牆身長度超過4米的,都應設置構造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