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等面積代換計算公式
代換後的鋼筋截面積≥代換前的鋼筋截面積。
n2.π.R2.R2≥n1.π.R1R1
n1——代換前鋼筋的根數
R1——代換前鋼筋的半徑
n2——代換後鋼筋的根數
R2——代換後鋼筋的半徑
只能是同級別的鋼筋才能等面積代換,不同級別的鋼筋還要滿足等強度代換。
等強度原則,就是保證鋼筋總強度不變。例如5根直徑20二級鋼,總強度為5*314*300(根數*單根面積*鋼筋強度設計值,二級鋼為300)=471KN。把它換成直徑16的一級鋼,就是471000/270/201=8.7,取9根,這就代換完成了。
另外鋼筋級別相同,用等面積代換。這是常用的兩種代換方式
(1)鋼筋18代16怎麼算擴展閱讀:
構件最大裂縫寬度計算:
ωmax =αcrΨσsk(1.9c+0.08deq/ρte)Es
ωmax---構件最大裂縫寬度
αcr---構件受力特徵系數(對受彎構件取αcr=2.1)
Ψ---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
Es---鋼筋彈性模量
deq---受拉區縱向鋼筋的等效直徑,deq =Σnid²i/Σniυidi
ρte---按有效受拉砼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縫寬度計算中,當ρte<0.01時,取0.01;ρte=(As+Ap)/Ate
當:Ψ<0.2時,取0.2;Ψ>1時,取1;
對直接承受重復荷載的構件取Ψ=1;Ψ=1.1-0.65ftk/ρteσsk
σsk---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計算的鋼筋砼縱向受拉鋼筋的應力,對受彎構件: σsk =Mk/0.87hoA
2. 鋼筋25、22、20、18、16、12、10、8每米重多少
用鋼筋直徑(mm)的平方乘以0.00617乘以長度L
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m=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
Φ6=0.222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0=2.47Kg
Φ22=2.98Kg
Φ25=3.85Kg
Φ28=4.83kg
拓展資料:
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²
圓鋼、線材、鋼絲W=0.00617×直徑²
鋼管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3. 16圓,18圓鋼筋如何計算重量
採納吧
4. 14 16 18 20 22螺紋鋼筋一米有多重
公式:半徑 乘 半徑 乘 圓周率 乘 長度 乘 密度 0.008*0.008*3.14*1*7800=1.567488(公斤)/米
1、22:2.986kg。
2、20:2.47kg。
3、18:1.999kg。
4、16:1.578342KG
5、14:1.21kg。
螺紋鋼筋抗拉強度:強度P=拉力F/面積S。
HRB335:屈服強度:335Mpa、抗拉強度:445Mpa、斷後伸長率:≥17%
HRB400:屈服強度:400Mpa、抗拉強度:540Mpa、斷後伸長率:≥16%
HRB500:屈服強度:500Mpa、抗拉強度:630Mpa、斷後伸長率:≥15%
鋼筋的級別不同,是因為鋼筋的化學成份不同,化學成份不同,也就造成的了它的力學指標不同。一、二、三級鋼筋是國家根據社會生產需要而制訂出的材料標准,它的屈服強度、極限強度、延伸率、冷彎、及可焊性均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級別的鋼筋使用位置也有很大的一同。
熱軋帶肋鋼筋分二級HRB335(老牌號為20MnSi)、三級HRB400(老牌號為20MnSiV、20MnSiNb、20Mnti)、四級HRB500三個牌號。
(4)鋼筋18代16怎麼算擴展閱讀:
帶肋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帶肋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螺紋鋼是表面帶肋的鋼筋,亦稱帶肋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
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帶肋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
5. 二級鋼筋18代換16的等面積代換
一、按樓主的意思:
二級鋼筋18面積=3.14159*18*18/4=254.5MM2;
二級鋼筋16面積=3.14159*16*16/4=201.1MM2
例: 3根16=603>2根18=509
注意這是同為二級鋼換算的。二級鋼抗拉強度設計值為300N/MM2,而一級鋼抗拉強度設計值為210n/mm2
樓上的意思是沒錯的。呵呵,不過,現在一般鋼筋代換都得經過設計同意(相然是正規走法,按程序羅。。)祝你好運。
二、相關要點:
代換原則
1)等強度代換方法
1)當構件配筋受強度控制時,可按代換前後強度相等的原則代換,稱作"等強度代換".
2)如設計圖中所用的鋼筋設計強度為fy1,鋼筋總面積為As1,代換後的鋼筋設計強度為fy2,鋼筋總面積為As2,則應使:
(2)等面積代換方法
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可按代換前後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稱"等面積代換".代換時應滿足下式要求:
(3)當構件配筋受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代換後應進行裂縫
寬度或撓度驗算.
2.代換注意事項
鋼筋代換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重要受力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桁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鋼筋代換變形鋼筋,以免裂縫開展過大.
(2)鋼筋代換後,應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所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根數等配筋構造要求.
(3)梁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以保證正截面與斜截面強度.
(4)有抗震要求的梁,柱和框架,不宜以強度等級較高的鋼筋代換原設計中的鋼筋;如必須代換時,其代換的鋼筋檢驗所得的實際強度,尚應符合抗震鋼筋的要求.
(5)預制構件的吊環,必須採用未經冷拉的HPB235鋼筋製作,嚴禁以其他鋼筋代換.
(6)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鋼筋代換後應進行剛度,裂縫驗算.
6. 16的鋼筋間距160,用18的鋼筋代替間距是多少
一般按200mm。
同等級的鋼筋,用18代替16間距160,則用18鋼筋的間距是202.5mm,由於一般樓板、基礎底板、牆板等鋼筋間距的間距不大於200,所以一般替代後取200的間距.
7. 三級鋼16頂板鋼筋與三級鋼18受力換算
按面積算,一根16的鋼筋面積201,,18的254,原先18@200的配筋面積一米1272,16@150的面積一米能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