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下室外牆外側迎水面保護層厚度超過30,要做鋼筋網片」這個在哪個規范
施工規范。
地下室迎水面按規范保護層為50,保護層過厚會引起混凝土牆面出現裂紋,所以要設鋼筋網片。抵抗水壓。還有擋土,土也有壓力的。總結,防裂,牢固。豎的鋼筋彎15公分的90度鉤插進擋土牆的基礎里,上面有梁的話升到梁頂減保護層再打90度彎鉤。不過一般小工地上面不打勾,上面打勾到時梁難扎。只有大工地打勾,因為大工地有監理,間隔30公分一根,水平筋就是分布筋,橫的鋼筋扎在擋土牆豎筋的裡面,高度30公分一根。轉角處也要打勾。
㈡ 地下室外牆在牆厚多少時需要在牆中加一層鋼筋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50010-2010第9.4.2條規定:牆厚度大於160mm的牆應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內;不過地下室容外牆一般我做最小的也有200mm。
鋼筋(又稱縲紋鋼),是一種鋼制的條狀物,是建築材料的一種。例如在鋼筋混凝土之中,用於支撐結構的骨架。[2]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㈢ 砌牆抹灰完再開槽埋入鋼筋有用嗎
有用的,水泥砂漿與原來的牆面粘結不牢,安裝鋼絲網時,鋼絲網與牆面綁扎的點的密度不夠——可以去檢查一下的,一定有空鼓現象。水泥砂漿的配比可能有問題;抹灰操作不當——一般(最少)分兩遍完成。第一遍砂漿的水泥成分要適當高一些,確保與牆面有足夠的粘結力,而且不宜太厚,以剛好蓋住鋼絲網為度;隔開一、二天再粉刷第二遍砂漿。第二遍砂漿的水泥成分要比第一遍的低一些。抹灰前,牆面應該淋水處理,牆面吃水深度不少於3厘米;抹第二遍灰時,第一遍灰應該已經有了一定的強度。這種做法一般是在老牆面上進行,新牆面上很少見。正確處理好與原有牆面的結合問題,是決定完成後的牆面是否起裂縫的問題的關鍵——裂縫多少總是有一點的,但是不應該很多。
水電是裝修的第一步,做好水電最好把現場的水電布局走向拍照片或錄視頻留下來,後期出現問題可以快速找到。封槽之後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那麼後開槽,費工費料,如果處理不好,牆面容易留下明顯的痕跡。像自建房傳統的裝修還有把水管電線裸露出來,這樣做檢修方便,但是不安全,不美觀,早就已經被家裝行業所淘汰了。1 外牆空鼓、開裂、滲漏 9。1。1 基層處理 1 混凝土面凹凸明顯部位應事先剔平或用1∶3聚合物水泥砂漿補平。 2 粉刷或化學毛化前,均應清除牆面污物,前提前澆水濕潤(內濕面干)。 3 混凝土基層應採用人工鑿毛或進行化學毛化處理;輕質砌塊基層應採取化學毛化或滿鋪網片等 措施來增強基層的粘結力。
4 外牆腳手孔及洞眼應分層塞實,並在洞口外側先加刷一道防水增強層。 5 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必須鋪設抗裂網或玻纖網,與各基體間的搭接寬度不應小於150mm。 9。1。2 外牆抹灰 1 設計 1)面層粉刷宜摻入聚丙烯抗裂纖維。
2)抹灰面層必須設置分格縫。 2 施工 1)刮糙不少於兩遍,每遍厚度宜為7-8mm,但不應超過10mm;宜為7-10mm。 2)外牆抹灰用砂含泥量應低於2%,細度模數不小於2。5。嚴禁使用石粉和混合粉。
3)混凝土或燒結磚基體上的刮糙層應為1∶3水泥防水砂漿,輕質砌體上宜為 1∶1∶6防水混合砂漿。 4)每一遍抹灰前,必須對前一遍的抹灰質量(空鼓、裂縫)檢查處理(空鼓應重粉,只裂不空應用水泥素漿封閉)後才進行;兩層間的間距時間不應少於2-7d,達到冬季施工條件時,不應進行外牆抹灰施工,各抹灰層接縫位置應錯開,並應設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5)抹灰層總厚度≥35mm且≤50mm(含基層修補厚度)時,必須採用掛大孔鋼絲網片的措施,且固定網片的固定件錨入混凝土基體的深度不應小於25mm,其他基體的深度不小於50mm;抹灰層總厚度超過50mm時,應由設計單位提出加強措施。
6)外窗檯、腰線、外挑板等部位必須粉出不小於2%的排水坡度,且靠牆體根部處應粉成圓角;滴水線寬度應為15-25mm,厚度不小於12mm,且應粉成鷹嘴式。 9。2 頂棚裂縫、脫落9。2。1頂棚粉刷 1對平整度好,且無外露鋼筋或鐵絲的混凝土板底,宜採用免粉刷直接批膩子的做法(廚房、衛生間等濕度較大的房間不宜採用)。
批膩子前應先清理干凈板底污物,並先批一至兩遍聚合物青水泥膩子,再批聚合物白水泥膩子。每遍厚度不應大於0。5mm,總厚度不宜大於2mm。 2 抹灰頂棚遙混凝土基層應採用人工鑿毛,或批界面劑,或甩聚合物砂漿毛點等措施進行毛化處理,基層修補同外牆。
㈣ 在農村自建房外牆抹灰,先釘上一層鋼絲網是是不是為了加固牆體
農村自建房擦拭外牆,擦拭前釘一層網,表示是水泥外牆。提前釘一層鋼筋網,其實相當於混凝土中的鋼筋。以前農村抹灰牆面主要有兩種材料,內牆是草泥牆,外牆是石灰牆。草泥是黃泥加麥秸,其中麥秸起到連接黃泥的作用,可以達到不開裂、不殘土的作用;同樣的道理,石灰裡面要摻麻,黃泥里的麥秸也是用來連接的,防止石灰脫落開裂。
城市中的蓋樓主要採用牆面抹灰和鋼絲網,特別是在新建牆體與原牆體相鄰的地方。如果不使用金屬絲網,後期容易開裂。很多農村的農民也會用貼瓷磚或者牆外貼瓷磚的方法。而且因為農村建房的時候把牆設計好了,後期不存在撞牆、立牆的問題,所以房子一般不用,就是會用到一些外牆。如果考慮成本的話,鋼絲網可能不用,尼龍網和塑料網也可能起到類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