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柱鋼筋偏位保護層過大如何處理
1.偏移量不大時,將鋼筋按1/6(水平/豎向)彎折進入模板內;此時可將樓面混凝土鑿除少少專有影響彎屬折的部分;不可鑿多,混凝土強度還不夠,對結構可能會有影響;
2.樓面植筋:在柱鋼筋側面准確位置鑽孔,高壓清孔干凈,孔內注入專用膠,同規格柱鋼筋插入,植筋深度要查找相關數據,上部保證搭接長度,或與彎折進入模板內鋼筋按長度要求焊接;
3.偏移量不大時,新增"L"型鋼筋,豎向滿足搭接長度,水平長度盡可能長些,滿足錨固長度。
❷ 現澆樓板超厚3厘米,麵筋保護層超厚,設計院意見為麵筋承載力不夠,如何解決
若是因為樓板超厚3厘米,而導致麵筋保護層超厚的話,就是麵筋的位置沒錯,只是有可能板面混凝土裂紋的問題,不存在承載力不夠的事,因為板截面的有效高度沒改變。
❸ 同一跨梁,高度不一樣,上部鋼筋怎麼處理
1、那個是叫折梁!
2、折梁的形式有高低位的,還有三角頂子的。
3、鋼筋要滿足錨固長度和位置的要求。
4、具體看圖:
❹ 建築中需耍長庋12米以上鋼筋怎麼辦
三種方式:①機械連接;②焊接;③搭接。
每種連接方式都有其技術要求和適合范圍在這就不一一論述,切記不要亂用。
若這12米的鋼筋是梁的上部鋼筋要考慮接頭位置在梁跨中部;若這12米的鋼筋是梁的下部鋼筋要考慮接頭位置在梁跨靠近支座的1/3區段。
若這12米以上鋼筋用在柱子的縱向鋼筋也要考慮層高和連接區段。
總之,要結合圖紙,考慮連接位置和技術措施下好料。
❺ 結構預留大梁底鋼筋偏高梁底保護太厚怎麼處理
一、施工縫(梁、樓板)夾渣、潤泵砂漿遺撒
施工縫處混凝土結合不好,有縫隙或夾有雜物,造成結構整體性不良;潤泵砂漿在樓板上沒有強度,給結構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
1.1 原因分析:
1、在澆注混凝土前沒有認真處理施工縫表面;澆注過程中,振搗不夠密實。
2、樓板、梁在混凝土澆築前清理不到位,或在梁內示設置清掃口,樓板上的鋸末和木塊等細小垃圾存在梁內,無法清理出來。
3、分層分段施工時在施工停歇期間常有木塊、鋸末等雜物積存在混凝土表面,未認真檢查清理,再次澆注混凝土時混入混凝土內。
4、澆築頂板混凝土時,潤泵砂漿沒有妥善處理,導致砂漿遺撒到樓板面。
1.2 預防措施:
1、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繼續澆注混凝土前,除掉表面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或軟弱混凝土層,並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清除殘留在混凝土表面的積水。
2、在澆注前,施工縫宜先鋪抹水泥凈漿或與去石子的同配比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漿一層,也可採用塗刷界面劑的方法。
3、在模板上沿施工縫位置通條開口,以便清理雜物和沖洗。冬季施工時可採用高壓風吹。全部清理後,再將通條開口封閉,並抹水泥漿或減石子混凝土砂漿,再澆注混凝土。
4、潤泵砂漿一律採用專用的灰斗吊運下樓,不允許直接澆築到樓板當中。
1.3 處理措施:
1、對結構構件承載力無影響的細小裂縫,可將裂縫處加以沖洗,用抗裂砂漿抹補。如果裂縫開裂較大較深時,應將裂縫、夾層附近的混凝土表面鑿毛,將夾層中的雜物和松軟混凝土清除,用清水沖洗干凈,充分濕潤,再採用高一等級的細石混凝土澆注搗實並認真養護。對裂縫、夾渣的剔鑿、切割都要彈線,修補做到方正、平直,修補美觀。
2、樓板面遺留的潤泵砂漿,專人仔細排查後做好記錄。遺留砂漿的部位要全部剔鑿干凈,剔至混凝土密實處,用清水沖洗干凈,充分濕潤,再採用高強修補料修補密實並認真養護。
二、鋼筋外露
鋼筋混凝土結構內的主筋、負筋或箍筋等露在混凝土表面。
2.1 原因分析:
1、因配合比不當混凝土產生離析,澆搗部位缺漿或模板嚴重漏漿。
2、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撞擊鋼筋,使鋼筋移位。
3、混凝土澆注振搗時。鋼筋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甚至漏放,鋼筋緊貼模板。
4、鋼筋混凝土結構斷面較小,鋼筋過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鋼筋上,混凝土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
5、混凝土保護層振搗不密實,或木模板濕潤不夠,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多等,拆模時混凝土缺棱掉角。
❻ 地梁鋼筋超高了,要怎麼辦
把梁的箍筋敲斜去,斜著放
❼ 如果結構樓板鋼筋保護層超厚如何處理
1、要先落實超標情況,取得數據,進行驗算,根據驗算結果決定是否加固處理。
2、鋼筋保版護層,是最外層權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出自目前最新圖集11G101,原老圖集03G101為:主鋼筋或縱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
3、一種分隔承重構件。樓板層中的承重部分,它將房屋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並把人和傢具等豎向荷載及樓板自重通過牆體、梁或柱傳給基礎。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為木樓板、磚拱樓板、鋼筋混凝土樓板和鋼襯板承重的樓板等幾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