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500x500的梁怎麼配鋼筋

500x500的梁怎麼配鋼筋

發布時間:2023-07-26 02:13:05

『壹』 大梁怎麼配鋼筋

(1)當連續梁跨高比≤9時,由於梁承受彎矩較小,配筋基本受最小配筋率控制,裂縫寬度和燒度都較小;

(2)當跨高比≥10時,隨著鋼筋強度的提高,縱筋計算配筋率明顯減小;

(3)當跨高比較大荷載較大時,配筋可能受裂縫寬度和撓度的限制,與釆用HRB400鋼筋相比,不能體現HRB500鋼筋的強度優勢,宜選用鋼筋;

(4)跨高比在10~14之間時,與採用HRB400鋼筋相比,採用HRB500鋼筋節約鋼筋較為明顯,宜採用HRB500鋼筋。

(1)500x500的梁怎麼配鋼筋擴展閱讀

梁工程量計算方法

⑴、梁的體積=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

現澆混凝土梁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並入梁體積內。

①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

②圈樑與梁連接時,圈樑體積應扣除伸入圈樑內的梁的體積。

③在圈樑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300px以內時,並入圈樑體積內計算;挑出部分在300px以外時,以圈樑外皮為界限,挑出部分為挑檐天溝。

④預制混凝土梁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

⑵、梁的模板面積=(梁側面高之和+梁底)*梁的長度

天津2004計算規則: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設計施工圖示混凝土體積計算。

建築污染防治主要是以下3個方面:

第一、材料選用。工程材料的選用是否得當是影響室內環境質量的重要部分,環保材料、低水平放射性材料的選用,要有國家及相關部門的檢驗證明和環境保護標志,否則,無論後期採用何種手段或方法都難以消除有害物質。

第二、施工方法。施工方法的選擇一般是由所選材料決定的,但每種材料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用的輔助材料也是不同的。舉例來說,貼壁紙就分別有用自粘膠、白乳膠、有機膠等,各種施工方法也與建築的基層狀況有關,當然,價格也有差別,如果對環境要求高的話應選用有機膠粘貼。

第三、施工時間。一般工程對建築的室內裝飾時間上要求的並不嚴格,其實,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裝飾施工的不同季節、干濕度對裝飾成品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些常溫下施工的工藝會因為低溫或高溫而採取措施,如添加輔助材料才能滿足施工質量,無形中就會增加非環保材料的使用。

對於民用建築工程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為了能夠預防和控制民用建築工程的室內環境,從保護民眾的身體健康或是維護公共利益的角度出發,必須要對民用建築工程加強管理,必須要從技術達標,經濟合理為基礎,從而確保安全適用的原則,制定相應的規范來進行強化落實。



『貳』 鋼筋柱子是500x500的有4根20的通長筋有四跨3跨9米和1跨8米85公分請問怎麼下料和搭接C30三級抗震

參考依據: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受拉鋼筋配筋率、受壓鋼筋配筋率分別計算。

計算公式:ρ=A(s)/bh(0)。 此處括弧內實為角標,,下同。式中:A(s)為受拉或受壓區縱向鋼筋的截面面積;b為矩形截面的寬度;h(0)為截面的有效高度。配筋率是反映配筋數量的一個參數。

最小配筋率是指,當梁的配筋率ρ很小,梁拉區開裂後,鋼筋應力趨近於屈服強度,這時的配筋率稱為最小配筋率ρ(min)。最小配筋率是根據構件截面的極限抗彎承載力M(u)與使混凝土構件受拉區正好開裂的彎矩M(cr)相等的原則確定。最小配筋率取0.2%和0.45f(t)/f(y)二者中的較大值!

最大配筋率ρ (max)=ξ(b)f(c)/f(y),結構設計的時候要滿足最大配筋率的要求,當構件配筋超過最大配筋率時塑性變小,不利於抗震。

配筋率是影響構件受力特徵的一個參數,控制配筋率可以控制結構構件的破壞形態,不發生超筋破壞和少筋破壞,配筋率又是反映經濟效果的主要指標。控制最小配筋率是防止構件發生少筋破壞,少筋破壞是脆性破壞,設計時應當避免。

追問:
鋼筋面積怎麼算
回答:
貌似追問問題跨越了提問初衷,建議另行提問,暫對該問題持保留態度!
追問:
這貌似包括在內的好不、
回答:
貌似這追問問題蠻暈,鋼筋面積按照圓(截面)或圓柱體計算為基礎!

『叄』 請問500X500X500的鋼筋混凝土墩怎麼配筋,

配筋!作為建築結構的構件,根據不同用途,規范對其配筋有不同的最小配筋率的要求。500X500X500的鋼筋混凝土墩的配筋,你可根據用途,查閱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涉及到抗震設防的,查閱GB50011-2010《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肆』 梁的鋼筋怎麼算

問題一:梁的鋼筋工程量怎麼算啊?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褲察鉛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胡好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沒逗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問題二:鋼筋:梁鋼筋怎麼算? 梁鋼筋計算公式
一、框架樑上部鋼筋計算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上部通長筋 長度=各跨長之和L凈長-左支座內側a2-右支座內側a3+左錨固 03G101-1P54抗震樓層框架梁KL縱向鋼筋構造
GB50010-2002P186圖10.4.1樑上部縱向鋼筋在框架梁中間層端節點內的錨固
註:如果存在搭接情況,還需要把搭接長度加進去 圖49
左、右支座錨固長度的取值判斷: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 LaE時,必須彎錨,這時有以下幾種演算法:
演算法1:hc-保護層+15d
演算法2:取0.4LaE+15d
演算法3:取Max(LaE ,hc-保護層+15d)
演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當縱向鋼筋彎錨時錨固長度最終取值: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 P186-189、306-307)中第10.4.1條中不難得出,當樑上部縱向鋼筋彎錨時,樑上部縱向筋在框架梁中間層端節點內的錨固為:hc-保護層+15d較為合理。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端支座負筋 第一排鋼筋長度=本跨凈跨長/3+錨固; 03G101-1P54抗震樓層框架梁KL縱向鋼筋構造
註:1、錨固同樑上部貫通筋端錨固;
2、當梁的支座負筋有三排時,第三排鋼筋的長度計算同第二排。
第二排鋼筋長度=本跨凈跨長/4+錨固;
中間支座負筋 第一排鋼筋長度=2*Ln/3+支座寬度;
第二排鋼筋長度=2*Ln/4+支座寬度; 03G101-1P54抗震樓層框架梁KL縱向鋼筋構造
註:Ln為相鄰梁跨大跨的凈跨長
架立筋 長度=本跨凈跨長-左側負筋伸入長度-右側負筋伸入長度+2*搭接註:當樑上部既有貫通筋又有架立筋時,搭接長度為150mm
二、框架梁下部鋼筋計算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下部通長筋 長度=各跨長之和-左支座內側a2-右支座內側a3+左錨固+右錨固註:1、端支座錨固長度取值同框架樑上部鋼筋取值;2、如果存在搭接情況,還需要把搭接長度加進去。 圖51
下部非通長鋼筋 長度=凈跨長度+左錨固+右錨固 03G101-1P54抗震樓層框架梁KL縱向鋼筋構造
註:端部取值同框架樑上部鋼筋取值;中間支座錨固長度為:Max {LaE,0.5Hc+5d }
下部不伸入支座筋 凈跨長度-2*0.1Ln(Ln為本跨凈跨長度) 03G101-1P60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向鋼筋斷點位置
三、梁附加鋼筋
鋼筋部位及其名稱 計算公式 說明 附圖
側面縱向構造鋼筋 當hw≥450mm時,需要在梁的兩個側面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間距a≤200;
長度=凈跨長度+2*15d 03G101-1P24、62梁側面縱向構造筋和拉筋,分為一級抗震和二至四級抗震等級
註:
1、hw指梁的腹板高度;
2、梁側面構造縱筋和受扭縱筋的搭接與錨固長度取值可參見(03G101-1P24)第4.2.3條第五款的注1與注2,即:梁側面構造鋼筋其搭接與錨固長度可取為15d,梁側面受扭縱向鋼筋其搭接長度為Ll或LlE,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圖53
側面縱向抗扭鋼筋 長度=凈跨長度+2*錨固長度
拉筋 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2*d 當梁寬≤350mm時,拉筋直徑為6mm,梁寬>350mm時,拉筋直徑為8mm.
根數計算 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豎向錯開設置。
吊筋 長度=2*20d+2*斜......>>

問題三:框架樑上部鋼筋怎麼算 一、梁 (一) 框架梁 1、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我們做預算是應該算中心線尺寸:(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6.5d(抗震箍)(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6.5d(非抗震箍)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2、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1、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2、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6......>>

問題四:在鋼筋圖紙中怎麼看梁的加筋和上二排筋,它們的長度又怎麼計算的? 一般梁的第一排加筋的長度是梁的凈跨的1/3,此時,若鋼筋的兩邊的梁凈跨不一樣長,取較長的梁凈跨的長度,在加上柱子的尺寸,第二排與第一排同理,只是取梁凈跨的1/4.

問題五:梁鋼筋負數怎麼計算 哦,這個問題很有趣。估計,問這個問題的朋友,要不是正在學習的童靴,要不就是剛從事本專業不久的新同事。
是的,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學中有關梁的配筋計算中,常常遇到這種情況:在將設計工況中的各項荷載理清,代入配筋計算的有關公式後,得出的配筋面積為負數!
這是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構件,其特點是,鋼筋與混凝土二者共同在設計工況下工作,共同承擔抵禦設計規定的外荷載作用。因此,在外荷載有限或不大(離計算時極限理論差距很遠)的前提下,混凝土本身的物理力學強度指標,已完全勝任設計工況下的外荷載,所以,經配筋公式計算的結果就有可能出現負數值的情況。
那麼,是不是在出現計算結果為負數值時,就不用配鋼筋了呢?
那不行,規范還規定了,鋼筋混凝土構件縱向受力鋼筋基本最小配筋率的規定,即ρmin(%)的規定。根據我們多年的設計經驗,如配筋公式,計算結果出現負值,即按規范規定的不同種類構件,不同級別的鋼筋,不同受荷工況的最小配筋率,計算出鋼筋面積,配出相應的鋼筋直徑及根數。
是這樣的嗎?僅提供給你參考喲。祝,不斷進步!

問題六:梁鋼筋如何計算。彎鉤的長度 用一根家用的線,隨便什麼線,去測量鋼筋的彎度,線和鋼筋的彎度一致,最後測量線的長度就可以了

問題七:鋼筋梁錨固長度怎麼算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問題八:鋼筋工程量計算中,梁的計算中怎麼確定圖中的彎鉤長度 1.首先按照圖紙說明查看抗震等級
2.根據鋼筋類型及混凝土標號確定鋼筋錨固長度
3,計算支座長度能否滿足11G101的規定
4.確定彎鉤長度
5.11G101有規定

問題九:怎樣計算梁挑筋長度 你說的是梁的側面鋼筋,側面鋼筋分兩種情況的:一種是側面構造鋼筋是以G開頭的這種構造筋搭接錨固都為15D,構造鋼筋時分跨計算的。另一種是N開頭的為受扭縱向鋼筋要求為:搭接為Ll或LlE(抗震),錨固為la或laE(抗震)其錨固方式同框梁下部鋼筋。通長計算。

問題十:框架梁鋼筋 這根梁的鋼筋 怎麼計算呢 你是問配筋?下料? 補充:你沒告訴梁長。
一、上部筋:四根通長的25,錨固長度按正常的40d計算為(12.5-1)+(1-0.06)+40*0.025*2=14.44米,負彎距筋每端有2跟,(12.5-1)/3+40*0.025=4.83米.要是直錨不夠40d就彎錨;
二、下部筋6根25,12.5+(1-0.06)=13.44米.
三、構造筋,構造筋的錨固長度15d且大於0.3La,取前者,(12。5-1)+15*0。012=11。68米。
四、箍筋,箍筋加密區長度不小於500mm和1.5h(h是梁高),取1.8m,1.8*2*10+1*(12.5-1-3.6)*5+3*2*3=95道;(後面是與次梁交界處左右兩邊各3個間距50mm的箍筋)。
五、吊筋就是與次梁交界處加的各二根18筋。
模板接觸面:(12。5-1)*(1.2-現澆板厚*0.4)

閱讀全文

與500x500的梁怎麼配鋼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柱子鋼筋加密區長度怎麼看 瀏覽:877
冠梁怎麼快速算鋼筋量 瀏覽:526
工地上柱子怎麼焊接 瀏覽:301
304不銹鋼接頭縫隙如何焊接 瀏覽:242
345鋼板怎麼焊 瀏覽:663
焊接325鋼管的電焊條要多少 瀏覽:264
最新硬幣是什麼合金 瀏覽:696
彩鋼板1米是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409
薄板鋼板怎麼吊 瀏覽:878
什麼叫鋼材重復軋制 瀏覽:724
ps不銹鋼色怎麼調亮 瀏覽:174
4x6方管15厚度是多少錢一根 瀏覽:196
黃金戒指焊接死口怎麼辦 瀏覽:149
不銹鋼狼牙棒1米長多少錢啊 瀏覽:432
鋼管坡口機多少錢 瀏覽:469
電動車鋁合金和碳合金車架哪個好 瀏覽:552
油價鋼鐵下跌有利於什麼行業升 瀏覽:690
鐵合金和高碳鋼哪個好 瀏覽:26
撞了護欄沒有賠錢怎麼辦 瀏覽:615
奉賢方矩管 瀏覽: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