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磚混結構中構造柱綁扎搭接長度(100%)是多少
柱子搭接一般是40d。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修整底層伸出的構造柱搭接筋→安裝構造柱鋼筋骨架→綁扎搭接部位箍筋1)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A.先將兩根豎向受力筋平放在綁扎架上,畫箍筋間距。B.根據畫線位置,將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個綁扎;要預留出搭接部位的長度。為防止骨架變形宜採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綁扎。注意箍筋搭接處,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綁扎。C.穿另二根受力筋並與箍筋綁扎牢固。箍筋端頭平直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彎鉤角度不小於135度。D.在柱頂、柱腳與圈樑鋼筋交接的部位,應按設計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圍一般在圈樑上下均不應小於六分之一層高或45厘米,箍筋間距不宜大於10厘米(柱腳的加密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後再綁扎)。 2)修整底層伸出的搭接筋:根據已放好的構造柱位置線,檢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底層構造柱的豎筋與基礎圈樑錨固,無基礎圈樑時埋設在柱根混凝土座內。當牆體附有管溝時,構造柱埋設深度應大於溝深。 3)先將箍筋(搭接處的)套在搭接筋上,然後再將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立起,對正伸出的搭接筋,注意搭接倍數不低於35d,對好標高線後在豎筋搭接部位各綁三個扣,待骨架調正後綁根部加密箍筋。4)構造柱鋼筋必須與各層縱橫牆的圈樑鋼筋綁扎連接,形成一封閉框架。5)為固定構造柱鋼筋的位置,在砌磚牆馬牙槎時,沿牆高每50厘米設兩根φ6水平拉結筋與構造柱鋼筋綁扎連接。6)當構造柱設置在無橫牆的外牆時,構造柱、鋼筋與現澆或預制橫梁梁端連結綁扎構造,要符合《多層磚房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抗震設計與施工規程》(JGJ13-82)第3.2.5條、3.2.7條規定。7)砌完磚牆之後,應對構造柱鋼筋進行修整,以保證鋼筋位置及間距的准確。(2)圈樑鋼筋的綁扎:工藝流程:畫箍筋位置線→放箍筋→穿圈樑受力筋→綁扎箍筋1)支完圈樑模板後,即可綁扎圈樑鋼筋,如果採用預制綁扎骨架時,可將骨架按編號吊裝就位進行組裝。如在模內綁扎時,按設計圖紙要求間距,在模板側綁畫箍筋位置,放箍筋後穿受力鋼筋,綁扎箍筋。注意箍筋必須垂直受力鋼筋,箍筋搭接處應沿受力鋼筋互相錯開。2)圈樑和構造柱鋼筋交叉處,圈樑鋼筋宜放在構造柱受力鋼筋內側,圈樑鋼筋搭接時,其搭接或錨固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3)圈樑鋼筋的搭接長度:當混凝土為C20時,I級鋼筋搭接長度不少於30d,Ⅱ級鋼筋不少於40d(d為受力筋直徑)。受力鋼筋接頭的位置應相互錯開,綁扎接頭時在規定的搭接長度任一區段內(焊接接頭時在焊接接頭處的35d且不小於500毫米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受拉區不大於25%,受壓區不大於50%。4)圈樑鋼筋綁扎時應互相交圈,在內外牆交接處,大角轉角處的錨固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5)樓梯內、附牆煙囪、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樑鋼筋被切斷時,應搭接補強,構造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標高不同的高低圈樑鋼筋應按設計要求搭接或連結。6)安裝在山牆圈樑上的預應力圓孔板,其外露的預應力筋(即鬍子筋)按標准圖集(京92G42、京92G41)要求錨入在圈樑鋼筋內。7)圈樑鋼筋綁完後應加水泥砂漿墊塊。
㈡ 框架結構磚砌體構造柱拉結筋錨入牆體長度是多少 拉結筋兩端是否做彎鉤
根據圖集一般是≥700mm,伸入砼內≥200,兩端有直角鉤。現在一般做法在框架柱上植筋,植筋抗拉≥0.9鋼筋屈服強度。
㈢ 磚混結構中,梁的縱向鋼筋應該錨入構造柱多長參照什麼規范
磚混結構抄中,梁的縱向鋼筋應襲該錨入構造柱多長?參照什麼規范?
答:摘自《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
條文說明:
9.2.2 對於混合結構房屋中支承在砌體、墊塊等簡支支座上的鋼筋混凝土梁,或預制鋼筋混凝土梁的簡支支座,給出了在支座處縱向鋼筋錨固的要求以及在支座范圍內配箍的規定。與原規范相同。工程實踐證明,這些措施是有效的。
按9.2.2條及條文說明來看,如預制鋼筋混凝土梁的簡支支座還是梁墊為強!而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錨固長度符合9.2.2第1款要求時,當V不大於0.7ƒtbh0時,不於5d;當V大於0.7ƒtbh0時,對帶肋鋼筋不小於12d,對光圓鋼筋不小於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故磚混結構中,梁的縱向鋼筋不一定錨入構造柱。構造柱是梁的支座,已屬「半框架」了。
㈣ 構造柱設置時候鋼筋搭接長度多少啊
西南地區一般選15G701-3,其說明第5.1.11條:豎向鋼筋與預留鋼筋的連接,綁扎接頭時不小於30d。要求為綁扎搭接時不小於600mm。
構造柱、水平系梁縱向鋼筋採用綁扎搭接時,全部縱筋可在同一連接區段搭接,此時鋼筋搭接長度50d。構造柱縱筋一般設計為12,50d=12*50=600mm。
為了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多層磚混結構建築的牆體中還應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並與各層圈樑相連接,形成能夠抗彎抗剪的空間框架,它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種有效措施。
構造柱的設置部位在外牆四角、錯層部位橫牆與外縱牆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大房間內外牆交接處等。
(4)磚混磚混拉結鋼筋卯入構造柱多少擴展閱讀
構造柱設置規范
1、按照抗震規范要求,構造柱主要設置於抗震牆中。
2、 120(或10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3 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2.4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3、180(或190)厚牆 當牆高小於等於 4m時,開洞寬度小於等於 3.5m,若不滿足時應加構造柱或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4、牆體轉角處無框架柱時、不同厚度牆體交接處,應設置構造柱。
5、當牆長大於 5m(或牆長超過層高 2 倍)時,應該在牆長中部(有洞口在洞口邊)設置構造柱。
6、較大洞口兩側、無約束牆端部應設置構造柱 ,構造柱與牆體拉結筋為2Φ6@500,沿牆體全高布置。
㈤ 構造柱設置時候鋼筋搭接長度多少啊
現場採用冷綁搭接,構造柱屬於受壓構件,搭接長度綁扎25d
焊接10d
(d表示鋼筋的直徑)。
㈥ 牆體拉結筋錨入構造柱多少
根據gb
50003-2011《砌體結構設計規范》,第6.3.4條第2款
「當填充牆與框架採用【不脫開的方法版】時,
沿柱高每隔500mm配置2根直權徑6mm的拉結筋,伸入填充牆體長度不宜小於700mm,
且拉結筋應錯開截斷,相距不宜小於200mm」即為700+9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