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板的鋼筋怎樣布置
板主要有受力筋、分布筋、支座負筋。
受力筋一般分布在板的受力方向下部(懸挑板相反)。分布筋布置在不受力方向下部,和受力筋組成鋼筋網(雙向板沒有分布筋,都是受力筋)。支座筋布置在板的支座處,伸出支座1/3跨截斷,對於防水要求高的,就通長布置了。
鋼筋的類型:
1、受力筋:承受力或歷拿壓力的鋼筋。
2、架力筋:一般在梁中使用,與受力筋、箍筋一起形成鋼筋骨架。
3、箍筋:一般用於樑柱中,用來抗剪和組成鋼筋骨架。
4、分布筋:一般用於板內,與板內受力鋼筋垂直。
5、構造鋼筋:因構件在構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裝過程中的態做需要而配置的鋼筋。
6、彎起鋼筋:主要在構件端部起著抗剪的作用。
7、拉結鋼筋:是構造上為了滿足連接構件間穩定性需要而增設的鋼筋。
鋼筋加工工序:
鋼筋加帆爛衡工一般要經過四道工序:鋼筋除銹;鋼筋調直;鋼筋切斷;鋼筋成型。
鋼筋焊接分為壓焊和熔焊兩種形式。壓焊包括閃光對焊、電阻點焊和氣壓焊;熔焊包括電弧焊和電渣壓力焊。此外,鋼筋與預埋件T形接頭的焊接應採用埋弧壓力焊,也可用電弧焊或穿孔塞焊,但焊接電流不宜大,以防燒傷鋼筋。
閃光對焊廣泛用於鋼筋連接及預應力鋼筋與螺絲端桿的焊接。熱軋鋼筋的焊接宜優先用閃光對焊。鋼筋閃光對焊(是利用對焊機使兩段鋼筋接觸,通過低電壓的強電流,待鋼筋被加熱到一定溫度變軟後,進行軸向加壓頂鍛,形成對焊接頭。
Ⅱ 關於拉結筋的規范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
非抗震設防及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7度地區的臨時間斷處,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須做成凸槎。
留直槎處應加設拉結鋼筋,拉結鋼筋的數量為每120mm牆厚放置1Φ6拉結鋼筋(120mm厚牆放置2Φ6拉結鋼筋),間距沿牆高不應超過500mm;埋入長度從留槎處算起每邊均不應小於500mm,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的地區,不應小於1000mm;末端應有90彎鉤。
《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 50003-2001
磚砌體與構造柱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並應沿牆高每隔500mm設2根6拉結鋼筋,且每邊伸入牆內不宜小於600mm。
(2)樓板拉結鋼筋如何設置擴展閱讀:
在抗震地區,板底設有圈樑時,預制板應在板端每塊板縫處設1Φ8的拉接鋼筋,中間牆處鋼筋每邊伸入板中1000mm,端牆處伸入牆中並彎折。板跨大於4.8m的,還應在順板跨方向靠牆邊的第一塊預制板的側面。
按1000mm的間距用1Φ8的鋼筋拉接,一端通過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塊板間的板縫向下彎折,另一端伸入牆體內彎折。抗震等級7度及以下地區,上述拉接筋不必與圈樑拉接;8、9度地區,除設上述拉接筋外,還應在板下圈樑中預埋鋼筋與上述拉接筋相連。
拉結筋是建築工程中鋼筋類型的一種,把它砌到牆的裡面,擺在磚層當中起連接砌體防止開裂的作用。
拉結筋通常用直徑6.5毫米細鋼筋製成,多用在磚牆的L轉角和T字轉角處,每隔500毫米放一層,每層每125毫米寬度范圍內放一根。長度按規范。在砌體留槎的時候必須按規定放置拉結筋。
Ⅲ 砌體拉牆筋設置規范是什麼
在《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對於砌入牆內拉結鋼筋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包括拉牆筋的規格、數量、間距以及長度等方面都是有相關規范的,拉結筋砌到牆內、擺在磚層中有連接砌體、防止開裂等作用,所以在設置時要滿足相關的設計、規范要求才行,那麼砌體拉牆筋設置規范是什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編輯小結:以上就是關於砌體拉牆筋設置規范是什麼的介紹,希望小編分享的內容能給大家一些參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關方面的知識,可以關注我們齊家網資訊。
Ⅳ 牆體和樓板之間的拉結筋應如何布置
布置方式為:通過植筋、預埋、綁扎等連接方式,使用鋼筋按照一定的構造要版求將後權砌體與混凝土構件拉結在一起的鋼筋。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13.3.3 砌體牆應採取措施減少對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並應設置拉結筋、水平系梁、圈樑、構造柱等與主體結構可靠拉結:
1、多層砌體結構中,後砌的非承重隔牆應沿牆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φ6拉結鋼筋與承重牆或柱拉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少於500mm;8度和9度時,長度大於5m的後砌隔牆,牆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
2、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砌體填充牆,宜與柱脫開或採用柔性連接,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牆在平面和豎向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宜避免形成薄弱層或短柱;
2)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於M5,牆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
3)填充牆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設2φ6拉筋,拉筋伸入牆內的長度,6、7度時不應小於牆長的1/5且不小於700mm,8、9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
Ⅳ 砌築牆體拉牆筋的設置與做法具體採用什麼規范和圖集
砌築牆體拉牆筋的設置與做法具體採用《11G101-1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
適用於非抗震和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地區的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和部分框支剪力牆等結構施工圖設計;
以及各類結構中的現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有梁樓蓋及無梁樓蓋)、地下室結構部分的牆體、柱、梁、板結構施工圖的設計。
(5)樓板拉結鋼筋如何設置擴展閱讀:
1、多層砌體結構中,後砌的非承重隔牆應沿牆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結鋼筋與承重牆或柱拉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少於1m;6、7度時底部三分之一樓層,8度時底部二分之一樓層,9度時全部樓層,牆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
2、在抗震地區,板底設有圈樑時,預制板應在板端每塊板縫處設1Φ8的拉接鋼筋,中間牆處鋼筋每邊伸入板中1000mm,端牆處伸入牆中並彎折。
板跨大於4.8m的,還應在順板跨方向靠牆邊的第一塊預制板的側面,按1000mm的間距用1Φ8的鋼筋拉接,一端通過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塊板間的板縫向下彎折,另一端伸入牆體內彎折。
抗震等級7度及以下地區,上述拉接筋不必與圈樑拉接;8、9度地區,除設上述拉接筋外,還應在板下圈樑中預埋鋼筋與上述拉接筋相連。
Ⅵ 二次結構砌牆牆拉筋怎麼設置,拉筋長度,依據是什麼。
要根據抗震設計要求、牆體的位置來確定。一般是:填充牆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設2φ6拉筋,拉筋伸入牆內的長度,6、7度時不應小於牆長的1/5且不小於700mm,8、9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
根據建築結構設計要求和剪力牆受力特性,剪力牆的鋼筋配置都是採用雙層雙向設計。為了確保設計配置的鋼筋固定在最佳位置,需要在雙層鋼筋間按大約每米一點設置拉接鋼筋。
(6)樓板拉結鋼筋如何設置擴展閱讀:
中線層高系房屋上下兩層層厚中線之間的垂直距離。樓板層、屋頂層都可根據層的厚度找到層厚的中線尺寸,測量參照面也存在;但地面之底層的中線位置卻很難找到,是一不定值,需要另行進行專門的定義。所以以中線尺寸來定義層高是不可取的。
設置拉筋時,由於其不承受結構內力,鋼筋截面都比較小,一般採用6mm或8mm鋼筋,兩端做成180°彎勾,並用鐵絲固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