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板鋼筋傳統標注怎麼看
正對圖紙看(數字軸豎直、字母軸水平);
粗實線方塊為柱,雙細實線為梁,中央細點畫線為軸線,標有數字的是尺寸,以毫米為單位(mm);
粗實線條是鋼筋,這是180°彎鉤的,Φ代表光圓鋼HPB300級;
彎鉤朝上、朝左的是板底筋,90°彎折朝下、朝右的是麵筋;
鋼筋上注的是直徑、間距。例如Φ10@100是直徑10毫米、間距100毫米的短向底筋,應緊貼保護層放,長向底筋Φ10@150隨後放。又如Φ8@150,是直徑8毫米、間距150毫米的麵筋。麵筋緊貼上部保護層,麵筋下放分布筋。分布筋的直徑、間距不在圖上,應看說明。
設計流程:設計結構體系—〉結構分析(力學分析)—〉結構施工圖設計。
結構設計是一種是商品,有使用價值,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分為創造性勞動和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由結構工程師完成創造性設計部分(創造性勞動),節點構造、節點外構造不是結構工程師的勞動成果,是抄的規范。(註:節點構造是算不出來的,是由研究人員試驗出來的。)
傳統的單構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將創造性勞動和非創造性勞動混在一起,節點內構造和節點外構造的設計屬於重復性勞動(非創造性勞動)。
基於此產生了結構標准化、構造標准化的思路,用數字化、符號化的表示方法即平面整體表示方法表示創造性設計。平面整體設計方法,含表示方法和標准圖兩部分。節點構造標准化後,施工公司的勞動量加大。
⑵ 板鋼筋表示問題
幫忙說出 圖中一至四 鋼筋分別表示什麼?是不是直鉤的表示為版面鋼筋?彎鉤表示為板底鋼筋?答:理解准確。一、四是該板塊雙層雙向板,上部(T)一層板麵筋;二、三是該板塊雙層雙向板,下部(B)一層板底筋。這樣90°直彎鉤的表示為板面鋼筋;45°短斜撇表示為板底鋼筋。
圖中的二、三 鋼筋標示怎麼理解??是不是都是板面鋼筋??在哪裡 分隔??
答:圖中的二、三 鋼筋表示都是板面鋼筋。2100之間上部板麵筋擱到鋼筋梁邊;3550之間上部鋼筋一端從梁內側算起伸出900,作另一板塊的上部負彎筋。因右向板塊中(3550與2100有一根梁,已分成了三塊板塊,配筋也各異)。
⑶ 鋼筋圖紙上字母代表什麼
第一類、梁:
L代表非框架梁
LL代表連梁
LL(JC)(5)代表連梁中設有交叉暗撐
LL(JG)(5)代表連梁中設有交叉鋼筋
XL表示懸挑梁
AL表示暗梁
KL代表框梁
KZL表示框支梁
QL代表圈樑
TL代表梯梁
WKL代表屋面框架梁
第二類、柱:
KZ代表框柱
GZ代表構柱
TZ代表梯柱
AZ代表暗柱
DJ代表獨基
TJ代表條基
第三類、板:
B代錶板,後面跟的數字是指板厚度
WB代表屋面板
KB代表空心板
CB代表槽行板
ZB代表折板
MB代表密肋板
TB代表樓梯板
GB代表蓋板或溝蓋板
YB代表擋雨板或檐口板
DB代表吊車安全走道板
QB代表牆板
TGB代表天溝板
第四類、標注鋼筋的根數、直徑和等級:
例如:3Ф20
3:代表鋼筋的根數
Ф:代表直徑符號
20:表示鋼筋直徑大小
第五類、標注鋼筋的等級、直徑和相鄰鋼筋中心距
例如:Ф8 @ 200
Ф:代表鋼筋等級直徑符號
8:代表鋼筋直徑大小
@:代表相等中心距符號
200:表示相鄰鋼筋的中心距≤200mm
構造鋼筋的類型有:分布筋,構造腰筋,架立鋼筋,與主梁垂直的鋼筋,與承重牆垂直的鋼筋,板角的附加鋼筋。相對於受力鋼筋而言,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抗扭鋼筋的搭接為Ll或者Lle(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構造鋼筋錨固和搭接均取15d計算,在16G101-1中,規定梁的腹板hw大於等於(450)MM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間距的兩倍)。
構造鋼筋和抗扭鋼筋是設計院設計的,構造鋼筋的代號為G,抗扭鋼筋的代號為N.構造鋼筋的錨固長度為15d.抗扭鋼筋的錨固長度同梁的主筋錨固長度。
⑷ 板鋼筋表示方法
幫忙說出
圖中一至四
鋼筋分別表示什麼?是不是直鉤的表示為版面鋼筋?彎鉤表示為板底鋼筋?答:理解准確。一、四是該板塊雙層雙向板,上部(T)一層板麵筋;二、三是該板塊雙層雙向板,下部(B)一層板底筋。這樣90°直彎鉤的表示為板面鋼筋;45°短斜撇表示為板底鋼筋。
圖中的二、三
鋼筋標示怎麼理解??是不是都是板面鋼筋??在哪裡
分隔??
答:圖中的二、三
鋼筋表示都是板面鋼筋。2100之間上部板麵筋擱到鋼筋梁邊;3550之間上部鋼筋一端從梁內側算起伸出900,作另一板塊的上部負彎筋。因右向板塊中(3550與2100有一根梁,已分成了三塊板塊,配筋也各異)。
⑸ 板筋在圖紙上怎麼標的
通常有2種標注方式,1是原位標注,比如在一張樓板配筋圖紙中的某一塊板回上劃出十字交答叉線,然後在縱線上標注①Φ8@150,在橫軸方向標注②Φ10@180,然後在另塊板上是③、④等,然後在另外的板中如果有以前出現的鋼筋型號同間距的配筋,那麼十字線上只標配筋序號就是①、②、③等。負彎矩筋也是同樣的,在相鄰的2塊板中交接的地方畫一道橫線,橫線兩端有向下的短豎線,然後在此橫線上有類似①Φ8@150的標注,與板筋不同的是,通常橫線的左右兩邊在不同的板上有類似1500
1200
的數字,這個數字代表的是負彎矩筋扣在此2板上的時候需要的長度。
2是圖表標注,同原位標注類似,但原位上只標鋼筋序號而鋼筋的型號與間距是在圖紙中單獨列出一個配筋表的形式。
板的配筋圖是鋼筋圖紙中最容易看懂的,結合實際的圖紙,幾乎稍微有點土建知識的就能看懂。
⑹ 板鋼筋怎麼看
問題一:怎麼看樓板鋼筋圖 一般樓板鋼筋圖每種型號它都標注有;鋼筋編號、直梗、間距、以及負彎筋的長度,如圖片上52號筋是直徑8mm,間距100mm,53號筋是直徑8mm,間距125mm,這兩型號都是底板筋,54號和55號是負彎筋,直徑是10mm,間距130mm,55號筋的長度是1500mm。
問題二:建築板筋圖怎麼看? 如下圖:
圖紙上位於中間的鋼筋是負筋(全稱負彎矩鋼筋),左側的鋼筋為直徑18,間距200,長度為軸線左右各2200,直徑16,間距150的鋼筋是受力筋,長度為通常設置。板鋼筋還有分布筋,你的圖紙上沒有表示出來,分布筋是很受力筋相垂直,和受力筋相互綁扎,形成鋼筋骨架。簡單來說,一般的板配筋有三種:受力筋、負筋、分布筋,特殊的如屋面,還有附加的溫度鋼筋等。
問題三:板的鋼筋如何看是上部筋還是下部筋? 在施工圖中,用向上和向左表示下鐵,向下和向右表示上鐵,並按照單雙向板結合實際耽況分為滿布上鐵和支座上鐵(取受力方向跨度的1/4)
問題四:建築 板的配筋 怎麼看 (有圖) 這是板支座處配筋,比如最左邊一個代表,直徑18的3級鋼,間距200配置,兩邊各伸出2200。圖上開口向下或者向右的代錶板上層鋼筋,開口向薯源滾上或向左的代錶板下部配筋,比裂薯如最左邊的那個就是上層鋼筋。現在板都是雙層雙向配置的,上邊一層,下邊一層。不明白再問我~
問題五:在圖紙上怎麼樣區分板的鋼筋是上部還是下部鋼筋? 直鉤是上部,135度勾是下部
問題六:板的配筋圖數余怎麼看啊 5分 紅色的粗線表示的是板支座處的上部鋼筋,上面的數值表示配筋量,[email protected] 表示鋼筋直徑7間距100,下面的數字表示沒邊伸出的長度。(怎麼會有直徑7的鋼筋呢?莫名其妙)
咖啡色的粗線表示板底通長筋,上面的數值表示配筋量。
問題七:請教梁鋼筋圖怎麼看? 圖看不清楚,但膽體可以猜到:
一、樑上面和下面的數字表示上\下層配筋,240*400表示尺寸, Φ8@100/200(2)表示間距200,加密區為100,(2)表示。
二、KL 1(6)
240*700
Φ8@150/200(2)
2Φ20
表示框架梁,(6)表示6跨,尺寸240寬700高,箍筋Φ8間距200,加密區150,後面的(2)同樣是指雙肢箍,2Φ20指上部兩根Φ20的通長鋼筋。
三、C4Φ14
你應該是大錯了,應該是G 4Φ14 ,這個是指構造鋼筋,一般是腹板大於450時要加的。
這下你滿意了吧!!呵呵,我是湯海潮,QQ26189766
問題八:鋼筋板蓋筋應該怎麼看尺寸? 我的建議
你 最基本 要做的 事是
常買一本 鋼筋工的 書 舊的也可以的
或者 舊本 的 >小雜志看看
你的問題馬上解決了
問題九:板筋圖中如何識別麵筋還是底筋 看鋼筋彎鉤的方弗
圖紙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話
鋼筋彎鉤朝北、朝西為底筋
鋼筋彎鉤朝南、朝東為麵筋
⑺ 結構圖里板底鋼筋 和板面鋼筋有什麼區別各級鋼筋怎麼區分
彎鉤向上是是板底鋼筋,彎鉤向下的是板面鋼筋。一般圓鋼端部有180度彎鉤;螺紋鋼筋沒有。螺紋鋼筋有時(看設計要求)端部有90度彎鉤,彎鉤的長度也會有規定的。
⑻ 建築圖紙上板的鋼筋表示方法中,K和N各代表什麼
KL中的K是框架梁的框字的大寫字母,KL是框架梁的意思。
N812表示梁每個側面配置4根三級10個的抗扭鋼筋,N是抗扭的扭字的大寫字母
⑼ 板上鋼筋怎麼標注的
板的鋼來筋是分上部筋和源下部筋,上部筋就是所謂的負彎矩筋,下部筋就是底筋。底筋的標注就是橫向的一根豎向的一根旁邊分別寫著圓多少間距是多少,負彎矩筋是分布在板的四周,一根鋼筋帶兩個彎折,也是分別表明了圓多少間距多少,還有就是它的長度,要看清楚它是不是到板的最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