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條件下才用配置構造鋼筋
梁的腹板高度(就是扣除板厚的梁凈高)大於等於450的時候,需要按200間隔布置構造筋,也就是腰筋。
㈡ 砼結構設計規范中:「在框架結構中梁高超過多少需要加構造鋼筋(腰筋)」
梁腹板高度大於450的要設置側面構造鋼筋,也叫腰筋。
腰筋,建築結構中的一版種鋼筋構造。腰筋權又稱「腹筋」,他的得名是因為他的位置一般位於梁兩側中間部位而得來的,是梁中部構造鋼筋,主要是因為有的梁太高,需要在箍筋中部加條連接筋 (梁側的縱向構造鋼筋實際中又稱為腰筋)。
㈢ 標題梁側面鋼筋布置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當梁高超過700mm時,為防止由於溫度變形及砼收縮等的原因在梁中部產生豎向裂縫,在梁的兩側沿高度每隔300~400mm,應設置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
當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鋼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2010<砼規范> P122)
㈣ 主梁在什麼情況下配置構造鋼筋
這個要看設計要求,並不是什麼情況都配,早03G101中有規定,是梁高大於等於450時,配構造腰筋,你還要看圖紙上是怎麼規定的
PS:哦,那我可得和你學學了,可有個問題,在現澆框架結構中,計算時,梁的高是包括板的,按你的說法,是設計規范錯了?那上就這樣要求的,03G101上也沒有說扣板的厚度後加,他只是是梁高超過了就加
還有,設計院都超出規范?03G101中規定,300*800的梁的構造腰筋是6跟12的,可我手裡的1份人防地下室的實際圖上規定是放4跟12的,只是抗扭的,這個工程已經完工,我去告設計院去,呵呵
㈤ 構造鋼筋與受扭鋼筋一般各在什麼情況下配製
補充一下:
一般不說梁的厚度,而是叫高度!
高度大的梁,上邊受壓筋專和下部受拉筋相距較遠,中間如屬果沒有構造鋼筋,容易造成混凝土開裂,所以要配構造鋼筋.同時也好控制上下鋼筋的相對位置.
受扭鋼筋當然需要配在有抗扭要求的梁中,一般是框架邊跨的梁啦.
㈥ 梁中何時需要設置縱向構造鋼筋如何理解Hw
HW是指梁的來腹板的高,就是減去樓板自的厚度,如果梁頂沒有板,則HW=梁高。
縱向構造鋼筋的設置,有兩個要求,一是看圖紙設計,設計有的按設計要求做,就不考慮03G101中的規定,二是設計中梁沒有給出構造腰筋,只要HW大於等於450時,就應該按縱向構造鋼筋是與箍筋垂直均勻分布,位於受力鋼筋內側及受力鋼筋的所有轉折處,並與受力鋼筋用細鐵絲綁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鋼筋骨架。
縱向構造鋼筋是與箍筋垂直均勻分布,位於受力鋼筋內側及受力鋼筋的所有轉折處,並與受力鋼筋用細鐵絲綁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鋼筋骨架。
其作用是:
1,將板面上集中載荷更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
2,在施工過程中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
3,抵抗因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在垂直受力鋼筋方向而產生的拉力,避免產生豎向裂縫。
㈦ 什麼是梁的側向構造鋼筋其作用是什麼
梁側縱向構造鋼筋(erection steel reinforcement)又稱腰筋,設置在梁的兩個側面,其作用是承受梁側面溫度變化及混凝土收縮所引起的應力,並抑制混凝土裂縫的開展。
腰筋作用
1、增大梁骨架的剛度:當混凝土梁很高時,高大的鋼筋骨架要承受鋼筋自重及施工中的施工機具和人員的荷載,可能使鋼筋骨架發生位移,導致鋼筋尺寸不準確,這樣會影響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也就會影響梁的耐久性。
2、約束混凝土的收縮裂縫:混凝土在施工階段,會在空氣中結硬,體積收縮。由於溫度的變化,會導致梁內部與外部產生溫差,這些均會導致梁產生不規則的裂縫。
由於在梁的上下部均配置了鋼筋可以起到約束和阻止裂縫的產生與開展。因此就會導致裂縫出現在梁的中部,進而向四周延伸,影響梁的外觀。
3、減少受拉區裂縫開展。梁承受荷載時,梁的受拉區混凝土會開裂,隨著荷載的增加,這些裂縫會向梁的上部延伸,從而影響梁的受壓區混凝土受力性能。這時如果設置腰筋便可以約束這些根狀裂縫的開展,提高梁的承載能力。
(7)什麼情況梁測要設置構造鋼筋擴展閱讀
設置原則
1、構造腰筋設置原則::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於450時,在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每側縱向構造鋼筋(不包括樑上、下部受力鋼筋及架立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截面面積不應小於腹板截面面積(bhw)的0.1%,但當梁較大時可以適當放鬆。
2、抗扭腰筋的設置原則:一般結構工程師會根據扭距的大小來確定鋼筋直徑等。
㈧ 梁需要配置側面構造鋼筋。要滿足什麼條件
構造鋼筋:是梁的腹板高度大於450時要設,可以參考11G101-1圖集的87頁。
還有一種是要設抗扭鋼筋,如雨蓬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