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混凝土結構架立筋間距多少,怎麼算,在線等
架立筋只是讓縱筋和箍筋形成鋼筋骨架,並無受力,間距只需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9.2.1-3條:上部鋼筋間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下部鋼筋不應小於25mm和d即可。
② 鋼筋受力筋間距的計算
哦,你問這個問題呀,我來試著回答你:
首先,應根據設計條件,計算出構件計內算截面上的受力鋼筋面容積。
然後,在鋼筋面積數據表格中,選取合理的,滿足規范要求的鋼筋直徑及根數。
在計算截面上,留足規范要求的保護層厚度後,剩下的就是鋼筋分布區域長度了。
最後,鋼筋間距=(計算截面寬度-2×保護層厚度)/(鋼筋根數-1)
就是這么來的,希望能對你有用!致意!
③ 鋼筋間距怎麼算
按規來定塔接長度計算自。
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35m計算。
(3)鋼筋間距以角度怎麼算擴展閱讀:
鋼筋計算的相關要求規定:
1、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3、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135°、9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
④ 樁基鋼筋籠的主筋間距怎麼算如直徑是150厘米,主筋直徑是25厘米,怎麼算出間距
主筋中心圈的直徑=1500-2﹙50+箍筋直徑+主筋直徑/2﹚,則其周長=3.14×主版筋中心圈的直徑權。周長÷42=主筋間距(mm)。
鋼筋籠:
鋼筋籠主要起的作用跟柱子縱向鋼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高但抗拉強度是很低。對樁身混凝土起到約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
在橋涵或者高層建築施工時,根據要求可能要求基礎進行打樁,方法是用利用機器沖孔和水磨鑽孔,並且孔深達到設計要求,然後向樁孔下放鋼筋籠,再插入導管進行混凝土澆注。
另外,當混凝土結構物為柱狀或者條狀構件時,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構件接觸空氣的面底下配置鋼筋。如果這個構件是獨立的,我們把這個構件周邊設置的鋼筋預先製作好,這個就是鋼筋籠。通常我們把鑽孔灌注樁、挖孔樁、立柱等預先製作的鋼筋結構叫鋼筋籠。
⑤ 樁基鋼筋籠的主筋間距怎麼算如直徑是500公分,主筋直徑是16螺紋鋼,根數10顆,怎麼算出間距
1、精確計算,保護抄層厚度按35mm 計;
2、鋼筋位置有效直徑為430mm,
3、周長計算0.43×3.14=1.35m ;
4、10根鋼筋共11個空;
5、1.35÷11≈0.1227m 。既每根鋼筋中心間距大約12.27cm (公分)。
⑥ 鋼筋代換間距怎麼算
鋼筋代換間距怎麼算
這題應是鋼筋代換後,鋼筋根數變了, 鋼筋間距怎麼算?
答你的問:必須通過鋼筋代換公式求得鋼筋代換後的根數,用代換後的根數減1,再用原長度除根數減1的值,能求出鋼筋鋼筋代換後的間距,就這么算。
為什麼這樣答?
我舉個例:
取1m長一段條基,己知條基主筋間距200mm(簡單些保護層什麼的都忽略不計),求1m長條基要布幾根鋼筋?
解:1000mm÷200mm+1=6根。(若還原求本題主筋的間距,必須先知6根。用6根-1根=5根,再用1000mm÷5根=200mm,才能求得間距。)所以這樣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