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板面附加鋼筋如何放置
看彎鉤的方向,彎鉤向右和向下的為板面附加筋,向左和向上的為板底附加筋,鋼筋間距按說明來,板筋間距190,附加筋間距380
2. 板筋中的附加鋼筋與支座鋼筋是什麼
在支座處的附加鋼筋時為了保證支座的負彎矩,進行加密處理就行。
3. 板底附加鋼筋如何布置
問題一:請教一下,下圖中的「底板鋼筋附加鋼筋」和「附加鋼筋」是怎樣的排列方式? 直徑14和12的間隔放,14、12之間間隔是100,同種鋼筋間隔200
問題二:廣聯達中,單根板底附加鋼筋怎麼樣布置? 在單構件里直接定義,在其他中的修改名稱為板底附加鋼筋,選擇鋼筋號什麼的
問題三:板底的附加鋼筋 在實際施工之中是怎麼布置的 陰角板附加鋼筋應該施工圖說明或
般兩向構造負筋按間距布滿形網格
問題四:板底附加筋如何布置 地下室底板15000多平方米,幾百條梁每條都有附加筋,用單構件輸入實在是太難得算根數,能不能設置一種可自義長度的板底受力筋如同板面負筋一樣,不要說採用板面負筋代替。負筋則有這兩種鋼筋,如果在計算設置中修改負筋彎折與分布筋等公共屬性則其它樓層的板也修改了
問題五:筏板局部有板底附加鋼筋怎樣布置正確 筏板基礎都至少有兩層鋼筋,結施圖上都會標註明白。
怎麼布置,只能按圖施工,細部構造,依照11G101-3第79頁(梁板式筏板)或83頁(平板式筏板)大樣布置。不能聽網友說或自己做主布置。
問題六:板筋附加鋼筋的問題 板支座負筋處標明附加鋼筋 如圖 請看本張圖下面的說明(要不然就在鼎構總說明裡面),首先這些板要配一次鋼筋,然後再加個附加筋,所以叫附加。
問題七:如何理解樓板附加筋的分布筋怎麼布置 這個是結構設計師為了能夠使結構更加簡單明了
將所有樓面鋼筋用同一的型號間距表示
而實際上超過這同一型號的配筋就標注成附加鋼筋
問題八:工程中筏板結構附加鋼筋如何布置 10分 筏板基礎的鋼筋間距不應小於150mm,宜為200~300mm,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採用雙向鋼筋網片配置在板的頂面和底面。
當筏板的厚度大於2m時,宜沿板厚度方向間距不超過1m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其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
對梁板式筏基,牆柱的縱向鋼筋要貫通基礎梁而插入筏板中,並且應從樑上皮起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
問題九:板底加強筋怎麼布置,板底加強筋怎麼布置知識 如果想畫到圖上也是可以的你好:板底的附加筋一般不考慮畫,在單構件里直接定義上規格,定義後用自定義布筋布置來畫、長度、根數就可以了
問題十:怎麼設置板的附加鋼筋與通長鋼筋間隔布置 板底鋼筋任何時候多是通長布置
板面負筋
當板跨不大,但因為鄰跨跨度負筋長度彎折比連續更費材料,或者僅僅節約一點點卻加工量很大時候
當屋面板總長度很長需要設置溫度鋼筋的時候
當屋面板為坡屋面的時候
當樓面,屋面有設備基礎的時候
以上要負筋拉通
4. 請問 現澆板板角附加鋼筋設置要求 有沒有哪個規范確切說明呢
有,《砼來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第10章→源第1節→第7條:現澆樓蓋周邊與混凝土梁或混凝土牆整體澆築的單向板或雙向板,應在板邊上部設置垂直於板邊的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跨中相應方向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三分之一;該鋼筋自梁邊或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在單向板中不宜小於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雙向板中不宜小於板短跨方向計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處該鋼筋應沿兩個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狀布置;當柱角或牆的陽角突出到板內且尺寸較大時,亦應沿柱邊或牆陽角邊布置構造鋼筋,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應從柱邊或牆邊算起。上述上部構造鋼筋應按受拉鋼筋錨固在梁內、牆內或柱內
5. 板筋附加鋼筋的問題 板支座負筋處標明附加鋼筋 如圖
請看本張圖下面的說明(要不然就在結構總說明裡面),首先這些板要配一次鋼筋,然後再加個附加筋,所以叫附加。
6. 雙層雙向板筋和雙向附加筋如何擺放
雙向來:就是底筋、麵筋的縱橫方向配筋源,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每層鋼筋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都有。雙層雙向:就是指縱橫兩個方向的同時,又是雙層的。布置:在布置雙層雙向鋼筋時,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7. 板的附加鋼筋 是什麼
附加鋼筋就是設計受力鋼筋承載力不足而另外添加的鋼筋,分為附加內縱向和附加橫向鋼筋。
附加鋼筋其實就是容設計受力鋼筋承載力不足另外添加的鋼筋,分為附加縱向和附加橫向鋼筋(吊筋和箍筋),加密區箍筋和現澆板(雙筋板)上另外添加的板筋就是附加鋼筋。附加鋼筋就是在結構受力方面有沒有都行的鋼筋,與結構受力無關,分布鋼筋就是附加鋼筋的一種。
(7)跨板鋼筋中怎麼附加鋼筋擴展閱讀:
1、腰筋
是梁的高度超過一定高度後,防止梁側向扭曲的構造配筋,這就是上面說的構造配筋,是按國家規范強制要求而布設的。
2、預埋錨固筋
就是插筋,是為了新舊混凝土面的接槎牢固或滿足受力要求而預先插設的。
3、抗扭筋
屬於腰筋的一種,是用以承受扭矩的鋼筋,需要有「箍筋」和「縱筋」構成。
4、附加吊筋
主次梁相交,在主梁內次梁鋼筋下部布設的吊筋,解決次梁與主梁相交處主梁內部混凝土剪應力過大的問題。
8. 板配筋雙層雙向 附加筋加在什麼地方啊分布筋是不是和附加筋交叉放置是面層上面還是下面
按板布置的時候選單板或者多板或者區域都行,然後選XY方向,出來對話框選第一個雙向布置,裡面是底筋和麵筋,直接輸A12-200和B12-200就行了。
箍筋表示方法及含義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8)跨板鋼筋中怎麼附加鋼筋擴展閱讀:
建築工程梁板鋼筋綁扎施工一般要求:
1.縱向受力鋼筋採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
2.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立鋼筋上,其餘同柱。
3.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但應注意板上部的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篷、挑檐、陽台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以免拆模後斷裂。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圖9-119);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圖9-120)。
9. 附加鋼筋
我認為11G101—1說得好第一排「非通長筋」及與跨中直徑不同的通長筋從柱(梁)邊起伸出至Ln/3位置專;……他就沒有屬用「附加鋼筋」、「負彎矩筋」的字眼。致所以用,可能是從受力部位、作用力的關系,才稱之謂:「附加鋼筋」、「負彎矩筋」。
「還有其他的要求嗎?」沒有呀!
「比如我可以用鋼筋頭焊接成一個附加鋼筋,因為規范沒有規定說他不允許焊接......」什麼連接都可以!綁扎搭接;機械連接或焊接都行啊!只要鋼筋直徑允許、只要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您的問題補充:
我可以追加分值,但是請按:
1、附加鋼筋的要求:按受力角度不同,予以布置。
2、附加箍筋的作用:即為「梁的附加箍筋」解決受力作用需要予以加強的部位。如次梁擱在主樑上加密箍不能滿足,則予用附加吊筋解決之。
3、附加鋼筋的受力:即為「非通長筋」「反附加吊筋」起到抵抗負彎矩力的作用。附加箍筋、附加吊筋解決集中力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