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伸長率實驗時,試件標距長度如何確定,試件拉斷後標距如何量取
公式:{[100%-10%+(10%-20%)相鄰值-回油值]-[理論伸長值]}/理論伸長值≤±6%
註:100%為 總張拉伸長值,10%為(0-10%)初應力伸長值,在給力(10%-20%)之間有個伸長的差值 即為相鄰值,回油值 即 去掉千斤頂之後鋼絞線有一定的回縮之長度。簡單點說就是:張拉伸長率=(實測總伸長-理論伸長量)/理論總伸長。
(1)鋼筋測伸長率標距怎麼確定擴展閱讀:
鋼筋拉斷後,其塑性變形並不是在鋼筋長度范圍內均勻分布的,而是越靠近斷口變形越大,離斷口越遠變形越小,但,這種變形不是單端存在,是在斷口兩端對稱分布的,因此原始標距越大,計算的斷後伸長率越小,反之,原始標距越小,計算的斷後伸長率越大。
拉力試驗機的示值誤差應不大於±1%。將試件垂直夾持在試驗機的鉗口中。標距線應露出鉗口。且試件的軸線應與鉗口的中心重合侍冊扒。拉伸速度:軟態試件不大於300mm/min;硬態試件不大於100mm/min。
載入速度必須均勻平穩無沖擊。試件托斷後,記錄最大負倚,取三位有效數。將試件的老昌斷口對齊擠緊,測量並記錄拉伸後的標距長度。若斷口離標志線小於20mm,或發生在標距長度似外且仲長率未達到要求時.應易取試件重新試驗姿殲。[3]
Ⅱ 做鋼筋拉伸試驗的時候原始標距是怎麼樣規定的啊
如果是直徑小的話就以10倍的直徑,大的話就是5倍的直徑,打點是用打點機打的,計算伸長率的方法按照規范進行,有兩種,一種是規則斷裂,一種是不規則斷裂.
Ⅲ 光圓16鋼筋斷後伸長率原始標距如何確定
從鋼筋的這頭開始,10cm劃一道線,10cm劃一道線,劃到那頭,等試驗結束後,看看斷在那個10cm里,量一下現在的距離,就可以計算斷後伸長率了
Ⅳ 鋼筋伸長率實驗時,試件標距長度如何確定,試件拉斷後標距如何量取
咱應該在寫一樣的試驗報告······確定原始標距L。,修約至最接近5mm的倍數(試驗書里有公式的。以14mm直徑的鋼筋例,則L。=70mm,打的點每格為10mm,所以數7個格)。拉斷後,斷後為1個格,再向各兩邊數3個格,量取長度。
Ⅳ 鋼筋拉伸試驗 鋼筋的標距是多少
鋼筋拉伸試驗鋼筋標距是5倍直徑,但是不小於100mm。
參考《GBT2975-1998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
1、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熱軋帶肋、余熱處理鋼筋
標距=5×公稱直徑2.冷軋扭鋼筋
標距=10×公稱直徑。
2、冷軋帶肋鋼筋
標距=10×公稱直徑或100mm
預應力混凝土用熱處理鋼筋
標距=10×公稱直徑
3、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
標距=100mm6.絞線(1×7)標距不小於500mm,(1×2、1×3)標距不小於400mm7。
(5)鋼筋測伸長率標距怎麼確定擴展閱讀:
鋼筋標距儀使用說明
1、首先確定標距,調整標距的方法是松開列印總成兩側的固定螺絲5毫米再把螺絲緊固。
2、提起錐桿提升手柄把鋼筋調直放入V形槽內(螺紋鋼直線邊向上)緊固好。
3、落下手柄旋轉左端的小車輪,使錐桿處於最低處,調整高度調節手柄使錐尖接觸鋼筋後,再繼續下調1—2毫米,以確保錐頭有足夠的打入鋼筋的餘量。
4、提起手柄接通電源,把方向開關撥到左行位置,開啟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亮,如果列印總成在中途位置,工作指示燈也亮,同時列印總成行至最左端而自動停止,工作指示燈滅。
5、落下錐桿,把方向開關撥到右行位置,按一下右行按鈕待電機正常運行後,松開按鈕,列印總成行至最右端,自動停止。
6、提起錐桿,松開緊固螺絲,取出鋼筋,列印完畢。
7、再把方向開關撥到左行位置,按一下左行按鈕,電機運行後,松開按鈕,列印機總成行至最左端自動停止,以保持下一次工作的准備狀態。
保養與維護
1、鋼筋標距儀使用前可靠接地。
2、左行時必須提起錐桿,且嚴格按照操作方法去操作,一但錯誤操作,將損壞電機電器。
3、本儀器經常保持清潔,存放乾燥處。
4、鋼筋標距儀滑動部位經常加潤滑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標距長度
Ⅵ 如何定鋼筋原始標距
一般為鋼筋直徑的5倍。在試樣自由長度范圍內,均勻劃分為10mm或5mm的等間距標記,標記的劃分和測量應符合GB/T228.1-2010的有關要求。
Ⅶ 鋼筋最大力總伸長率的標據怎樣確定
是不是鋼筋的極限延伸率 一般延伸率求的是斷後伸長率,鋼筋在拉伸前要先做好原始標記專,如果是機器列印標屬記的話比較省事,拉斷後按照鋼筋的5倍直徑測量就行了。手工劃印的話,可以按照5倍直徑的一半連續劃印。到時候測量三點就行了。因為鋼筋不一定斷裂在什麼部位,最好是整根鋼筋都要劃印。 比如12鋼筋,原始標距就是60mm,等到拉斷後繼續測量以前60mm的距離,拿現在測量出來的距離減去原始標距後就得到斷後伸長率。 測量結果精確到0.25mm,計算結果精確到0.5%。
Ⅷ 鋼筋作拉伸試驗時標距如何得出
有的產品標准有明確規定,若沒有,可看看GB228-2002標准中有解釋,一般是5倍直徑.
Ⅸ 鋼筋拉伸試驗原始標距怎麼確定
原始標距數值是根據產品標准確定的,國內一般採用比例標距。也有採用50mm、80mm、200mm的。
Ⅹ 鋼筋拉伸試驗中鋼筋標距怎麼確定,按照最新規范
()試驗准備
首先測量試樣標距兩端和中間這三個截面處的尺寸,對於圓試樣,在每一橫截面內沿互相垂直的兩個直徑方向各測量一次,取其平均值。用測得的三個平均值中最小的值計算試樣的原始橫截面面積a
(2)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的測定。
圖解方法:試驗時記錄力-延伸曲線或力-位移曲線。從曲線圖讀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計初時瞬時效應時屈服階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恆定力。將其分別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得到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仲裁試驗採用圖解方法。
指針方法:試驗時,讀取測力度盤指針首次回轉前指示的最大力和不計初時瞬時效應時屈服階段中指示的最小力和首次停止轉動的指示的恆定力。將其分別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得到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σs)。
可以使用自動裝置(如微處理機等)或自動測試系統測定上屈服強度和下屈服強度,可以不繪制拉伸曲線圖
(3)抗拉強度測定
抗拉強度可以採用圖解法或指針法測定。
對於呈現明顯屈服(不連續屈服)現象的金屬材料,從記錄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線圖,如圖1-4,或從測力度盤,讀取過了屈服階段之後的最大力;對於呈現無明顯屈服(連續屈服)現象的金屬材料,從記錄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線圖,或從測力度盤,讀取試驗過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試樣原始橫截面積(a)得到抗拉強度(σb)。
可以使用自動裝置(如微處理機等)或自動測試系統測定上抗拉強度,可以不繪制拉伸曲線圖。
(4)斷後伸長率的測定
為了測定斷後伸長率,應將試樣斷裂的部分仔細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軸線處於同一直線上,並採取特別措施確保試樣斷裂部分適當接觸後測量試樣斷後標距。對於小橫截面試樣和低伸長率試樣更應注意這一點。
(5)斷面收縮率的測定
測量時,將試樣斷裂部分仔細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軸線處於同一直線上。對於圓形橫截面試樣,在縮頸最小處相互垂直方向測量直徑,取其算術平均值計算最小橫截面積;對於矩形橫截面試樣,測量縮頸處的最大寬度和最小厚度,兩者之乘積為斷後最小橫截面積。斷裂後最小橫截面積的測定應准確到±2%。
原始橫截面積a0與斷後最小橫截面積a1之差除以原始橫截面積的百分率得到斷面收縮率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