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礎加腋梁的平面標注
基礎梁X向平面配筋圖中
JZL12(1)500*600Y1000*300*300
答:1、JZL12(1)表示第12號基礎主梁,1跨.(見11G101—3第30頁,梁板式筏形基礎構件編號 表4.2.1中構件類型:基礎主梁(柱下),代號:JL和【例】JZL7(5B)的代號不統一「JL」和「JZL」圖集沒有統一,矛盾).
2、JZL12(1)500*600Y1000*300*300,表示第12號基礎主梁,1跨,梁截面寬度500,高度600 腋梁腋長為1000,腋梁腋高為300.再一個300,我無法知曉為何意,因:(P30,2.注寫基礎梁的截面尺寸.以b×h表示梁截面寬度與高度;當為加腋梁時,用b×hYC1×C2表示,其中C1為腋長,C2為腋高.).
3、ф8@200(4),表示:HPB300級鋼筋、直徑φ8、間距200四肢箍.
4、B4ф16;T2ф25+3ф22,表示底部(B)4根貫通縱筋,HPB300級鋼筋,直徑φ16.
頂部(T)HPB300級鋼筋,2根直徑φ25貫通縱筋,3根直徑φ22貫通縱筋(圖集中對T2ф25+3ф22也沒有表述規定和【例】,是屬於猜的,不一定準確).
5、Yф14@250;ф8@300 ,圖集P32頁,4.3.3基礎主梁與基礎次梁的原位標注規定中只有【例】加腋梁端(支座)處注寫為Y4ф25,表示加腋部位斜筋為4ф25.和「Yф14@250;ф8@300
」不符.
按72頁註:2、基礎梁豎向加腋部位的鋼筋見設計標注.加腋范圍的箍筋與基礎梁的箍筋配製相同,僅箍筋為變值.又和「Yф14@250;ф8@300 」不符.這Yф14@250;ф8@300 ,又用了「;」號,又沒有和間距相關的聯系,不敢瞎猜,只能說不知.
❷ 怎樣標注建築圖紙柱子中的鋼筋
三樣箍筋,14根22及8根20主筋;柱頂標高15.87+3.6=19.47。
JZL(3B)400*700 Y 1500*500*300是基礎主梁,Y後邊的是加腋信息(就是條基的底);
Φ8@200(4)是A8鋼筋的箍筋,間距200,4肢箍 ;
B2Φ25+3Φ22; T2Φ16+2Φ14基礎梁的下部通長筋是2根25的加上3根22的,上部通長筋是2根16的加上2根14;
Y Φ16@200; Φ8@300是加腋鋼筋,就是條基鋪底筋,主筋是16的間距200,分布筋是8mm的間距300;
G2Φ16;L Φ8@500是側面構造筋,2根16mm的,拉筋是8mm的間距500 JCL-4(2B)600*800 Φ10@100(4) B6Φ25;T6Φ20 N2Φ14;
4號基礎梁 2跨 兩端懸挑 梁截面尺寸600*800 箍筋為10個的4肢箍間距100 樑上部筋6根25的 下部筋6根20的 梁兩側共配置2根14的抗扭鋼筋;
肢箍是反映梁里箍筋的個數的一個名詞,分別有兩肢箍、四肢箍等,它們是指梁裡面箍筋的排數。
梁支座就是梁兩端或者中間的支撐,起支撐梁的作用。梁支座一般為:牆/柱/梁三種 梁的支座:與梁接觸,承受梁傳來荷載並承受的構件。 如:主次梁的節點,梁與柱的節點,梁與承重牆的節點等, 總之就是能支撐梁的那個「座」。
加腋梁,指鋼梁或混凝土梁在根部斜向加高,加腋部份相當於柱子上的 「牛腿」。 目的是增加梁的承載能力,或者為了加強梁的抗震性能。
一個柱子兩邊的梁,上部縱筋,左端有原位標注,右端沒有,那右端的縱筋分布是按左端的來布置,還是按集中標注來布置的? 是這樣,這個4根25的是代表這個支座頂的鋼筋,也就是說,左右都是 很少的梁,有2面標注的,出現的情況就3種,1是不同軸,1是標高不同,1是斷面不同。
井字梁就是不分主次,高度相當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這種一 般用在樓板是正方形或者長寬比小於1.5的矩形樓板,大廳比較多見,梁間距3m左右. 由同一平面內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組成的結構構件。又稱交叉梁或格形梁。拉筋在梁與柱、梁與牆、牆與牆等構件之間起拉結作用的鋼筋。主要增強整體性,提高抗剪性能,提高抗震性能。
縱筋,又叫縱向鋼筋。縱筋一般指長度方向的主要受力鋼筋,在混凝土構件內沿長方向布置的鋼筋,多為受力鋼筋,主要在構件中承受拉力。如柱子的豎向鋼筋。梁的沿梁長度方向的鋼筋、板的長方向鋼筋、樁的豎向鋼筋。牆一般用豎向鋼筋和水平鋼筋來表示。縱筋的另一說法 主要受力方向的鋼筋稱為縱筋,與其垂直方向為橫筋。為了避免誤解,建議柱子、梁、樁等可以稱為縱筋、箍筋。牆稱為豎向筋和水平筋。板稱短向筋和長向箍筋。簡單來說縱筋就是布置鋼筋中主要承受拉力的鋼筋。
構造鋼筋是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這是為了增強構件的剛度,達到設計要求) 通常情況下檔梁腹板高度Hw 大於等於450mm時,就要配置縱向構造鋼筋,注寫方式是以 G 字母開頭的 當梁的側面需要配置受扭縱向鋼筋時是以:注寫方式是以 N 開頭的。受扭縱向構造鋼筋應滿足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的間距要求。
❸ 廣聯達DWQ1有一根加腋鋼筋,怎麼設置
在基礎梁原位標注中設置,並根據圖紙要求在計算設置中修改加腋鋼筋的起始位置。
梁的加腋有兩種,一種是水平加腋,一種是豎向加腋,鋼筋軟體里可以處理豎向加腋,點開梁的原位標注,在原位標注表格里輸入腋長、腋高及加腋鋼筋,軟體就會自動計算的;水平加腋在軟體里不好直接處理,其加腋鋼筋只能在梁屬性的其它箍筋里或單構件輸入里編輯。
❹ 加腋鋼筋是什麼鋼筋用廣聯達怎麼畫
是構造鋼筋,具體畫法就是梁端和柱交接的位置做成斜坡的樣子加強,而這里加強的鋼筋就叫加腋筋。
方法很簡單,在梁平表格里最右邊的有一欄就是梁加腋鋼筋,看圖紙說明上怎麼說的, 是3跟C16的就寫3C16。
加腋是指在整體結構的轉角處同時加大兩個相交截面的面積,一般做成三角形,與相交的結構同時澆築即可。加腋部分應適當配置構造鋼筋。
現在的民用建築里幾乎不用豎向加腋,因為1. 難於清楚梁的應力分析 2. 影響吊頂高度及3.不弔頂吧,不美觀。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里規定 凡是梁中線偏離柱中距離大於柱邊長的1/4的,必須水平加腋,當然混凝土加了腋,腋里就要配鋼筋咯。
❺ 廣聯達鋼筋抽樣GGJ2009基礎梁加腋如何設置
在04G101-3圖集中有比較清楚的說明,你可以參考一下,腋長是指順著跨長度的方向尺寸,腋高就可以區分出來了。
❻ 廣聯達畫加腋部分怎麼畫
具體按圖紙上說的去話。
❼ 魯班鋼筋梁變截面,有加腋筋怎麼輸
「梁截面尺寸」: bxh1/h2 Yc1xc2 ,其中, b: 梁寬, h1: 根部高度, h2: 端部高度,當不輸入回「 /h2 」時表示梁的根部及端部為相同的答高度,即梁不變截; c1: 腋長, c2: 腋高,當不輸入「 Yc1*c 2 」 時表示沒有加腋;比如350*750 表示不變截、不加腋, 350*750/500 表示變截不加腋, 350*750 Y500*250 表示不變截、有加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