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框架結構如何算牆鋼筋

框架結構如何算牆鋼筋

發布時間:2023-08-06 03:40:33

1. 框架梁加筋長度怎樣算

梁的加筋分為一排筋二排筋,一排筋長度是取梁的凈垮長度的三分之一,二排筋取四分之一,圖集03G101-1或11G101-1有注釋。

兩端與框架柱(KZ)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梁。現在結構設計中,對於框架梁還有另一種觀點,即需要參與抗震的梁。純框架結構隨著高層建築的興起而越來越少見,而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主要則是參與抗震的梁。

把抗拉能力很強的拉筋埋置在土層中,通過土顆粒和拉筋之間的摩擦力使拉筋和土體形成一個整體,用以提高土體的穩定性。此法適用於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擋牆結構。

(1)框架結構如何算牆鋼筋擴展閱讀:

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梁、柱均為工廠或者現場預制,然後現場吊裝,一般是在構件的適當部位預埋鋼板,安裝就位後再予以焊接;也可以在吊裝後將梁、柱中的鋼筋在節點處鋼筋焊接,並在現場澆築部分混凝土使節形成為整體。

框架結構中板可以現澆;也可以預制後一塊塊按要求吊裝擱置框架樑上,板縱向鋼筋連接,板縫適當配細鋼筋然後澆築混凝土,使其成為整體;還可以在裝配式框架結構的基礎上,現澆一層40mm以上的鋼筋混凝土層,使得樓板的整體性加強,形成裝配整體式樓蓋。

在地基中沿不同方向,設置直徑為75~250mm的小直徑樁,可以是豎直樁,也可以是斜樁,形成如樹根狀的群樁,以支承結構物,或用以擋土穩定邊坡。此法適用於軟弱黏性土和雜填土地基。

2. 每平方鋼筋含量怎麼算

問題一:怎樣快速計算每平米的鋼筋含量 沒快速准確計算這一說,要想精確就得細細算。但要是算鋼筋含量做估算什麼的就用這個。
這其實就是個經驗數值,只能作為參考,具體還要以實際計算為主。
磚混結構是25~35kg/m2,低層框架結構是40~60kg/m2,小高層是60~80kg/m2,高層框架剪力牆結構70~90kg/m2。
1、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層11―12層
鋼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層17―18層
鋼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層30層H=94米
鋼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層酒店式公寓28層H=90米
鋼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問題二:怎麼算每平米鋼筋含量 選出標准層,計算該層建築面積,該層鋼筋總用量
該層鋼筋總用量÷該層建築面積=每平米鋼筋含量

問題三:高層建築鋼筋含量是怎麼計算的 鋼筋總量算出來後,除以總建築面積,就得出每平方的含鋼量。現在的規范要求都比原來要高得多,高層一般現在都達到65至75公斤每平方了
普通住宅建築膽鋼量:
1、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m2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KG/m2
3、小高層11―12層
鋼筋50―52KG/m2
4、高層17―18層
鋼筋54―60KG/m2
5、高層30層H=94米
鋼筋65―75KG/m2
6、高層酒店式公寓28層H=90米
鋼筋65―70KG/m2
7 、別墅用鋼量介於多層砌體住宅和高層11―12層之間

問題四:鋼筋每平方含筋量是怎麼算的 含鋼量指混凝土構件中單位立方混凝土中配多少公斤鋼筋,一般用----Kg/m3標示。
基礎承台的鋼筋含量約在50~60Kg/m3;柱、梁、板一般在100~150Kg/m3左右。

問題五:鋼筋重量・・一般每平方的鋼筋重量指標是多少呢?・ 普通住宅建築用鋼量:
1、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m2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KG/m2
3、小高層11―12層
鋼筋50―52KG/m2
4、高層17―18層
鋼筋54―60KG/耽m2
5、高層30層H=94米
鋼筋65―75KG/m2
6、高層酒店式公寓28層H=90米
鋼筋65―70KG/m2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 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2
圓鋼、線材、鋼絲 W=0.00617×直徑2
鋼管 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問題六:每平米鋼筋用量 普通住宅建築混凝土用量和用鋼量:
1、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層11―12層 鋼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層17―18層 鋼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層30層H=94米 鋼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層酒店式公寓28層H=90米 鋼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問題七:樓房每平方米鋼筋的含金量怎樣計算? 計算方法:
一般鋼筋含量為:40-75kg/m2,此平米為建築面積。
即單位建築面積鋼筋含量約為40-75公斤,具體到不同建築類型又有不同。
例如:
多層磚混30kg/m2,小高層50kg/m2(11-12層),30層以上的高層可以達到70kg/m2
鋼筋的總重量(包含損耗)除以樓房的建築面積,鋼筋的重量化為kg,樓房的建築面積是m2,得出的數就是樓房沒平方米的鋼筋含量。單位是:kg/m2。
砌體結構30―40KG/平方米,框架結構45-60KG/平方米,高層框架剪力牆結構60-75KG/平方米;

問題八:怎麼算每平米鋼筋含量 算出一個標准層的總用鋼量,再除以該層的建築面積,即是
每平米鋼筋含量

問題九:1平方米有多少鋼筋 一般鋼筋含量為:40-75kg/m2,此平米為建築面積,即單位建築面積鋼筋含量約為40-75公斤,具體到不同建築類型又有不同,例如:多層磚混30kg/m2,小高層50kg/m2(11-12層),30層以上的高層可以達到70kg/m2

問題十:高層的鋼筋含量一般為多少? 5分 1、 多層砌體住宅: 鋼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層框架 鋼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層11―12層 鋼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層17―18層 鋼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層30層H=94米 鋼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層酒店式公寓28層H=90米 鋼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按新規范對共計60多棟各類工程的統計:

對8度,三類場地: 框架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 框剪一般每平米70--75公斤; 剪力牆一般每平米75--80公斤。 對8度,二類場地: 框架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 框剪一般每平米60--65公斤; 剪力牆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

對7度,三類場地: 框架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 框剪一般每平米60--65公斤; 剪力牆一般每平米65--70公斤。 對7度,二類場地: 框架一般每平米45--50公斤; 框剪一般每平米50--55公斤; 剪力牆一般每平米55--60公斤。

對6度,二類場地: 框架一般每平米35--40公斤; 框剪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 剪力牆一般每平米45--55公斤。 對6度,三類場地: 框架一般每平米40--45公斤; 框剪一般每平米45--55公斤; 剪力牆一般每平米50--60公斤。 投標時可以用裡面的含量,在*1.15 的系數

3. 框架結構中填充牆的拉結筋應該怎麼設置,鋼筋長度怎麼算

1多層砌體結構中,後砌的非承重隔牆應沿牆高每隔500mm~600mm配置2φ6拉結鋼筋與承重牆或柱拉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少於500mm;8度和9度時,長度大於5m的後砌隔牆,牆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
2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砌體填充牆,宜與柱脫開或採用柔性連接,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1)填充牆在平面和豎向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宜避免形成薄弱層或短柱;
2)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於M5,牆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
3)填充牆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
設2φ6拉筋,拉筋伸入牆內的長度,6、7度時不應小於牆長的1/5且不小於700mm,8、9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
4)牆長大於5m時,牆頂與梁宜有拉結;牆長超過層高2倍時,宜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牆高超過4m時,牆體半高宜設置與柱連接且沿牆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豎向一般每500高設一道拉結筋。也就是0.5米。水平方向一般是砌體均分就可以了。
在抗震地區,板底設有圈樑時,預制板應在板端每塊板縫處設1Φ8的拉接鋼筋,中間牆處鋼筋每邊伸入板中1000mm,端牆處伸入牆中並彎折。板跨大於4.8m的,還應在順板跨方向靠牆邊的第一塊預制板的側面,按1000mm的間距用1Φ8的鋼筋拉接,一端通過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塊板間的板縫向下彎折,另一端伸入牆體內彎折。抗震等級7度及以下地區,上述拉接筋不必與圈樑拉接;8、9度地區,除設上述拉接筋外,還應在板下圈樑中預埋鋼筋與上述拉接筋相連。
拉結筋是建築工程中鋼筋類型的一種,把它砌到牆的裡面,擺在磚層當中起連接砌體防止開裂的作用。
拉結筋通常用直徑6.5毫米細鋼筋製成,多用在磚牆的L轉角和T字轉角處,每隔500毫米放一層,每層每125毫米寬度范圍內放一根。長度按規范。在砌體留槎的時候必須按規定放置拉結筋。

4. 看圖紙 怎樣計算鋼筋量

從結構施工上看只要看結構圖,就有鋼筋的具體數量了;從預算的角度,而鋼筋是一根一根地計算的,另外,我們還把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4,把鋼筋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5,這也可以非常大概的了解在一般情況下鋼筋混凝土的含鋼量。
總之,精確的算,必須逐根計算後匯總。

鋼筋計算原理及計算方法
鋼筋重量=鋼筋長度*根數*理論重量
鋼筋長度=凈長+節點錨固+搭接+彎鉤(一級抗震)

基礎層: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2-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地下室:柱縱筋長度=地下室層高-本層凈高HN/3+首層樓層凈高HN/3+與首層縱筋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首層: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凈高HN/3+max(二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邊長尺寸(圓柱直徑))+與二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中間層:柱縱筋長度=二層層高-max(二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max(三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與三層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頂層:
角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LAE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
當框架柱為矩形截面時,外側鋼筋根數為:3根角筋,b邊鋼筋總數的1/2,h邊總數的1/2。
內側鋼筋根數為:1根角筋,b邊鋼筋總數的1/2,h邊總數的1/2。
邊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LAE
當框架柱為矩形截面時,外側鋼筋根數為:2根角筋,b邊一側鋼筋總數
內側鋼筋根數為:2根角筋,b邊一側鋼筋總數,h邊兩側鋼筋總數。
中柱:縱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錨固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標注-
1、 梁編號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貫通筋或架立鋼筋
5、 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
6、 梁頂面標高高差
原位標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鋼筋
9、 吊筋、附加鋼筋及構造鋼筋
鋼筋公式
上部通長筋: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LaE時,必須彎錨,
演算法1:hc-保護層+15d
演算法2:取0.4LaE+15d
演算法3:取Max(LaE ,hc-保護層+15d)
演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負筋:
第一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凈跨長/3
第二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凈跨長/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內1/5,如果一共兩排,第一排為通長筋,則第二排按LN/3計算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
上排長度=2*凈跨長/3+支座寬
下排長度=2*凈跨長/4+支座寬
註:凈跨長為左右較長的跨
架立筋長度=凈跨-左負筋伸入長度-右負筋伸入長度+ 150*2
註:當貫通筋和架立筋同時存在時,搭接值取150MM。
構造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筋長度=凈跨長+2*錨固長度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2*1.9d+2*max(10d,75mm)
根數=【(凈跨長-50*2)/非加密間距*2+1】*排數
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
下部鋼筋
下部通長鋼筋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鋼筋長度=凈跨長-0.1*2*凈跨長
下部非通長鋼筋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箍筋長度=(梁寬-保護層*2 +梁高-保護層)*2+1.9d*2+max(10d,75mm)*2
根數=2*【(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1】+(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1)
當結構為一級抗震時,加密長度為max(2*梁高,500),當結構為二到四級時,加密長度為max(1.5*梁高,500)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為60度
主梁高<=800mm a為45度


底筋長度=凈長+2*max(支座寬/2,5d)+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麵筋長度=凈長+2*la+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負筋長度=凈長+la+6.25d+(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左凈長+右凈長+2*(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分布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
根數=左標注/間距+右標注/間距(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不減1)
溫度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2*6.25d(一級鋼筋)
根數=(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間距-1(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減1)
板中開洞:洞口左端長度=凈長-保護層+max(支座寬/2,5d)+6.25d+(板厚-2*保護層)+5d
洞口右端長度:同左端
根數=洞口寬/間距+1
懸挑:懸挑長度(一端在柱子里)=凈長+la+(板厚-2*保護層) +6.25d(一級鋼筋)
懸挑長度(兩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護層)+凈長+(板厚-2*保護層)+5d

剪力牆鋼筋計算
1、暗柱鋼筋計算
(A)縱筋長度計算:中間層:
採用綁扎連接時,長度=層高+1.2Lae,採用機械連接(如直螺紋套筒)時,長度=層高-500+500
(B)頂層:
採用綁扎連接時,長度=層高-500-板厚+Lae採用機械連接(如直螺紋套筒)時,長度=層高-500-板厚+Lae
(C)縱筋根數:按圖數
(D)箍筋計算:(梁寬 + 梁高 - 4 * 保護層) * 2 + 11.9*d*2+8*d
(E)拉筋長度:牆厚-保護層*2+2d+1.9d*2+max(75,10d)*2
根數:層高/拉筋間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牆中的暗梁;暗梁縱筋長度=暗梁凈長+兩端錨固:
(3)箍筋長度=暗梁寬+暗梁高)*2-8*保護層+8*d+2*11.9*d;箍筋根數=暗梁凈長/間距+1
(4)剪力牆中的連梁
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左右兩邊錨固max(Lae,600)
中間層連梁箍筋根數=(洞口寬-50*2)/箍筋配置間距+1
頂層連梁箍筋根數(兩端為直錨時)=(洞口寬-50*2/箍筋配置間距+1)+(連梁錨固直段長-100/150+1)*2
連梁箍筋的長度=(梁寬 + 梁高 - 4 * 保護層) * 2 + 11.9*d*2+8*d
(5)拉筋長度= 梁寬-保護層+2*11.9*d+2*d;根數=排數*((洞口寬-100)/間距)
2、牆身水平鋼筋(牆端為暗柱)
外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15d
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牆身水平鋼筋(牆端為端柱
外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內水平筋照設
牆身縱筋計算
• 基礎插筋=彎折長度a+錨固豎直長度h1+搭接長度1.2LaE或非連接區500
• 中間層縱筋=層高+搭接長度1.2LaE或非連接區500
• 頂層縱筋=層高-板厚+錨固
• 根數=(牆凈長(牆長-暗柱截面長)-2*s/2)/間距
3、牆身垂直鋼筋
(1)牆身豎向分布鋼筋根數=牆身凈長-1個豎向間距s/2(或2*50)/豎向布置間距+1
牆身垂直分布筋是從暗柱或端柱邊開始布置
(2)遇有洞口時,需要分段計算根數
牆梁鋼筋與牆身鋼筋的關系
當設計未註明時,側面構造縱筋同剪力牆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徑:當梁寬≤ 350時為6mm,梁寬>350時為8mm,拉筋間距為兩倍箍筋間距;當連梁截面高度>700時,側面縱向構造鋼筋直徑應≥10mm,間距應 ≤200;

鋼筋計算原理
鋼筋重量=鋼筋長度*根數*理論重量
鋼筋長度=凈長+節點錨固+搭接+彎鉤(一級抗震)

基礎層: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2-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地下室:柱縱筋長度=地下室層高-本層凈高HN/3+首層樓層凈高HN/3+與首層縱筋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首層: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凈高HN/3+max(二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邊長尺寸(圓柱直徑))+與二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中間層:柱縱筋長度=二層層高-max(二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max(三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與三層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頂層:
角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LAE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
當框架柱為矩形截面時,外側鋼筋根數為:3根角筋,b邊鋼筋總數的1/2,h邊總數的1/2。
內側鋼筋根數為:1根角筋,b邊鋼筋總數的1/2,h邊總數的1/2。
邊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LAE
當框架柱為矩形截面時,外側鋼筋根數為:2根角筋,b邊一側鋼筋總數
內側鋼筋根數為:2根角筋,b邊一側鋼筋總數,h邊兩側鋼筋總數。
中柱:縱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錨固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標注-
1、 梁編號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貫通筋或架立鋼筋
5、 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
6、 梁頂面標高高差
原位標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鋼筋
9、 吊筋、附加鋼筋及構造鋼筋
鋼筋公式
上部通長筋: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LaE時,必須彎錨,
演算法1:hc-保護層+15d
演算法2:取0.4LaE+15d
演算法3:取Max(LaE ,hc-保護層+15d)
演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負筋:
第一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凈跨長/3
第二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凈跨長/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內1/5,如果一共兩排,第一排為通長筋,則第二排按LN/3計算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
上排長度=2*凈跨長/3+支座寬
下排長度=2*凈跨長/4+支座寬
註:凈跨長為左右較長的跨
架立筋長度=凈跨-左負筋伸入長度-右負筋伸入長度+ 150*2
註:當貫通筋和架立筋同時存在時,搭接值取150MM。
構造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筋長度=凈跨長+2*錨固長度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2*1.9d+2*max(10d,75mm)
根數=【(凈跨長-50*2)/非加密間距*2+1】*排數
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
下部鋼筋
下部通長鋼筋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鋼筋長度=凈跨長-0.1*2*凈跨長
下部非通長鋼筋長度=凈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箍筋長度=(梁寬-保護層*2 +梁高-保護層)*2+1.9d*2+max(10d,75mm)*2
根數=2*【(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1】+(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1)
當結構為一級抗震時,加密長度為max(2*梁高,500),當結構為二到四級時,加密長度為max(1.5*梁高,500)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為60度
主梁高<=800mm a為45度


底筋長度=凈長+2*max(支座寬/2,5d)+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麵筋長度=凈長+2*la+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凈長-2*50)/間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負筋長度=凈長+la+6.25d+(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左凈長+右凈長+2*(板厚-2*保護層)
根數=(凈長-2*50)/間距+1
分布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
根數=左標注/間距+右標注/間距(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不減1)
溫度筋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2*6.25d(一級鋼筋)
根數=(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間距-1(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減1)
板中開洞:洞口左端長度=凈長-保護層+max(支座寬/2,5d)+6.25d+(板厚-2*保護層)+5d
洞口右端長度:同左端
根數=洞口寬/間距+1
懸挑:懸挑長度(一端在柱子里)=凈長+la+(板厚-2*保護層) +6.25d(一級鋼筋)
懸挑長度(兩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護層)+凈長+(板厚-2*保護層)+5d

剪力牆鋼筋計算
1、暗柱鋼筋計算
(A)縱筋長度計算:中間層:
採用綁扎連接時,長度=層高+1.2Lae,採用機械連接(如直螺紋套筒)時,長度=層高-500+500
(B)頂層:
採用綁扎連接時,長度=層高-500-板厚+Lae採用機械連接(如直螺紋套筒)時,長度=層高-500-板厚+Lae
(C)縱筋根數:按圖數
(D)箍筋計算:(梁寬 + 梁高 - 4 * 保護層) * 2 + 11.9*d*2+8*d
(E)拉筋長度:牆厚-保護層*2+2d+1.9d*2+max(75,10d)*2
根數:層高/拉筋間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牆中的暗梁;暗梁縱筋長度=暗梁凈長+兩端錨固:
(3)箍筋長度=暗梁寬+暗梁高)*2-8*保護層+8*d+2*11.9*d;箍筋根數=暗梁凈長/間距+1
(4)剪力牆中的連梁
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左右兩邊錨固max(Lae,600)
中間層連梁箍筋根數=(洞口寬-50*2)/箍筋配置間距+1
頂層連梁箍筋根數(兩端為直錨時)=(洞口寬-50*2/箍筋配置間距+1)+(連梁錨固直段長-100/150+1)*2
連梁箍筋的長度=(梁寬 + 梁高 - 4 * 保護層) * 2 + 11.9*d*2+8*d
(5)拉筋長度= 梁寬-保護層+2*11.9*d+2*d;根數=排數*((洞口寬-100)/間距)
2、牆身水平鋼筋(牆端為暗柱)
外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15d
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牆身水平鋼筋(牆端為端柱
外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內水平筋照設
牆身縱筋計算
• 基礎插筋=彎折長度a+錨固豎直長度h1+搭接長度1.2LaE或非連接區500
• 中間層縱筋=層高+搭接長度1.2LaE或非連接區500
• 頂層縱筋=層高-板厚+錨固
• 根數=(牆凈長(牆長-暗柱截面長)-2*s/2)/間距
3、牆身垂直鋼筋
(1)牆身豎向分布鋼筋根數=牆身凈長-1個豎向間距s/2(或2*50)/豎向布置間距+1
牆身垂直分布筋是從暗柱或端柱邊開始布置
(2)遇有洞口時,需要分段計算根數
牆梁鋼筋與牆身鋼筋的關系
當設計未註明時,側面構造縱筋同剪力牆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徑:當梁寬≤ 350時為6mm,梁寬>350時為8mm,拉筋間距為兩倍箍筋間距;當連梁截面高度>700時,側面縱向構造鋼筋直徑應≥10mm,間距應 ≤200;

5. 框架結構中填充牆的拉結筋應該怎麼設置,鋼筋長度怎麼算

填充牆的拉結筋通常高度間距400-500mm,根據砌體厚度在灰縫處設置,拉結筋長度為牆長加一個搭接長度!

6. 框架剪力牆結構的鋼筋,每平米多少KG

鋼筋30KG/m2 、砼0.3~0.33m3/m2。

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

它分平面剪力牆和筒體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

高層框架民宅建築面積每平米鋼筋用量10. 11層,標准層含鋼量每平米40kg左右;11. 20層,標准層含鋼量每平米50kg左右。


(6)框架結構如何算牆鋼筋擴展閱讀:

一般框架結構每平方鋼筋用量:

1、普通辦樓樓框架結構,抗震烈度7度約42-45kg/m2。

2、普通辦樓樓框架結構,抗震烈度8度約45-50kg/m2。

3、民用低層框架結構住宅,抗震烈度7度約52-60kg/m2。

4、民用低層框架結構住宅,抗震烈度7度約55-65kg/m2。

5、民用高層框架剪力牆結構住宅,約60-80kg/m2。

框架一般每平米70一公斤;框剪一般每平米75一公斤;剪力牆一般每平米80一公斤。 一般框架結構每平方鋼筋用量 a) 普通辦樓樓框架結構,抗震烈度7度約42-45kg/m2。

住宅的大約45公斤左右,商用樓平均含鋼量比較高,可以達到60公斤。含鋼量,又稱單位面積鋼筋含量,含鋼量=鋼筋總量/建築面積,單位是 kg/m2。

算出某結構的混凝土體積 V,和該體積內的鋼筋量 G,那麼,該結構的含鋼量 就是 G/V(kg/m3); 算某工程的總用鋼量 G 和總建築面積S。 那麼 該建築的含鋼量就是 G/ (kg/m2) 。

7. 框架剪力牆結構:填充牆植筋的鋼筋拉拔強度怎麼計算 計算公式是什麼求高人解答

Q235的1級鋼。235乘6.5鋼筋的截面積約等於7.0.其實很簡單。就是拉斷鋼筋所用的力,不至於把值的筋拉出來就可以了。大部分工程的實驗都如此。

閱讀全文

與框架結構如何算牆鋼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碳含量越高鋼材越怎麼樣 瀏覽:876
內支模架一平方多少鋼管 瀏覽:359
汽車模具成形沖頭一般用什麼線割 瀏覽:751
鋼材怎麼區分是否貼牌 瀏覽:814
3dmax古銅色不銹鋼材質怎麼調 瀏覽:567
用什麼膠粘帶粘不銹鋼 瀏覽:623
標準的鋼管直徑多少 瀏覽:661
如何解決焊接電流電壓穩定性 瀏覽:655
120mm厚鋼板每平米多少錢 瀏覽:184
鋁合金和斷橋鋁的價格差多少 瀏覽:867
合金套和鑽石套哪個好 瀏覽:957
鋼板怎麼化學處理可代替噴砂 瀏覽:867
馬鋼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47
被不銹鋼燙傷怎麼不疼 瀏覽:617
轉向架用什麼鋼材 瀏覽:798
bnc接頭怎麼拆開焊接 瀏覽:167
鈦合金牙套如何修復 瀏覽:10
數控內圓磨床模具如何保養 瀏覽:859
保溫壺304不銹鋼怎麼清洗 瀏覽:131
商用不銹鋼盆去哪裡買 瀏覽: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