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拔樁澆築完後,發現鋼筋籠下料長度短了80cm,現在的樁頂標高比設計標高低了80cm,要怎麼補救
現在別管了以後土方開挖完了,要麼接樁,要麼承台加厚處理。
❷ 預制管樁樁頂標高低於承台設計標高如何處理規范要求是怎麼樣的現場常規做法是怎樣的
樁頂標高低於設計要求,可以分三種情況,一是低於2倍樁徑,採用接樁,就用其它樁頭完好的樁焊接;二是2倍樁徑以內,可以在樁周圍開挖土方,二次立模下鋼筋籠接樁到設計標高,三是低於設計標高不大的可以考慮把承台降低。
JGJ94-2008《建築樁基技術規范》規定樁頂應嵌入承台底50~100mm,(大樁100小樁50 )。這在每個工程的結施說明或樁身大樣上都會明確的。短缺不多時,可以加厚承台解決,像題述低了10CM---20CM的情況,應該請設計人來現場處理。
干成孔灌注
將標高打在孔口,直接用鋼捲尺量就可以了。難以控制的是水下灌注。首先應先根據經驗充盈系數判斷混凝土灌注量,然後用工具探測砼面位置。探測砼面位置方法很多,我常用的有兩種方法。
直接在測繩上綁測錘,測錘可以用3根18的鋼筋焊在一起,重量以手感舒適為准,然後在鋼筋上焊個鼻子,用來拴測繩,最後校準測繩,就可以使用了,測砼面時,應將測錘沉入混凝土中,感覺有石子的阻力即可。
❸ 鋼筋籠頂標高比原地面低4米多的話怎麼辦
在不通知監理的情況下,做個同規格的籠子搭接上,需保證接頭錯開,滿足錨固長度。
如果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知情的話,最好和設計部門溝通下,上述方法也可用。
你短的太多了,往上提鋼筋籠的方法切不可用。
❹ 灌注樁鋼筋籠在短,達不到設計標准,怎麼辦
一般補救辦法是上面焊接加長。這種處理方法適合少數樁短處理,如果你的樁大多短的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監理錢來擺平。錢擺平不了那就只有拆了重做了
❺ 鑽孔灌注樁鋼筋籠標高如何控制
為了防止鋼筋籠在吊運過程中發生縱橫方向(不可自動復原)的塑性變形。除了要求起吊方法正確,不可採用錯誤的方法(特別注意下端不 可拖地)之外,必要時還可採用臨時加強剛度的措施,使用縱向抗撓屈加勁桿(一般可採用木條),對於長骨架,可在骨架內部臨時綁扎兩根杉木桿以加強其剛度,因為它體直,質輕,便於安裝、拆卸。起吊時採用兩點吊法,第一弔點設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點設在骨架長度的中點到上三分點之間。起吊先提第一弔點,使骨架稍提起,再與第二吊點同時起吊。待骨架離天地面後,第一弔點停止起吊。隨著第二吊點不斷上升,慢慢放鬆第一弔點,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弔點,檢查骨架是否順直。當骨架進入孔口後,應將其扶正徐徐下降,嚴禁擺動碰撞孔壁。然後,由下而上地逐個解去綁扎杉木桿的綁扎點。解去後,杉木桿受水的浮力自行浮出水面後即可取去。當骨架下降到第二吊點附近的加強箍接近孔口時,可用型鋼穿過加強箍下方,將骨架臨時支承於孔口,將吊鉤移到骨架上端,取出臨時支承,繼續下降到骨架最後一個加強箍處,按上述辦法暫時支承。此時可吊來第二節骨架,使上下兩節骨架位於同一豎直線上,進行焊接。最後一個接頭焊好後,可下沉骨架,如此循環,使全部骨架降至設計標高為止。
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須由測定的孔口標高來反推定位筋的標度,並反復核對樁基保護樁使鋼筋籠骨架就位準確後再焊接。
具體做法是:在定位鋼筋頂端的頂吊圈內插入兩根平行的工字鋼。將整個定位骨架支托於護筒頂端。兩個工字鋼的凈距應大於導管外徑30CM。然後撤下吊繩,用用4根φ25短鋼筋將工字鋼及定位筋的頂吊圈焊於護筒上。鋼筋籠下完後應在鋼筋籠上拉上十字線,找出鋼筋籠中心,根據保護樁找出樁位中心,鋼筋籠定位時使鋼筋籠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合並固定,使鋼筋籠定位於孔中心。一方面可以防止導管或碰撞而使整個鋼筋骨架變位或落入孔中,另一方面也可起到防止骨架上浮的作用。
對於非全長配筋的樁,下好鋼筋籠後勿必用槽鋼栓住鋼筋籠頂吊圈,並將鋼筋籠焊接牢固,防止下落。
❻ 抗拔樁澆築完後,發現鋼筋籠下料長度短了80cm,現在的樁頂標高比設計標高低了80cm,要怎麼補救
根據《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第5.4.5條
混凝土預制樁樁專頂標高
允許偏差為
±屬50mm。
預制樁樁頂標高屬於質量檢驗標准中的一般項目,混凝土預制樁的質量檢驗標准中主控項目分別是:樁體質量檢驗、樁位偏差、承載力,一般項目為:砂石水泥、鋼材等原材料(現場預制時)、混凝土配合比及強度(現場預制時)、成品樁外形、成品樁裂縫、成品樁尺寸(橫截面邊長、樁頂對角線差、樁尖中心線、樁身彎曲矢高、樁頂平直度)、電焊接樁、硫磺膠泥接樁、樁頂標高、停錘標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