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梁和柱內通常有哪些鋼筋
樑上部有通長筋,有的是受力筋,有的是起架立作用,支座出有支座筋通常都是截斷的,主要是抵專抗支座處的負彎屬矩,梁中間有腰筋起構造作用有時候也用於抗扭,規范規定當梁高減去板的高度後>=450就要加腰筋.抗剪力的鋼筋是箍筋,梁端一般要設加密區.底筋則是受力筋,主要用於抵抗彎矩,抗拉等.柱中則分受立筋,和箍筋,受立筋一般是抗壓,箍筋抗減,暫時想到這么多,有疑問再說
你說的是圖籍吧?給個你Q
我給你
『貳』 關於鋼筋名稱
1,板上面的鋼筋,也就是長方向的鋼筋是構造鋼筋!
2,板低部的鋼筋是受力筋!
3,兩個板中間一條樑上面要鋪層鋼筋叫負彎矩筋也叫(加鐵),是起抗扭和抗剪作用的!
4,主次梁間要在低部加設個內適 幾 字形狀的鋼筋叫吊筋!是次梁支座加固鋼筋!
5,懸挑出去也要做個那樣形狀的鋼筋是懸臂梁配置鋼筋!主要是起抗剪抗扭抗壓作用的!對長度角度都是有規定的!不過03G101圖集上已經簡化了這道程序!你可以先看看圖集就知道了!
6,架力鋼筋是指在在四肢梁以上框架樑上面用的!如:圖紙標註上部只有兩根貫通鋼筋,支座處為四根鋼筋,箍筋為雙肢箍,那就必須要用架立筋將中間兩根鋼筋連接貫通了!
『叄』 在鋼筋的分類中什麼是腰筋,鋼筋還有哪些分類,怎麼下定義的
首先腰筋又稱「腹筋」,他的得名是因為他的位置一般位於中間而得來的,主回要是抗扭的,其
分二種答:一種為抗扭筋,在圖紙上以N開頭,一種為構造配筋以G開頭。梁的抗扭
它在設計上屬構造配筋,即力學上不用設計計算具體力的大小,按國家設計規范的構造要求查得此數據。當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時,就得加設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規格按構造要求規范查得。抗扭腰筋的錨固長度按規范或圖集受力鋼筋要求設置,構造配筋的錨固長度按12d且≥150mm要求設置。這些在101-1圖集中可以找到
其次,鋼筋在板中可分為下部的底筋,和上部的蓋筋也是通常所說的負彎矩筋,因為他們的受力機理和位置不同而得名
『肆』 什麼是主筋,箍筋,分布筋
主筋泛指在混凝土構件中承受重力荷載的鋼筋,相對於構造鋼筋而言,亦稱縱向受力鋼筋,僅在截面受拉區配置的受彎構件稱單筋截面受彎構件,同時在截面受壓區配置的稱為雙筋截面受彎構件。因此主筋按其受力不同而有受拉及受壓主筋兩種,受拉主筋系承受拉應力,受壓主筋則承受壓應力。
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
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現在樓板上的,分布筋是處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的作用,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 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在剪力牆上,牆梁與牆柱之外的牆體縱筋橫筋亦稱作分布筋。
(4)仔筋是什麼鋼筋擴展閱讀:
主筋在梁中有:樑上部、下部縱向受力鋼筋;支座上部縱向貫通與非貫通受力鋼筋;抗扭腰筋;
主筋在板中有:板支座上部貫通與非貫通受力鋼筋,下部縱向受力鋼筋;
主筋在牆中有:牆水平與豎向分布鋼筋;
主筋在柱中有:柱縱向受力鋼筋;
箍筋的肢數是看梁同一截面內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數
小截面梁因寬度較小,相應產生的梁內剪力較小,採用單肢箍即可,類似於一個S鉤。
像一般的單個封閉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兩根鋼筋,屬於雙肢箍。
再如,截面寬較大的同一截面採用兩個封閉箍並相互錯開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鋼筋,屬於四肢箍。
依據GB50010-2002,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取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溫度筋的長度計算同板內負筋的分布筋計算一樣.如圖紙上設計有溫度鋼筋時可參照分布鋼筋的長度進行計算。如下所示:
1、溫度筋的長度=軸線長度-兩邊負筋標注長度+搭接長度*2+彎勾*2,加不加彎勾*2,看鋼筋等級,一級鋼可加也可不加,二、三級鋼一律不加彎鉤;
2、溫度筋的根數=(軸線長度-兩邊負筋標注長度)/溫度筋的間距-1才准確;不過有時候受力筋可以起到溫度筋的作用,不單獨配了分布筋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內側,與受力鋼筋垂直。
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伍』 我想請教一下,梁中具體的都會出現什麼鋼筋,各種鋼筋的名字是什麼,都布置在第幾排,(在平法中怎麼表示
採用由上到下,由側面到中間的原則;
(1)樑上部通長筋:為抗震而設計,《混泥土規范》中規定框架樑上部至少有2根直徑不小於14mm的通長筋位於框架樑上部的角部。早期的標准圖集中稱為「貫通筋」,區別在於新圖集修改更貼切,更符合實際工程項目中出現的情況。在平法中樑上部通長筋在集中標準的必注項,位置為梁箍筋後面的就是樑上部通長筋了。
(2)架立筋:當梁跨中上部通長筋根數少於箍筋肢數必須用架立筋來固定箍筋形成鋼筋骨架,在平法中為樑上部通長筋後面+(XX),括弧里的XX就是架立筋。
(3)梁支座負彎矩鋼筋:為抵抗支座負彎矩而設置,有延伸長度限制,根據彎矩包絡圖來截斷,03G101-1圖集給了出了總結數字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的中間支座第一排1/3Ln,第二排1/4Ln(Ln為支座兩邊較大跨凈跨值),在平法中為原位標注。
(4)梁中間位置的腰筋,分2種;一種是不需要經過受力計算,按構造要求設置的「G」打頭的構造腰筋,另外一種是「N」開頭的抗扭腰筋。
(5)腰筋的拉筋;拉筋是同時拉住主筋和箍筋,直徑按梁寬尺寸來,間距為箍筋非加密區的2倍。
(6)梁下部縱筋:為抵抗正彎矩而配置,為集中標注中的選標注項。如果在集中標注中標注就位於樑上部通長筋的後面「;xx」。「;」後面的就是下部通長筋,大多數情況下是用原位標注的。
(7)箍筋:作用是為抗剪而設計的。框架梁分加密區和非加密區。加密區長度由抗震等級決定。一級抗震為2H,二,三,四級抗震為1.5H,H為梁高。
(8)吊筋,在應力集中部位設置,具體做法是在次梁跟主梁相交時,配置在主樑上,由主梁的高度決定吊筋的高度尺寸。
(9)附加箍筋:主梁次梁相交時候,在次梁的兩側配置在主樑上。
(10)其他附加鋼筋:設計承載力不足時候加附加鋼筋。
PS:以上回答只是個拋磚引玉,更多的知識要靠樓主自己去看規范,看標准圖集。
『陸』 什麼叫耙子筋
耙子筋是放在梁、板支座上以抵抗支座對結構引起的負彎矩的鋼筋,是支座上面的耙子筋,分布筋是均布固定負筋的鋼筋;負筋跨越整塊板後再伸出板外叫跨扳受力筋。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帶肋鋼筋: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
月牙肋鋼筋: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縱肋:平行於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肋。
橫肋:與縱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帶肋鋼筋的相對肋面積:橫肋在與鋼筋軸線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與鋼筋公稱周長和橫肋間距的乘積之比。
(6)仔筋是什麼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工藝性能包括許多項目,針對不同產品的特點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普通鋼筋要求進行彎曲和反向彎曲(反彎)試驗,某些預應力鋼材則要求進行反復彎曲、扭轉、纏繞試驗。
所有這些試驗的形式不同程度地模擬了材料在實際使用時可能涉及的工藝加工方式,如普通鋼筋需要彎鉤或彎曲成型,預應力鋼絲有時需纏繞等。
而其目的就是考核材料對這些特定塑性變形的極限承受能力,因而工藝性能也是對材料的塑性要求,且與上述延性(伸長率)要求是相通的,一般來說伸長率大的鋼材,其工藝性能好。
然而與拉伸時的單向受力狀態相比,工藝性能試驗的受力狀態就復雜得多,試樣變形類型與大小則各向(軸向、徑向)不同。
鋼材的組織結構、晶粒大小、有害殘余元素含量特別是內部和表面任何影響連續變形的缺陷如裂紋、夾雜等都可能影響和導致試驗不通過。所以在某種意義上,對於考核鋼材的質量,可以說工藝性能試驗更為嚴格。
『柒』 鋼筋的種類有幾種
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俗稱線材和圓鋼)、帶肋鋼筋(俗稱螺紋鋼)。鋼筋可以承受拉力,增加機械強度。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二)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三)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四) 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環等。 現在鋼筋常用有熱軋光圓鋼筋(俗稱圓鋼)、熱軋帶肋鋼筋(俗稱螺紋鋼)、冷軋扭鋼筋、冷拔低碳鋼絲。其中以前兩者應用最廣泛,後兩者一般用在高強混凝土中。 圓鋼標識為HPB2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6.5、8、10、12,再粗的就不常用了,而且以6.5和8最為常用,一般用做箍筋。 螺紋鋼常見標識是HRB3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12到22的偶數、25、28、32、40、50,再粗的一般出現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中,不常用,一般在25以下的最為常用,而且磚混結構中16以下的常見。
『捌』 鋼筋有哪些叫什麼
1、在土建中,鋼筋名稱有:通長筋,支座筋,構造筋,箍筋,架立筋,吊筋,抗扭筋、分布筋,負彎矩筋等。
2、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玖』 工程圖紙中這些鋼筋叫什麼筋
一般工地上叫做耙子筋!像耙子一樣摟住的筋!樓板布筋一般受力筋在下,受重力作用會造成圈樑周圍局部下沉,為了加固就在圈樑面層加固耙子筋在上面反向受力牢牢摟住樓板。
希望幫到你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