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結構工程有哪些隱蔽工程
鋼結構分項工程沒有隱蔽驗收一說,都是各種檢驗報告。如|母材檢驗、一、二級焊縫超聲波探傷報告、高強螺栓檢測報告、防火塗料檢測報告、鋼結構安裝記錄等。
2. 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中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如下內容:
1、核對鋼筋與施工圖設計規格、種類是否一致。
2、檢查驗收鋼筋間距版誤差、鋼筋的板扎是權否符合實際及規范要求。
3、檢查驗收鋼筋間的搭接位置、搭接長度、錨固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4、檢查驗收鋼筋的保護層、固定措施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
驗收程序和規定:
1、 隱蔽工程自檢合格後以書面形式通知監理人員和工程分管人員並註明驗收時間和內容。
2、 隱蔽工程驗收必須由工程分管人員、監理人員、施工單位施工員及施工班組等共同驗收,有必要時要有下一程序施工班組參加。
3、 基底、基槽、樁基礎工程要有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相關負責人員和相關檢測單位負責人參加。
4、 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後,由監理人員和工程分管人員簽署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後,施工單位方可進行下一程序施工。
5、 隱蔽工程驗收不合格的,經整改後必須重新驗收,合格後方可簽署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允許下一程序的施工。
6、砌體拉接鋼筋工程由監理人員或分管人員的日常檢查進行抽查驗收。
7、 隱蔽工程驗收不合格的,限期必須整改,如未及時整改將對施工單位按「相關獎罰細則」予以警告或處罰。
3. 鋼筋隱檢內容有哪些
鋼筋工程都是隱蔽工程,對工程鋼筋隱蔽前驗收,則必須對照設計圖紙詳細檢查,鋼材要抽樣做強度試驗,不符合強度要求的不準使用;
同時,要核對鋼筋的品種、數量、規格、間距、下料長度及鋼筋安放位置,使之符合設計圖紙和規范要求;澆搗混凝土前,必須檢查已布設好的鋼筋是否走位,如有變位應及時進行校正等。
根據鋼筋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可知鋼筋隱蔽驗收的主要內容有:質量狀況、各種直徑鋼筋接頭方法、各種直徑鋼筋搭接長度、同一截面接頭占總面積百分率(%)、鋼筋是否銹蝕,銹蝕程度,銹蝕情況、保護層厚度、限位措施、鋼筋代換情況及其它。
4. 鋼筋隱蔽驗收內容包括哪些
鋼筋隱蔽驗收的內容:
一、現場
1、鋼筋規格、型號、直徑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現場檢查鋼筋上的標識和外觀質量;
2、鋼筋尺寸、彎鉤角度、彎鉤平直段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用直尺量測,如箍筋內尺寸等;
3、鋼筋連接形式、連接區段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鋼筋連接接頭面積率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4、縱向鋼筋間距、箍筋間距、雙層鋼筋間距、彎起點位置、鋼筋接頭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綁扎、固定是否牢固;
5、鋼筋墊塊、馬鐙筋安裝是否符合規范要求;
二、資料
1、鋼筋質量證明文件、復驗報告、鋼筋接頭試驗報告;
2、鋼筋隱蔽記錄是否與現場實物相符。
5. 鋼筋混凝土工程的隱蔽工程項目是什麼
隱蔽工程是指地基、電氣管線、供水供熱管線等需要覆蓋、掩蓋的工程。還應包括:基礎各分項工程:混凝土、鋼筋、磚砌體等及其它各部位的鋼筋分項:屋面工程的,找平層,保溫層、隔熱層,防水層等。 其中含有鋼筋、混凝土的工程只要是工程完工後無法直接檢查的工程都需要檢查,都算是隱蔽工程。 建築工程中的以下幾類都算是涉及到鋼筋混凝土的隱蔽工程:
一、樁基工程
預制樁接樁,灌注樁鑽孔、清孔,鋼筋籠製作、吊放,混凝土灌注;
二、基礎工程
1底板鋼筋(包括品種、規格、數量、搭接長度、箍筋間距、保護層厚度、預埋件數量位置)。
2混凝土(包括斷面尺寸,標高,是否有蜂窩、麻面、露筋,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澆灌令、混凝土級配單。
3.基礎牆(包括標高、大放腳尺寸、砌築砂漿強度):砂漿級配單。
4.防潮層鋼筋(包括數量、規格、品種、搭接長度)。
三、主體工程
1.柱、梁、樓梯、板鋼筋(包括數量、規格、品種、搭接長度、焊接情況、保護層厚度、箍筋間距、預埋件等,每層一次),巡視旁站記錄。
2.雨篷、陽台、空調板等懸臂部位鋼筋(每層一次),巡視旁站記錄。
3.混凝土(包括表面質量、強度等級、每層一次),巡視旁站記錄。
4.牆體砌築(包括柱與牆拉結筋數量、規格及設置情況),砂漿級配單。
5.屋頂水箱鋼筋(包括數量、規格、品種、搭接長度),巡視旁站記錄。
6.女兒牆壓頂鋼筋(包括數量、規格)。
6. 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內容有( )
【答案】:A、B、C、D
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縱纖隱向受力鋼筋的拿晌牌號、規格、數量、位置等;
2) 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質量、接頭面積百分率、毀敏廳搭接長度、錨固方式及錨固長度;
3 )箍筋、橫向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間距、位置,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及平直段長度;
4) 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7. 鋼筋工程隱蔽工程檢查的內容是什麼
鋼筋工程都是隱蔽工程,對工程鋼筋隱蔽前驗收,則必須對照設計圖紙詳細檢查:
根據鋼筋內隱蔽工程容驗收記錄可知鋼筋隱蔽驗收的主要內容有:澆搗混凝土前,必須檢查已布設好的鋼筋是否走位,質量狀況、各種直徑鋼筋接頭方法、各種直徑鋼筋搭接長度、同一截面接頭占總面積百分率(%)、鋼筋是否銹蝕,銹蝕程度,銹蝕情況、保護層厚度、限位措施、鋼筋代換情況及其它。
總結我自己檢查中常出現的問題:
1、鋼筋間距不均勻;
2、保護層厚度一邊大一邊小;
3、剪力牆鋼筋與暗柱的起始距離;
4、剪力牆水平筋被人踩的不水平;
5、鋼筋接頭沒有錯開;
6、牆柱箍筋間距不均勻;
7、節點鋼筋錨固不合規范;
8、鋼筋朝向;
9、負彎矩筋給踩下去;
10、鋼筋的鋪設順序錯誤;
11、鋼筋拉筋未拉在箍筋上;
12、樑柱交接處鋼筋穿插多,常會出現柱箍筋漏綁
13、梁的構造筋漏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