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都怎樣代換鋼筋代換的原則都是什麼
(一)等強度代換
不同鋼筋種類(牌號)代換時,按強度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稱為「等強度代換」 。
等強度代換的條件就是代換鋼筋的總承載力等於大於原設計鋼筋的總承載力。用公式可表示為:
AS2׃y2≥AS1׃y1
即 AS2≥AS1× ƒy1÷ƒy2
或 n2×d2²×ƒy2≥n1× d2²×ƒy1
即 n2≥n1×d1 ²×ƒy1÷d2²×ƒy2
式中AS1、AS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總面積和代換後設計鋼筋總面積;
ƒy1、ƒy 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強度和代換後鋼筋設計強度;
n1、n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根數和代換後鋼筋根數;
d1、d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直徑和代換後鋼筋直徑。
【例】 有一小梁,原設計用7Φ10鋼筋,現准備用φ12鋼筋代換,該用多少根?
解: Φ10設計強度為300N/mm²,現准備用φ12設計強度為270N/mm²。
AS2׃y2≥AS1׃y1
AS2≥AS1׃y1/ ƒy2≥7×3.14×5²×300/270=610㎜²=6.10㎝²
選用6φ12的鋼筋代換,總靣積為6×3.14×6²=678㎜²=6.78㎝²
與舊標准HRB335 、HRB400、HRB500分別以2、3、4表示的規定相比,有較大變動,應引起有關施工、監理、檢測人員注意。也就是說今天看到鋼筋表面刻著「4」,就是HRB400,即所謂的Ⅲ級螺紋鋼,不過今後Ⅲ級螺紋鋼不稱了,就叫HRB400了,同樣,今天看到鋼筋表面刻著「3」,到底是以前的Ⅲ級鋼,還是Ⅱ級鋼,就應慎重檢查了。
(二)等面積代換
同鋼筋種類(牌號)代換時,可按鋼筋截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稱為「等面積代換」 。
等面積代換的條件就是代換鋼筋的總截面積等於大於原設計鋼筋的總截面積。
用公式可表示為:
AS1=AS2
或 n1×d1²=n2×d2²
n2≥n1×d1²÷d2²
式中符號同前。
【例1】 某預制板設計配筋為6φ12,倉庫無此鋼筋,現擬用φ10鋼筋代換,試計算需用代換根數。
解:
n2=n1•d1²/d2²=6×12²÷10²=8.64(根)
取9根φ10鋼筋代用。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3.9.4 在施工中,當需要以強度等級較高的鋼筋替代原設計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時,應按照鋼筋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換算,並應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強制性條文)
提醒:所以不管用何種代換方式,都必須要遵守徵得設計單位同意的原則。
⑵ 18的鋼筋能用16和20的鋼筋代替嘛
1、如果鋼筋強度相同,可以用等面積代換。
2、二根18的鋼筋,可以用一根16和一根20代換。
3、具內體如容何代換要結合原鋼筋的部位,如下示意就不合理。
4、最後,提醒一下,要記得辦理相關的設計手續。
請採納謝謝
⑶ 框架梁筋設計是2根直徑22加一根直徑18的用3根直徑20加一根直徑16代換可以嗎
鋼筋代換,滿足等強度等面積替換就可以了。
2C22+1C18的鋼筋總面積為1014mm2,而3C20+1C16的鋼筋總面積為1344mm2,很明顯大於原設計1014mm2的鋼筋面積,所以這種替換是可以的。
⑷ 鋼筋等截面替換計算公式
等面積來代換
用同鋼號鋼筋代換時源,可按鋼筋截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稱為「等面積代換」 .即
AS1=AS2
或 n1×d1²=n2×d2²
n2≥n1×d1²÷d2²
式中符號同前.
例 某預制板設計配筋為6φ12,倉庫無此鋼筋,現擬用φ10鋼筋代換,試計算需用代換根數.
解
n2=n1•d1²/d2²=6×1.2²÷1.0²=8.64(根)
取9根φ10鋼筋代用.
⑸ 鋼筋等強度代換。我想把3級鋼20代換成16的需要幾根。怎麼算。公式。
等強度代換也是鋼筋的等截面代換。
1根20的鋼筋截面:3.14*(20/2)²=314mm²;
1根16的鋼筋截面:3.14*(16/2)²=200.96mm²;
所以代換就是3*314/200.96=4.68根,取5。
⑹ 鋼筋代換的原則
鋼筋代換有兩種方法,即等截面代換法和等強度代換法。
當施工中遇有鋼筋的品種或規格與設計要求不符時,可參照以下原則進行代換:
(1)等強度代換:當構件受強度控制時,鋼筋可按強度相等原則進行代換。
(2)等面積代換: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鋼筋可按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6)鋼筋直徑20代直徑16如何代替擴展閱讀
鋼筋代換注意事項
(1)對某些重要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以及桁架弦等,不宜採用HPB300級光圓鋼筋代替 HRB335和HRB400級帶肋鋼筋。
(2)建築界鋼筋代換後,應符合配筋構造規定,比如鋼筋的最小直徑、根數、間距、錨固長度等。
(3)同一截面內,可以同時配有不同種類和直徑的代換鋼筋,但每根鋼筋的拉力差不應過大(如同品種鋼筋的直徑差值一般不大於5mm),防止構件受力不勻。
(4)梁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以確保正截面與斜截面的強度。
(5)偏心受壓構件(如框架柱、有吊車的廠房柱、桁架上弦等)或者偏心受拉構件作鋼筋代換時,不取整個截面配筋量計算,應按照受力面(受壓或受拉)分別代換。
(6)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控制時,若以小直徑鋼筋代換大直徑鋼筋,以強度等級低的鋼筋代替強度等級高的鋼筋,則可不做裂縫寬度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