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剪力牆轉角處沒有暗柱,鋼筋該如何布置,是否和有暗柱一樣布置
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的長度應取牆肢截面高度的 1/4;需要和暗柱一樣布置。
一、二級抗震等級筒體角部的邊緣構件應按下列要求加強:底部加強部位,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的長度應取牆肢截面高度的 1/4,且約束邊緣構件范圍內應全部採用箍筋。底部加強部位以上的全高范圍內宜按本規范轉角牆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約束邊緣構件沿牆肢的長度仍取牆截面高度的 1/4。
部分框支剪力牆結構中,一、二級抗震等級落地剪力牆的底部加強部位及以上一層剪力牆的兩端應按本規范的規定設置符合約束邊緣構件要求的翼牆或端性,且洞口兩側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不落地的剪力牆,應在底部加強部位及以上一層剪力牆的牆肢兩端設置約束邊緣構件。
(1)約束邊緣鋼筋怎麼布置擴展閱讀:
剪力牆結構設置的相關要求規定:
1、剪力牆以處於受彎工作狀態時,才能有足夠的延性,故剪力牆應當是高細的,如果剪力牆太長時,將形成低寬剪力牆,就會由受剪破壞,剪力牆呈脆性,不利於抗震。
2、故同一軸線上的連續剪力牆過長時,應用樓板或小連梁分成若干個牆段,每個牆段的高寬比應不小於2。
3、每個牆肢的寬度不宜大於8m,以保證牆肢是由受彎承載力控制,和充分發揮豎向分布筋的作用。內力計算時,牆段之間的樓板或弱連梁不考慮其作用,每個牆段作為一片獨立剪力牆計算。
『貳』 當約束邊緣柱與外擋土牆重合時,鋼筋如何布置
施工時暗柱箍筋間距100照樣不能少,不因為剪力牆水平筋而變,各是各。剪力牆水平筋間距200,計入了體積配箍率是符合設計規范的,但這與施工無關,只是鋼筋密了施工稍困難。
『叄』 剪力牆約束邊緣構件如何配筋
肯定是不復能的。
剪力制牆的剪力由牆身承擔,牆身的水平筋即抗剪鋼筋。
剪力牆的彎矩由邊緣構件承擔,邊緣構件不承擔剪力。所以邊緣構件的箍筋僅提供側向約束以形成混凝土的三向受力狀態,是不考慮受力的,所以全都是構造配筋。
構造鋼筋能代替受力鋼筋么?當然不能。
而從施工節點詳圖來看,牆身的水平筋自身是貫通邊緣構件的,而不是錨固在一起,更不用說代替了。(見03g101-1第47頁)
『肆』 剪力牆的約束邊緣怎麼布置鋼筋
一般做法是加大暗柱范圍,牆筋作為暗柱主筋來做。
『伍』 附加箍筋時,我應該怎麼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的鋼筋
你是施工方,則不需要你設置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你只需要明白 1.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間距都回是較密集答的,全高一樣較密間距;2.約束邊緣構件的箍筋或拉鉤筋都是很重要的,不可馬虎;3.一定照圖標注安裝,不得自行修改。
你是設計人,很簡單,嚴格按照GB50011-2010《建築抗震設計規范》6.4 抗震牆結構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各條要求,滿足剪力牆(即抗震牆)約束邊緣構件的體積配箍率。
題說的「附加箍筋」,大家都不懂!《建築抗震設計規范》6.4節 抗震牆結構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里看完章、節、條、款,找不到所謂「附加箍筋」!
『陸』 約束邊緣構件非陰影區內豎向鋼筋布置問題
不是
非陰影區的豎向鋼筋為剪力牆豎向分布筋鋼筋的一部分,指非陰影區豎向分布筋就是剪力牆身的豎向分布筋;按牆身豎向分布筋布置鋼筋
非陰影區箍筋及拉筋由設計者另行註明
『柒』 框架柱和約束邊緣柱重合或相交,鋼筋怎麼綁
這施工圖無大樣的話,就是設計深度不夠哈。施工圖無大樣時,就可以這樣處理專:第一圖YBZ9是約束暗柱,屬在KZ3范圍內的鋼筋可以不要,上層再插筋起牆柱,在KZ3范圍外的(YBZ9非陰影區)拉鉤照樣要;第二圖YBZ9也是約束暗柱,與KZ4無關,YBZ8是約束轉角柱,位於KZ4范圍內的YBZ8鋼筋可以不要,上層再插筋起牆柱,在KZ4范圍外的YBZ8鋼筋、拉鉤照樣要,並且KZ4全高范圍內箍筋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