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綁扎絲要求 和綁扎方法 什麼是 跳扎 滿扎
雙向受力的板的鋼筋要滿扎;單向受力的板的鋼筋是可以跳綁的,但最外圍二內圈必須是滿扎的。容使用綁線和手鉤進行綁扎。
滿扎就是縱筋與橫筋 相交處就綁扎。跳扎一般都是接一個相交處一紮,很像梅花形狀。
一般光圓鋼筋都是1跳1扎的,而鑼紋鋼筋最好是綁滿扣。間隔120的板筋,不論光圓還是鑼紋都滿綁。
(1)隧道鋼筋怎麼綁扎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的細部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應在接頭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2 、牆、柱、梁鋼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鋼筋網交叉點應全部扎牢;板上部鋼筋網的交叉點應全部扎牢,底部鋼筋網除邊緣部分外可間隔交錯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彎鉤及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點應沿縱向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構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4、 填充牆構造柱縱向鋼筋宜與框架梁鋼筋共同綁扎;
5 、梁及柱中箍筋、牆中水平分布鋼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鋼筋距構件邊緣的距離宜為50mm。
B. 怎樣快速學扎鋼筋
鋼筋綁扎是藉助鋼筋勾用鐵絲把各種單根鋼筋綁紮成整體骨架或網片。常用的綁扎工具,有鋼筋鉤、小撬棒、力矩板子等
一、鋼筋綁扎的方法
1)一面順扣綁扎法。主要用於樓板及底板的鋼筋綁扎。先將鐵絲扣穿套在鋼筋交叉部位接著用鋼筋勾勾住鐵絲彎成圓圈的一端,旋轉 1.5 ~ 2.5 圈即可。操作時,扎扣要短,才能少轉快扎。
2)十字花扣綁扎法。先將鐵絲從橫向鋼筋一側穿過,繞縱向鋼筋返回橫向鋼筋,旋轉綁緊。
3)反十字花扣綁扎法。主要用於剪力牆鋼筋綁扎。將鐵絲從橫向鋼筋一側穿過,繞縱向鋼筋一圈,並從橫向鋼筋下方向上返搭、旋轉綁緊。
4)兜扣綁扎法。主要用於梁的架立筋的綁扎。將鐵絲從縱向鋼筋下端向外勾住,繞橫向鋼筋向後盤繞一圈,然後旋轉綁緊。
5)纏扣綁扎法。主要用於不宜操作部位的綁扎。鐵絲在縱向鋼筋纏繞一圈,返回橫向鋼筋,旋轉綁緊即可。
6)套扣綁扎法。主要用於梁的架立鋼筋及箍筋的綁扎。
7)兜扣加纏綁扎法。主要用於梁骨架的箍筋和主筋的綁扎。
C. 海底隧道工程鋼筋怎樣綁扎
你好同學,一般都是在加工場地把鋼筋綁紮好,然後再運到施工現場,謝謝。
D. 鋼筋的現場綁扎
鋼筋的現場綁扎具體內容是什麼,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解答。
(一)准備工作
1、熟悉施工圖紙
通過熟悉圖紙,一方面校核鋼筋加工中是否有遺漏或誤差;
另一方面也可以檢查圖紙中是否存在與實際情況不符的地方,以便及時改正茄激。
2、核對鋼筋加工配料單和料牌
在熟悉施工圖紙的過程中,應核對鋼筋加工配料單和料牌,並檢查已加工成型的成品的規格、形狀、數量、間距是否和圖紙一致。
3、確定安裝順序
鋼筋綁扎與安裝的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放樣劃線、排筋綁扎、墊撐鐵和保護層墊塊、檢查校正及固定預埋件等。為保證工程順利進行,在熟悉圖紙的基礎上,要考慮鋼筋綁扎安裝順序。板類構件排筋順序一般先排受力鋼筋後排分布鋼筋;梁類構件一般先擺縱筋(擺放有焊接接頭和綁扎接頭的鋼筋應符合規定),再排箍筋,最後固定。
4、作好材料、機具的准備
鋼筋綁扎與安裝的的主要材料、機具包括:鋼筋鉤、吊線垂球、木水平尺、麻線、長鋼尺、鋼捲尺、扎絲、墊保護層用的砂漿顫高襪墊塊或塑料卡、撬桿、綁扎架等。對於結構較大或形狀較復雜的構件,為了固定鋼筋還需一些鋼筋支架、鋼筋支撐。5、放線放線要從中心點開始向兩邊量距放點,定出縱向鋼筋的位置。水平筋的放線可放在縱向鋼筋或模板上。
(二)鋼筋的綁扎
鋼筋的綁扎應順直均勻、位置正確。鋼筋綁扎的操作方法有一面順扣法、十字花扣法、反十字扣法、兜扣法、纏扣法、兜扣加纏法、套扣法等,較常用的是一面順扣法.一面扣法的操作步驟是:首先將已切斷的扎絲在中間摺合成180.彎,然後將扎絲清理整齊。綁扎時,執在左手的扎絲應靠近鋼筋綁扎點的底部,右手拿住鋼筋鉤,食指壓在鉤前部,用鉤尖端鉤住紮絲底扣處,並緊靠扎絲開口端,繞扎絲擰轉兩圈套半,在綁扎時扎絲扣伸出鋼筋底部要短,並用鉤尖將鐵絲扣緊。為使綁扎後的鋼筋骨架不變形,念缺每個綁扎點進扎絲扣的方向要求交替變換90.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E. 怎樣綁扎鋼筋
鋼筋的綁扎方法及要求如下:
1、鋼筋要嚴格按圖紙要求綁扎,注意鋼筋間距、位置的准確,綁扎點牢固。板和牆的鋼筋網靠近外圍的兩行鋼筋的相交點應全部扎牢,中間部分的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移;雙向受力的鋼筋交叉點應全部扎牢。
2、為保護樓板鋼筋的位置正確,在兩層鋼筋之間設「 x 」型φ14鋼筋支架,其間距不大於1000m(要求4個/m2),保證鋼筋位置正確為准。
3、鋼筋接頭應按規定錯開,焊接接頭任一截面的鋼筋面積不得超過該截面的鋼筋總面積的50%,搭接接頭為25%,且接頭在截面應錯開均勻布置。牆內水平分布筋沿高度每隔一根內外排錯開搭接;梁中通長筋在規定的任一搭接長度區段內,有接頭的鋼筋截面面積與鋼筋總截面面積之比在受力壓區不得超過50%、在受拉區不得超過25%,梁的上部通長筋應在支座處搭接;柱筋當每邊的鋼筋少於4根時,可搭接一次,多於4根時,分兩次搭接,每邊多於8根時分三次搭接。鋼筋的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按設計要求留置。
4、在主次梁和柱相交的節點處,為防止板超厚,鋼筋在加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其形狀、幾何尺寸的准確,該直的鋼筋必須校直,不得彎曲,樑柱交叉的箍筋可以適當縮小些,避免此處鋼筋超高。在鋼筋綁扎過程中要注意各鋼筋的位置,板的鋼筋在上面,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鋼筋在下,並嚴格控制各層鋼筋間的間距,可採用在兩排鋼筋之間墊以和受力鋼筋相同的鋼筋墊塊的辦法,既要保證其最小凈距滿足規范要求(不小於其直徑且不小於25mm),又保證構件的截面尺寸正確且要有足夠的保護層。為保證柱鋼筋的位置正確,綁扎過程中要做好預防工作,使柱箍的綁扎超出板面二-三個,並用鋼筋等支撐將柱筋校準位置後固定牢固。
5、開洞樓板除洞寬小於300時板筋可繞過洞邊不需切斷受力筋,洞寬大於等於300時應另加附加鋼筋,附加鋼筋的數量除結構平面另有說明外,採用不小於洞內被切斷的受鋼筋截面面積,分布於洞口兩側並伸過洞邊各35d(用於I級鋼筋)或40d(用於II級鋼筋)。
6、梁鋼筋底的墊塊在扎梁筋前放於梁底板,側筋墊塊在梁鋼筋綁紮好後應按規定的保護層厚度用帶鉛絲的砂漿墊塊墊起。樁承台100、板牆15、樑柱25、地面以下底板筋50麵筋25,地面以外牆外側35內側15。
F. 扎鋼筋的正確手法是什麼
1、鋼筋要嚴格按圖紙要求綁扎,注意鋼筋間距、位置的准確,綁扎點牢固。板和牆的鋼筋網靠近外圍的兩行鋼筋的相交點應全部扎牢,中間部分的交叉點可間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產生位移;雙向受力的鋼筋交叉點應全部扎牢。
2、為保護樓板鋼筋的位置正確,在兩層鋼筋之間設「 」型φ14鋼筋支架,其間距不大於1000m(要求4個/m2),保證鋼筋位置正確為准。
(6)隧道鋼筋怎麼綁扎擴展閱讀;
梁鋼筋底的墊塊在扎梁筋前放於梁底板,側筋墊塊在梁鋼筋綁紮好後應按規定的保護層厚度用帶鉛絲的砂漿墊塊墊起。樁承台100、板牆15、樑柱25、地面以下底板筋50麵筋25,地面以外牆外側35內側15。
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並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餘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餘可梅花點綁扎。
G. 鋼筋 十字花扣怎樣綁
下面鋼筋包好後,穿過兩個綁扎端後,從上筋的另一側向上翻起,最後用鋼筋鉤將版其旋轉擰緊權。
十字花扣綁扎法:主要用於柱、梁鋼筋的綁扎。每根鋼筋必須在搭接長度內三點綁扎。鋼筋兩端30mm處用雙線綁扎搭接,中間一根綁扎,三根立筋。
擴展數據:
約束性預防措施
1、板式鋼筋:先布置主筋,後布置輔助筋。
2、梁配筋:一般先縱向配筋。放置鋼筋時,受力鋼筋的接頭應按規定錯開。
3、受力鋼筋接頭在同一截面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比應符合有關規定。
4、箍筋轉角處與其他鋼筋交叉處應綁扎,但箍筋直段與鋼筋交叉處可梅花形錯開。箍筋彎鉤搭接處應錯開綁扎在不同的搭設鋼筋上。
H. 隧道二襯鋼筋綁扎需要注意的問題、、、求同行有經驗的施工員解答、、謝謝、、
你好 前幾天我就去隧道里邊看了綁扎鋼筋的工藝,主要要求綁扎時鋼筋間距要跟設計一致,而這一點我經歷的很多隧道都沒有做好,然後綁扎一定要緊,呈梅花形布置即可,不可以漏掉某些該綁的節點。其實,二襯鋼筋的綁扎主要就是一個鋼筋間距要合理控制的問題。希望你滿意。
I. 隧道二襯鋼筋綁扎需要注意的問題、、、求同行有經驗的施工員解答、、謝謝、、
二襯鋼筋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是搭接,搭接面在同一高度不允許超過50%;其內次注意整體效果,一容定要做到整齊,順眼,否則報檢是會有麻煩;搭接長度一定要夠,然後搭接部位主筋要握一定角度,以保證同心。你說的勾筋是不是兩層鋼筋之間的?一般那個勾筋都是一開始只握1端勾,然後在現場在握另一端。手握的動。。
J. 橋梁施工中鋼筋綁扎的規范要求及施工工藝
操作工藝
(1) 將基礎墊層清掃干凈,用石筆和墨斗在上面彈放鋼筋位置線。
(2) 按鋼筋位置線布放基礎鋼筋。
(3) 綁扎鋼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主筋的鋼筋網,則需交全部鋼筋相交點扎牢。相鄰綁扎點的鋼絲扣成八字開,以免風片歪斜變形。
(4) 大底板採用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鋼筋撐腳下應墊在下征鋼筋網上。
鋼筋撐腳的形式和尺寸如圖所示。類型撐腳每隔1m放置1個。其直徑選用:當析厚h≤300mm時為8~10mm;當板厚h=300~500mm時為12~14mm。當板厚h>500mm時選用圖10.6.2-2所示撐腳,鋼筋直徑為16~18mm。沿短向通長布置,間距以能保證鋼筋位置為准。
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邊;雙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
獨立基礎、為雙向彎曲,其底面短向的鋼筋應放在長向鋼筋的上面。
現澆柱與基礎連用的插筋,其箍筋應比柱的箍筋小一個柱筋直徑,以便連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綁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軸線偏移。
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於700mm。
鋼筋的連接:
鋼筋連接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若採用綁扎搭接接頭,則接頭相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接送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LL);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區段的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位於同一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25%;
3)當鋼筋的直才能d>16mm時,不宜採用綁扎接頭;
4)縱向受力的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值)且不小於50mm。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規定,當設計無規定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②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基礎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