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打孔植筋流程
步驟一:鑽孔
根據設計圖的配筋位置及數量,錯開原結構鋼筋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用沖擊鑽鑽孔,鑽頭直徑應比鋼筋直徑大5mm左右,鋼筋選用φ25鋼筋,鑽頭選用φ30的合金鋼鑽頭。孔深大小15d(375mm),實際鑽深400mm。鑽孔時,鑽頭始終與柱面保持垂直。
步驟二:清孔除塵
清空除塵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孔鑽完後內部會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響植筋的質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內雜物清理干凈。方法是:用防脫毛毛刷,套上加長棒,伸至孔底,把灰塵、碎渣帶出,再用壓縮空氣,吹出孔內浮塵,來回三遍,吹完後再用脫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內壁。但不能用水擦洗,因酒精和丙酮易揮發,水不易揮發。用水擦洗後孔內不會很快乾燥。鑽孔清洗完後要請設計等有關單位驗收,合格後方可注膠。
步驟三:注膠
植筋膠是AB組分專用成品,取一組強力植筋膠,裝進套筒內,安置到專用手動注射器上,慢慢扣動板機,排出鉑包口處較稀的膠液廢棄不用,然後將螺旋混合嘴伸入孔底,如長度不夠可用塑料管加長,然後扣動板機,板機孔動一次注射器後退一下,這樣能排出孔內空氣。為了使鋼筋植入後孔內膠液飽滿,又不能使膠液外流,孔內注膠達到80%即可。孔內注滿膠後應立即植筋。
步驟四:植筋
在注膠前梁底模板就已支好,便於植筋後鋼筋定位。植筋前要把鋼筋植入部分用鋼絲刷反復刷,清除銹污,再用酒精或丙酮清洗。鑽孔內注完膠後,把經除銹處理過的鋼筋立即放入孔口,然後慢慢單向旋入,不可中途逆向反轉,直至鋼筋伸入孔底。
步驟五:固化
鋼筋植入後,在梁底模板上定位,在強力植筋膠完全固化前不能振動鋼筋。強力植筋膠在常溫下就可完成固化,按膠水說明書中指定固化時間待其固化後便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步驟六:檢驗
在植筋施工前,要對所用鋼筋及植筋膠進行現場拉拔試驗,以確定鋼筋及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方法是:製作與要植筋部位混凝土構件相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試件,按植筋步驟,植入3組鋼筋,待植筋膠完全固化後,進行拉拔實驗。實驗用專用的鋼筋測力計,當加力達到Ⅱ級鋼筋屈服強度(450N/mm2)時,出現頸縮現象,繼而拉斷。
測試時測力計施加於卡具的力應符合FC≥FYK(FC:測力計施加的力,N/mm2;FYK:鋼筋的屈服強度,N/mm2)試驗需證明:植筋用的植筋膠強度大於鋼筋的屈服強度,植筋的破壞是鋼筋的屈服破壞,不是膠的粘結破壞,這表明鋼筋和植筋膠都是合格的。
植筋後進行非破損性拉拔試驗,用來檢測工作狀態下的植筋質量,檢測的數量是植筋總數的10%。檢測中,測力計施加的力要小於鋼筋的屈服強度、大於由設計部門提供的植筋設計錨固力值。公式為:FM<fc<fyk(fc:測力計施加的力,n p="" mm2)檢測實驗合格後就可進行下道工序。
步驟七:綁筋、支模、澆注混凝土
鋼筋在抗拉拔試驗合格後就可按施工圖開始綁筋、支模、澆注混凝土。
Ⅱ 鋼筋植筋要求
鋼筋植筋要求比較的嚴格,不同的孔徑深度是不一樣的,比如φ10取孔深度孔徑14mm深度150mm,φ18取孔深度孔徑25mm深度270mm,鑽頭始終與柱面保持垂直,鑽頭直徑應比鋼筋直徑大5mm左右等等。
Ⅲ 植筋的工藝流程
2 植筋的工藝流程
彈線定位→鑽孔→洗孔→注膠 →植筋→固化養護→抗拔試驗→綁筋澆混凝土
3 施工操作
3.1 彈線定位
根據設計圖的配筋位置及數量,錯開原結構公斤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請有關部門驗線,合格後就可鑽孔。
3.2 鑽孔
用沖擊鑽鑽孔,鑽頭直徑應比鋼筋直徑大5mm左右,鋼筋選用首鋼生產的φ25鋼筋,鑽頭選用φ30的合金鋼鑽頭。孔深大小15d(375mm),實際鑽深400mm.鑽孔時,鑽頭始終與柱面保持垂直。
3.3 洗孔
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孔鑽完後內部會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響植筋的質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內雜物清理干凈。方法是:用喜得利毛刷(這種毛刷不掉毛),套上加長棒,伸至孔底,來回反復抽動,把灰塵、碎渣帶出,再用壓縮空氣,吹出孔內浮塵。吹完後再用脫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內壁。但不能用水擦洗,因酒精和丙酮易揮發,水不易揮發。用水擦洗後孔內不會很快乾燥。鑽孔清洗完後要請設計等有關單位驗收,合格後方可注膠。
3.4 注膠
惠魚牌強力植筋膠是雙組分專用成品,取一組強力植筋膠,裝進套筒內,安置到專用手動注射器上,慢慢扣動板機,排出鉑包口處較稀的膠液廢棄不用,然後將螺旋混合嘴伸入孔底,如長度不夠可用塑料管加長,然後扣動板機,板機孔動一次注射器後退一下,這樣能排出孔內空氣。為了使鋼筋植入後孔內膠液飽滿,又不能使膠液外流,孔內注膠達到80%即可。孔內注滿膠後應立即植筋。
3.5 植筋
在注膠前梁底模板就已支好,便於植筋後鋼筋定位。植筋前要把鋼筋植入部分用鋼絲刷反復刷,清除銹污,再用酒精或丙酮清洗。鑽孔內注完膠後,把經除銹處理過的鋼筋立即放入孔口,然後慢慢單向旋入,不可中途逆向反轉,直至鋼筋伸入孔底。
3.6 固化養護
鋼筋植入後,在梁底模板上定位,在強力植筋膠完全固化前不能振動鋼筋。
強力植筋膠在常溫下就可完成固化,50h後便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7 檢測試驗
在植筋施工前,要對所用鋼筋及植筋膠進行現場拉拔試驗,以確定鋼筋及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方法是:製作與要植筋部位混凝土構件相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試件,按植筋步驟,植入3組鋼筋,待植筋膠完全固化後,進行拉拔實驗。實驗用專用的鋼筋測力計,當加力達到Ⅱ級鋼筋屈服強度(450N/mm2)時,出現頸縮現象,繼而拉斷。
測試時測力計施加於卡具的力應符合FC≥FYK(FC:測力計施加的力,N/mm2;FYK:鋼筋的屈服強度,N/mm2)
試驗證明:植筋用的植筋膠強度大於鋼筋的屈服強度,植筋的破壞是鋼筋的屈服破壞,不是膠的粘結破壞,這表明鋼筋和植筋膠都是合格的。
植筋後進行非破損性拉拔試驗,用來檢測工作狀態下的植筋質量,檢測的數量是植筋總數的10%。
檢測中,測力計施加的力要小於鋼筋的屈服強度、大於由設計部門提供的植筋設計錨固力值。公式為:FM<FC<FYK(FC:測力計施加的力,N/mm2;FYK:鋼筋的屈服強度,N/mm2;FM:植筋設計錨固力,N/mm2)
檢測實驗合格後就可進行下道工序。
3.8 綁筋、支模、澆注混凝土
鋼筋在抗拉拔試驗合格後就可按施工圖開始綁筋、支模、澆注混凝土。
Ⅳ 樓板植筋規范要求
植筋,應選用正規的經過檢測的植筋膠。
1、當充分利用植筋的受拉強度時,植筋深度
C15(20d,22d),C20(18d,20d),C25(16d,18d),C30(14d,16d)
前面對應一級鋼,後面對應二級鋼,鑽孔直徑比鋼筋直徑大4-8mm
2、當植筋間距較小時,宜採用切割成孔法
3、在所植筋上進行焊接時,應在焊接部位與植入部位之間採取有效的隔熱措施。
一、材料要求:
1、採用合格植筋膠
2、拉結筋滿足規范要求,有構造柱的伸入其中,同時深入牆體內長度:外牆大於1米,內牆大於0.7米,拉結筋為Φ6。
3、通長窗檯應做鋼筋混凝土壓頂。壓頂縱筋應拉通,邊緣錨入柱內250mm,鋼筋採用2Φ8。圖一
4、凡鋼筋混凝土柱(包括構造柱)及牆板與磚牆連接處,自磚牆底沿柱高每隔500mm設2Φ6鋼筋與牆體拉結,伸入柱內200mm。
5、凡構造柱上部與梁交接處伸入梁內200mm ,採用鋼筋4Φ12.
6、牆高超過4米時,應在腰牆加設一道圈樑。鋼筋採用4Φ10.
7、內外牆超過5米時,應每隔5米左右設一構造柱。
二、施工准備
1、根據圖紙尺寸(磚模數)進行現場放線,找准植筋位置。
2、保證牆體上口與梁下口3-5cm間隙。
三、操作工藝
1、施工步驟:放線→ 鑽孔→ 清理→ 注膠→ 植筋
2、須植筋部位,構造柱與梁底連接處,牆體與混凝土結構連接處,部分變更與修改處,圈樑門窗節點等。
3、注意事項:A、孔徑要求大於鋼筋3-5mm
B、鑽孔深度如一材料說明。
C、鑽孔後必須嚴格清理孔內灰塵
D、鑽孔清凈後,孔內注入2/3的植筋膠將鋼筋插入孔中。旋轉、擠壓。直至膠泥外溢,注意拉結筋彎鉤朝向。
E、植筋後3-5小時不得搖動所植鋼筋
F、對3-5小時後檢查所植鋼筋還不夠牢度合格的鋼筋應重新植筋,一定注意清凈老膠泥及灰塵
四、安全交底
1、正確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超過2米時,要求搭設可靠腳手架
2、檢查電鑽是否漏電,電源由專業電工接至現場
3、注意冬天路滑。
4、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范,做到安全第一。
5、做到工完場清,文明生產。
Ⅳ 麻煩各位專家關於鋼筋植筋的問題。。。20的牆25得牆30的牆 大塊和小磚植筋的距離
利用直徑φ10沖擊鑽鑽眼成孔,採用植筋與結構混凝土拉結,植筋孔深入結構混凝土≥100mm,植筋錨固長度根據植筋膠的粘結力由抗拔試驗結果確定,拉結筋構造詳見圖1。磚牆及加氣塊填充牆與結構混凝土柱、牆連接處,牆拉筋沿牆高每隔500mm高度設置2φ6(拉結筋深入牆體長度為1/5牆長且大於等於700mm),除去孔內碎屑,用吹風機將孔內灰塵吹乾凈,再用水將孔內沖洗干凈,等待24小時乾燥以後,再將鋼筋上蘸膠後,慢慢塞進孔內,靜置24小時後,經抗拔實驗合格才能開始砌築。牆體砌築前,必須用綁扎絲綁在拉結筋上,砌築時,將綁扎絲另一端留在牆體外。在牆體砌築完成後,在綁扎絲周圍用紅油漆畫出直徑為20mm的實心圓圈,標示出拉結筋所在位置。
Ⅵ 如何進行鋼筋植筋有什麼規范要求
具體規范見:JGJ 145-2004 混凝土結構後錨固技術規程參考資料: http://www.bzfxw.com/soft/sort025/sort035/3514707.html看看能回幫上答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