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和混凝土的最佳比例是多少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版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權截面的面積)。受拉鋼筋配筋率、受壓鋼筋配筋率分別計算。鋼筋混凝土構件最小配筋率如下:
受壓構件:全部縱向鋼筋 0.6%;一側縱向鋼筋 0.2%
受彎構件、偏心受拉、軸心受拉構件一側的受拉鋼筋 0.2%
鋼筋混凝土梁規定配筋率的要求,是為了避免工程出現超筋梁或少筋梁的現象,保證安全質量,保證技術經濟效益。
『貳』 一般梁鋼筋配筋率是多少
綜述:一般鋼筋混凝土梁的經濟配筋率為0.4~1.0%。具體要看使用環境和場所。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柱子為軸心受壓構件。在橋梁工程中,一般指的是面積配筋率,即受拉鋼筋面積與主梁面積之比。
鋼筋混凝土構件最小配筋率如下:
受壓構件:全部縱向鋼筋 0.6%;一側縱向鋼筋0.2%
受彎構件、偏心受拉、軸心受拉構件一側的受拉鋼筋 0.2%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 配筋率
『叄』 墩柱鋼筋間距合格率要求
墩柱鋼筋間距合格率要求,鋼筋間距合格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為合格。
當板厚小於150mm時,鋼筋間距不宜大於200mm;當板厚大於150mm時,鋼筋間距不宜大於1.5倍板厚及250mm。標准層鋼筋可以採用分離式配筋,也可採用雙層雙向附加鋼筋,屋面層鋼筋必須採用雙側雙向配筋附加鋼筋。地下室頂板作為嵌固端板厚不小於180mm,配筋需雙層雙向,配筋率不小於0.25%,混凝土等級不小於C30。
『肆』 各種鋼筋混凝土構件最大與最小配筋率
原發布者:music13304
各種
鋼筋混凝土
構件最大與
最小配筋率
,規范、規程及有關構造手冊中均以做出明確規定,但合理配筋率要根據
設計師的設計
歷練、扎實的結構知識、豐富的經驗、構件的受力特性以及結構設計的整體性思維等來確定。 1.
混凝土構件
配筋首先滿足受力、裂縫、變形要求; 2.
受彎構件
如板配筋率最好控制在0.25-0.5%之間,鋼筋直徑在Φ8-Φ12之間,鋼筋間距在100-200mm之間,配筋率較小時對控制
混凝土收縮
裂縫不利,配筋率較大不經濟。混凝土板厚在構造手冊中有規定,板配筋優化的空間很大,根據跨度、荷載布置情況,應多做比較,才能找到平衡點。 3.梁構件配筋率最好控制在0.5-1.2%之間,梁配筋主要取決於
梁高
合理性及荷載大小,若依據
建築空間
需要做
寬扁梁
,計算配筋會偏大。但造價不要由結構專業去主導,應結合其他
專業綜合
分析考慮。 4.柱、剪力牆屬受壓或
偏心受壓構件
,其配筋一般有構造控制,在滿足最小配筋率基礎上,適當提高配筋率,鋼筋間距最好控制在200mm以下,能更好
約束混凝土
、控制裂縫。注意:受力柱鋼筋直徑在16-25之間,
市場供應
充足,施工便於用直
螺紋連接
。直螺紋連接與焊接造價相差不多,施工簡單,節約鋼筋。 5.構造需要截面較大構件,如地下室外牆,在滿足最小配筋率基礎上,配筋率最好控制在0.5%以上,鋼筋間距150mm以下,嚴格控制裂縫,滿足防水需要。 6.基礎等以沖切、抗剪控制的混凝土構件,滿足受力及最小配筋率
『伍』 鋼筋混凝土柱的配筋率為什麼不超過5%
柱子受壓時混凝土受的是壓應變,鋼筋也是,但混凝土的徐變讓鋼筋的壓應變越來越大,過多的配筋會讓鋼筋的受力變大,因而在卸載的時候避免鋼筋過大的回彈使混凝土受拉破壞。所以要控制柱中縱筋的配筋率,要求全部縱筋配筋率不宜超過5%。
鋼筋混凝土承重柱在使用中都是採用在鋼筋混凝土樁的基礎上構件鋼筋作為內芯,在繼續澆築,以加大鋼筋混凝土承重柱的整體抗壓性和柔韌性,但是此方法較為單一,因為承重的復雜程度和要求不同,也沒辦法對過重的承載面進行有效的保護,會存在支撐力不足的情況。
(5)橋墩鋼筋配筋率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鋼筋混凝土柱加固前的卸荷,此項工作往往被忽視,混凝土構件在負荷外包CFRP時,外包CFRP相對於混凝土柱表面存在應變滯後,常發生CFRP尚未被拉斷混凝土已被壓壞的情況,這種效應使得CFRP的補強效果降低,不能充分發揮CFRP的高強抗拉性能。
2、矩形柱拐角倒角的半徑不得小於20mm,柱側最好修成外凸面,減輕角部CFRP的集中應力,很多試驗表明即使如此CFRP的破壞仍然發生在拐角部位。
3、混凝土構件表面的修復工作極為重要,其直接影響CFRP對混凝土橫向約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