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籠最後一籠下完後,要怎麼固定鋼筋籠
最後一節下完後在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須由測定的孔口標高來反推定位筋的標度,專並反復核對屬樁基保護樁使鋼筋籠骨架就位準確後再焊接。
具體做法是:在定位鋼筋頂端的頂吊圈內插入兩根平行的工字鋼。將整個定位骨架支托於護筒頂端。兩個工字鋼的凈距應大於導管外徑30CM。然後撤下吊繩,用用4根φ25短鋼筋將工字鋼及定位筋的頂吊圈焊於護筒上。鋼筋籠下完後應在鋼筋籠上拉上十字線,找出鋼筋籠中心,根據保護樁找出樁位中心,鋼筋籠定位時使鋼筋籠中心與樁位中心重合並固定,使鋼筋籠定位於孔中心。一方面可以防止導管或碰撞而使整個鋼筋骨架變位或落入孔中,另一方面也可起到防止骨架上浮的作用。
⑵ 空調打孔,打斷了兩根1厘米左右厚的鋼筋,是外牆的鋼筋,怎麼加固
針對空調褲州緩打孔把混凝土打孔打斷鋼筋的問題,通常問跡腔題不大,但是如果是打斷了很多根或者是是打斷了主筋,這個問題還是應該重視起來,採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比如碳纖維布加固,外置粘鋼加固,植筋加固,加大截面,混凝土置換等方式。還是要找有設計院胡模或者是有加固資質的公司幫您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最大程度上降低隱患和風險。
⑶ 鋼筋骨架是怎樣連接和固定的
鋼筋連接的方式有很多種,綁扎,焊接都可以,固定就是用箍筋固定
⑷ 砌牆鋼筋怎麼固定牆里
舊牆交接處必須每隔50公分加鋼筋,增加結合度。牆體砌好後,滿掛鋼絲網做防開裂處理。然後再批盪。植筋包括橫向植筋及縱向植筋兩種。
採用橫向植筋時需要指通筋,也就是鋼筋要一頭伸入到與所砌牆體連接的實芯牆體內部,另一頭延伸到所砌牆的另一端。
鋼筋是必須要加的。主要是為了加固牆體,與混凝土相混合使用,對於整個牆體有著抗彎加固和抗減加固的作用,加固後梁的承載力明顯變大,並且可以防止裂縫出現,加固混凝土柱後承載力,同樣有助於牆面穩定性。
有效的防止牆體開裂,增強了抗震的特性,因此新舊牆面間的鋼筋是必不可少的建築材料。
其他:
不植筋會有什麼後果:
1、新舊牆面間如果不植入鋼筋的話,後期無論處理再好都很容易開裂。
2、不加鋼筋的牆體,無論是抗震效果還是從施工標准上來說,都屬於不合格的。植入鋼筋的目的主要是增加輕體牆的抗震、抗裂的能力。
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公稱直徑,當樑柱中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大於40應在混凝土保護層中構件表面10處全面增設φ4@200*200鋼筋網片。獨立基礎、條形基礎及地梁的保護層厚度為40mm,地下室及水池、長螺旋樁、人工挖孔樁、樁帽、地梁、承台的保護層厚度為50mm。
⑸ 鋼筋混凝土柱基礎下鋼筋籠子怎麼讓鋼筋固定
可復以在鋼筋籠子每一定製距離四周綁小石板,放下去後先在底部少澆注混凝土,在上面用木支撐架起鋼筋籠子到標高處,然後澆注混凝土。
在橋涵或者高層建築施工時,根據要求可能要求基礎進行打樁,方法是用利用機器沖孔和水磨鑽孔,並且孔深達到設計要求,然後向樁孔下放鋼筋籠,再插入導管進行混凝土澆注。
另外,當混凝土結構物為柱狀或者條狀構件時,其中心部分不需要配筋,只在混凝土構件接觸空氣的面底下配置鋼筋。如果這個構件是獨立的,我們把這個構件周邊設置的鋼筋預先製作好,這個就是鋼筋籠。通常我們把鑽孔灌注樁、挖孔樁、立柱等預先製作的鋼筋結構叫鋼筋籠。
⑹ 想要現澆一間屋面,打算做10公分厚的混凝土,兩層鋼筋。不知道如何固定上面這層鋼筋。特請懂行的高手指...
你好你說的不知道怎樣抄固定是不知道如何分布鋼筋嗎?
1、十公分厚混凝土基本用於普通屋面差不多了,如果增加到120公分最好了,首先要考慮到結構找坡中間的屋面考慮排水最好要起2公分的拱。
2、鋼筋的擺放,底層鋼筋設直徑6個或者8個的圓鋼或者螺紋鋼都可以,間距一般不大於200間距雙向擺放,用扎絲捆綁好,可以間距兩個跳扎。
3、麵筋的擺放,因為考慮到溫度收縮,麵筋屋面也是雙向的,直徑設6個或8個的都可以,間距同樣的不能大於200.雙層網片都要使用墊塊墊起來,避免鋼筋的保護層不夠。
4、如果是房間凈空不是很大,然後你所做的房子是磚混結構那麼磚牆上要設圈樑,你所鋪設的板底筋和麵筋都要伸入梁中跨度大的板還要增加梁的尺寸大小。
5模板的拆除,為了避免屋面漏水、模板拆除不能過早,混凝土澆築完後面層強度起來後及時澆水養護。
6、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