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圖紙人防牆基礎角筋兩根20鋼筋如何布置
這兩根鋼筋叫壓底筋
一般圖上有大樣的 放在豎向筋底部彎勾上方
一般圖上有大樣的 放在豎向筋底部彎勾上方
2. 人防頂板板鋼筋下部筋搭接應如何設置
人防頂板板鋼筋下部筋搭接不準在梁板跨中1/3處搭接,應在支座搭接,梁板上筋不準在支座及支座附近搭接,應在跨中搭接,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受拉鋼筋的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梁,板,牆類構件,不應大於百分之25,對柱類構件,不應大於百分之50。
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
(2)人防GQ鋼筋根部怎麼放置擴展閱讀:
鋼筋搭接方式
鋼筋搭接有機械連接、焊接連接、綁扎連接,共三種。
1、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根縱向受力鋼筋上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宜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2、若採用綁扎接頭,則接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的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心點位於該區段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位於同一連接區段的受拉鋼筋的接頭百分率為25%。
3、當受拉鋼筋直徑大於28mm,受壓鋼筋直徑大於32直徑mm,不宜採用綁扎接頭,宜採用焊接或機械連接。
3. 人防外牆基礎鋼筋生根朝向有什麼區別
人防外牆一般就是地下室外牆DWQ,是擋土防滲的牆。它的縱向鋼筋是主要的受力鋼筋,題所說的『生根』就是外牆縱向鋼筋插進基礎的錨固,按照11G101-3圖集第58頁大樣,插筋底端都應彎折15d,類似彎錨。至於彎折15d的朝向,規范、圖集上並不嚴格定死,重要是鋼筋安裝能牢固,能保證插筋應有的位置,不會因澆注、振搗而攪亂,就正確了。
4. 人防結構拉鉤筋如何布置
人防板筋的布置要求為:人防板筋必須是雙層雙向,板的上、下層鋼筋須用拉筋版按一定間距拉結權在一起。並且要向剪力牆內彎錨500mm以上,剪力牆主筋也要向板內彎錨500mm。
在進行梁端截面抗負彎矩設計時,即確定設計所需的負彎矩鋼筋時,可以考慮板有效寬度范圍內的與梁肋平行的上板面和下板面板筋作為負彎矩受拉鋼筋的組成部分。因此,按該規范算出的梁負彎矩筋就只是除去相應板筋外所需要的受拉鋼筋。
(4)人防GQ鋼筋根部怎麼放置擴展閱讀:
(1)板的有效寬度是計算的減寬,不是板的實際參與寬度,也不是板參與梁在抗彎時能達到的屈服寬度。
(2)根據按中國規范設計的典型框架所能達到的最大層間位移角,可取梁兩側板厚的6倍寬度作為板的有效寬度。
(3)對於框架端節點,當直梁的抗彎、抗扭剛度與縱梁相差不大時,梁的有效寬度仍可取為端節點各邊厚度的6倍;但當直梁剛度較弱時,板的有效寬度應相應減小。
(4)當考慮的參與板加固梁的抗彎性能,要注意強調的錨定板強化和橫向鋼筋的設置在板和梁的垂直方向,以確保縱向板鋼筋可以有效地參與梁的抗彎性能。
5. 人防抗水板在獨立基礎位置鋼筋如何布置
一、可在構件查詢里看其錨固計算式。
二、設計採用的是筏板封邊構造,使抗水板鋼筋沿斜面布置。
三、施工方法 (應按設計圖要求施工)
1. 該工程中筏板鋼筋接頭形式:所有鋼筋均採用機械連接形式。
2. 筏板厚度:主筏板有1.8m與1.2m,配筋為上下雙層雙向直徑25mm的鋼筋,鋼筋工程施工時,考慮到鋼筋的自重及施工荷載的作用,擬採用附加鋼筋支架做支撐,支架凈高以筏板厚-上層鋼筋厚度-板面保護層厚度。抗水板厚度為450mm,鋼筋為雙層雙向直徑14mm的三級鋼,擬採用附加鋼筋馬凳做支撐支架,馬凳凈高為抗水板厚-上層鋼筋厚度-板面保護層厚度。
3. 鋼筋支架:主筏板上層鋼筋支撐支架可採用直徑25鋼筋焊接而成,製作見附圖(圖中單位為mm,H為支架高度),間距1.5m設置一個,成梅花形布置。抗水板馬凳可採用直徑25鋼筋彎曲而成,製作見附圖(圖中單位為mm,H為支架高度),間距1.5m設置一個,成梅花形布置。
4. 保護層:底部鋼筋墊塊建議採用花崗岩石塊,厚度40mm,間距600mm 成梅花形布置。
5. 機械連接位置應正確,柱下板帶與跨中板帶的底部貫通縱筋,可在跨中1/3凈跨長度范圍內採用機械連接;柱下板帶及跨中板帶的頂部貫通縱筋,可在柱網軸線附近1/4凈跨長度范圍內採用機械連接。 6. 筏板底部與頂部縱筋彎鉤交錯150mm。
6. 人防地板 砼牆內、外側豎向鋼筋@150水平鋼筋@150,拉筋@450*450,梅花形放置,怎麼放啊只畫出圖來就可以
傳說中的梅花形說白了就是交錯布置,錯一個位置就是了,第一排X0X0X0。。第二排0X0X0X。。。,具體自己去算咯。梅花形放置是對於拉筋來說的,其實間距是300*1.414=424.2
7. 人防區頂板拉筋怎麼布置
應按照設計文件進行設置,與剪力牆的水平拉筋一樣,正常情況下應是梅花型布置,上下必須拉住外層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