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樓層驗收 鋼筋綁扎主要存在的問題
鋼筋分項工程驗收要點:
1) 按施工圖核查縱向受力鋼筋,檢查鋼筋品種、直徑、數量、位置、間距、形狀和尺寸。
2) 檢查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構造鋼筋和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3)檢查鋼筋接頭:如綁扎搭接,要檢查搭接長度、接頭位置和數量(錯開長度、接頭百分率),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要檢查外觀質量、取樣試件力學性能試驗是否達到要求、接頭位置(相互錯開)、數量(接頭百分率)。
對鋼筋綁扎可以重點檢查以下內容。
① 鋼筋的交叉點應採用鐵絲扎牢;
②板和牆的鋼絲網,除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的交叉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的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雙向受力的鋼筋,須全部扎牢;
③梁和柱的箍筋,除設計有特殊要求時,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方向錯開設置;
④柱中的豎向鋼筋搭接時,角部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45°(多邊形柱為模板內角的平分角,圓形柱則應與模板切線垂直);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
Ⅱ 鋼筋的綁扎要求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扎鋼筋和安裝鋼筋骨架時,必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且不可任意減少腳手架和馬道。
Ⅲ 鋼筋工在綁扎鋼筋時需要掌握哪些要點
(1)在綁扎鋼筋前,應抄按設襲計圖紙規定的鋼筋間距劃線,以確保鋼筋位置准確,間距一致。
(2)板中受力鋼筋應擺在分布鋼筋的下面,而懸臂板中受力鋼筋應擺在分布鋼筋的上面,以確保構件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的位置往往容易擺錯,必須引起注意。
(3)在基礎鋼筋中,有時要預留柱子插筋。留設方法,應先取三隻箍筋將插筋綁成短骨架,底腳應與基礎網筋扎牢。
Ⅳ 鋼筋綁扎的要點是什麼
一、綁扎前的基本要求:
1、暗柱豎向主筋位置調整:根據上茄配返牆體控制頃唯線調整牆體鋼筋、洞口暗柱主筋間距及位置。
2、頂板及梁窩施工縫處理:檢查頂板施工縫及梁窩是否剔鑿到位,否則嚴禁綁扎。
3、清理模板基層:清掃模板上刨花、碎木、電線管頭等雜物。4、放線定位:放出軸線及上部結構定位邊線,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依線綁筋。
二、鋼筋綁扎要點:
1、執行幾個五公分標准:頂板鋼筋起步筋距牆邊5cm起步,陽台欄板豎向鋼筋距牆邊起步5cm;
2、頂板保護層控制:板筋保護層墊塊梅花形布置,間距1000mm,保證保護層的厚度。
3、頂板馬凳鐵設置:為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在兩層鋼筋間加設馬凳,馬蹬間距1.5米一道放置。頂板負彎矩筋處根據牆體走向兩側各放置一道馬磴。馬磴鐵要求放置在頂板下鐵最下層鋼筋上側。
4、施工縫設置:頂顫乎指板及樓梯間休息平台施工縫留置:跨中1/3處。5、綁扎要求:綁扎板筋時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可採用順扣或八字扣。
Ⅳ 建築施工鋼筋綁扎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如何做鋼筋成品保護
建築施工鋼筋綁扎過程中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如何做鋼筋成品保護?下面中達咨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以供參考。
一、鋼筋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操作要點
1、工藝流程
場地清理→彈線→剪力牆暗柱主筋連接→柱、牆鋼筋綁扎→梁鋼筋綁扎→板鋼筋綁扎→清理驗收。
2、鋼筋下料完成後,做好預檢工作,核對鋼筋的級別,型號、形狀、尺寸及數量是否與加工配料單相同。
3、剪力牆暗柱主筋連接:12㎜≤直徑≤18㎜的鋼筋採用電渣壓力焊連接,接頭位臵錯開50%,上下層接頭間距大於35d,且大於等於500mm。接頭距板距離大於等於500mm。
電渣壓力焊流程:檢查設備、電源→鋼筋端頭制備→安裝焊接夾具和鋼筋→安防焊劑罐、填裝焊劑→施焊→回收焊劑→卸下夾具。
焊接前將鋼筋端部的120mm范圍內的鐵銹、雜質刷凈,焊葯經250℃烘烤。焊接夾具的上下鉗口須夾緊上、下鋼筋;鋼筋一經夾緊,不得晃動。上下兩根鋼筋焊接時,軸線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引燃電弧後,先進行電弧過程,然後加快上鋼筋的下送速度,使鋼筋端面與液態渣池接觸,轉變為電渣過程,最後在斷電的同時,迅速下壓上鋼筋,擠出熔化金屬和熔渣。接頭焊接完畢,稍作間歇方可回收焊劑和卸下焊接夾具,敲去渣殼後,四周焊包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於4mm。
綁扎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從底板伸出的插筋上。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按已劃好的箍筋位臵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臵,並綁扎牢固。保護層塑料墊卡卡在柱豎筋外皮上,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准確。
4、牆鋼筋綁扎
綁扎順序:清理彈線→清理牆脊晌余體豎向立筋→連接豎向筋→畫水平筋線→綁扎水平筋→綁扎預留洞的加固鋼筋→謹讓綁扎牆體雙層拉鉤與支撐筋→掛好塑料墊塊→驗收。
牆體鋼筋採用搭接連接,牆體鋼筋拉筋為C6,600mm*600mm梅花形設臵。鋼筋搭接長度中心及兩端要進行綁扎,綁絲尾扣必須用手壓向牆內。牆體雙排筋綁好拉筋與支撐筋,保持牆體鋼筋位臵正確。牆體安裝完畢,對伸出的豎向筋應進行修整,並予以固定,澆築砼時設專人看管,確保澆築後鋼筋位臵正確。為確保牆體鋼筋骨架垂直,豎向立筋綁扎時必須吊垂直後再綁扎水平筋,並搭好專用腳手架,不得站在牆體鋼筋上操作。
5、梁、板鋼筋綁扎
綁扎順序:放梁位臵線→支梁底模→合梁側模、樓板平台模板支設→穿梁縱向受力筋→畫箍筋位臵→綁扎箍筋→畫樓板鋼筋位臵線→綁扎樓板下筋(插入安裝預埋)→墊馬凳、綁扎樓板上筋。
5.1梁鋼筋綁扎
先穿梁的下部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放上部鋼筋,然後套好箍筋;在主筋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隔一定間距將上部鋼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逐個綁牢,短、長向同時配合進行。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臵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梁與柱交接處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為1.5h(h為梁高)。樑柱節點處,由於梁筋穿在柱筋內側,導致梁筋保護層加大,應採用漸變箍筋,漸變長度一般為600mm,以保證箍筋與梁筋緊密綁扎到位。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梁主筋接頭位臵為:上筋在跨中1/3范圍內,下筋在距支座1/3范圍內。主、次梁相交處及樑上起柱處,在主梁內附加吊筋。懸挑梁主筋內伸長度不小於1.5倍的懸挑長度與內跨跨度1/3之較大值。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墊塊厚度等於主筋保護層厚度,間距800mm。
5.2、板鋼筋綁扎:
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墨斗在模板櫻滾上彈好主筋,分布筋間距線,從梁邊50mm開始。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後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板筋綁扎時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臵。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000㎜。
二、鋼筋成品保護
1、剪力牆、柱鋼筋綁扎後,不準踩踏。
2、板上、下層鋼筋綁扎時,支撐馬鐙要綁牢固,防止操作時踩變形。
3、安裝電線管,暖線管或其他設施時,嚴禁隨意割斷和移動鋼筋。
4、樓板的受力鋼筋、負彎矩鋼筋綁好後,不準在上面踩踏行走。澆築混凝土時應採用專用的澆築跳板,並派鋼筋工專門負責修理,保證負彎矩筋位臵的正確性。
5、模板內面塗隔離劑時不要污染鋼筋。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Ⅵ 樓梯在綁扎鋼筋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要搭接時,應在受力部位較小處搭接,搭接接頭數規范有明確規定。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1
8.4.1 鋼筋連接可採用綁扎搭接、機械連接或焊接。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的類型及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混凝土結構中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受力鋼筋上宜少設接頭。在結構的重要構件和關鍵傳力部位,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連接接頭。
8.4.2 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其他構件中的鋼筋採用綁扎搭接時,受拉鋼筋直徑不宜大於25mm,受壓鋼筋直徑不宜大於28mm。
8.4.3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互相錯開。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圖8.4.3)。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
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當直徑不同的鋼筋搭接時,按直徑較小的鋼筋計算。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宜大於50%;對板、牆、柱及預制構件的拼接處,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並筋採用綁扎搭接連接時,應按每根單筋錯開搭接的方式連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按同一連接區段內所有的單根鋼筋計算。
並筋中鋼筋的搭接長度應按單筋分別計算。
8.4.4 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應根據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計算,且不應小於300mm。
8.4.5 構件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採用搭接連接時,其受壓搭接長度不應小於本規范第8.4.4條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的70%,且不應小於200mm。
8.4.6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橫向構造鋼筋應符合本規范第8.3.1條的要求;當受壓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的范圍內各設置兩道箍筋。
8.4.7 縱向受力鋼筋的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連接鋼筋的較小直徑。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機械連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於50%;但對板、牆、柱及預制構件的拼接處,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縱向受壓鋼筋的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機械連接套筒的保護層厚度宜滿足有關鋼筋最小保護層厚度的規定。機械連接套筒的橫向凈間距不宜小於25mm;套筒處箍筋的間距仍應滿足相應的構造要求。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結構構件中的機械連接接頭,除應滿足設計要求的抗疲勞性能外,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縱向受力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於50%。
Ⅶ 鋼筋籠的綁扎有什麼注意事項
1、箍筋的間距、箍筋的彎鉤長度、方向、箍筋的規格大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專。
2、主筋的間屬距、排距,錨固長度是否符合要求。
3、扎絲是否滿扎了。吊筋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確。
4、主筋保護層的尺寸是否正確。主筋錨固彎鉤方向是否正確。
5、鋼筋表面是否有油污或是銹蝕嚴重,需要清除油污和鋼筋的銹等。
6、鋼筋綁扎時,要檢查鋼筋料有無用錯。
Ⅷ 鋼筋綁扎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6、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
7、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布置,箍筋彎鉤採用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8、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
Ⅸ 鋼筋綁扎工程中有哪些應注意的事項
在工程建設中,鋼筋彷彿是建築物的骨架,是支撐建築物的主要結構體系。由於具有一定的韌性,建築出現裂縫後鋼筋可保護樓梯使建築物處於穩定狀態。鋼筋綁扎質量十分重要,鋼筋工程如何通過監理的驗收而不被挑出毛病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自檢鋼筋綁扎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鋼筋綁扎完畢後應按照以下幾方面對鋼筋的綁扎工作進行檢查。(1)對照結構圖紙檢查鋼筋的鋼號、直徑、根數、間距、位置都是否正確,在此過程當中,我們一定要細心,將每一根梁每一塊板都檢查到位,主要注意鋼筋的綁扎位置,避免出現工人識圖不熟練造成的鋼筋綁扎錯誤。(2)檢查鋼筋的接頭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搭接長度都要符合規范要求不能過短,但太長就會造成工程損失。(3)檢棗或睜查鋼筋墊塊綁扎是否符合要求,以此保證保護層厚度。(4)檢查鋼筋的綁扎是否牢固,用手拽動觀察是否松動。(5)在鋼筋的表面不能有油漬否則無法和混凝土更好地咬合、粘貼。(6)鋼筋安裝的偏差須在質量驗收能夠通過的范圍內,以保證驗收通過。除以上需要注意的鋼筋驗收標准外,在建築不同部位都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底板:1.內外牆交界處按照規范將鋼筋錨固入外牆。2.拉結筋的間距不應大於500mm,且綁扎位置要均勻。3.暗柱箍筋在止水鋼板斷開處應與止水鋼板焊接,單面焊10d。4.要保證馬凳筋不變形,墊塊數量不能少,這些是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途徑。5.牆柱插進在底板的部分需要加設水平筋、箍筋,其間距不大於500mm,不少於兩道。牆體:1.在洞口位置需要加設加強筋。2.牆筋要保證鋼筋型號對應、根數對應,箍筋的綁扎方法要正確。3.在核心筒的施作過程中應避免因電梯盒的施工而破壞了主體結構。4.門框牆水平筋在洞口處應封閉。頂板:1.設置拉結筋,凳歲要求與底板相同。2.人防門吊鉤要與門框垂直,勾最上排受力筋。3.當有電管線穿越牆體時必須使用熱鍍鋅鋼管,在中間部位還需做翼環,兩側設置過線盒。柱鋼筋:1. 確保柱鋼筋團橡位置、型號都與圖紙一一對應,還要觀察箍筋位置與綁扎方式是否正確。2.觀察柱子中心位置與放線是否有偏離,確保位置端正才可澆築混凝土。3.箍筋間距是否都正確,尤其應當關注加密區的位置及長度是否正確。梁鋼筋:1.梁鋼筋需要注意當中的吊起筋的彎曲角度、彎曲位置以及其箍筋的配置情況。2.梁中鋼筋的搭接長度是我們要注意的問題,往往在這種地方容易被忽略。3.箍筋加密區一定要仔細檢查,不能遺漏,該加密的地方一定要做到位。有了以上的幾點注意事項,想必大家在工程中遇到鋼筋檢查的問題也就有了方向。解決好這些問題是我們通過監理驗收的第一步,一定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在自檢的環節上力爭做到完美,才能做出高質量工程完美通過驗收,也為自己為他人節省了時間,更重要的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加快工程進度。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