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焊條用量計算的公式
條消耗量的計算公式如下:其焊縫橫截面積可查表
m=alp/1 — K S
式中 m ——焊條消耗量 (g) ;
A ——焊縫橫截面積 (cm2) ;
J——焊縫長度 (cm) ;
p——熔敷金屬的密度 (g/cm3) ;
Ks——焊條損失系數,
另一種是非鐵粉型焊條消耗量的計算公式:
m=alp/Kn * (1+Kb)
式中 m——焊條消耗量 (g) ;
A ——焊縫橫截面積(cm2),可查表 :
l——焊縫長度 (cm) ;
p——熔敷金屬的密度 (g/cm3) :
Kb——葯皮質量系數,可查表 :
Kn——金屬由焊條到焊縫的轉熔系數(包括因燒損、飛濺及焊條頭在內的損失 )。
已知厚度為20mm的鋼板,開V形坡口,焊縫長度L為3m,焊條採用5015,求焊條的消耗量?
(查表得熔敷金屬截面積A=250mm2,鋼的密度ρ=7.8g/cm3,轉熔系數Kn=0.79,焊條葯皮的重量系數Kb=0.32。)
解:已知熔敷金屬截面積A=250mm2,鋼的密度ρ=7.8g/cm3,轉熔系數Kn=0.79,Kb=0.32,L=3m。
由公式得:
(1)鋼筋單面焊焊縫橫截面積如何算擴展閱讀
1、鉻不銹鋼具有一定的耐蝕(氧化性酸、有機酸、氣蝕)、耐熱和耐磨性能。通常用於電站、化工、石油等設備材料。鉻不銹鋼焊接性較差,應注意焊接工藝、熱處理條件及選用合適電焊條。
2、鉻13不銹鋼焊後硬化性較大,容易產生裂紋。若採用同類型的鉻不銹鋼焊條(G202、G207)焊接,必須進行300℃以上的預熱和焊後700℃左右的緩冷處理。若焊件不能進行焊後熱處理,則應選用鉻鎳不銹鋼焊條。
3、鉻17不銹鋼,為改善耐蝕性能及焊接性而適當增加適量穩定性元素Ti、Nb、Mo等,焊接性較鉻13不銹鋼好一些。採用同類型的鉻不銹鋼焊條(G302、G307)時,應進行200℃以上的預熱和焊後800℃左右的回火處理。
4、鉻鎳不銹鋼焊條具有良好耐腐蝕性和抗氧化性,廣泛應用於化工、化肥、石油、醫療機械製造。
⑵ 鋼筋橫截面面積的公式是什麼
S=π×D×D/4 其中D為公稱直徑
⑶ 鋼筋的截面積怎麼算
實際上所用的公式就是計算圓形面積公式:S=πr^2
25鋼筋截面面積為πr^2=3.14×(25/2)^2=490.625mm^2
25是鋼筋直版徑,除以2變成半徑權r
鋼筋截面是有專門的鋼筋表查詢,直接對應查詢即可,如下圖:
⑷ 鋼筋焊接計算公式 懂的來
鋼筋代換計算公式
(鋼筋代換計算公式
一、 抗彎承載力(強度)驗算: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基本公式為:
M≤Mu=fyAs(ho-fyAs/2a1fcb)
當砼強度等級超過C50,a1取1.0.
鋼筋代換後的截面強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fy2---擬代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1---原設計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2---擬代換鋼筋的截面面積
As1---原設計鋼筋的截面面積
ho2---擬代換鋼筋合力作用點至構件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
ho1---原設計鋼筋合力作用點至構件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
fc---砼抗壓強度設計值
b---構件截面寬度
二、鋼筋代換抗剪承載力(強度)驗算:
鋼筋砼受彎構件,當配有箍筋和彎起鋼筋時,其: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公式為:
v≤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αs,
αs---斜截面上彎起鋼筋與構件縱向軸向的夾角,一般取αs=45°,當梁截面較高時取αs=60°
即鋼筋砼受彎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砼承擔的剪力;2、箍筋承擔的剪力;3、彎起鋼筋承擔的剪力。
其中:
箍筋所承擔的剪力為:
vsv=1.25fyvAsvho/s, 所以,
(1)、箍筋代換應滿足:
fyv2Asv2/s2≥fyv1Asv1/s1
fyv2---擬代箍筋換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v1---原設計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v2---擬代換箍筋截面積
Asv1---原設計箍筋截面積
s2---擬代換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距離
s1---原設計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距離
彎起鋼筋所能承載的剪力為:
vsb=0.8fyAsbsinαs,所以,
(2)、彎起鋼筋代換後應滿足:
fy2Asb2≥fy1Asb1
fy2---擬代換彎起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1---原設計彎起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b2---同一彎起平面內擬代換彎起鋼筋的截面積
Asb1---同一彎起平面內原設計彎起鋼筋的截面積
當fy2Asb2<fy1Asb1時,即擬代換彎起鋼筋抗力小於原設計彎起鋼筋的抗力時,可通過適當增強箍筋的方法補強。
(3)、箍筋代換量計算:
Fyv2Asv2/s2≥fyv1Asv1/s1+2vj/3ho
Fyv2---擬代換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v1---原設計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v2---擬代換箍筋截面積
Asv1---原設計箍筋截面積
s2---擬代換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間距
s1---原設計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間距
ho---構件截面有效高度
vj---彎起鋼筋代換引起斜截面抗剪承載力(強度)
(4)、降低值的計算式:
Vj =0.8(fy1Asb1-fy2Asb2) sinαs
三、 鋼筋代換抗裂驗算:
構件最大裂縫寬度計算:
ωmax =αcrΨσsk(1.9c+0.08deq/ρte)Es
ωmax---構件最大裂縫寬度
αcr---構件受力特徵系數(對受彎構件取αcr=2.1)
Ψ---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
Es---鋼筋彈性模量
deq---受拉區縱向鋼筋的等效直徑,deq =Σnid²i/Σniυidi
ρte---按有效受拉砼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縫寬度計算中,當ρte<0.01時,
取0.01;ρte=(As+Ap)/Ate
c---最外層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底邊的距離(mm):當c<20時,取20;當c>6時,取65
當:Ψ<0.2時,取0.2;Ψ>1時,取1;
對直接承受重復荷載的構件取Ψ=1;
Ψ=1.1-0.65ftk/ρteσsk
σsk---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計算的鋼筋砼縱向受拉鋼筋的應力,對受彎構件:
σsk =Mk/0.87hoA
N1*(3.14*D1^2/4)*fy1=N2*(3.14*D2^2/4)*fy2
N為鋼筋數量
D為直徑
fy1為設計鋼筋的強度
fy2為替換鋼筋的強度
⑸ 怎樣計算鋼筋橫截面積
1、螺栓的截面積為圓形,設圓形的直徑為D,則圓面積為3.14*D*D/4。
2、直徑24的螺栓截面積為:3.14*24*24/4=452.16(mm)²。
⑹ 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計算公式
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計算公式:S=πr²=0.25πD²(π=3.14,r為鋼筋半徑,D為鋼筋直徑)
直徑18的鋼筋截面積是:254.34平方毫米
計算方法如下:
根據截面積S計算公式:S=0.25πD²=0.25×3.14×18²=254.34(平方毫米)
也可以用這個公式:S=πr²=3.14×(18÷2)²=254.34(平方毫米)
(6)鋼筋單面焊焊縫橫截面積如何算擴展閱讀:
鋼筋橫截面積是一個圓的面積。圓的面積=πr²=0.25πD²(π=3.14,r為圓半徑,D為圓直徑)
圓面積是指圓形所佔的平面空間大小,常用S表示。圓是一種規則的平面幾何圖形,其計算方法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開普勒的求解方法,卡瓦利里的求解方法等。
圓的面積就是:圓的半徑(r)的平方乘以π,圓是直徑(D)的平方的0.25倍,再乘以π。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
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⑺ 鋼筋截面面積怎麼計算
鋼筋截面積s=π·r²。
例如:直徑為12的鋼筋截面積s=3.1415926×12²=452.39mm²。
鋼筋符號,指的是鋼筋參數符號等。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kg)。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
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⑻ 鋼筋面積計算公式
1已知條件
梁截面寬度b=250mm,高度h=500mm,受壓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緣距離a's=35mm,受拉鋼筋合力點到截面近邊緣距離as=35mm,混凝土強度等級C30,縱向受拉鋼筋強度設計段仔凱值fy=300Mpa,縱向受壓鋼筋強度設計值f'y=300Mpa,非抗震設計,設計截面位於框架梁梁中,截面設計彎矩M=150kN·m,截面下部受拉。
2配筋計算
查混凝土規范表4.1.4可知
fc=14.3Mpa ft=1.43Mpa
由混凝土規范6.2.6條可知
α1=1.0 β1=0.8
由混凝土規范公式(6.2.1-5)可知混凝土極限壓應變
εcu=0.0033
由混凝土規范表4.2.5可得鋼筋彈性模握喚量
Es=200000Mpa
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ξb=0.550
截面有效高度
h0=h-a's=500-35=465mm
受拉鋼筋戚余最小配筋率
ρsmin=0.0021
受拉鋼筋最小配筋面積
Asmin=ρsminbh
=0.0021×250×500
=268.67mm2
混凝土能承受的最大彎矩
Mcmax=α1fcξbh0b(h0-0.5ξbh0)
=1.0×14.3×0.550×465×250×(465-0.5×0.550×465)
=308912928N·mm >M
由混凝土規范公式(6.2.10-1)可得
αs=M/α1/fc/b/h20
=150000000/1.0/14.3/250/4652
=0.19
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
ξ=1-(1-2αs)0.5=1-(1-2×0.19)0.5=0.217
由混凝土規范公式(6.2.10-2)可得受拉鋼筋面積
As=(α1fcbξh0)/fy
=(1.0×14.3×250×0.22×465)/300
=1206.28mm2
As>Asmin,取受拉鋼筋面積
As=1206.28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