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有哪幾種錨固形式,錨固長度是多少
鋼筋錨固分為直錨和彎錨。
能直錨時可採用直錨方式,錨固長度lae,當直錨長度不足時,可採用彎錨方式,錨固長度0.4lae+15d,其中,0.4lae是平直段,15d是彎折後的錨固段。
㈡ 樓板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要怎麼確定
樓板鋼筋錨固長度:250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回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答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8.3.1條的規定: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普通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示計算:Lab=α×(fy/ft)×d。式中:Lab為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fy為錨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α為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光圓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根據錨固條件按下式計算,且不應小於200mm:La=ξaXLab式中:La為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ξa為錨固長度修正系數。當考慮抗震時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應按下式計算:LaE=ξaEXLa式中:LaE為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為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ξaE為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㈢ 鋼筋錨固長度如何規定的
鋼筋錨固長度如何規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為此構件中的縱筋伸入彼構件內的長度,以彼構件的完整邊線起算。
【鋼筋錨固長度如何規定的】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礎中;牆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錨固長度」應成為鋼筋工的第一概念。
錨固長度是圖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圖集中均有列表。
錨固長度在101-1.3.4圖集中總分兩種:非抗震與抗震,內容是不同的。
選擇錨固長度的前提條件是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抗震等級,然後參照鋼筋種類決定。
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於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12d;非框架梁包括:簡支梁;連系梁;樓梯梁;過梁;雨蓬陽台梁;但不包括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另有規定。
當邊柱內側柱筋頂部和中柱柱筋頂部的直錨長度小於錨固長度時,可向內或向外側彎12d直角鉤。
受力鋼筋通過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將所受的力傳遞給混凝土所需的長度。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
混凝土結構設計使用一個計算公式來計算錨固長度,這個公式內含有一項「鋼筋外形系數」,
對光面鋼筋、帶肋鋼筋、刻痕鋼絲、螺旋肋鋼絲、鋼絞絲等不同類型的鋼筋規定了不同的系數。再以鋼筋的錨固形式、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設計計算面積與實際配筋面積的比值等等因素,對計算的錨固長度進行修正,可以得到鋼筋錨固長度。這樣計算的結果雖然洞戚檔比較精確,但卻因得出的資料太多,一般不採用。
【梁簡支支座的鋼筋錨固】
1)梁簡支支座處理論上講彎矩等於零,其上部縱向受力鋼仔拆筋應力也應接近零。在許多情況下,梁按簡支計算但梁端實際受到部分約束,梁端部還會產生負彎矩,仍應配置上部負彎矩鋼筋,且按受拉鋼筋錨固,錨固長度。
2)簡支梁和連續梁簡支端的下部縱筋,從理論上講在支座處即無正彎矩,也無負彎矩,縱向鋼筋應力也應為零,但實際不盡然。首先,支座以外納亂的梁底縱向受力鋼筋仍是有應力的,其向支座內沿伸的部分應有一定的錨固長度,才能在支座邊建立起承載所必需的應力。其次,盡管簡支支座處負彎矩較小,但正是剪力最大部位。由於彎矩和剪力的共同作用,容易在支座附近的區域內產生彎剪斜裂縫,斜裂縫底部縱向鋼筋有可能承擔斜裂縫頂部截面相應的彎矩。經試驗研究及分析,當支座截面有可能產生斜裂縫時,伸入支座的縱向受力鋼筋錨固長度las應不小於0.35倍的la。
通過以上學習和了解,想必您現在對鋼筋錨固長度已經有了一定了解。那麼,希望今天的內容對您有所說明。
㈣ 鋼筋錨固長度的規定
鋼筋錨固長度的規定
答:鋼筋錨固長度的規定有:基本錨固長度 Lab、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 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抗震樑柱縱向鋼筋節點部位的錨固長度LabE(我認為11G101系列圖集應以規范稱呼為宜。)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8.3鋼筋的錨固
8.3.1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1 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b=α×(ƒy/ƒt)×d (8.3.1-1)
式中: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α—錨固鋼筋外系數,光面鋼筋為0.16,帶肋鋼筋為0.14;
ƒy—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ƒ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60時,按C60取值;
d—錨固鋼筋的直徑。
②. 2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按下列公式計算,且不應小於200mm;
La=ζa Lab (8.3.1-3)
式中:La——受拉鋼筋錨固長度;
ζa——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普通鋼筋按本規范第8.3.2條規定的規定取用,當多於一項時,可按連乘計算,但不應小於0.6;對預應力筋,可取1.0。
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11.1.7 混凝土結構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的基本錨固和連接除應符合本規范第8.3節和8.4節的有關規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③. 1 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應按下式計算:
LaE=ζaE La (11.1.7-1)
式中:ζ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La——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按本規范8.3.1條確定。
④.抗震樑柱縱向鋼筋節點部位的錨固長度LabE計算公式:
LabE=ζaE Lab
式中:ζ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
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㈤ 鋼筋錨入長度規范
法律分析:鋼筋錨固長度是指受力鋼筋通過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將所受的力傳遞給混凝土所需的長度,用來承載上部所受的荷載。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標准(含標准樣品),是指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
標准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團體標准、企業標准。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推薦性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准。
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國家鼓勵採用推薦性標准。
第三條 標准化工作的任務是制定標准、組織實施標准以及對標準的制定、實施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