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板式筏板什麼情況下設置中間層鋼筋,依據是什麼
依據就是11G103 P83,如果平板筏板厚度超過2m需要設置中層鋼筋網
2. 11G-3中發現當平板筏板厚度大於2米時就應該設置筏板中間層鋼筋 那麼我想知道中間層鋼筋的接頭位置怎麼定
中間層鋼筋為構造鋼筋,不用考慮接頭位置,按常規50%錯開搭接,或與設計溝通,包括搭接倍數有無特殊要求。
3. 筏板厚度大於2米規范
當筏板厚度大於2m時,宜在板厚中部設置舉廳水平中層雙向鋼筋網片,直徑不小於12mm的鋼筋網片
宜在板厚中部設置水平中層雙向鋼筋網片,直徑不小於12mm的鋼筋網片是大體積混凝土,防止內部裂縫的構造措施。「假如筏板厚度超過5米」是一種假蔽蘆設,真正需要這么厚就於特種情況,需要特別手段來分析和處理。這都是設計的事,施工方的責任是照圖紙完成。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年版)混凝土厚板及卧置於地基上的基礎筏板,當正並隱板的厚度大於2m時,除應沿板的上、下表面布置的縱、橫方向鋼筋外,
4. 筏板基礎構造筏板配筋的要求
筏板配筋率一般在圓信0.5%~1.0%為宜。當板厚度小於300mm時單層配筋態棗,板厚度等於或大於300mm時雙層配筋。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100mm~200mm,當有墊層時,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不宜小於35mm.筏板的分布鋼筋,直徑取8mm、10mm,間距200mm~300mm.筏板配筋不宜粗而疏,以有利於發帆腔拆揮薄板的抗彎和抗裂能力。
筏板配筋除符合計算要求外,縱橫方向支座處尚應有0.10%~0.15%的配筋率的鋼筋連通;跨中則按實際配筋率全部貫通。筏板懸臂部分下的土體如可能與筏板底脫離時,應在懸臂上部設置受力鋼筋。當雙向懸臂挑出但梁不外伸時,宜在板底布置放射狀附加鋼筋。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5. 建築工程筏板基礎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建築工來程筏板基礎鋼筋布置自要求如下:
1、筏板基礎的鋼筋間距不應小於150mm,宜為200~300mm,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採用雙向鋼筋網片配置在板的頂面和底面。
2、當筏板的厚度大於2m時,宜沿板厚度方向間距不超過1m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其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
3、對梁板式筏基,牆柱的縱向鋼筋要貫通基礎梁而插入筏板中,並且應從樑上皮起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
相關拓展:鋼筋的加工製作
1、箍筋:箍筋一般都用細鋼筋,加工時採用機械折彎。這些鋼筋切斷時可用切斷機、鋼筋大剪或砂輪鋸,切斷後應將不同的樣式、型號、規格分別放置。成型時,每個樣式的箍筋先做一個樣板,然後校核各部位尺寸及角度,無誤後批量加工。
2、主筋:主筋的加工製作應按圖示規格尺寸和規范的規定,端部的錨固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3、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6. 建築工程筏板基礎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筏板板筋宜雙向雙層配置,局部柱距較大及內力較大處鋼筋間距可局部加密,配筋版率權≥0.15%。筏板厚度變化處或標高變化處,宜採用放斜角平滑過渡,避免應力集中。
現澆板鋼筋雙向是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
在布置雙層雙向鋼筋時,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筏板作用
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基礎。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7. 筏板承台砼厚超過多少需要設抗裂鋼筋
筏板是筏板,簡脊謹承台是承台,不論砼厚超過多少也不需要設抗裂鋼攔基筋。只有夠稱「大體積」混凝土時,考慮野告中間設一層鋼筋網格,抵抗溫度賬縮應力。「大體積混凝土」的條件是構件最小尺寸≧10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