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想包工地鋼筋工的活,我先前應該學些什麼呢我對工地的事還一無所知。我應該學些什麼呢
1.學會找到懂的人幫你
2.鋼筋工程量的計算這塊應該要懂,不讓容易被忽悠
3.要知道做這塊需要哪些工具
4.找到合適的工人幫你做
5.和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處好關系
Ⅱ 工地鋼筋需要上跳板嗎,怕高可以干鋼筋工嗎
其實剛筋工在工地的安全指數挺高的是工地的先頭部隊,鋼筋的製作條件可是在平面上,又不著攀爬什麼,而且有很多是要在地下製造好才吊上去的,至於上跳板就算要那也是熟手師傅的事情,等你適應了的時候就沒什麼了
Ⅲ 鋼筋工施工的技術交底及表格...
技術交底記錄魯JJ一005工程名稱施工單位交底部位工序名稱交底提要:交底內容: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註:本記錄一式兩份,一份交底單位存,一份接受交底單位存。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監制 磚混結構鋼筋綁扎技術交底依據標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GB50300-2001《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高層建築混凝土技術規程》 JGJ3 -20021、范圍本工藝標准適用於磚混結構、外磚內模結構的構造柱、圈樑、板縫鋼筋綁扎工藝。2、施工准備2.1作業條件2.1.1、核對鋼筋級別、型號、形狀、尺寸及數量,是否與設計圖紙及加工配料單相同。2.1.2、彈好標高水平線及構造柱的外皮線。2.1.3、構造柱鋼筋綁扎前,柱板施工縫已處理完畢,柱筋調整完畢並辦理完隱檢手續。2.2材質要求2.2.1、鋼筋:應有出廠材質證明及復試報告。鋼筋應無老銹及油污。2.2.2、綁絲:可採用20-22號鐵絲或火燒絲(根據鋼筋的規格確定)。2.2.3、控制混凝土保護層用的塑料卡子、塑料墊塊應有足夠的承載強度,塑料墊塊的規格尺寸根據鋼筋的直徑和設計的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確定(或現場預制水泥砂漿保護層墊塊)。2.3主要工機具鋼筋彎曲機、卷揚機、鋼筋切斷機、鋼筋鉤子、撬棍、鋼筋扳子、綁扎架、鋼絲刷、粉筆、尺子等。3、操作工藝3.1工藝流程3.1.1、構造柱鋼筋綁扎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施工縫砼表面鑿毛、修整底層伸出的構造柱搭接筋——安裝構造——柱鋼筋骨架綁扎搭接部位箍筋3.1.2、圈樑鋼筋綁扎畫鋼筋位置線——放箍筋——穿圈樑受力筋——綁扎箍筋3.1.3、板縫鋼筋綁扎支板縫模板——預制板端頭預應力錨固筋彎成45°——放通長水平構造筋——與板端錨固筋綁扎3.2操作工藝3.2.1構造柱鋼筋綁扎3.2.1.1、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3.2.1.1先將兩根豎向受力鋼筋平放在綁扎架上,並在鋼筋上畫出箍筋間距。3.2.1.2根據畫線位置,將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個綁扎,要預留出搭接部位的長度。為防止骨架變形,宜採用反十字扣或纏扣綁扎。箍筋應與受力鋼筋伊持垂直;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放置。為防止骨架在運輸中變形,構造柱對角鋼筋之間用彎起筋綁扎固定。3.2.1.3穿另外二根受力鋼筋,並與箍筋綁扎牢固。箍筋端頭彎鉤角度為1350,其彎鉤的彎曲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的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箍筋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3.2.1.4在柱頂、柱腳與圈樑鋼筋交接的部位,應按設計要求加密柱的箍筋;無設計要求時加密范圍一般在圈樑上、下均為500mm,箍筋間距為1OOmm(柱腳加密區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後再綁扎)。3.2.2、修整底層伸出的構造柱搭接筋根據已放好的構造柱位置線,檢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設計和抗震規范的要求。底層構造柱豎筋與基礎圈樑錨固要求:有設計要求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無設計要求時,3.2.2.1無基礎圈樑時,埋設在墊層或基礎混凝土座內,如圖1所示;3.2.2.2當牆體附有管溝時,構造柱埋沒深度應大於溝深。(圖2)3.2.3、安裝構造柱鋼筋骨架先在搭接處的鋼筋套上箍筋,注意箍筋應交錯布置。然後再將預制構造柱鋼筋骨架立起來,對正伸出的搭接筋,對好標高線,在豎筋搭接部位各綁3個扣,兩端中問各一扣。骨架調整後,可以順序從根部加密區箍筋開始往上綁扎。3.2.4、綁扎搭接部位鋼筋3.2.4.1構造柱鋼筋必須與各層縱橫牆的圈樑鋼筋綁扎連接,形成一個封閉框架。3.2.4.2在砌磚牆大馬牙槎時,沿牆高每50cm埋設兩根Φ6.5水平拉結筋,與構造柱鋼筋綁扎連接。3.2.4.3砌完磚牆後,應對構造柱鋼筋進行修整,以保證鋼筋位置及間距准確。3.2.2圈樑鋼筋的綁扎3.2.2.1、一般採用預制圖梁鋼筋骨架,然後按編號吊裝就位進行組裝後支模板。也可現場綁扎,後支模板。一般採用硬架支模方法。如在模內綁扎時,按設計圖紙要求間距,在模板側幫畫箍筋位置線。放箍筋後穿受力鋼筋。箍筋搭接處應沿受力鋼筋互相錯開。3.2.2.2、圈樑與構造柱鋼筋交叉處,圈樑鋼筋放在構造柱受力鋼筋內側。圈樑鋼筋在構造柱部位搭接時,其搭接倍數或錨人柱內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3.2.2.3、圈樑鋼筋的搭接長度要符合設計及《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對鋼筋搭接的有關要求。如下表: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C20C25高於C25I級鋼筋35d30d25dII級鋼筋(月牙紋)45d40d25d註:①當I、II繼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其搭接長度應按表中的數值增加5d;②當螺紋鋼筋直徑不大於25mm時,其搭接長度應按表中的數值減少5d;③當有抗震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應增加5d。3.2.2.4、圈樑鋼筋應互相交圈,在內牆交接處、牆大角轉角處的錨固長度,均要符合設計要求。3.2.2.5、樓梯間、附牆煙囪、垃圾道及洞口等部位的圈粱鋼筋被切斷時,應搭接補強,構造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標高不同的高低圈樑鋼筋,應按設計要求搭接或連接。3.2.2.5.1圈樑鋼筋綁完後,應加鋼筋保護層墊塊,以控制受力鋼筋的保護層。3.2.2.5.2鋼筋下料應嚴格按照(建築物抗震構造詳圖)(磚牆樓房)圖集要求設置;3.2.3、板縫鋼筋綁扎3.3.2 支完縫模板作完預檢,將預制圓孔板外露預應力筋(即鬍子筋)彎成弧形,兩塊板的預應力外露筋互相交叉,然後綁通長φ6水平構造筋和豎向拉結筋,見圖3.3.2。3.3.3 長向板在中間支座上鋼筋連接構造見圖3.3.3。3.3.4 牆兩邊高低不同時的鋼筋構造見圖3.3.4。3.3.5 預制板縱向縫鋼筋綁扎見圖3.3.5。3.3.6 構造柱、圈樑、板縫鋼筋綁完之後,均要求做隱蔽工程檢查,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圖3.3.2圖3.3.3圖3.3.44、質量標准4.1一般規定4.1.1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4.1.2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4.1.2.1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4.1.2.2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4.1.2.3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4.1.2.4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4.2原材料主控項目4.2.1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樣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4.2.2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4.2.2.1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4.2.2.2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4.2.3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檢驗方法:檢查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報告。一般項目4.2.4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檢查數量:進場時和使用前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4.3鋼筋加工主控項目4.3.1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4.3.1.1HPB235級鋼筋末端應作180o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倍;4.3.1.2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o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4.3.1.3鋼筋作不大於90o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4.3.2除焊接封閉環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4.3.2.1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本規范第5.3.1條的規定外,尚應不小於受力鋼筋直徑;4.3.2.2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於90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4.3.2.2.1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本規范第5.3.1條的規定外,尚應不小於受力鋼筋直徑;4.3.2.2.2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於90o;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135o;4.3.2.2.3箍筋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一般項目
4.3.3鋼筋調直宜採用機械方法,也可採用冷拉方法。當採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235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4%,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1%。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4.3.4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表4.3.4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檢驗方法:鋼尺檢查。表4.3.4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圖3.3.5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彎起鋼筋的彎起位置±20箍筋內凈尺寸±54.4鋼筋連接主控項目4.4.1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4.4.2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抽取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檢查數量;按有關規程確定。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一般項目4.4.3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4.4.4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 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的規定對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的外觀進行檢查,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檢查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4.4.5當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4.4.5.1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4.4.5.2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4.4.5.3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4.4.6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扎接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L(LL為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圖4.4.6)。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4.4.6.1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4.4.6.2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4.4.6.3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粱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圖4.4.6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及接頭面積百分率註:圖中所示搭接接頭同一連接區段內的搭接鋼筋為兩根,當各鋼筋直徑相同時,接頭面積百分率為50%。4.4.7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4.4.7.1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4.4.7.2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4.4.7.3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4.4.7.4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拄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檢驗方法:鋼尺檢查。4.5鋼筋安裝主控項目4.5.1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數量:全數檢查。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一般項目4.5.2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表4.5.2的規定。檢查數量:在統一檢驗批內,對梁、拄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表4.5.2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幫扎鋼筋網長、寬±10鋼尺檢查網眼尺寸±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幫扎鋼筋骨架長±10鋼尺檢查寬、高±5鋼尺檢查受力鋼筋間距±10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最大值排距±5保護層厚度基礎±10鋼尺檢查柱、梁±5鋼尺檢查板、牆、殼±3鋼尺檢查幫扎鋼筋、橫向鋼筋間距±20鋼尺量連續三檔,取最大值鋼筋彎起點位置20鋼尺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鋼尺檢查水平高差+3,0鋼尺和塞尺檢查註:1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取其中的較大值;2表中梁類、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5、成品保護5.1、構造柱、圈樑鋼筋如採用預制骨架時,應在指定地點墊平碼放整齊。5.2、往樓層上吊運鋼筋存放時,應清理好存放地點,以免變形。5.3、不得踩踏已綁好的鋼筋,綁圈樑鋼筋時不得將梁底磚碰松動。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鋼筋變形:鋼筋骨架綁扎時應注意綁扣方法,柱筋採用纏扣法,梁筋採用套扣法。6.2、箍筋間距不符合要求:多為放置磚牆拉結筋時碰動所致。應在砌完後合模前修整一次。6.3、樓板端頭鋼筋連接不當應在樓板吊裝前將板端外露預應力筋彎成450,吊裝就位後加通長鋼筋綁扎。同時要注意在安裝樓板過程中,不得將板端外露預應力筋折斷。6.4、陽台處鋼筋壓扁:陽台下的圈樑為「1」形箍筋,吊裝陽台時必須注意保護,如碰壞,應將陽台吊起,修整鋼筋後,重新就位陽台。7、質量記錄本工藝標准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7.1 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7.2 鋼筋機械性能試驗報告。7.3 進口鋼筋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和可焊性試驗報告。國產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和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的,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7.4 鋼筋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資料。7.5 鋼筋分項隱蔽工程驗收記錄。8、安全環保措施8.1鋼材、半成品等應按規格、品種分別堆放整齊,製作場地要平整,工作台要穩固,照明燈具必須加網罩。8.2拉直鋼筋,卡頭要卡牢,地錨要結實牢固,拉筋沿線2米區域內禁止行人。人工絞磨拉直,不準用胸、肚接觸推杠,並緩慢松解,不得一次松開。8.3展開盤圓鋼筋要一頭卡牢,防止回彈,切斷時要先用腳踩緊。8.4人工斷料,工具必須牢固。掌克子和打錘要站成斜角,注意扔錘區域的人和物體。切斷小於30厘米的短鋼筋。應用鉗子夾牢,禁止用手把扶,並在外側設置防護箱籠罩。8.5多人合運鋼筋,起、落、轉、停動作要一致,人工上下傳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線上。鋼筋堆放要分散、穩當,防止傾斜和塌落。8.6在高空、深坑綁扎鋼筋和安裝骨架,須搭設腳手架和馬道。8.7綁扎立柱、牆體鋼筋,不得站在鋼筋骨架上和攀登骨架上下。柱筋在4米以內,重量不大,可在地面或樓面上綁扎,整體豎起;柱筋在4米以上,應搭設工作台。柱樑骨架,應用臨時支撐拉牢,以防傾倒。8.8綁扎高層建築的圈樑、挑檐、外牆、邊柱鋼筋,應搭設外掛架或安全網。綁扎時掛好安全帶。8.9起吊鋼筋骨架,下方禁止站人,必須待骨架降落到離地l米以內始准靠近,就位支撐好方可摘鉤。
Ⅳ 鋼筋工具體是做什麼的
鋼筋工主要是在工地上製作、安裝鋼筋。建築工還有有木工,砌築工,鋼筋工,電專工,水暖工,抹屬灰工,混凝土工。
鋼筋工是指使用工具及機械,對鋼筋進行除銹、調直、連接、切斷、成型、安裝鋼筋骨架的人員。該職業共設四個等級,分別為: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該職業要求從業者手指、手臂靈活,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
木工:負責模板支護和拆除(需懂結構圖紙)。
砌築工:負責磚混牆體隔斷牆的砌築。
電工:負責建築現場及建築物照明,動力,生活用電,電力設備管線等的安裝和敷設。
Ⅳ 鋼筋工,需要懂哪些看圖技巧
鋼筋工需要懂得哪些看圖技巧?
鋼筋工也要學會看圖,否則的話,你的工作質量一定不能按計劃完成
Ⅵ 鋼筋工在綁扎鋼筋時需要掌握哪些要點
(1)在綁扎鋼筋前,應抄按設襲計圖紙規定的鋼筋間距劃線,以確保鋼筋位置准確,間距一致。
(2)板中受力鋼筋應擺在分布鋼筋的下面,而懸臂板中受力鋼筋應擺在分布鋼筋的上面,以確保構件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的位置往往容易擺錯,必須引起注意。
(3)在基礎鋼筋中,有時要預留柱子插筋。留設方法,應先取三隻箍筋將插筋綁成短骨架,底腳應與基礎網筋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