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鋼筋拉筋規格怎麼計算方法

鋼筋拉筋規格怎麼計算方法

發布時間:2023-11-21 14:37:52

1. 鋼筋中拉筋的規格和布筋間距

梅花形布復置計算剪力牆的制鋼筋為雙向雙排鋼筋直徑16間距200*200,兩排之間應用拉筋拉接,拉筋間距400,即隔一個雙向鋼筋交叉點(一般水平鋼筋在外,豎向鋼筋在內)設一拉筋,拉筋與剪力牆面垂直。以牆體或者板面計算為例,間距300*300梅花布置和矩形布置,面積尺寸取0.6*0.9米為算例:梅花布置個數:(0.6/0.3+1)*0.9/0.3*2=18個,注意這個計算順序0.6和0.9中取小的放入括弧內,順序一變,計算結果就不對。矩形布置個數:(0.6/0.3+1)*(0.9/0.3+1)=12個所以不是人們常說的梅花布置是矩形布置個數的兩倍。自己畫個小圖,數一數就很清楚了。

2. 拉筋長度如何計算

拉筋指的槐蘆是為提高鋼筋骨架的整體性而起拉結作用。

拉筋同時勾住主筋和箍筋時,其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拉筋長度=(h【梁寬】-保護層*2+2d1)+11.9【抗震彎鉤長】*d1*2 d1為箍筋直徑

(2)拉筋只勾住主筋時,其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拉筋長度=(h【梁寬】-保護層*2)+11.9【抗震彎鉤長】*d*2

(2)鋼筋拉筋規格怎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乎野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歲明喊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3. 剪力牆拉筋長度計算公式

-插筋長度及根數
插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1+插筋搭接長度1.2Lae (綁扎) 插筋長度=彎折長度a+豎直長度h1+基礎露出長度500 (機械) 插筋根數=﹛(剪力牆凈長-插筋間距)/插筋間距+1﹜*排數
水平筋長度及根數
內側水平筋長度=牆外側長度(A1+L1+L2+A4)-保護層*2+15d*2(連續通過、搭接) 外側水平筋長度=牆外側長度(A1+L1+L2+A4)-保護層*2 (連續通過)=牆外側長度(A1+L1+L2+A4)-保護層*2+0.65Lae*2(搭接) 節點設置-剪力牆-第13行
水平筋根數=﹛(基礎高度-基礎保護層)/500-1﹜*排數 (兩端不布置水平筋) =﹛(基礎高度-基礎保護層)/500﹜*排數 (任一端布置水平筋) =﹛(基礎高度-基礎保護層)/500+1﹜*排數 (兩端都布置水平筋)
---拉筋長度及根數
拉筋長度=(h-保護層*2+2d)+1.9d*2+ max(10d,75mm)*2 (勾住主筋和箍筋)=(h-保護層*2+4d)+1.9d*2+ max(10d,75mm)*2 (勾住箍筋)
拉筋根數=﹛(牆凈長-剪力牆豎向筋間距)/拉筋間距+1﹜*基礎水平筋層數 (滿布) 水平筋及拉筋在基礎層:間距≦500,且不少於兩道水平分布筋與拉筋。
垂直筋長度及根數 底層、中間層
垂直筋長度=層高+搭接長度1.2Lae (綁扎) 垂直筋長度=層高 (機械)
垂直筋根數=﹛(剪力牆凈長-牆豎筋間距)/牆豎筋間距+1﹜*排數
垂直筋長度及根數 變截面層
伸入上層縱筋長度=層高+縱筋搭接長度1.2Lae (綁扎)=層高-本層露出長度+上層露出長度 (機械)
不伸入上層縱筋長度=層高-節點高(板)+錨固Lae (綁扎)=層高-本層露出長度-節點高(板)+錨固Lae (機械)
插筋長度=錨固長度1.5Lae+搭接長度1.2Lae (綁扎)=錨固長度1.5Lae+本層露出長度500 (機械)
垂直筋根數=﹛(剪力牆凈長-牆豎筋間距)/牆豎筋間距+1﹜*排數
垂直筋長度及根數 頂層
縱筋長度=層高-節點高(板)+錨固Lae (綁扎)=層高-本層露出長度-節點高(板)+錨固Lae (機械)
垂直筋根數=﹛(剪力牆凈長-牆豎筋間距)/牆豎筋間距+1﹜*排數

4. 拉筋的計算公式

梅花型拉筋計算時容易混淆,設長為x,寬為y,間距為a,一般想法是拉筋根數=(x/a+1)×(y/a+1)。其實這樣不對, 梅花型拉筋是每一個點的垂直間距都是a,如果按照(x/a+1)×(y/a+1)計算就忽略了中間的梅花點的拉筋,正確的解應該 =(x/a+1)×(y/a+1)+(x-a/a+1)×(y-a/a+1)=2xy/a×a+(x+y)/a+1。(面積乘2 除以間距的平方)+(周長的一半除以間距)+1。

在實際操作中是從第二排鋼筋開始拉筋,公式可改為(x-a/a+1)×(y-a/a+1)+(x-2a/a+1)×(y-2a/ a+1)=2xy/a×a-(x+y)/a-1。(面積乘2除以間距的平方)-(周長的一半除以間距)-1。

以上計演算法是沒有考慮除間距產生的尾數和奇偶性。

5. 鋼筋計算公式大全

鋼筋計算公式大全如下:

一、柱鋼筋

1、柱縱筋單根長度=柱基礎內插筋+柱凈高+錨固長度+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2、柱箍筋:單根長度=(b-2c+h-2c)*2+2* max(10d,75)。

5、架立筋單長=凈跨長-凈跨長/3*2+150*2。

6、箍筋單長(2肢箍)=(長-2保+寬-2保)*2+2* max(10d,75)。

7、側面縱向鋼筋(腰筋)。構造筋長度(G打頭的鋼筋)=凈跨長+2*15d。抗扭筋長度(N打頭的鋼筋)=凈跨長+2*錨固長度。

8、拉筋: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

9、附加吊筋:吊筋單根長度=次梁寬+2*50+2*(梁高-2保)/sin45°(sin60°)+2*20d。

當主梁高≤800時,吊筋角度為45度;當主梁高>800時,吊筋角度為60度。

10、屋面框架梁屋面樑上部通長筋=總凈跨長+左錨固+右錨固+搭接長度*搭接個數。

6. 剪力牆拉筋長度計算公式

1、剪力牆拉筋長度計算公式為:
拉筋長度=(牆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2、剪力牆拉筋根數計算為:
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3、剪力牆拉筋是為了確保設計配置的鋼筋固定在最佳位置,需要在雙層鋼筋間按大約每米一點設置拉接鋼筋。用於這種拉接的鋼筋,就叫剪力牆拉筋。剪力牆拉筋分為雙向拉筋和梅花雙向拉筋。

7. 磚牆里的拉結筋手算怎麼計算

一、計算方法:

1、牆體拉結筋的個數=(牆高-0.05)/0.5 (單位:m) 長度專=(構造柱平行鋼屬筋邊長度)+2m+6.25*2*d

2、牆體拉結筋的個數=凈高/0.5 *2 (單位:根) 長度=構造柱寬度+(設計或圖集要求升入牆內長度)+6.25*2*d(單位:m)

二、拉結筋的釋義:

拉結筋,通過植筋、預埋、綁扎等連接方式,使用HPB300、HRB335等鋼筋按照一定的構造要求將後砌體與混凝土構件拉結在一起的鋼筋。

三、圖示:

8. 鋼筋算量的方法及公式

一般直筋長度=構件長-兩端保護層厚度+彎鉤+其他增加值;

彎起筋長度=構件長-兩端保護層厚度+彎鉤+斜長增加值+其他增加值;

封閉雙肢箍=(B+H)*2-8(c-d)+2*11.9d;

拉筋=b-2*(c-d)+11.9d*2;

另一個的邊寬度相當於1/3的構件斷面寬度:L=1/3b*2+(h-2c+2d)*2+11.9d*2;

兩個相套的箍筋為一邊寬相當於2/3的構件斷面寬度的兩個封閉單箍:L=(2/3b*2+(h-2c+2d)*2+11.9d*2);

箍筋肢數:

簡支梁肢數=(構件長-2倍保護層厚)/箍筋間距+1;

框架梁肢數=(梁凈長-2*0.05)/箍筋間距+1;

板的分布筋長=分布筋分段計算長度+2*(保護層厚+鋼筋最小搭接長度);

負彎矩筋長=負彎矩筋水平段從牆邊伸入板內長度+支撐板的磚牆厚度-保護層厚+2*(h-2*c);

分布筋長度=板長-2*負彎矩筋水平段長度+2*鋼筋最小搭接長度;

肢數=負彎矩筋水平段長度/分布筋長度+1;

(8)鋼筋拉筋規格怎麼計算方法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帶肋鋼筋: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

月牙肋鋼筋: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縱肋:平行於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肋。

橫肋:與縱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帶肋鋼筋的相對肋面積:橫肋在與鋼筋軸線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與鋼筋公稱周長和橫肋間距的乘積之比。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鉤或彎曲:

①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②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③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

④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a.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b.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c.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幫條焊接頭適用於焊接直徑10~40mm的HPB235、HRB335、HRB400鋼筋。鋼筋幫條焊宜採用雙面焊,不能進行雙面焊時,也可採用單面焊。幫條宜採用與主筋同級別或同直徑的鋼筋製作;如幫條級別與主筋相同時,幫條直徑可以比主筋直徑小一個規格;如幫條直徑與主筋相同時,幫條鋼筋級別可比主筋低一個級別。

鋼筋搭接焊接頭或幫條焊接頭的焊縫厚度h應不小於0.3倍主筋直徑;焊縫寬度b不應小於0.7倍主筋直徑。

對於直徑大於等於10mm的熱軋鋼筋,其接頭採用搭接,幫條電弧焊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焊接接頭當設計有要求時應採用雙面焊縫,無特殊要求時一般可採用單面焊縫。對於Ⅰ級鋼筋的搭接焊或幫條焊的焊縫總長度應不小於8d;對於Ⅱ、Ⅲ級鋼筋,其搭接焊或幫條焊的焊縫總長度應不小於10d,幫條焊時接頭兩邊的焊縫長度應相等。

2)幫條的總截面面積應符合下列要求:當主筋為Ⅰ級鋼筋時,不應小於主筋截面面積的1.2倍;當主筋為Ⅱ、Ⅲ級鋼筋時,不應小於主筋截面面積的1.5倍。

為了便於施焊和使幫條與主筋的中心線在同一平面上。幫條宜採用與主筋同鋼號,同直徑的鋼筋製成,如幫條與主筋級別不同時,應按設計強度進行換算。幫條的長度應滿足相應的焊縫要求。

閱讀全文

與鋼筋拉筋規格怎麼計算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拋光不銹鋼管用什麼拋光膏拋好 瀏覽:801
鍍鋅方管角碼 瀏覽:355
合金裝備和平行者怎麼手動存檔 瀏覽:277
牛奶糊在不銹鋼鍋底怎麼處理 瀏覽:528
恆豐銀行三方管存 瀏覽:618
j757低合金鋼焊條什麼價格 瀏覽:153
鋁合金窗油漆怎麼去掉 瀏覽:725
如何選擇不銹鋼壓鑄 瀏覽:923
cad鋼板用什麼填 瀏覽:174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裡面有哪些好詞佳句 瀏覽:825
方管焊的樓梯草圖 瀏覽:801
不銹鋼腐蝕廣告牌多少錢 瀏覽:554
徐州哪裡有小口徑精密鋼管 瀏覽:170
4mm厚不銹鋼板多少錢一噸 瀏覽:333
鈦合金棒的密度多少 瀏覽:599
羅普斯金和不銹鋼哪個好 瀏覽:320
平板車拉鋼板20噸左右什麼車型好 瀏覽:624
pkpm如何如何計算出鋼管的量 瀏覽:556
為什麼cdr焊接之後上不了色 瀏覽:803
做模具的銅什麼價格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