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的直徑是怎麼計算
鋼筋直徑6=0.222、8=0.395、10=0.617、12=0.888、14=1.21、16=1.58、18=2.0、20=2.47、22=2.98、25=3.85kg。
常用的還有原木材積表《原木材積表(GB 4814-84)》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本標准於1984—12—22發布,1985—12—01實施,本標准由國家標准局批准,本標准講述了原木材積表規則的詳細信息,本標准適用於所有樹種的原木材積計算。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繁瑣,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②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截面設計如何確定鋼筋直徑和根數
遵照現行規范DB50010-2010、GB50011-2010、JGJ3-2010也就滿足了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梁:1、由正截面承載能力計算得出的配筋面積As,查表中適合直徑及根數,同時要考慮梁寬,保證保護層及鋼筋間距滿足規范要求,一排能放幾根,第二排的應能對稱,間距滿足規范要求;鋼筋根數多了要考慮有沒有可以不進入支座的;直徑太粗要考慮支座尺寸錨固長能否滿足;等等,對初選的直徑、根數進行調整。
2、由斜截面承載能力計算查表直接得出箍筋直徑、肢數、間距。
柱:根據結構抗震等級按規范規定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縱筋的最少量配置,核算柱的抗彎矩承載能力後進行調整;箍筋按基本抗震構造措施的體積配箍特徵值計算體積配箍率確定箍筋直徑、間距;
牆:1、牆的豎向分布筋、水平分布筋按規范規定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最少量配置直徑、間距;
2、牆肢的構造邊緣構件、約束邊緣構件的縱筋,按規范規定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最少量配置直徑、根數,必要時進行抗震驗算;按規范規定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的體積配箍特徵值λv計算體積配箍率確定陰影區箍筋直徑、間距;陰影區外按λv/2配。這里包含箍筋、拉鉤、牆的水平分布筋體積;
3、牆的連梁的箍筋,按水平荷載下產生的剪力計算直徑、間距並能滿足構造要求配置。
③ 大梁設計中,鋼筋的直徑,根數和間距有哪些
鋼筋的直徑:箍筋φ6~16常用6~12,縱筋φ12~36常用φ12~25;
根數:依不同工程,按內計算和規范要求有不容同的配置;
間距:梁底部的,間距不小於25mm且不小於縱筋直徑;樑上部的,間距不小於30mm且不小於縱筋直徑;
腹筋:直徑不小於φ12,間距沿腹板高@200mm。
④ 板的設計時,鋼筋間距怎麼選擇,鋼筋直徑一般是多少,怎麼選擇表格里的兩條線什麼意思老師沒有說。我
表格上很多線條,樓主問的是哪兩條?選擇鋼筋直徑及間距宜應考慮板的厚度並專符合混屬凝土設計規范的構造要求。一般樓面現澆板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
樓主算得463,宜首選Φ8@100、Φ10@170、Φ8/10@140,次選Φ10@160、Φ8/10@130.都不錯。見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9章 結構構件的基本規定,9.1節 板 各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