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曉得:筏板一平方的鋼筋量怎樣算鋼筋是25間距是180,雙層雙向。
不要按每平米的量乘以平方數
鋼筋沿長度的布置根數應該是:
(布置長度/布置間距專)(取整數位不四捨五入屬,8.9也依然取8)+1
你說得那筏板鋼筋量應該是:
(筏板長度/180+1)*(筏板寬度-兩端保護層厚度)=單層沿長度方向的鋼筋總長度 (一)
(筏板寬度/180+1)*(筏板長度-兩端保護層厚度)=單層沿寬度方向的鋼筋總長度 (二)
[(一)+(二)]*2=雙層雙向的鋼筋總長度 (三)
25的鋼筋理論重量是3.85kg/m,3.85*(三)就是你要的整個筏板的鋼筋量了
切記,不要算每平米的量,再用每平米的量乘以筏板面積!!!
② 廣聯達鋼筋算量如何設置筏板鋼筋
畫完筏板後,在筏板受力筋里定義鋼筋底筋或麵筋,布法和板受力筋一樣,如果要鋼筋三維看的話,需要計算之後才能查看 如果廣聯達鋼筋界面沒有鋼筋三維按鈕的話,那用戶就需要升級了,因為舊版本是沒有鋼筋三維功能的。
筏板鋼筋的起步是距離基礎梁1/2板間距,且不大於75,頂部縱筋連接區在1/4凈跨長處,底部縱筋連接區在1/3凈跨長處,如果長度滿足,能通就通,在下一個連接處連接。
(2)如何做好筏板基礎鋼筋工程算量擴展閱讀:
筏板基礎施工鋼筋注意事項:
1、鋼筋進場由物資設備科出示鋼筋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並按規定進行復檢,質量證明書及復檢報告單一式叄份,交工程支術負責人審驗後送資料室存檔。
2、對熱軋鋼筋質量有疑問時或級別不明時,必須進行拉力和冷彎試驗,根據試驗結果確定鋼筋的類別後充許使用,但這類鋼筋不宜在主要承重結構的重要部上使用。
3、鋼筋進場後由施工班組嚴格按批、按規格分別堆放,材質、規格不得混淆。堆放時下部用木方墊好,離地正5-10cm。
4、鋼筋配料應注意下列事項認真熟悉圖紙,弄清圖紙說明,自審和會審記錄,設計變更通知單,材料代用等。弄清構件部位,構件數量,材料規格等。熟悉結構構造,嚴格控制保護層厚度(指主 筋保護層),並應滿足綁扎安裝要求,以免造成施工困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筏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廣聯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算量
③ 廣聯達鋼筋算量軟體操作經驗技巧總結
一、工程設置
1、工程信息
根據設計說明輸入結構類型、設防烈度以及抗震等級。尤其是計算規則的輸入。要根據圖紙對於鋼筋圖集的說明。
2、計算設置
框架梁與非框架梁交接部分增加箍筋的數量應為6(詳圖紙說明);
拉筋配置中直徑為6的一級鋼筋要改為6.5;
板中負筋是否含支座要根據板配筋圖進行修改;
剪力牆、板拉筋以及馬凳筋的布置構造要根據圖紙選擇雙向布置或者梅花布置;
板中分布鋼筋:若圖紙採用直徑為6的一級鋼筋要改為6.5。
3、搭接設置
採用綁扎或者電渣壓力焊要根據結構設計說明進行修改。
4、樓層設置
根據施工圖進行修改。此外,對於各個構件的混凝土等級要根據結構圖說明進行修改。
二、繪圖輸入
1、軸線
根據一層建築平面圖進行軸網的繪制;畫圖如需輔助軸網,要用兩點、平行或者點角進行繪制。
如遇到一項工程有兩個單獨的軸網又必須定義在一個界面時,應該使用點的命令,找到兩個軸網相交的部位,進行繪制。
如果軸網比較復雜,必須導入CAD圖時候,應該注意導入的CAD的尺寸是否和繪制的尺寸一致。如不一致,需要進行修改。
2、柱
進入繪圖界面,軟體默認的是首層的。如圖紙基礎有柱構件,應該切換到基礎界面。
繪制基礎柱構件,應該根據圖紙大樣圖或者結構說明,在柱構件屬性中其他屬性改變插筋信息。其他樓層不需要更改。
當柱構件是偏軸繪制時,只需要選擇柱構件,在界面中選擇查改標注進行修改。
柱構件的鋼筋信息根據柱的定點陣圖進行輸入。
構造柱可以按照結構說明中給定的信息,進行智能布置,智能布置時應按照圖紙修改智能布置的信息。如果智能布置比較麻煩,可以按照上述柱構件的繪制方法進行繪制。
3、牆
暗柱的繪制:剪力牆的繪制應該先繪制暗柱,暗柱的繪制應該根據剪力牆的大樣圖進行輸入鋼筋信息,一般定義暗柱的時候,首選參數化暗柱,如沒有對應的圖型,需選擇異形暗柱。
剪力牆的繪制:剪力牆的鋼筋信息需根據剪力牆大樣圖進行輸入。繪圖時應注意,剪力牆的端點要包括暗柱。這樣方便圖形算量導圖。
砌體加筋:砌體加筋我們不需要設置,只需在計價軟體的時候,用建築面積*0.6(磚混)或者建築面積*1.4(框架)即可。
4、門窗洞
門:根據門窗表和建築圖剖面圖進行繪制
窗:根據門窗表和建築圖剖面圖進行繪制
連梁:定義連梁,輸入鋼筋信息即可。注意要進行原位標注一下,這樣連梁才能被識別。
過梁:過梁一般存在於門窗洞口的上側,定義過梁的信息只需要根據結構設計說明中過梁的尺寸,應用的部位即可。
5、梁
1) 按照結構施工圖中梁的施工圖,進行定義梁構件;定義時,只需填寫梁集中標注的信息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梁的標高。
2) 原位標注的信息,只需要點擊需要標注的部位,進行輸入即可。應該注意的是,如遇變截面、增加抗扭鋼筋或者構造鋼筋等信息時,應該在下部鋼筋中輸入,點擊索引按鈕,即可彈出相應輸入的信息。
3) 如果遇到非框架梁或者較短的梁沒有原位標注時,我們也應該點擊原位標注,使得該梁由粉紅色變成綠色,這樣此梁才算被識別。
4) 繪圖時,梁應該與柱構件交接的部分交接完整。
5) 進行原位標注時,如果跨數和定義跨數不一致的時候,應該點擊重提梁跨的下拉按鈕。進行增減支座。
6)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繪圖時,應該確定好梁的位置。比如結構施工圖中二層梁平法識圖,定義梁構件時,我們應該定義在首層界面。
現澆板:
1) 按照板的結構布置圖,進行定義板,注意施工圖中一共有多少種板。畫的時候把名稱改成相應的名稱,便於以後檢查。
2) 基礎層中有馬凳筋信息的,要輸入馬凳筋信息。
3) 繪圖時,同樣應該注意板的標高。
4) 頂層如果是坡屋面,要用三點定義斜板的功能進行定義。應用動態觀察可以查看效果。
板洞:
一般用在頂層,有上人孔的地方。直接定義即可。
板受力筋:
1) 板受力筋圖紙上一般指的是底筋、上部筋和跨板受力筋(支座鋼筋)和屋面溫度筋。軟體中指的是底筋,麵筋和跨板受力筋(支座鋼筋)和屋面溫度筋。
2) 定義時,要根據板的配筋圖進行繪制,名稱宜改為:板厚+鋼筋信息,這樣便於以後檢查。麵筋的設置只要把類別更改為麵筋即可。
3) 繪圖時,首先要選擇單板、多板或者自定義范圍(根據圖紙決定哪個方便用哪個)如果只存在底筋,我們只要選擇垂直或者平行分別定義即可。如果是雙層配筋,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方式。
4) 板的繪圖一般採用矩形繪圖或者直接繪圖兩種方法。
5) 跨板受力筋的長度在定義時不需要修改,在繪圖時進行重新輸入即可。
板負筋:
1) 施工圖中板負筋稱為支座鋼筋
2) 板負筋的定義:名稱只需要定義鋼筋信息即可。
3) 板負筋的繪制,通常採用畫線布置的方法。
4) 繪制完板負筋後,可以用查看布筋的命令進行查看是否重復布置。
7、基礎
基礎梁:
基礎梁的繪制方法和梁繪制方法相似,不做說明。值得注意的基礎梁的鋼筋信息和梁鋼筋信息時相反的。定義時,不要輸入錯誤即可。
筏板基礎:
1) 筏板基礎繪制方法和板類似,主要有直線繪制和矩形繪制兩種方法。
2) 筏板基礎中有馬凳筋信息的,應該按照施工圖中給定的馬凳筋信息進行輸入。
3) 繪制完筏板之後,筏板一般都會超過地梁外邊線一定距離。如果每邊超出的距離一樣,我們可以使用偏移命令中的整體偏移進行繪制,如果每邊超出距離不一樣,我們可以使用偏移命令中的多邊偏移進行繪制。
筏板主筋:
類似於板受力筋,在此不做說明;
筏板負筋:
類似於板負筋,在此不做說明;
獨立基礎:
1) 定義之前應該仔細觀察獨立基礎的詳圖;
2) 定義時,應該新建一個獨立基礎,在此基礎上通常情況新建參數化獨立基礎單元。之後輸入相應的尺寸和鋼筋信息即可。
條形基礎:
條形基礎的定義和繪制方法同獨立基礎。
樁承台:
樁承台的定義和繪制方法同獨立基礎,唯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配筋形式和樁承台的側面加筋(如果存在的情況)
8、其他
直接根據基礎平面圖、詳圖大樣繪制即可(也可繪制在圖形算量)。
9、單構件輸入
單構件輸入一般有樓梯鋼筋、陽台鋼筋、陽角放射筋等一系列零碎的鋼筋構件。其中樓梯鋼筋是參照圖集、結合施工圖進行數據修改得到的,其他零星鋼筋都需要手算。
三、其他知識
1、當畫到標准層時,每層柱構件或者其他構件相同時,我們可以復制構件到該樓層。
2、當一個樓層存在同樣的構件,我們可以採用鏡像、復制的方法。如果是梁構件時,我們可以選擇應用到同名稱梁;
3、當繪圖構件的位置和圖紙有細小的偏差時,我們可以採用單對齊的方法,使繪圖的構件和圖紙的一致。當構件沒有畫到圖紙中的位置,我們還可以採用移動或者拉伸的方法,使得構件和圖紙中的一致。
4、所有的構件都需要注意標高的問題,應該仔細觀察圖紙,確定好標高。
更多廣聯達鋼筋算量軟體操作經驗技巧總結請關注博毅教育武漢廣聯達培訓班。
在鋼筋2009軟體的計算設置里有關剪力牆垂直鋼筋根數的選項提供了,四捨五入+1,向上取整+1,向下取整+1,四捨五入,向上取整,向下取整,共六個選項可以選擇,此項設置如何正確應用到實際工程中,在同一個工程中,剪力牆所處的位置不同,又如何進行計算設置,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避開軟體設置,單從純手工計算剪力牆豎向受力筋根數的理論上談起,剪力牆的豎向受力筋根數的確定與剪力牆的受到的約束位置有密切關系,本人從事鋼筋現場施工管理多年了,總結一下,剪力牆的豎向受力筋根數判斷可以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兩端均無約束邊緣構造,完全處於自由端的時候,根數確定如下
第二種情況;一端無約束邊緣構造,另一端有約束邊緣構造,單端處於自由端的時候,根數確定如下
第三種情況;兩端均有約束邊緣構造,完全沒有自由端的時候,根數確定如下
以上三種情況在純手工計算剪力牆豎向受力筋的根數確定的問題,在如今推行電算化年代,如何在軟體里進行准確計算呢,現就廣聯達2009鋼筋718版本的模塊下,如何對以上三種情況進行計算設置和畫圖計算做如下技巧分享,如有不妥之處,敬請廣大廣聯達資深用戶批評指正
使用軟體要搞清楚軟體的設置,支持哪些操作,不支持哪些操作,只有工程設置正確了,才能准確的計算工程量,如上面所描述的剪力牆豎向鋼筋根數的計算,就可以通過剪力牆屬性設置里的起步距離和鋼筋根數計算方式來進行設置。設置前要明白一個問題,屬性里的藍色字體是公共屬性,所有共同類別的構件都具有這個屬性,而且是是互相聯動的,這個公有屬性是不能隨便修改的,在設置里是黑顏色字體的,那是構件的私有屬性,此屬性的修改不會涉及到其他同類別構件的屬性,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工程中的剪力牆按照不同位置分開定義,分別修改各自的屬性,匯總計算時按照各自的屬性進行工程量計算和匯總。
首先看第一種情況,兩端都沒有約束的全自由端剪力牆的設置,見下圖
設置後畫圖匯總計算後,軟體計算的根數與手工計算的根數完全吻合。見下圖
再看第二種情況,一端有約束,一端無約束的單自由端剪力牆的設置,見下圖
設置後畫圖匯總計算後,軟體計算的根數與手工計算的根數完全吻合。見下圖
第三種情況,兩端均有約束,無自由端剪力牆的設置,見下圖
【特別說明,上個圖片截圖中的向上取整有誤,感謝各位用戶細心的閱讀本貼內容,因為軟體里沒有向上取整-1的選項,經過不同尺寸的計算對比,選向下取整是合理的,截圖中向上取整是誤點擊造成,由於本人檢查不細,截圖中的選項與分析不一致,給各位造成很大疑惑,在此表示歉意。】
設置後畫圖匯總計算後,軟體計算的根數與手工計算的根數完全吻合。見下圖
小結:由於軟體計算過程中,私有屬性優先於公共屬性,這對處理相同類別的構件出現不同屬性時的設置,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對與同一個類別的剪力牆在不同位置的屬性設置,我們可以利用構件名稱來區分,如圖示里的JLQ-1,在圖紙里的屬性是一樣的,僅僅因為它所處的位置不同,需要單獨設置計算豎向鋼筋受力筋的根數,所以採用JLQ-1A,JLQ-1B,JLQ-1C來區分圖元,
在實際工程施工中,大部分的剪力牆是兩端都有約束暗柱的,所以,正常情況下在工程設置里要將剪力牆的公有屬性設置為上面的第三種類型,把軟體默認的S/2起步距離修改為S,將豎向鋼筋根數計算軟體默認的向上取整+1 修改為向下取整。這兩個設置必須同時修改,才能保證計算結果與手工計算相一致。遇到不同位置的少數剪力牆採用單獨修改私有屬性來處理不同位置的剪力牆豎向鋼筋根數的計算結果。最後希望廣大用戶對以上的論述多提寶貴意見,也希望哪位有更好的處理方法來與我分享,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相信經過以上的介紹,大家對廣聯達鋼筋算量軟體操作經驗技巧總結也是有了一定的認識。歡迎登陸中達咨詢,查詢更多相關信息。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④ 平板筏板基礎鋼筋算量和繪圖步驟
1.PKPM計算,用JCCAD模塊,布置平板筏板。
2.先假定一個厚度然後算沖切,如果通過(沒有紅色數字回,小於1),再看利用復雜答版板有限元計算模型,看配筋結果是否好配。
3.如果沒有問題,及可以畫施工圖了。
4.如果不可以,返回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至於施工圖,你可以繼續在網上求。
⑤ 筏板基礎配筋計算
一般來復說這種筏板基礎的配筋制釆用雙層雙向方式就行了,也就是說底筋為雙向16厘鋼筋,面層也一樣,鋼筋間距為20厘米,總量為:(12x81x2+16x61x2)x1.58/1000=6.16噸,另外還有雙層鋼筋之間的支撐凳筋,每米一個,用8厘鋼筋,總量要增加幾公斤吧。
⑥ 鋼筋算量怎麼算
鋼筋算量方法(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
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
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⑦ 筏板基礎拉筋平均一平方米幾根鋼筋量一平方大概多少
第一步算數量:
1.按圖紙而定,一般人防要求拉筋間距是不大於500,也就是小於等於500,假設筏板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是200,.那麼拉筋可以按400算(不超過500)。得到拉筋的數量1000/200*1000/200=25個
第二步算鋼筋量,假設筏板厚度500,扣除保護層50,拉筋長度是500-50*2=400mm,假設拉筋直徑用8mm,面積是8*8*3.14/4=50.24mm2,鋼的密度一般按7.85噸/m3,換算出來就7.85*10^3Kg/m2.那麼8厘鋼筋每延米長就是50.24/1000000*7.85*1000=0.394kg/m,拉筋長度(不算彎鉤,要算就加上120*2mm)0.4m*0.394kg/m=0.1576kg,有25個,25*0.1576=3.94kg,也就是1平方米,用8厘,筏板厚度是500的話,拉筋用鋼量是3.94kg
⑧ 筏板基礎底板鋼筋計算
鋼筋重量:一米的重量(公斤)=直徑(厘米)*直徑(厘米)*0.617
2.5*2.5*0.617=3.856kg/m墊層100的不用鋼筋。
筏板每一平方米採用Ф25@150=28.5條鋼筋(雙層),就是110.2kg/m2,旁邊採用Ф25@200=就4條/m,就是15.42kg/m2。
筏板,在基礎工程中的一塊混凝土板,板下是地基,板上面有柱,牆等。因其如筏浮於土上面,而被形象地稱為筏板。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地基作為建築物基礎。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建築物不均勻沉降。
(8)如何做好筏板基礎鋼筋工程算量擴展閱讀:
成品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帶肋鋼筋: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
月牙肋鋼筋: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縱肋:平行於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肋。
橫肋:與縱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帶肋鋼筋的相對肋面積:橫肋在與鋼筋軸線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與鋼筋公稱周長和橫肋間距的乘積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