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構造柱植筋上口沒有鋼筋怎麼回事
沒有先砌砌體牆。
澆築鋼筋混凝土柱前應確定皮數桿,並在皮數桿上標明拉結筋位置。這樣既可保證拉結筋不漏放,又可使拉結筋與磚砌體水平灰縫一致。
與箍筋焊接。在規定位置將拉結筋與同一標高的箍筋焊牢;如果在同一標高無箍筋,可在±20毫米內將箍筋移至與拉結筋同一標高並焊牢;如果在±20毫米內無箍筋,可加設一道箍筋再行焊牢。
❷ 構造柱鋼筋演算法
構造柱的模板面積計算公式:
(D指馬牙槎的外伸長度;K指牆體寬度;H為柱高度為):
當構造柱位於單片牆最前端時, S=(K×3+D×2)×H
當構造柱位於L或一形牆體相交處時,S=(K×2+D×4)×H
當構造柱位於T形牆體相交處時,S=(K×1+D×6)×H
當構造柱位於十形牆體相交處時,S=D×8×H。
構造柱的計算規則:
1、構造柱跡正物只適用先砌築牆後澆注的情況,如構造柱為先澆注後砌牆者,不論斷面大小,均按周長1.2米以內搗制矩形柱定額執行。牆心柱按構造柱定額及相應說明執行。
2、構造柱按全高計算,與磚牆清塌嵌接部分的體積並入柱身內體積計算。
(2)構造柱鋼筋為零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例:構造柱柱高3m,截面尺寸為240mm*240mm,與長牆咬槎為60.
解:構造柱模板面積=(0.24+0.06*2)*3*2
構造柱砼體積=(0.24*0.24+0.03*0.24*2)*3
其他計算方法
如是240*240的構造柱,(240*240+240*30*邊數)*柱高;
如是370*370的構造柱,(370*370+370*30*邊數)姿液*柱高;
如是240*370的構造柱,(240*370+有馬牙槎的邊長*30*邊數)*柱高
❸ 廣聯達鋼筋算量中柱子直筋計算長度為0是什麼原因
乙肝核心抗體也叫抗-HBc,英文縮寫是HBcAb。包括乙肝核心抗體IgM和乙肝核心抗體IgG,常用競爭法檢測。HBV感染後,在多數人血清中能檢出此抗體,是一種敏感的血清學標志,也是乙型肝炎急性感染的早期標志,在血清中存在的時間很長,有些人滴度很高。
❹ 構造柱鋼筋常見問題
構造柱鋼筋常見問題:
一:構造柱主筋錯位。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在澆築圈樑和混凝土時,構造柱主筋統一移位.其次構造柱端部箍筋和密區露箍或未綁紮好,特別是在圈樑處,主筋不到位,成捆狀.從而導致錯位.
二:構造柱混凝土有蜂窩、孔洞及露鋼筋等
模板與牆體接觸面不嚴密而漏漿或者混凝土配料中粗骨料粒徑過大,砂率偏低以及水灰比過大,這樣一方面降低了房屋的整體性以及構造柱的承載能力,另一方面是鋼筋的加速腐蝕,影響建築物的耐久性.
三:尺寸把握不到位。
比如放線時,軸線的移位,馬牙槎不垂直,施工時未吊鉛垂線等一些原因,最終導致了整體數據出現偏差.
四:鋼筋捆綁不夠扎實緊湊。
有些建築人員對施工規范認識不夠,出現主筋搭接不夠、錨固不夠.箍筋加密區不夠高,特別是在圈樑處不進行綁箍筋.支模前未校正箍筋,致使箍筋成束、松動等.在此過程中,每一步驟都要切實把握好,一定確保整體質量的嚴密性,不可以大意,不能出現一點細節上的問題,從而保證了整體的協調安全性。
❺ 廣廈結構里梁的配筋率顯示為0是怎麼回事
梁頂計算配筋很多情況下是零。
實際配筋採用架立筋,架立筋在計算中不考慮其貢獻,即相當於受壓鋼筋為零。
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柱子為軸心受壓構件。在橋梁工程中,一般指的是面積配筋率,即受拉鋼筋面積與主梁面積之比。
❻ 混凝土構造柱沒放鋼筋怎麼辦有何後果
混凝土不結實,易斷裂。
一、砼麻面
現象:砼表面局部缺漿粗糙,或有許多小凹坑,但無鋼筋和碎石外露。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幹凈,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拆模時砼表面被粘損。
2、鋼模板脫模劑塗刷不均勻,拆模時砼表面粘結模板。
3、模板接縫拼裝不嚴密,灌注砼時縫隙漏漿。
4、砼振搗不密實,砼中的氣泡未排出,一部分氣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二、蜂窩
現象:砼局部酥鬆,砂漿少碎石多,碎石之間出現空隙,形成蜂窩狀的孔洞。
原因分析:
1、砼配合比不合理,碎石、水泥材料計量錯誤,或加水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碎石多。
2、砼攪拌時間短,沒有拌合均勻,砼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3、未按操作規程澆注砼,下料不當,使碎石集中,造成砼離析。
4、砼一次下料過多,沒有分段、分層灌注,振搗不實或下料與振搗配合不好,未允分振搗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穩定性不足,振搗砼時模板移位,造成嚴重漏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