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廣聯達算出的鋼筋接頭比實際少好多
要在鋼筋算量時,前面設置那鋼筋接頭設置根據實際進項設置,設置成圖紙要求的搭接方式
Ⅱ 鋼筋的算量包括哪些啊
是計算鋼筋的樣式,尺寸,總長度,根數,和重量。
Ⅲ 鋼筋算量軟體中為什麼KZ的直筋長度的計算結果小於0
樓上回答有誤,03G101-1隻有樑上柱的插筋,沒有基礎柱的插筋,樑上柱插筋彎鉤為12d. 基礎插筋參04-101-3P45的表進行計算,因為彎鉤與豎直長度相關. 彎鉤長度a的取值表: 柱牆插筋錨固長度與彎鉤長度對照表 堅直長度 彎鉤長度a ≥0.5LaE(≥0.5la) 12d且≥。
Ⅳ 工程造價鋼筋怎麼算量
鋼筋算量一般來按圖紙源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以鋼材的理論重量計算。根據各地方定額要求分類合計(如:一、二級鋼12以內,25 以內;三級鋼12以內、25以內;等。。。)看別人的計算底稿不如自己做一遍來得有體會深刻。就先用手工按鋼筋下料單,計算一下小構件,熟練了再用軟體計算就更容易了。
初學時要不怕吃苦,一個一個構件計算,看準圖紙和規定的圖集上的標注,實在吃不準的可以請教一下鋼筋工班長,有的鋼筋工班長也不錯哦。不要放不下面子就好。
Ⅳ 鋼筋算量入門知識
鋼筋算量最終需要的結果是鋼筋重量。
鋼筋重量的計算規則按《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要求:
工程量按 設計圖示鋼筋(網)長度(面積) 乘以單位理論重量計算。
鋼筋重量= 鋼筋設計長度 * 鋼筋根數 * 鋼筋理論重量(密度)
鋼筋設計長度=構件內凈長+ 支座 內 錨固長度 (或端部收頭)
鋼筋設計長度超過鋼筋出廠長度時,需要 連接 。
鋼筋算量的總體思路,主要針對鋼筋算量的三項核心內容:
「錨固」、「連接」、「根數」。
鋼筋設計長度確定工程造價的鋼筋算量。
鋼筋實際長度指導施工的鋼筋翻樣。實際長度就要考慮鋼筋加工變形。
工程中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構件與構件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形成一幢完整的建築物。
這樣,構件中的鋼筋也相應的相互關聯,以共同承受荷載。
構件與構件相關位置,稱為「節點」。構件在「節點」處關聯,其中一個構件稱為「節點本體」,另一個構件稱為「節點關聯」,節點本體必然是某構件的一個部分,該構件即為節點本體構件。
節點本體 是節點關系的 「支座」。
「平法」是「建築結構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的簡稱。
「平法」產生的結果是建築結構施工圖。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結構施工圖表達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的具體配置。
設計文件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種是設計圖樣,二是文字說明。
應用平法設計方法,將 鋼筋構造標准化 形成《G101》系列國家標准構造圖集。
每冊平法圖集由「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兩部分組成。
Ⅵ 鋼筋的下料長度為什麼要減去個量度差
鋼筋加工前按直線下料,經彎曲後,外邊緣伸長,內邊緣縮短,而中心線不變。這內樣,鋼筋容彎曲後的外包尺寸和中心線長度之間存在一個差值,就是量度差值。在計算下料長度是必須加以扣除。否則會形成下料太長,造成浪費;或彎曲成形後鋼筋尺寸大於要求,造成保護層不夠;甚至鋼筋尺寸大於模板尺寸二造成返工。因此,鋼筋下料長度應為各段外包尺寸之和減去各彎曲處的量度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