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預算造價中怎樣計算人工費調差
假如甲乙雙方合同約定,人工、材料報價時的單價與實際施工時的單價浮動在5%以內,其風險或者受益由承包人承擔,當人工、材料單價浮動超過5%時,超過部分由發包人承擔風險或者受益。該工程鋼筋一分項工程,綜合單價中,人工費400元(定額基價為200元),鋼筋4000元(暫不考慮其他輔助材料),機械費100元(定額基價也為100元),安全文明施工費率18.36%,企業管理費費率33.3%,利潤率22%,規費費率3.14%,稅率3.461%,
由此算出綜合單價為[400+4000+100+(200+100)*(18.36%+33.3%+22%)]*(1+3.14%)*(1+3.461%)=5037.74,若施工時人工工資單價漲到65元/工日,鋼筋漲價到4500元/t,則該分項工程結算價款應該為多少?我來幫他解答提問者採納2012-12-26 12:13原人工工資單價為多少元/工日,追問原人工單價60元/工日回答根據上述情況,已知:該工程鋼筋一分項工程,綜合單價中,綜合單價為
[400+4000+100+(200+100)*(18.36%+33.3%+22%)]*(1+3.14%)*(1+3.461%)=5037.74,施工時人工工資單價漲到65元/工日,鋼筋漲價到4500元/t,合同規定的是當地造價管理站發布的價格,報價時人工為60元/工日,鋼筋4000元/t,施工時人工為65元/工日,鋼筋為4500元/t。合同規定施工時造價管理站發布價格與報價時造價管理站發布價格浮動5%之內不調整合同綜合單價,超過5%調整價差。計算需調增的價格如下:
超過5%調整價差 人工費調整價差:
原60元/工日,
現65元/工日
每工日需增加費用 65-60*(1+5%)=2元/工日
原工日數400(元)/60(元/工日)=6.67工日
人工費調整價差 6.67工日*2元/工日=13.34元
(2)材料費調整價差: (鋼筋)
原4000元/t, 現4500元/t
每t需增加費用 4500-4000*(1+5%)=300元/t
原材料數量 4000(元)/4000(元/t=1t
材料費調整價差 1t*300元/t=300元
(1) (3)超過5%調整價差:
(2) (人工費調整價差+材料費調整價差)*(1+3.14%)*(1+3.461%)
=(13.34+300)*(1+3.14%)*(1+3.461%)
=334.36元
(4)該分項工程
結算價款:
綜合單價+超過5%調整價差 =5037.74+334.36=5372.1元/t
追問也就是說人工費價差不計安全文明施工費、企業管理費、利潤的取費,只計取規費和稅金的取費是吧?請問有什麼根據嗎?很多省份都不同,湖南省的是這樣算的嗎回答安全文明施工費、企業管理費、利潤的取費的計取基數為定額中的(人工費+機械費),這一點從你給出的綜合單價計算
式
[400+4000+100+(200+100)*(18.36%+33.3%+22%)]*(1+3.14%)*(1+3.461%)=5037.74中可以得出。
每個省是不一樣的,實際得看以下當地的取費定額規定。追問這個我知道,湖南省建築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費,企業管理費、利潤的取費基數是人工和機械的定額基價,但是在湖南省的文件、取費定額規定中找不到關於價差取費的,上面這個案列中人工費調差13.34元要不要計算安全文明施工費、企業管理費和利潤?回答因為湖南省建築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費,企業管理費、利潤的取費基數是人工和機械的定額基價,而13.34元為人工費調差,它不是定額基價內的費用,所以不要計算安全文明施工費、企業管理費和利潤,只能計算規費和稅金。
如果簽訂的工程施工合同不是一次性包死的,那就可以按照工程施工的實際施工圖紙,和工程變更手續計算工程量,再按照當地的預算定額套價格,和當地造價管理站發放的季度材料差價找差價了。追問合同規定的就是當地造價管理站發布的價格啊,報價時人工為60元/工日,鋼筋4000元/t,施工時人工為65元/工日,鋼筋為4500元/t。合同規定施工時造價管理站發布價格與報價時造價管理站發布價格浮動5%之內不調整合同綜合單價,超過5%調整價差啊回答請問它的報價是否與當地造價管理站的季度材差文件上的報價是否一致,價格不能隨意報的,都得按照材差文件上的價格報價,否則是不對的。 比例,如果當地造價管理站第四季度鋼材價格是4000元一噸,他買的是4500元一噸,那就按照4000元一噸結算。人工費也是如此。
② 材料費價差有幾種調整方法,如何調整
主要方法如下:
1、人工費的調差;
2、材料費的調差;
3、機械台班費的調差。
管理模式:
概預算制度,表現為國家直接參與管理經濟活動。規定在不同階段必須編制概算或預算並對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制定了概預算編制原則、內容、方法和審批辦法,規定了概預算定額、費用定額和設備材料預算價格的編制、審批、管理許可權等。
拓展資料:
材料價差是指在可調材料價格合同中規定,在施工期間,由於非施工單位原因,材料價格增長超出允許的范圍內。在結算時,可以調整材料的差價。
例如。鋼筋投標價為4000元/噸,風險范圍為%。實際結算是鋼筋認價為5000元/噸。則每噸鋼筋的材料差價為:1*(5000-4000*1.05)=880元。
工程材料價差審計是對企業在材料采購過程中,發生的計劃價格與實際價格的差異形成和分配的審計。
材料價差主要內容:
(1)材料價格差異的分配是否合理,價差分配率的計算是否正確,有無多分配、少分配和不分配,藉以達到調節工程成本目的;
(2)材料價差的分配是否按規定的成本結算期進行,有無年終一次分配情況;
(3)庫存材料留用的價差是否符合材料庫存額,有無多留和少留的情況;
(4)大包工程、預算加系數包干工程所發生的議價差收入是否真實,具備建設單位的結算手續,有無虛列問題;
(5)商品房開發形成的價差和分配是否合理、合規,並按規定調整工程成本。
價差如何調整?
人、材、機價差調整,因各省的情況不同而調整方法也不同,但歸納起來調整辦法大致為兩種,一是價差法調整,二是指數法調整。價差法調整是將每一工程子目在編預算的同時,進行工料分析,歸類匯總。
按施工的時段對號入座,乘以工程所在地的造價站定時發布的人、材、機的定額內價差,與市場議價差。
指數法調差就簡單多了,只要將工程直接費匯總,乘以施工時段相適應的當地造價站發布的價格指數進行調整,按定額內價差調整的或指數調整的,均為直接費組成部分,均可計取各項費率與規費及稅金。市場議價差,均不得計取規費,但可取稅金。
③ 鋼筋價格是怎麼算的
我們現在一噸來3500~3900左右,不過各源個區域會相差幾百元,最高的時候應該是去年5、6月份,那時在6000元左右,最低不太好說,不過最近幾年最低也都在3000元以上,價格漲跌因素很多,受經濟大環境影響,房地產政策、國外鐵礦石價格等,影響很多。
鋼筋不同級別的鋼筋是不一樣價格的,直徑不一樣也會相差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不同鋼筋廠家的鋼筋也是不一樣的,相差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吧,一些鋼筋大廠都是會有出廠定價的,大的鋼廠如寶鋼、武鋼、首鋼、唐鋼、鞍鋼、本鋼、太鋼、馬鋼、安鋼、濟鋼、沙鋼、包鋼、新興鑄管等,如果是做預算一般都是按照本地區的造價信息上的信息價做的,如果起伏較大,一般是約定一個數如+5-3%,在約定漲跌幅度內是不調價的,幅度以外按合同約定的調價辦法執行。
鋼廠建設屬於國家大項目,不過也是高耗能高污染項目,投資肯定需要很多錢的,並且需國務院審批,國內大鋼廠大部分都是國企或者國家控股的,也有少數幾家是民營的,如民營鋼企最大的江蘇沙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