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配筋雙層雙向10/12@200鋼筋如何布置
這是隔一布一的布筋,16G101中有詳細的說明,即每層每方向一根直徑10個的,接著一根12的,規格10個的與下一根10個的間距400,直徑12的也是與下一根12的間距400。
⑵ 請教這個兩個樁承台應該按什麼形式配筋
承台的鋼筋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柱下獨立樁基承台鋼筋應通長配置[見圖4.2.3(a)],對四樁以上(含四樁)承台宜按雙向均勻布置,對三樁的三角形承台應按三向板帶均勻布置,且最裡面的三根鋼筋圍成的三角形應在柱截面范圍內[見圖4.2.3(b)]。鋼筋錨固長度自邊樁內側(當為圓樁時,應將其直徑乘以0.8等效為方樁)算起,不應小於35dg(dg為鋼筋直徑);當不滿足時應將鋼筋向上彎折,此時水平段的長度不應小於25dg,彎折段長度不應小於10dg。
承台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應小於12mm,間距不應大於200mm。柱下獨立樁基承台的最小配筋率不應小於0.15%。
2 柱下獨立兩樁承台,應按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中的深受彎構件配置縱向受拉鋼筋、水平及豎向分布鋼筋。承台縱向受力鋼筋端部的錨固長度及構造應與柱下多樁承台的規定相同。
3 條形承台梁的縱向主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關於最小配筋率的規定[見圖4.2.3(c)],主筋直徑不應小於12mm,架立筋直徑不應小於10mm,箍筋直徑不應小於6mm。承台梁端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及構造應與柱下多樁承台的規定相同。
4 筏形承台板或箱形承台板在計算中當僅考慮局部彎矩作用時,考慮到整體彎曲的影響,在縱橫兩個方向的下層鋼筋配筋率不宜小於0.15%;上層鋼筋應按計算配筋率全部連通。當筏板的厚度大於2000mm時,宜在板厚中間部位設置直徑不小於12mm、間距不大於300mm的雙向鋼筋網。
5 承台底面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當有混凝土墊層時,不應小於50mm,無墊層時不應小於70mm;此外尚不應小於樁頭嵌入承台內的長度。
⑶ 雙層雙向鋼筋中長短跨布置有規范的明確規定嗎
雙層雙向鋼筋中長短跨布置規范的有明確規定:
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方便記憶,就記成筏形基礎板鋼筋為「短向鋼筋夾長向鋼筋」,象夾芯餅一樣,長的在中間,短的在兩面。
筏型基礎又叫筏板型基礎,即滿堂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系梁聯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
(3)兩樁承台雙層雙向的鋼筋怎麼布置擴展閱讀:
選用原則
1、在軟土地基上,用柱下條形基礎或柱下十字交梁條形基礎不能滿足上部結構對變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2、當建築物的柱距較小而柱的荷載又很大,或柱的荷載相差較大將會產生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礎的整體剛度以調整不均勻沉降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3、當建築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水池、油庫等),結合使用要求,可採用筏形基礎。
4、風荷載及地震荷載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層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分類
筏形基礎分為平板式和梁板式,一般根據地基土質、上部結構體系、柱距、荷載大小及施工條件等確定。
平板式
平板式筏形基礎的底板是一塊厚度相等的鋼筋混凝土平板。板厚一般在0.5~2.5m之間。平板式基礎適用於柱荷載不大、柱距較小且等柱距的情況,其特點是施工方便、建造快,但混凝土用量大。
底板的厚度可以按升一層加50mm初步確定,然後校核板的抗沖切強度。底板厚度不得小於200mm。通常5層以下的民用建築,板厚不小於250mm;6層民用建築的板厚不小於3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