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礎梁的構造筋怎麼配
基礎梁沒有構造鋼筋,只有按最小構造要求配筋的說法。梁的單面縱向鋼筋配筋率不小於梁截面積的0.2%,箍筋直徑不小於8mm ,間距不大於@250且不大於梁寬。基礎梁多為上下縱筋對稱配置。
Ⅱ 柱中縱向受力鋼筋應如何布置
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圓柱中縱專向鋼筋宜沿周邊均勻布置根屬數不宜少於8根且不應少於6根。
當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h為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為10mm、16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對水平澆築的預制柱其縱向鋼筋的最小凈間距可按本規范第10.2.1條關於梁的有關規定取用。
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
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Ⅲ 框架柱中柱頂縱向鋼筋構造有哪些要求
1、柱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層的中間節點或端節點,接頭應設在節點區以外。
2、柱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且自梁底算起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la。
3、當截面尺寸不滿足直線錨固要求時,可採用90°彎折錨固措施。此時,包括彎弧在內的鋼筋垂直投影錨固長度不應小於0.5lab,在彎折平面內包含彎弧段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於12d(圖9.3.6a)。
4、當截面尺寸不足時,也可採用帶錨頭的機械錨固措施。此時,包含錨頭在內的豎向錨固長度不應小於0.5lab(圖9.3.6b)。
5、當柱頂有現澆樓板且板厚不小於100mm時,柱縱向鋼筋也可向外彎折,彎折後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於12d。
6、頂層端節點柱外側縱向鋼筋可彎入梁內作樑上部縱向鋼筋;也可將樑上部縱向鋼筋與柱外側縱向鋼筋在節點及附近部位搭接 。
7、搭接接頭可沿頂層端節點外側及梁端頂部布置,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5lab(圖9.3.7a)。其中,伸入梁內的柱外側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於其全部面積的65%;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鋼筋宜沿節點頂部伸至柱內邊錨固。
8、當柱外側縱向鋼筋位於柱頂第一層時,鋼筋伸至柱內邊後宜向下彎折不小於8d後截斷(圖9.3.7a),d為柱縱向鋼筋的直徑;當柱外側縱向鋼筋位於柱頂第二層時,可不向下彎折。
9、當現澆板厚度不小於100mm時,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縱向鋼筋也可伸入現澆板內,其長度與伸入梁內的柱縱向鋼筋相同。
10、當柱外側縱向鋼筋配筋率大於1.2%時,伸入梁內的柱縱向鋼筋應滿足本條第1款規定且宜分兩批截斷,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於20d,d為柱外側縱向鋼筋的直徑。
11、樑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節點外側並向下彎至梁下邊緣高度位置截斷。
(3)縱向鋼筋如何按構造配筋擴展閱讀
1、縱向構造鋼筋是與箍筋垂直均勻分布,位於受力鋼筋內側及受力鋼筋的所有轉折處,並與受力鋼筋用細鐵絲綁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鋼筋骨架.
2、其作用是:將板面上集中載荷更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在施工過程中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在垂直受力鋼筋方向而產生的拉力,避免產生豎向裂縫。
3、當梁較高(腹板高度hw≥450mm)時,為防止混凝土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豎向裂縫,同時加強鋼筋骨架的剛度,在梁的兩側沿梁高每隔200mm處各設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腰筋,兩根腰筋之間用¢6或¢8的拉筋連系,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的2倍。
4、也稱為腰筋。腰筋又分為抗扭筋N和構造筋G。
5、結點----構件之間相互聯結的地方,叫結點比如梁與柱連接。
(1)鉸結點:不能移動,可以轉動。
(2)剛結點:既不能移動,也不能轉動。我們在連接陽台時,一定是剛結點。
6、區別:鉸結點不能移動,但可以繞結點自由轉動;剛結點既不能移動也不能轉動。
Ⅳ 雙向板縱橫向鋼筋如何布置
雙向板縱橫向鋼筋布置方法如下:
1、現澆板的下部鋼筋短跨在下,長跨在上。上部鋼筋短跨在上,長跨在下。街頭位置上部鋼筋在跨中1/3處,也可以搭接。下部鋼筋下支座處1/3,下部鋼筋也可以錨固入梁內並滿足錨固長度,焊接接頭位置要保證50%的截面比例。
如果100%的搭接比例搭接長度要成1.4。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取板受力鋼筋間距的一半,從梁外側筋外側開始算起,一般做法就是取梁側模外5公分。
2、從設計角度來講,當樓板大於150mm厚時,一般是建議採用上下上層配筋的。因為樓板厚度大的情況下,通長從設計的時候要考慮上部跨中負彎矩的作用,雖然理論上沒有跨中負彎矩,但是考慮現場的施工實際情況(支模、施工時人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鋼筋。
布置雙向鋼筋的時候,短跨是計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也要取決於板的長寬比,當長寬比接近於1:1的時候,雙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應當配置在外側。
3、澆板的下部鋼筋短跨在下,長跨在上。上部鋼筋短跨在上,長跨在下。街頭位置上部鋼筋在跨中1/3處,也可以搭接。下部鋼筋下支座處1/3,下部鋼筋也可以錨固入梁內並滿足錨固長度。
(4)縱向鋼筋如何按構造配筋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柱子的豎向鋼筋就是縱向鋼筋,水平鋼筋(箍筋)就是橫向鋼筋;牆中與地面垂直的為縱向鋼筋,與地面平行的為橫向鋼筋;而梁的底部和頂部沿梁跨度方向的鋼筋是縱向鋼筋,梁的箍筋和拉筋為橫向鋼筋;沿樓板短向的為橫向鋼筋,沿樓板長向的為縱向鋼筋。
柱、牆、梁中的縱向鋼筋可以抵抗拉力和壓力,橫向鋼筋抵抗剪力。對於雙向板,其縱向和橫向鋼筋均為主要受力筋;而單向板中的橫向鋼筋為受力筋,縱向鋼筋為分布筋。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米。
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如果一項試驗結果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做各項試驗。
Ⅳ 建築工程柱縱向受力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建築工程柱縱向受力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1.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圓柱中縱向鋼筋宜沿周邊均勻布置,根數不宜少於8根,且不應少於6根。
(2)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對水平澆築的預制柱,其縱向鋼筋的最小凈間距可按梁的有關規定取用。
(3)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4)當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為10~16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2.現澆柱中縱向鋼筋的接頭,應優先採用焊接或機械連接。接頭宜設置在柱的彎矩較小區段,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柱中縱向鋼筋的接頭
(a)上下柱鋼筋搭接;(b)下柱鋼筋彎折伸入上柱;
(c)加插筋搭接;(d)上柱鋼筋伸入下柱
(1)柱每邊鋼筋不多於4根時,可在一個水平面上連接;柱每邊鋼筋5~8根時,可在二個水平面上連接。
(2)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鋼筋的根數及直徑,應滿足上柱受力的要求;當上下柱內鋼筋直徑不同時,搭接長度應按上柱內鋼筋直徑計算。
(3)下柱伸入上柱的鋼筋折角不大於1:6時,下柱鋼筋可不切斷而彎伸至上柱;當折角大於1:6時,應設置插筋或將上柱鋼筋錨在下柱內。
3.頂層柱中縱向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規定:
(1)頂層中間節點的柱縱向鋼筋及頂層端節點的內側柱縱向鋼筋可用直線方式錨入頂層節點,其自梁底標高算起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la,且柱縱向鋼筋必須伸至柱頂。當頂層節點處梁截面高度不足時,柱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並向節點內水平彎折;當柱頂有現澆板且板厚不小於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20時,柱縱向鋼筋也可向外彎折。彎折後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於12d(d為縱向鋼筋直徑)。
圖9-25 頂層柱中間節點縱向鋼筋的錨固
(a)柱縱向鋼筋向內彎折;(b)柱縱向鋼筋向外彎折
(2)框架頂層端節點處,可將柱外側縱向鋼筋的相應部分彎入梁內作樑上部縱向鋼筋使用,其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51a;其中,伸入梁內的外側縱向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於外側縱向鋼筋全部截面面積的65%。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縱向鋼筋宜沿節點頂部伸至柱內邊,並向下彎折不小於8d後截斷;當柱縱向鋼筋位於柱頂第二層時,可不向下彎折。當有現澆板且板厚不小於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20時,梁寬范圍以外的縱向鋼筋可伸人現澆板內,其長度與伸入梁的柱縱向鋼筋相同。
(3)框架梁頂節點處,也可將樑上部縱向鋼筋彎入柱內與柱外側縱向鋼筋搭接,其搭接長度豎直段不應小於1.7la。當樑上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大於1.2%時,彎入柱外側的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滿足以上規定的搭接長度,且宜分兩批截斷,其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於20d(d為樑上部縱向鋼筋直徑)。柱外側縱向鋼筋伸至柱頂後宜向節點內水平彎折,彎折段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於12d(d為柱外側縱向鋼筋直徑)。
圖9-26 頂層端節點樑柱縱向鋼筋的搭接
(a)柱外側縱向鋼筋彎入梁內作樑上部縱向鋼筋用;
(b)樑上部縱向鋼筋彎入柱內與柱外側縱向鋼筋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