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混凝土中鋼筋保護層怎麼怎麼固定
鋼筋保護層: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在耐久性設計中,如無特殊標明,這一保護層應為最外側鋼筋的保護層,通常情況下應為箍筋或外側分布筋而不是主筋。
作用
1.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2.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3.鋼筋內部是由無數三角組成,並不是一塊直板,為了承受車輛而設計的保護作用
3.1.工藝流程
3.1.1、框架柱鋼筋綁扎工藝流程為:校正結構鋼筋位置→豎向鋼筋連接→箍筋就位→設置鋼筋定距框→綁扎箍筋→綁扎保護層墊塊。
3.1.2、剪力牆鋼筋綁扎工藝流程為:彈水平控制線→校正結構豎向鋼筋→安裝豎向梯形筋→安裝水平梯形筋→校正梯形筋水平及垂直→豎向、水平鋼筋綁扎→「s」拉鉤→綁扎支撐筋→綁扎混凝土墊塊(或塑料墊塊)。
3.2、操作要點
3.2.1、施工准備
根據圖紙及規范要求,繪制豎向梯形筋、水平梯形筋、定距框、「П」型內撐筋、保護層墊塊加工圖,由技術部門審核後交加工廠加工,加工廠根據圖紙尺寸製作定型模具,經過檢查驗收及試焊合格後方可大批量加工。
3.2.2、梯形筋、矩形定位筋、支撐筋、保護層墊塊加工
1)、豎向梯形筋加工
豎向梯形筋是固定於鋼筋骨架內不可周轉使用的工具;因此,為了節約材料可以使用比牆體立筋大一個直徑等級鋼筋製作,代替牆體立筋使用。梯檔橫筋一般使用Φ10園鋼,分為兩種長度規格:一種為牆厚減保護層,一種為牆厚減2mm,第一種主要用來限制水平鋼筋間距,間距同牆體水平鋼筋間距;第二種同時起到控制鋼筋網片位置和牆體厚度尺寸作用,其設置間距一般為1.5m且每段牆高不少於三個。
2)、水平梯形筋加工
水平梯形筋類似於豎向梯形筋,但它是可以周轉使用的,臨時固定在牆體立筋上,當綁紮上層鋼筋時,撤除整理後待用。水平梯子筋的縱向筋一般使用Φ12~14鋼筋製作,長度控制為牆長且不大於3000mm左右為宜,梯檔橫筋一般使用Φ10園鋼,長度為牆厚減30mm,距離同牆體立筋間距。
3)、定距框加工
定距框是用於限制剪力牆暗柱和框架柱縱向主筋的工具,可以周轉使用,根據柱截面大小使用Φ14~16園鋼製作定距框的框架,其餘縱向鋼筋擋點採用Φ10園鋼製作,擋點長度取30mm。
4)、「П」型內撐筋加工
「П」型內撐筋是用於固定兩層鋼筋網片間距的定位工具,分為單控和雙控兩種,單控內撐筋綁扎固定於牆體內,不可周轉使用;雙控內撐筋綁扎於牆頂附加水平筋上(平模板上口,可周轉使用),能防止混凝土澆注時頂部牆體水平鋼筋側向位移。「П」型內撐筋的支撐筋可根據牆厚選用Φ10~12園鋼製作,長度為牆厚減2mm;牆體水平鋼筋擋點選用Φ8園鋼製作,長度為20mm。為防止支撐筋端部銹蝕,可將端部磨成3mm高的圓台形並塗刷兩度防銹漆。
5)、保護層墊塊
本工法所指的保護層墊塊採用水泥砂漿墊塊或塑料墊塊,水泥砂漿墊塊呈「U」型狀,便於固定、不易滑脫而且尺寸准確,適用於水平及豎向鋼筋保護層控制,保護層厚度不同採用不同規格墊塊。
❷ 鋼筋的綁扎有幾種方法分別是怎樣的
鋼筋綁扎有4種方法,具體如下:
一、板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
3、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後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雙向受力板,短方向鋼筋在下,長方向鋼筋在上。
4、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
5、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
6、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於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鋼筋搭接長度與搭接位置的要求與前面所述梁相同。
二、樓梯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劃位置線→ 綁梯板底主筋→綁梯板負筋筋
2、在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
3、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扎主筋後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
4、底板筋綁完,再綁扎梯板負筋鋼筋。主筋、負筋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三、柱子鋼筋綁扎工藝
1、 工藝流程:豎向受力筋連接→畫箍筋間距線→套柱箍筋→綁箍筋
2、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4、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然後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四、梁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模內綁扎: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穿次梁底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穿主樑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向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
模外綁扎:畫箍筋間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鋪橫桿數根→穿主梁下層縱筋→穿次梁下層鋼筋→穿主樑上層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筋→按箍筋間距綁扎→抽出橫桿落骨架於模板內。
2、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
4、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
5、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
(2)模板上怎麼固定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前的質量驗收:
1、按設計要求和規范檢查已加工好的鋼筋規格、形狀尺寸、數量是否正確。
2、檢查牆柱鋼筋上的混凝土浮漿或其他污染是否清理干凈。
3、做好抄平放線工作,註明水平標高,彈出柱(暗柱)、門窗洞口、地梁、牆的外皮尺寸線及軸線控制線。
4、根據彈線,檢查鋼筋是否有偏位現象,若有偏位距離小於鋼筋直徑d,將偏位鋼筋按圖所示調整到正確位置,若偏位大於鋼精直徑d,則需報設計處理。
5、檢查牆柱豎向鋼筋露出部分接頭相錯距離是否滿足要求。
6、逐個檢查鋼筋電渣壓力焊和鋼筋直螺紋的接頭質量,若發現有不合格接頭,切掉重焊。
❸ 鋼筋綁扎的幾種綁法
主要有五種,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梁鋼筋綁扎、板鋼筋綁扎、樓梯鋼筋綁扎、柱箍筋綁扎。
1、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2、梁鋼筋綁扎: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5d。
3、板鋼筋綁扎:綁扎板筋時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
4、樓梯鋼筋綁扎: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綁扎主筋後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底板筋綁完,再綁扎梯板負筋鋼筋。主筋、負筋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5、柱箍筋綁扎:按已劃好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採用纏扣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並綁扎牢固。
(3)模板上怎麼固定鋼筋擴展閱讀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
5.4.9 鋼筋綁扎的細部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應在接頭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2 牆、柱、梁鋼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鋼筋網交叉點應全部扎牢;板上部鋼筋網的交叉點應全部扎牢,底部鋼筋網除邊緣部分外可間隔交錯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彎鉤及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點應沿縱向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構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4 填充牆構造柱縱向鋼筋宜與框架梁鋼筋共同綁扎;
5 梁及柱中箍筋、牆中水平分布鋼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鋼筋距構件邊緣的距離宜為50mm。
綁扎接頭規范
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Ⅱ、Ⅲ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
4、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5、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Z,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其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鋼筋的工藝性能:
1、彎曲性能:
按下表規定的彎心直徑彎曲180度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牌號公稱直徑a
2、反向彎曲性能:
根據需方要求,鋼筋可進行反向彎曲性能試驗。
反向彎曲試驗的彎心直徑比彎曲試驗相應增加一個鋼筋直徑。先正向彎曲45度,後反向彎曲23度,後反向彎曲23度。經反向彎曲試驗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
❹ 想要現澆一間屋面,打算做10公分厚的混凝土,兩層鋼筋。不知道如何固定上面這層鋼筋。特請懂行的高手指...
你好你說的不知道怎樣抄固定是不知道如何分布鋼筋嗎?
1、十公分厚混凝土基本用於普通屋面差不多了,如果增加到120公分最好了,首先要考慮到結構找坡中間的屋面考慮排水最好要起2公分的拱。
2、鋼筋的擺放,底層鋼筋設直徑6個或者8個的圓鋼或者螺紋鋼都可以,間距一般不大於200間距雙向擺放,用扎絲捆綁好,可以間距兩個跳扎。
3、麵筋的擺放,因為考慮到溫度收縮,麵筋屋面也是雙向的,直徑設6個或8個的都可以,間距同樣的不能大於200.雙層網片都要使用墊塊墊起來,避免鋼筋的保護層不夠。
4、如果是房間凈空不是很大,然後你所做的房子是磚混結構那麼磚牆上要設圈樑,你所鋪設的板底筋和麵筋都要伸入梁中跨度大的板還要增加梁的尺寸大小。
5模板的拆除,為了避免屋面漏水、模板拆除不能過早,混凝土澆築完後面層強度起來後及時澆水養護。
6、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謝謝採納。
❺ 牆豎向鋼筋怎麼和模板保持固定
買厚度15毫米的塑料墊塊,卡在剪力牆橫向鋼筋上,就可以保持鋼筋不外漏。
❻ 現澆框架柱內預埋拉結鋼筋
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內經常需要預埋拉結鋼筋,以便與隔牆砌體進行拉結,在柱內預埋拉結筋有很多方法,下面是中達咨詢帶來的關於現澆框架柱內預埋拉結鋼筋的主要內容介紹以供參考。
現介紹五種供工地上參考使用。
(1)穿越法:在模板上打眼,把拉結筋從眼中穿過,拉結筋在模板內的部分與柱主筋發生聯系。這種方法最大的不足在於它破壞了模板,尤其是對於鋼模板,破壞力更大,其次就是支、拆模由於受到拉結鋼筋的阻礙顯得很不方便,因此這種方法在過去採用的較多,目前只在一爛仔些簡單的或特殊的情況下才使用。穿越法的優點在於拉結鋼筋錨固有力、位置准確,不用焊接。
(2)預埋件法:在現澆鋼筋混凝土柱身上預留鋼板埋件,拆模後按塊材砌體的模數位置把拉結筋焊上去,砌築塊材砌體時埋入砌體內。這種方法最大的問題是鋼材的消耗量較大,同時需要焊工的大量作業。最大的優點在於不破壞模板並能保證拉結鋼筋與塊材砌體的灰縫相對。
(3)貼模箍法:在綁扎柱子的鋼筋時,沿著柱高每500mm加一道緊貼模板的貼模鋼筋箍,它的外徑必須等於柱截面尺寸,拆模後,貼模鋼筋箍會顯現出來,然後把拉結鋼筋焊在貼模鋼筋箍上,與砌體連接。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貼模鋼筋箍必須做的准確,做小了,拆模後不容易找到,做大了模板不容易合攏,同時拉結鋼筋也不容易與塊材砌體的灰縫相對,造成鋼筋在與塊材砌體的相交處極有可能形成S彎。突出的優點在於材料的節省。
(4)固定法:當採用木模時,可以預先按照設計關於拉結筋伸入砌體長度和伸入混凝土中錨固長度的要求,製作成丁字形的拉結筋,伸入柱子混凝土中的一端應彎制180°的彎鉤,伸入砌體的一端可以不設彎鉤。在已配好的柱身模板上彈出砌體的位置,並標出拉結筋的具體位置,用小釘把拉結筋不帶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柱子木模的里側,使其緊貼模板便於拆模後拉出來,彎制彎鉤的一端成90°伸入到柱子內錨固,待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拆除柱身模板時,由於拉結筋固定在柱身模板上,自然會把拉結筋拉出,用人工將其拉直,並在拉結筋的端部彎制180°的彎鉤,以便砌體施工。固定法僅限於使用木模,如果使用鋼模不容易固定。
(5)鑽孔法:總結以上的四種方法,我們發現共同的特點是,都需要在混凝土或模板中預埋埋件或埋筋,這樣會給澆築混凝土帶來干擾,容易阻礙振搗,造成振搗不實的質量事故,同時施工很麻煩,不利於加快施工進度,因此,鑽孔法應運而生。
1)在柱身上不需要預埋任何埋件,拆模後,在柱身上利用皮數桿確定砌體灰縫的確切位置,然後,按照設計要求拉結筋的間距,確定拉結筋所對應的灰縫,用φ10的電錘在柱身上鑽出不淺於80mm的深孔,用水沖凈孔飢野汪內的浮砂,把長度為120mm的φ10帶肋鋼筋蘸滿環氧樹脂,用錘將其砸入孔內,由於帶肋鋼筋與孔等徑,再加上環氧樹脂的膠結作用,使帶肋鋼筋具有很大的抗拔能力。把拉結筋與帶肋鋼筋進行焊接,使其伸入到砌體中去。
2)在柱身脊或上鑽孔,孔徑需要比拉結鋼筋的直徑大一級,深度不小於80mm,將孔內的浮渣用水沖洗干凈後,使用專用工具向孔內灌築錨固膠,直接將拉結筋插入孔內,數十秒鍾後會自然凝固,凝固後的錨固膠與孔道內拉結筋連接在一起,具有很好的抗拔能力。
框架結構柱身與牆體的連接,是一個還需要不斷研究的課題,隨著材料的發展以及技術的進步,相信還會出現更能滿足施工要求的錨固方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