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La怎麼算
La表示鋼筋的錨固長度。具體演算法: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
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三、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 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四) 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三) 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三、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一、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二、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四、 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1)ggj鋼筋接頭怎麼擴展閱讀
鋼筋加工一般要經過四道工序:鋼筋除銹;鋼筋調直;鋼筋切斷;鋼筋成型。
當鋼筋接頭採用直螺紋或圓錐螺紋連接時,還要增加鋼筋端頭鐓粗和螺紋加工工序。
鋼筋代換:
(1)以另一種鋼號或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文件中規定的鋼筋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2)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3)設計主筋採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
㈡ 鋼筋算量應該注意的問題
鋼筋算量都需要注意什麼問題
箍筋計算按照凈跨算
梁的支座不計算箍筋
計算通長鋼(貫通筋)的時候梁的一端有柱那還有一端是牆的話鋼筋需要錨固
錨固的長度與支座的寬度有關系,兩端不一定長度相等 (詳見03G101-1)
箍筋計算按照凈跨-50*2計算
中間有柱時扣柱,計算方法同上一條
結構各類構件的連接關系問題,也就是誰時誰的支座的問題
基礎是柱、牆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為支座。
縱向鋼筋錨入支座;橫向鋼筋(箍筋)不進支座,進入支座也是構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牆進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穩定作用,只要一個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時需要隔一拉一。梁進入支座時也是縱筋進入,但連梁到了頂層要求箍筋進入支座,因為頂層連樑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錨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約束住,不崩出去。
梁箍筋的計算長度是每跨的凈跨長減去100MM,也就是說,梁的箍筋是從柱邊50MM開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須布置且加密; 這一點在中國抗震設計規范中有明確規定;
梁鋼筋的錨固問題只與 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 有關,與支座究竟是 柱還是牆或者是其他主梁 無關;
梁鋼筋在支座內的錨固長度問題與梁的類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類型(邊支座\中支座)有關;
框架梁在邊支座的錨固長度是0.4倍LAE(LAE為一個錨固長度)+彎鉤15D(D為鋼筋直徑);如果邊支座的寬度本身不小於鋼筋的一倍錨固長度,框架梁的鋼筋則可以不必彎鉤進行直錨,但此時直錨長度必須不小於一倍錨固長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錨固長度為一倍LAE,面部通長筋在跨中1/3區域內連接(冷接或焊接或機械連接),須滿足連接長度規范;
次梁在邊支座的錨固長度是直段12D+彎鉤15D,在中支座的錨固長度是12D; 記住了,這就是框架梁與次梁的區別;
關於梁中架立筋\構造腰筋\抗扭腰筋的連接長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錯的一個問題:梁中架立筋和構造腰筋的連接長度不論什麼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樣,遵守受力主筋的連接規范;
主梁箍筋的加密長度問題,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識有誤.實際是,一級抗震結構,主梁箍筋加密長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級抗震結構,才是梁高的1.5倍.
算量方法:
一、梁
(一)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 剪力牆牆身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一)、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三) 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三、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1、角柱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1)、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2)、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2、邊柱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3、中柱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四、 板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第五章 常見問題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北科軟體中計算為11.9d? 我們北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後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鋼筋計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 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三) 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三、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一、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二、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四、 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第五章 常見問題
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體中計算為11.9d?
我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
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後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㈢ 基礎下翻梁板筋如何布置,板麵筋是在梁筋上面還是下面
頂平梁板式筏形基礎(下翻梁),板麵筋是在梁筋下面。板麵筋是在梁筋下面,是因為對於梁板筏式基礎,在計算時按倒樓蓋模型計算,地基反力作為均布荷載加在板底下,因此,其作用效應與正常樓板相反,所以地下室底板上層鋼筋放在基礎梁麵筋的下面,作為板內縱向受力鋼筋,而底板下層鋼筋是作為負筋。
建築工程梁板鋼筋綁扎施工一般要求:
1、縱向受力鋼筋採用雙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
2、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兩根架立鋼筋上,其餘同柱。
3、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是樁基承台梁支撐的底板,這要看計算模型如何取的了,還得針對具體情況分析。
(3)ggj鋼筋接頭怎麼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如樓蓋、屋蓋、陽台、雨篷和樓梯等,在建築中應用十分廣泛。在特種結構中水池的頂板和底板、煙囪的板式基礎也都是梁板結構。鋼筋混凝土樓蓋是建築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於6~12層的框架結構,樓蓋用鋼量佔全部結構用鋼量的50%左右;
對於混合結構,其用鋼量主要在樓蓋中。因此,樓蓋結構選型和布置的合理性以及計算和構造的正確性,對建築的安全使用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㈣ 廣聯達鋼筋計算軟體中計算設置設置技巧
鋼筋計算規則
2008-03-12 10:01
鋼筋計算的規則鋼筋計算的規則如下:編制預算時,鋼筋工程量可暫按構件體積(或水平投影面積、外圍面積、延長米)×鋼筋含量;結算時按設計要求,無設計按下列規則計算。(一)一般規則: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構件、預制構件、加工廠預制構件、預應力構件、點焊網片等及不同規格分別按設計展開長度(展開長度、保護層、搭接長度應符合規范規定)乘理論重量以噸計算。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搭接長度按規范規定計算。當梁、板(包括整板基礎)Φ8以上的通筋未設計搭接位置時,預算書暫按8m一個雙面電焊接頭考慮,結算時應按鋼筋實際定尺長度調整搭接個數,搭接方式按已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確定。3、先張法預應力構件中的預應力和非預應力鋼筋工程量應合並按設計長度計算,按預應力鋼筋定額(梁、大型屋面板、F板執行Φ5外的定額,其餘均執行Φ5內定額)執行。後張法預應力鋼筋與非預應力鋼筋分別計算,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區別不同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350mm,螺桿另行計算。(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墩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墩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150mm,兩端均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300mm計算。(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砼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350mm計算。4、電渣壓力焊、錐螺紋、套管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標底、標書中,底板、梁暫按8m長一個接頭的50%計算;柱按自然層每根鋼筋1個接頭計算。結算時應按鋼筋實際接頭個數計算。5、樁頂部破碎砼後主筋與底板鋼筋焊接分別分為灌注樁、方樁(離心管樁按方樁)以樁的根數計算。每根樁端焊接鋼筋根數不調整。6、在加工廠製作的鐵件(包括半成品鐵件)、已彎曲成型鋼筋的場外運輸按噸計算。各種砌體內的鋼筋加固分綁扎、不綁扎應分別按噸計算。7、砼柱中埋設的鋼柱,其製作、安裝應按相應的鋼結構製作、安裝定額執行。8、基礎中鋼支架、預埋鐵件的計算:(1)基礎中,多層鋼筋的型鋼支架、墊鐵、撐筋、馬凳等按已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合並用量計算,執行金屬結構的鋼托架制、安定額執行(並扣除定額中的油漆材料費58.18元/t)。現澆樓板中設置的撐筋按已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用量與現澆構件鋼筋用量合並計算。(2)預埋鐵件、螺栓按設計圖紙以噸計算,執行鐵件制安定額。(3)預制柱上鋼牛腿按鐵件以噸計算。(二)鋼筋保護層、錨固、搭接、直(彎)、彎鉤、圓樁、柱螺旋箍筋及其它長度的計算:1、受力鋼筋砼保護層C最小厚度(以鋼筋外邊緣算起)應符合表1的規定,且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的直徑。 2、鋼筋的錨固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受拉縱向鋼筋應符合表2的規定。(1)框架梁的上部縱向鋼筋在中間層端節點內錨固長度,除符合表2的要求外,並應過節點中心線,當上部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水平錨固長度不夠時,應沿柱節點外邊向下彎折,按圖1的要求配置。(2)下部縱向鋼筋伸入支座或中間節點范圍內的錨固長度(LS)可按下列規定取用:(a)當為簡支梁、連續梁、次梁時,其伸入的錨固長度應符合:當Ⅰ級鋼時≥15d,當Ⅱ級鋼時≥12d。(b)當為框架梁時,其伸入的錨固長度(La)不應小於表2規定的數值。(3)框架頂層端節點內的鋼筋配置,除滿足以上要求外,還應滿足圖2的要求。註:①當月牙紋鋼筋直徑d>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按表中數值增加5d採用;②當螺紋鋼筋直徑d≤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按表中數值減少5d採用;③當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易受擾動時(如滑模施工),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④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250mm。3、鋼筋的搭接接頭,圖紙無具體要求時,可按下列規定進行計算:(1)採用搭接焊時,雙面焊搭接長度不小於5d,單面焊搭接長度不小於10d。5、箍筋末端應作135°彎鉤,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e,一般 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當平直部分為5d時,箍筋長度L=(a-2c+2d)×2+(b-2c+2d)×2+14d;當平直部分為10d時,箍筋長度L=(a-2c+2d)×2+(b-2c+2d)×2+24d。6、彎起鋼筋終彎點外應留有錨固長度,在受拉區不應小於20d;在受壓區不應小於10d。彎起鋼筋斜長按表4系數計算。 7、箍筋、板筋排列根數=,但在加密區的根數按設計另增。上式中L=柱、梁、板凈長。柱樑凈長計算方法同砼,其中柱不扣板厚。板凈長指主(次)梁與主(次)梁之間的凈長。計算中有小數時,向上舍入(如:4.1取5)。8、圓樁、柱螺旋箍筋長度計算:上式中:D=圓樁、柱直徑、C=主筋保護層厚度、d=箍筋直徑、h=箍筋間距、n=箍筋道數=樁、樁中箍筋配置長度÷h+19、其它:有設計者按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按下列規定計算:(1)柱底插筋(2)斜筋挑鉤問 馬凳如何分布?答 馬凳的費用含在技術措施費中,不再另付,如D6可能1米1個,如D25可能4米1 個。問 抽出的牆特別少?答 標高按米輸入了,應改為毫米。問 鋼筋表格表頭不列印?答 取消表頭陰影。問 錄入數據時,往往有砼標號一列,是否必須填寫?答 輸入砼標號是為了取布筋的錨固或搭接倍數,而一般結構圖總說明給定相應構件的錨固或搭接倍數,所以一般直接在「描述計算」選項卡中,「圖標庫公共變數」中填寫。問 樓板鋼筋量是必須板底筋與負筋分開提取嗎?答 在新版鋼筋軟體中,我們向廣大用戶推薦使用一些常用圖標,都在圖標中有所說明。如板中,我們推薦用戶使用「07 板底筋」、「08 板負筋及分布筋」,是需要主、負筋分別提取的。如果使用其它圖標也可不必如此。問 某種原因,手工計算出部分鋼筋量,如何較快地錄入到本軟體以便於匯總或列印?答 新增節點,須打開「單筋」圖標庫,選擇(雙擊)相應的單筋圖標,記錄對應圖標號(4位數字),在「錄入數據」中表格中,鋼筋編號處填寫圖標號,在A、B、C、D...列輸入相應尺寸,如此輸入手工計算的全部配筋後,提取即可。問 我在使用貴軟體時有2點懷疑:一是軟體所提取量是否准確;二是是否有必要應用軟體,也即應用軟體的好處有那麼大嗎?請明白地解釋,謝謝。答 手工的速度與誤差是眾所周知的,尤其在匯總時更是重復性的作業,且易錯。而軟體的匯總快捷自不必說,手工的誤差部分幾乎不存在,因為量是完全按規則公式計算出的(如果欲做手工調整也可)。至於准確性,在使用軟體時便可感受到,只要用戶做到不少填寫或填錯數據,是完全准確的。問 我是鋼筋軟體的老用戶,舊版軟體較熟悉,不知如何快速學會新版軟體呢?答 新版軟體改動應該說是很大,但在圖標的錄入這一關鍵環節,卻保留了原先的特點,不同與需注意的幾個關鍵環節是:(1)新建一工程後,在左側有級聯關系的項目索引,如富景花園,下分一號樓、二號樓、游泳池等,其中一號樓又細分有底板、樓板、牆、柱、梁等,而其中樓板再細分有一層樓板,標准層2-9層樓板等;(2)具體鋼筋圖標的不同請參見「圖標說明」選項卡;(3)錄入數據後仍需提取(雙對號);(4)表格中第一列「特項」,輸入的「*」間為一個構件;(5)在左側項目分支中,點擊相應的項在右側則有相應的鋼筋數量。如點擊「一層樓板」,則匯總出一層的樓板量;若點擊「一號樓」,則為一號樓各構件的匯總量,這時可列印相應的鋼筋預算報表等。鋼筋計算規則 二一、 首跨鋼筋的計算1、上部貫通筋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注意:下部鋼筋不論分排與否,計算的結果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標注梁的下部縱筋時可以不輸入分排信息。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在軟體中是如何實現03G101-1中關於支座錨固的判斷呢?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如下圖所示)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800mm 夾角=45°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1、中間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三、尾跨鋼筋計算類似首跨鋼筋計算四、懸臂跨鋼筋計算1、主筋軟體配合03G101-1,在軟體中主要有六種形式的懸臂鋼筋,如下圖所示這里,我們以2#、5#及6#鋼筋為例進行分析: 2#鋼筋—懸臂上通筋=(通跨)凈跨長+梁高+次梁寬度+鋼筋距次梁內側50mm起彎-4個保護層+鋼筋的斜段長+下層鋼筋錨固入梁內+支座錨固值5#鋼筋—上部下排鋼筋=Ln/4+支座寬+0.75L6#鋼筋—下部鋼筋=Ln--保護層+15d2、箍筋(1)、如果懸臂跨的截面為變截面,這時我們要同時輸入其端部截面尺寸與根部梁高,這主要會影響懸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長度計算,上部鋼筋存在斜長的時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鋼筋的長度;如果沒有發生變截面的情況,我們只需在「截面」輸入其端部尺寸即可。(2)、懸臂梁的箍筋根數計算時應不減去次梁的寬度;根據修定版03G101-1的66頁。第二節 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第二章 剪力牆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需要計算的工程量第一節 剪力牆牆身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1、牆端為暗柱時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2、牆端為端柱時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中間層 無變截面 中間層 變截面 頂層 內牆 頂層 外牆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三、牆身拉筋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例:(8000*3840)/(600*600)第二節 剪力牆牆柱一、縱筋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第三節 剪力牆牆梁一、連梁1、受力主筋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2、箍筋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二、暗梁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2、箍筋第三章 柱KZ鋼筋的構造連接第一章 基礎層一、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二、基礎內箍筋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第二章 中間層一、柱縱筋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第三節 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一、角柱角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角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1.5Lae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二、邊柱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三、中柱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第四章 板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一、受力筋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二、負筋及分布筋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第五章 常見問題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體中計算為11.9d?我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後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梁中出現兩種吊筋時如何處理?在吊筋信息輸入框中用「/」將兩種不同的吊筋連接起來放到「吊筋輸入框中」如2B22/2B25。而後面的次梁寬度按照與吊筋一一對應的輸入進去如250/300(2B22對應250梁寬;2B25對應300梁寬)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軟體是如何處理的?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我們在軟體直接輸入當前跨右支座負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的鋼筋。軟體計算的原則是支座兩側的鋼筋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進行錨固;判斷原則是輸入格式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錨固。如右支座負筋為5B22,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為5B22+2B20,則5根22的鋼筋通過支座,2根20錨固在支座。梁變截面在軟體中是如何處理的?在軟體中,梁的變截面情況分為兩種:1、當高差>1/6的梁高時,無論兩側的格式是否相同,兩側的鋼筋全部按錨固進行計算。彎折長度為15d+高差。2、當高差<1/6的梁高時,按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的判斷條件進行處理。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生變化,我們如何處理柱縱筋?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生變化,柱縱筋的處理分兩種情況:1、若柱縱筋採用電渣壓力焊,則按柱頂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設置;2、若柱縱筋採用綁扎搭接,例如1~2層為C45,3~10層為C35,則柱要分開來建立兩個構件:一個為C45,為3層,但3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目的是不讓2層作為頂層計算錨固;另一個構件建立1~10層,1~2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鋼筋信息自3層開始輸入,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
㈤ 鋼筋混凝土基礎鋼筋工程量是如何計算的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800mm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 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三) 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三、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一、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5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二、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層}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四、 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第五章 常見問題
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體中計算為11.9d?
我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
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後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a.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b.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c.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㈥ 廣聯達鋼筋抽樣GGJ2009中計算設置牆柱垂直筋定尺有8000mm和10000mm,這個和什麼有關
1、廣聯達鋼筋抽樣GGJ2009中計算設置牆柱垂直筋定尺有8000mm和10000mm,這個和豎向構件高度有關。因為柱牆專的接頭是按照屬自然層每層計算的,如果層高沒有超過8m和10m,豎向構件的定尺長度不用修改。
2、定尺就是你購買鋼筋和使用鋼筋時的鋼筋長度,是一個鋼筋標准和長度。牆柱垂直筋中應用鋼筋時,超過這個鋼筋長度時就需要搭接或焊接,需要要設置接頭,比如柱中,層高為11米,所購買鋼筋定尺長度為9米,這時應用鋼筋時,不夠長,需要接長才可以滿足要求。其中的所購買鋼筋9米長為鋼筋定尺長度。
㈦ 工程預算中鋼筋工程量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2007年12月29日 星期六 11:42(一)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 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 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 XM, 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 35m計算。
(二)各類鋼筋計算長度的確定
鋼筋長度=構件圖示尺寸-保護層總厚度+兩端彎鉤長度+(圖紙註明的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
式中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長度、鋼筋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以及各種類型鋼筋設計長度的計算公式見以下:
1、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
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直徑,並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mm)
環境條件 構件名稱 砼強度等級
低於C25 C25及C30 高於C30
室內正常環境 板、牆、殼 15
梁、柱 25
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 板、牆、殼 35 25 15
梁、柱 45 35 25
有墊層 基礎 35
70
無墊層
註:(1)輕骨料砼的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輕骨料砼結構設計規程》。
(2)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處於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的預制構件,當表面另作水泥砂漿抹面且有質量可靠保證措施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室內正常環境中的構件的保護層厚度數值採用。
(3)鋼筋砼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10mm;預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護層厚度可按梁考慮。
(4)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鋼筋的彎鉤長度
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0、 1350 、 90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如下圖所示: 1800的每個彎鉤長度=6.25 d;( d為鋼筋直徑mm)
1350的每個彎鉤長度=4.9 d;
900的每個彎鉤長度=3.5 d;
3、彎起鋼筋的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有300、450 、600三種,其彎起增加值是指鋼筋斜長與水平投影長度之間的差值。
4、箍筋的長度
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Ⅰ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D不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的,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箍筋的長度兩種計算方法:
(1)可按構件斷面外邊周長減去8個砼保護層厚度再加2個彎鉤長度計算。
(2)可按構件斷面外邊周長加上增減值計算。
箍筋增減值調整表
形狀 直徑d(mm) 備注(保護層按25mm考慮的)
4 6 6.5 8 10 12
增減值
抗震結構 1350/1350 -88 -33 -20 22 78 133 增減值=25×8-27.8d
一般結構 900/1800 -133 -100 -90 -66 -33 0 增減值=25×8-16.75d
一般結構 900/900 -140 -110 -103 -80 -50 -20 增減值=25×8-15d
(三)鋼筋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指各種構件相互交接處彼此的鋼筋應互相錨固的長度。如圖所示
設計圖有明確規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按圖計算;,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則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計算。
GB50010—2002規范規定:
(1)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a(fy / ft)d
預應力鋼筋 La=a(fpy / ft)d
式中 fy fpy — 普通鋼筋 、預應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t —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40時,按C40取值;
d —鋼筋直徑; a — 鋼筋的外形系數(光面鋼筋a取0.16,帶肋鋼筋a取0.14)。
普通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N / mm2)
種 類 符 號 fy
熱軋鋼筋 HPB235(Q235) ¢ 210
HRB335(20MnSi) Φ 300
HRB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360
RRB400(K20MnSi)
360
註: HPB235系指光圓鋼筋, 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余熱處理鋼筋系指帶肋鋼筋。
混凝土強度設計值(N / mm2)
強度種類 混 凝 土 強 度 等 級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ft 0.91 1.10 1.27 1.43 1.57 1.71 1.80 1.89 1.96 2.04 2.09 2.14
註:當符合下列條件時,計算的錨固長度應進行修正:
1、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鋼筋的直徑大於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
2、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的環氧樹脂塗層鋼筋,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25;
3、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鋼筋在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鋼筋直徑的3倍且配有箍筋時,其錨固長度可應乘以修正系數0.8;
4、經上述修正後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按公式計算錨固長度的0.7倍,且不應小於250mm;
5、縱向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一、二級抗震等級: LaE=1.15La
三級抗震等級: LaE=1.05La
四級抗震等級: LaE=La
(2)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
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應按《建築抗震結構詳圖》GJBT—465,97G329(三)(四)有關規定執行,如下圖所示。
圖中La的有關規定
豎向鋼筋 ¢ 12 ¢ 14
混凝土強度等級 C15 C20 C15 C20
La 600 480 700 560
(四)鋼筋計算其他問題
在計算鋼筋用量時,還要注意設計圖紙未畫出以及未明確表示的鋼筋,如樓板中雙層鋼筋的上部負彎矩鋼筋的附加分布筋、滿堂基礎底板的雙層鋼筋在施工時支撐所用的馬凳及鋼筋砼牆施工時所用的拉筋等。這些都應按規范要求計算,並入其鋼筋用量中。
(五)砼構件鋼筋、預埋鐵件工程量計算
1、現澆構件鋼筋制安工程量:抽筋按理論重量計算。
鋼筋工程量=鋼筋分規格長×Kg / m×件數。 (0.00617d2=Kg / m,鋼筋直徑:d—mm);
2、 預制鋼筋砼凡是標准圖集構件鋼筋,可直接查表,其工程量=單件構件鋼筋理論重量×件數;而非標准圖集構件鋼筋計算方法同「1」。
3、預埋鐵件工程量
預埋鐵件工程量按圖示尺寸以理論重量計算。
如圖所示計算10根鋼筋混凝土預制柱的預埋鐵件工程量:
解(1)計算-10鋼板理論重量
M-1:0.4×0.4×78.5㎏/㎡×10=125.60㎏
M-2:0.3×0.4 ×78.5㎏/㎡×10=92.40㎏
M-3:0.3×0.35 ×78.5㎏/㎡×10=82.40㎏
M-4:2×0.1×0.32 ×2×78.5㎏/㎡×10=100.50㎏
M-5:4×0.1×0.36 ×2×78.5㎏/㎡×10=226.10㎏
(2)計算¢ 12、 Φ18 鋼筋理論重量
M-1: ¢ 12 鋼筋:2×(0.3+0.36×2+12.5×0.012)× 0.888㎏/m×10=20.80㎏
M-2: ¢ 12 鋼筋:2×(0.25+0.36×2+12.5×0.012)× 0.888㎏/m×10=19.90㎏
M-3: ¢ 12 鋼筋:2×(0.25+0.36×2+12.5×0.012)× 0.888㎏/m×10=19.90㎏
M-4: Φ18 鋼筋:2×3×0.38× 2.00㎏/m×10=45.60㎏
M-5: Φ18 鋼筋:4×3×0.38×2.00㎏/m×10=91.20㎏
小計:20.80+19.90+19.90+45.60+91.20=197.4 ㎏
合計:627+197.4=824.4 ㎏ 預埋鐵件工程量=0.824 t
4、鋼筋工程量計算實例
(1)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如圖所示計算10塊板的鋼筋工程量
解:① Φ8=(2.7-0.015×2)×〔(2.4-0.015×2)÷0.15+1〕×0.395 =2.67×13×0.395 =13.71 kg
② Φ8=2.37×19×0.395=17.79 kg
③ Φ12=(0.5+0.1×2)×〔(2.67+2.3)×2÷0.2+4 〕×0.888=33.56 kg
④ Φ6.5=(2.67 ×6+2.37 ×6) ×0.26=7.86 kg
小計: Φ10以內:(13.71+17.79+7.86)×10=393.60 kg
Φ10以上:33.56×10=335.60 kg
鐵馬鋼筋按經驗公式1%計算:
Φ10以內:( 393.60 + 335.60 )×0.01=7.29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