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如何算量求解答
先把量提出來才能算,很費時間的。然後要知道鋼筋的每米理論重量。一般用
φ 10的算,φ10的每米理論重量是0.617. 其他鋼筋的重量是 直徑X直徑X0.617. 如果你不是剛學為了省事可以用軟體,比如廣聯達。魯班算量。都挺好
『貳』 鋼筋算量錨固在什麼情況下加lae什麼情況下加15d
要糾正你個問題了
15d只是鋼筋的彎鉤長度,而錨固長度比這個數值大的多,至於你說的max(0.4lae,0.5Hc+5d)+15d只是在梁在邊跨處的錨固值取值,柱子和板錨固值只取lae
『叄』 工程造價鋼筋工程量計算
(一)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 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 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 XM, 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 35m計算。
(二)各類鋼筋計算長度的確定
鋼筋長度=構件圖示尺寸-保護層總厚度+兩端彎鉤長度+(圖紙註明的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
式中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長度、鋼筋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以及各種類型鋼筋設計長度的計算公式見以下:
1、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
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直徑,並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2)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處於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的預制構件,當表面另作水泥砂漿抹面且有質量可靠保證措施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室內正常環境中的構件的保護層厚度數值採用。
(3)鋼筋砼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10mm;預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護層厚度可按梁考慮。
(4)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鋼筋的彎鉤長度
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0、 1350 、 90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1800的每個彎鉤長度=6.25 d;( d為鋼筋直徑mm)
3、彎起鋼筋的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有300、450 、600三種,其彎起增加值是指鋼筋斜長與水平投影長度之間的差值。
4、箍筋的長度
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Ⅰ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D不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的,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三)鋼筋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指各種構件相互交接處彼此的鋼筋應互相錨固的長度。
設計圖有明確規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按圖計算;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則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計算。
GB50010—2002規范規定:
(1)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a(fy / ft)d
預應力鋼筋 La=a(fpy / ft)d
式中 fy fpy — 普通鋼筋 、預應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t —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40時,按C40取值;
d —鋼筋直徑; a — 鋼筋的外形系數(光面鋼筋a取0.16,帶肋鋼筋a取0.14)。
註:當符合下列條件時,計算的錨固長度應進行修正:
1、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鋼筋的直徑大於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
2、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的環氧樹脂塗層鋼筋,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25;
3、當HRB335、 HRB400及 RRB400級鋼筋在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鋼筋直徑的3倍且配有箍筋時,其錨固長度可應乘以修正系數0.8;
4、經上述修正後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按公式計算錨固長度的0.7倍,且不應小於250mm;
5、縱向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一、二級抗震等級: LaE=1.15La
三級抗震等級: LaE=1.05La
四級抗震等級: LaE=La
(2)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
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應按《建築抗震結構詳圖》GJBT—465,97G329(三)(四)有關規定執行。
(四)鋼筋計算其他問題
在計算鋼筋用量時,還要注意設計圖紙未畫出以及未明確表示的鋼筋,如樓板中雙層鋼筋的上部負彎矩鋼筋的附加分布筋、滿堂基礎底板的雙層鋼筋在施工時支撐所用的馬凳及鋼筋砼牆施工時所用的拉筋等。這些都應按規范要求計算,並入其鋼筋用量中。
(五)砼構件鋼筋、預埋鐵件工程量計算
1、現澆構件鋼筋制安工程量:抽筋按理論重量計算。
鋼筋工程量=鋼筋分規格長×Kg / m×件數。 (0.00617d2=Kg / m,鋼筋直徑:d—mm);
2、 預制鋼筋砼凡是標准圖集構件鋼筋,可直接查表,其工程量=單件構件鋼筋理論重量×件數;而非標准圖集構件鋼筋計算方法同「1」。
3、預埋鐵件工程量
預埋鐵件工程量按圖示尺寸以理論重量計算。
『肆』 什麼是鋼筋算量,要注意什麼
箍筋計算按照凈跨算
梁的支座不計算箍筋
計算通長鋼(貫通筋)的時候梁的一端有柱那還有一端是牆的話鋼筋需要錨固
錨固的長度與支座的寬度有關系,兩端不一定長度相等
箍筋計算按照凈跨-50*2計算
中間有柱時扣柱,計算方法同上一條
結構各類構件的連接關系問題,也就是誰時誰的支座的問題
基礎是柱、牆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為支座。
縱向鋼筋錨入支座;橫向鋼筋(箍筋)不進支座,進入支座也是構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牆進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穩定作用,只要一個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時需要隔一拉一。梁進入支座時也是縱筋進入,但連梁到了頂層要求箍筋進入支座,因為頂層連樑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錨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約束住,不崩出去。
梁箍筋的計算長度是每跨的凈跨長減去100MM,也就是說,梁的箍筋是從柱邊50MM開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須布置且加密; 這一點在中國抗震設計規范中有明確規定;
梁鋼筋的錨固問題只與 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 有關,與支座究竟是 柱還是牆或者是其他主梁 無關;
梁鋼筋在支座內的錨固長度問題與梁的類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類型(邊支座\中支座)有關;
框架梁在邊支座的錨固長度是0.4倍LAE(LAE為一個錨固長度)+彎鉤15D(D為鋼筋直徑);如果邊支座的寬度本身不小於鋼筋的一倍錨固長度,框架梁的鋼筋則可以不必彎鉤進行直錨,但此時直錨長度必須不小於一倍錨固長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錨固長度為一倍LAE,面部通長筋在跨中1/3區域內連接(冷接或焊接或機械連接),須滿足連接長度規范;
次梁在邊支座的錨固長度是直段12D+彎鉤15D,在中支座的錨固長度是12D; 記住了,這就是框架梁與次梁的區別;
關於梁中架立筋\構造腰筋\抗扭腰筋的連接長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錯的一個問題:梁中架立筋和構造腰筋的連接長度不論什麼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樣,遵守受力主筋的連接規范;
主梁箍筋的加密長度問題,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識有誤.實際是,一級抗震結構,主梁箍筋加密長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級抗震結構,才是梁高的1.5倍.
算量方法:
一、梁
(一)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 剪力牆牆身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一)、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三) 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三、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1、角柱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1)、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2)、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2、邊柱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3、中柱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四、 板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第五章 常見問題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北科軟體中計算為11.9d? 我們北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後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鋼筋計算公式
鋼筋抽樣常用公式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對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
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
7、 側面構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牆
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6、連梁要區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
(1) 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水平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牆身水平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豎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4、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牆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據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
(三) 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
三、 柱
(一) 、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二、基礎內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二) 、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關於柱箍筋的加密區的規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點范圍內加密;如果該柱採用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需要加密。
(三)、頂層
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
一、內筋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二、外筋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寺寺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地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保證65%伸入梁內)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四、 板
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澆板的布筋情況。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即可,在軟體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
第五章 常見問題
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體中計算為11.9d?
我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
按照外皮計算的結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范規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後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果是:1.87d≈1.9d。
『伍』 各位大俠們,急求土建鋼筋如何算量和下料
簡單的說,咱們的預算長度往往不扣除彎曲增加值,而下料長度則需要考慮彎曲增加值帶來的影響.另外,還要考慮到現場施工中的誤差因素. 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幾何形狀和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等條件進行計算。 1、提到鋼筋下料計算,一般都會涉及「量度差值」或「彎曲調整值」這兩個概念。一般特殊角度的「量度差值」或「彎曲調整值」或教科書上都有,但是非特殊角度,譬如70°、80°的「量度差值」或「彎曲調整值」在現成的文獻內查不到。 2、各相關文獻上的「彎曲調整值」或「量度差值」取彎曲直徑=2.5d演繹得到的。現如今的縱向鋼筋彎曲成型的彎曲直徑也不僅僅限於2.5d,已經有12d,16d等各種不同彎曲直徑的要求,現有文獻上很少考慮這種變化了的要求。 3、鋼筋在彎曲成型時,外側表面纖維受拉伸長,內側表面纖維受壓縮短,鋼筋中心線的長度保持不變。 4、電腦的應用和AutoCAD業已在業界普及,專業計算器的編程計算功能也日益強大。 鑒於上述幾點因素,我們認為依據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用AutoCAD或徒手繪制一些簡單的計算輔助圖形,直接進行基於中心線長度的鋼筋下料長度計算,可以有效指導鋼筋下料。 180°彎鉤增加6.25d的推導 現行規范規定,Ⅰ級鋼的彎心直徑是2.5d 鋼筋中心線半圓的半徑就是2.5d/2+d/2=1.75d 半圓周長為1.75dπ=5.498d取5.5d 平直段為3d 所以180度彎鉤增加的展開長度為 8.5d-2.25d=6.25d 90°直彎鉤增加11.21d的推導(d≤25mm,彎心曲直徑≥12d) 現行規范規定,抗震框架縱向鋼筋錨固需要≥0.4laE+15d,同時規定,當縱向鋼筋直徑≤25mm時,彎心內半經≥6d;當縱向鋼筋直徑>25mm時,彎心內半經≥8d,首先我們推導縱向鋼筋直徑≤25mm時需要的展開長度。彎心半徑6d,彎心直徑是12d,鋼筋中心線1/4圓的直徑是13d, 90°圓心角對應的圓周長度=13dπ×90°/360°=10.21d。 所以,90°鉤所需要的展開長度為 15d-7d+10.21d-7d=11.21d 這個11.21d適用於抗震框架縱向鋼筋直徑d≤25mm時的錨固。 90°直彎鉤增加10.35d的推導(d>25mm,彎曲直徑≥16d) 彎曲半徑8d,彎曲直徑是16d,鋼筋中心線1/4圓的直徑是17d 90°圓心角對應的圓周長度=17dπ×90°/360°=13.35d 所以,90°鉤所需要的展開長度為 15d-9d+13.35d-9d=10.35d 這個10.35d適用於抗震框架縱向鋼筋直徑d>25mm時的錨固。 按照本圖的演算,所謂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長度」是2×9d-17d×π/4=18d-13.35d=4.65d。 我們指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長度」是上世紀60年代的學者為「做學問」而人為製造出來的不能自圓其說的「數據」』,而且大多數編著者都將其未作解析就「笑納」到自己的書稿之中,所以, 許多在施工一線的朋友覺得「不好用」,後面的表格就是依據某經典教科書給出的數據編制而成的,對於箍筋還是可用的,對於縱向鋼筋就不合適,且對於非「特殊」角度,也未給出「『度量差值」或「延伸長度」的數據,現在建築師萬花齊放,角度是按照地形需要結合建築美學確定,往往不是「特殊」角度,也就查不到某個具體「非特殊」角度的「『度量差值」或「延伸長度」的數據,所以已經是摒棄「『度量差值」或「延伸長度」這些「人造」概念的時候了,一步一步老老實實對中心線長度進行幾何計算,是鋼筋下料計算的正確途徑。即使不會AutoCAD,對照施工圖,運用初等幾何知識,徒手畫個草圖,藉助計算器計算也是很容易完成的 矩形箍筋26. 5d的推導(d≤10mm,彎心直徑≥2.5d) 彎心內直徑是2.5d,箍筋中心線直徑是3.5d, 每個90°圓心角對應的圓弧弧長是3.5dπ×90°/ 360°=2.749d 每個箍筋共有3個90°圓弧,總長度=3×2.749d=8.247d取8.25d 每個135°圓心角對應的圓弧弧長是3.5dπ×135°/ 360°=4.1234d, 每個箍筋共有2個135°圓弧,總長度和=2×4.1234d=8.247d取8.25d 每個箍筋的圓弧長度和=8.25d +8.25d=16.5d ……………(1) 沿梁寬平直段=2(b-2c-2×1.25d) ……………………………(2) 沿梁高平直段=2(h-2c-2×1.25d) ……………………………(3) 沿135°方向平直段=2×10d=20d………………………………(4) 箍筋下料長度為(1)+(2)+(3)+(4) =16.5d+2 (b-2c-2×1.25d) +2(h-2c-2×1.25d)+20d =16.5d+2b+2h-8×1.25d+20d =2b+2h-8c+26.5d……………………………………………(5) 利用前面我們給出的135°彎鉤的增加長度,也可以得到這個結果,即 (2)+(3)+8.25d+2×(11.873d+2.25d) =2(b-2c-2×1.25d)+2(h-2c-2×1.25d)+8.25d+28.246d =2b+2h-8c+26.496d =2b+2h-8c+26.5d……………………………………………(5) 矩形截面多肢箍下料長度及各箍內寬、內高尺寸計算 已知條件:梁截面寬度為b,梁截面高度為h,箍筋肢數為n箍 ,箍筋直徑d箍,梁縱向鋼筋根數為n縱,縱向鋼筋外直徑d縱外,梁保護層為c。 求:多肢箍各箍的寬度和總長度。 解:首先,設縱向鋼筋間距為l縱,依據各縱向鋼筋間距分勻的要求,有: l縱=(b-2c-d縱外×n縱)/(n縱-1) ……………………………(6) 式中:n縱——取梁底或梁頂單排鋼筋數量,取較多者。 其次,求外箍下料長度L外箍和外箍內寬度尺寸: L外箍=2(b+h-4c)+26.5d箍 ………………………………………(7) 外箍筋的內寬度尺寸=b-2c ………………………………………(8) 註:2肢、4肢、6肢、n肢(n≥2)外箍筋的內寬度尺寸均相同。 第三,求4肢內箍下料長度和內箍內寬度: L4肢內箍=2(b+h-4c)+26.5d箍-4(d縱外+l縱)…………………(9) 4肢內箍筋的內寬度=b-2c-2(d縱外+l縱)………………………(10) 第四,求6肢中箍下料長度和中箍內寬度: L6肢中箍=2×(b+h-4c)+26.5d箍-4(d縱外+l縱)………………(11) 6肢中箍內寬度=b-2c-2(d縱外+l縱)……………………………(12) 第五,求6肢內箍下料長度和內箍內寬度: L6肢內箍=2(b+h-4c)+26.5d箍-8(d縱外+l縱)……………………(13) 6肢內箍內寬度=b-2c-4(d縱外+l縱)……………………………(14) 例題:已知梁截面寬度為b=400 mm,梁截面高度為h=700 mm,箍筋肢數為n箍 =4,箍筋直徑d箍=10mm,梁縱向鋼筋根數為n縱=max(6,7)=7,縱向鋼筋外直徑d縱外=27mm,梁保護層為c=25mm。 求:4肢箍各箍的寬度和總長度。 解(1):2個等寬獨立箍互套配箍方案 l縱=(b-2c-d縱外×n縱)/(n縱-1) =(400-2×25-27×7)/(7-1) =26.833mm 求外箍下料長度L外箍 L外箍=2(b+h-4c)+26.5d箍 =2(400+700-100)+265 =2650mm 獨立箍下料長度L獨箍 L獨箍=2650- 2×2(d縱外+ l縱) =2650-4×(27+26.833) =2650-4×53.833 =2650-453.833 =2435 mm 獨立箍內寬 =5×27+4×26.833=135+107.332=242.332=243mm 獨立箍內高=h-2c=700-2×50=650mm 解(2):外大箍內小箍配箍方案 L外箍=2650mm 外箍內寬=b-2c=400-2×50=350mm 外箍內高=h-2c=700-2×50=650mm L內箍=2650 -2×2×2(d縱外+ l縱) =2650-8(27+ 26.833) =2650-8×53.833=2650-484.497 =2165.503mm取2166mm 內箍內寬=3×27+2×26.833=81+53.666=134.666=135mm 外箍內高=內箍內高=650mm
記得採納啊
『陸』 鋼筋算量怎麼算
鋼筋算量方法(首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拉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0d)+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
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
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後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後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LN為支座兩邊跨較大值。
『柒』 鋼筋算量
預算鋼筋(非施工下料長度),簡單:長度=30000-250(1/2柱寬)*2(兩個柱子)+max(35*18*0.4,支座寬-保護層)(0.4倍的錨固長度,這是彎錨平直段的長度,規范中規定彎錨的平直段要》=0.4lae,支座寬-保護層,比較大小誰大取誰)+15*18(彎錨的鋼筋對於樓層的框架梁是彎15倍的D,屋頂層梁和非框架梁另論)=??,你自己算下吧,式子給你列好了,你這不能直錨,知道為什麼嗎?因為35*18=630mm,大於柱子的長度。(圖集中規定是當平直段長度》=lae且》=0.5hc+5d),有時間可以自己看下圖集,我這有電子稿的,需要的話可以發給你。如果是施工鋼筋預算,規范中規定的上部鋼筋的搭接要在跨中1/3范圍內,加上搭接長度。http://..com/question/540963886?&oldq=1,下載下看看,你會學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捌』 板面鋼筋算量時應該注意的點都有
注意的問題:
1、箍筋計算按照凈跨算;
2、梁的支座不計算箍筋 ;
3、計算通長鋼(貫通筋)的時候梁的一端有柱那還有一端是牆的話鋼筋需要錨固 ;
4、錨固的長度與支座的寬度有關系,兩端不一定長度相等 ;
5、箍筋計算按照凈跨-50*2計算 ;
6、關於梁中架立筋\構造腰筋\抗扭腰筋的連接長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錯的一個問題:梁中架立筋和構造腰筋的連接長度不論什麼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樣,遵守受力主筋的連接規范;
7、主梁箍筋的加密長度問題,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識有誤.實際是,一級抗震結構,主梁箍筋加密長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級抗震結構,才是梁高的1.5倍。
『玖』 鋼筋算量叫什麼職業
標題:鋼筋算量——梁鋼筋計算分享
摘要:原標題:鋼筋算量——梁鋼筋計算分享
單跨框架梁鋼筋翻樣計算
單跨框架梁鋼筋計算的主要內容有上部通長筋、下部通長筋、箍筋長度及根數、支座負筋、架立筋、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拉筋、吊筋、次梁加筋。
1. 上部通長筋
通長筋的計算公式為:通長筋長度=凈跨長+左錨固長度+右錨固長度。
左、右支座錨固長度的取值判斷: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0.5hc5d)。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必須彎錨,這時有以下幾種演算法:演算法1:hc保護層≥15d;演算法2:取0.4laE≥15d;演算法3:取max(laE,hc保護層≥15d);演算法4:取max(laE,0.4laE≥15d)。
當縱向鋼筋彎錨時錨固長度最終取值: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10.4.1條中不難得出,當樑上部縱向鋼筋彎錨時,樑上部縱向筋在框架梁中間層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為hc保護層≥15d」較為合理。
【例】如圖所示,根據KL1的配筋要求,計算其上部通長筋。大家可以好好想想這個題。
單跨結構平面圖
KL1支座錨固、彎錨
KL1配筋
2. 下部通長筋
下部通長筋端支座錨固長度取值同框架樑上部鋼筋取值,如果存在搭接情況,還需要把搭接長度加進去。
下部通長筋按下式計算:通長筋長度=凈跨長+左錨固長度+右錨固長度。
3. 箍筋
箍筋長度計算。
標題:21條鋼筋算量終極技巧,你不會我教你!
摘要:原標題:21條鋼筋算量終極技巧,你不會我教你!
今天分享一些鋼筋算量的葵花寶典技能,看看什麼是高手!
一、必須具備的能力
1. 熟悉圖集與規范並能合理套用節點;
2. 能讀懂施工圖並能梳理出圖紙要求與圖集的不同之處;
3. 熟悉現場的施工工藝;
4. 能夠熟練地操控算量軟體;
二、各種鋼筋的計算要點
1. 鋼筋計算的三要素:形狀、尺寸、數量
2. 拉筋的計算:拉筋的排布、拉筋的長度(需文字或圖像資料)
3. 箍筋的計算:箍筋的排布(柱(含暗柱)、梁、連梁及柱箍筋全高加密的條件)、箍筋的形狀、多肢箍內箍的組合方式及尺寸的計算(現場需特殊處理時要有文字或圖像資料)、接頭區域內箍筋的設置要求
4. 柱縱筋的計算:柱縱筋在基礎內的錨固長度、柱縱筋的封頂構造及錨固長度的取值、層與層之間縱鋼筋變徑、錯位時的計算(需有方案或圖像資料)、框支柱封頂構造
5. 牆體鋼筋的計算:豎向鋼筋的起步距離(需文字或圖像資料)、豎向鋼筋基礎內的錨固長度、豎向鋼筋的封頂構造及錨固長度的取值、層與層之間豎向鋼筋變徑、錯位時的計算、牆體鋼筋的搭接長度及水平筋在拐角處的構造(需文字或圖像資料)
6. 梁鋼筋的計算:支座負筋超過2層時的長度計算、梁縱向鋼筋的定尺長度的確定、框架梁下部通長鋼筋的計算(拉通
標題:鋼筋工程量計算及鋼筋算量基本方法總結.doc
摘要:鋼筋算量基本方法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節框架梁 一、首跨鋼筋的計算 1. 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 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2. 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 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 Ln/4+端支座錨固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