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個獨立基礎怎麼在廣聯達中定義, 下面配筋怎麼輸入
廣聯達獨立基礎B:C12@150鋼筋在建單元時直接在橫向或是縱向輸入,頂面鋼筋4C16@100/A10@200的鋼筋在其它鋼筋里輸入。
獨立基礎新建四稜台單元參數化里選擇。
B. 獨立基礎在鋼筋算量中如何設置
是軟體的話,按軟體的指引來進行設置。
如是自己算算的,則可以按自己的習慣來進內行設置。
容這些參數找到,並在EXCEL中一下填寫,代入。A,保護層,B基礎長,C基礎短邊長度。底板鋼筋直徑D,底板直徑所對應的理論重量E。直鋼筋下料調整系數F,鋼筋要根數H。
這樣計算底板鋼筋一個方向的鋼筋重量G。
G=(B-2A)*F*E*H,在EXCEL中輸入這樣的式子,就可以直接出來這樣的鋼筋重量了。
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採用圓柱形和多邊形等形式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也稱單獨基礎。獨立基礎分三種:階形基礎、坡形基礎、杯形基礎。
C. 獨立基礎底板上x和y方向上的鋼筋哪個在下面
長向鋼來筋在短向鋼筋源的下面。
基礎之內的縱橫兩方向配筋都是受力鋼筋,且長方向的一般布置在下面。長寬比在3倍以內且底面積在20 m2以內的為獨立基礎(獨立樁承台)。
獨立基礎一般設在柱下,常用斷面形式有踏步形、錐形、杯形。材料通常採用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當柱為現澆時,獨立基礎與柱子是整澆在一起的;當柱子為預制時,通常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用細石混凝土嵌固,此時稱為杯口基礎。
(3)獨立基礎上下鋼筋怎麼輸進去擴展閱讀:
當上部結構為框架結構,荷載不太大的時候,可以採用柱下獨立基礎。獨立基礎比較適用於中心受壓的受力狀態。
當柱根部有彎矩作用時,一般在設計中會有獨立基礎之間加設拉梁,依靠拉梁承擔彎矩作用。在有些設置地下室的建築中,拉梁之間還會有一塊底板,以解決建築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問題。
D. 建模法獨立基礎並筋怎麼輸入
1、首先用建模法製造一所房子。
2、其次找到兩條獨立基礎的鋼筋,將其焊接並合起來。
3、然後在房子底部打一個洞,將鋼筋輸入即可,簡單快捷。
E. 獨立基礎鋼筋圖怎麼往
獨立基礎鋼筋圖怎麼往
(1)單獨基礎系雙向受力,其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為100~200mm。沿短邊方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於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當基礎邊長B≥3000mm時(除基礎支承在樁上外),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為0.9B交錯布置。
(2)現澆柱下單獨基礎的插筋直徑、根數和間距應與柱中鋼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彎鉤,放在基礎的鋼筋網上(圖9-30);當基礎高度較大時,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與柱中箍筋相同,基礎內設置二個。
(3)預制柱下杯形基礎,當b/h1<0.65時(b為杯口寬度,h1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
F. 獨立基礎中基礎梁鋼筋上部筋和下部筋在什麼部位搭接
上部筋 可以搭接 跨度3等分的跨中段內。
下部筋 不可搭接 焊接、機械連接的接頭,放在跨度的1/3處。(不須精確)
因為獨基基礎的底板配筋是根據土的反力算出來的,它和正常現澆板的受力恰恰相反,土的反力相當於一個面荷載,作用於基礎底面,簡化成平面狀態就是一個線荷載作用於一個懸臂板(1m寬),這樣就明白了。懸臂板的端部彎矩是和懸挑長度成正比(平方關系)的,而彎矩是和配筋成正比的,所以基礎的長邊的配筋就大些,所以長方向鋼筋放下面受力才最合理。
G. 獨立基礎鋼筋怎樣輸入才對
B代表獨立基礎底板底部配筋
T代表獨立基礎底板頂部配筋
標註:專
B:X:Φ16@屬100 Y:Φ16@100
T:X:Φ16@100 Y:Φ16@100
或者
B:X&Y:Φ16@100
T:X&Y:Φ16@100
X向Y向配筋用第二種式表達
圖應單柱獨立基礎用放頂部鋼筋雙柱或才頂部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