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規定,鋼筋的負公差為千分之三,就算不合格,這個千分之三是如何結算的
不是指重量。而是指直徑!!
用游標卡尺來測量。
⑵ 鋼筋負差多少是怎麼算的
簡單點就是(過磅重量/理論重量-1)
鋼材產品都有國家規定的尺寸規格範圍及公差,實際尺寸在允許公差范圍內就是外形尺寸合格產品。為了取得最大利潤,一般工廠都是盡量取產品尺寸的下差,就是規定的外形尺寸最小值,也就是所謂的負差軋制,負差值的大小就是實際尺寸與國標尺寸值的差值與國標尺寸值的百分比大小。
公稱直徑范圍及推薦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25mm,標准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8、10、12、16、20、25、32、40、50mm。
帶肋鋼盤的表面形狀及尺寸允許偏差:
帶肋鋼筋橫肋應符合下列基本規定:
橫肋與鋼盤軸線的夾角β不應小於45度,當該夾角不大於70度時,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的方向應相反;
橫肋與間距l不得大於鋼筋公稱直徑的0.7倍;
橫肋側面與鋼筋表面的夾角α不得小於45度;
鋼筋相對兩面上橫肋末端之間的間隙(包括縱肋寬度)總和不應大於鋼筋公稱周長的20%;
當鋼筋公稱直徑不大於12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55;公稱直徑為14mm和16mm,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0;公稱直徑大於16mm時,相對肋面積不應小於0.065。
(2)公差鋼筋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當鋼筋接頭採用直螺紋或圓錐螺紋連接時,還要增加鋼筋端頭鐓粗和螺紋加工工序。鋼筋配料與代換鋼筋代換
(1)以另一種鋼號或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文件中規定的鋼筋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2)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3)設計主筋採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
⑶ 為什麼鋼筋重量公式是:負差=(理論重量/實際重量)-1,求解釋
我來回答樓主的問題:
1、負差=(理論重量/實際重量)-1,換個說法就是:負差=(理論重量 - 實際重量)/ 「實際重量」;注意引號引中的「實際重量」就是分母世散,也就是說負差50公斤枝返讓的鋼猛局筋是以實際重量為基數(分母)而不是以理論重量為基數的,樓主的238公斤就在這里。
2、另外,1樓的「100-95.238=47.62「,點錯小數點了吧!呵呵!
⑷ 鋼筋直徑負差標准要求
依據鋼筋公稱直徑分別規定如下:6的負0.3,8到18的負0.4,20到25的負0.5,28到36的負0.6,此處負公差指的是內徑的負公差,所謂內徑是指不包括肋的直徑
⑸ 鋼筋標注14@150(+1.200)中的+1.200是什麼意思
第一個數字14表示的是鋼筋的直徑為14mm;
第二個數字150是鋼筋的長度150mm(也就是一米半);
其後的(+1.200mm)是長度的公差,就是說此款規格的鋼筋長度為150~151.2mm之間
——頂多比這標准值長1.200mm,不會短。
公差表示的是范圍。
⑹ 鋼筋的正負偏差值是多少
直徑6~~12的為正負7。
14~~~20的為正負5。
22~~~50的為正負4。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_GB50204-2002(2011版).doc 有詳解。根據鋼筋位置不同。
鋼材產品都有國家規定的尺寸規格範圍及公差,實際尺寸在允許公差范圍內就是外形尺寸合格產品。為了取得最大利潤,一般工廠都是盡量取產品尺寸的下差,就是規定的外形尺寸最小值,也就是所謂的負差軋制,負差值的大小就是實際尺寸與國標尺寸值的差值與國標尺寸值的百分比大小。
碳素結構鋼
這類鋼主要保證力學性能,故其牌號體現其力學性能,用Q+數字表示,其中「Q」為屈服點「屈」字的漢語拼音字首,數字表示屈服點數值,例如Q275表示屈服點為275MPa。若牌號後面標注字母A、B、C、D,則表示鋼材質量等級不同,含S、P的量依次降低,鋼材質量依次提高。
若在牌號後面標注字母「F」則為沸騰鋼,標注「b」為半鎮靜鋼,不標注「F"或「b」者為鎮靜鋼。例如Q235-A·F表示屈服點為235MPa的A級沸騰鋼,Q235-c表示屈服點為235MPa的c級鎮靜鋼。
⑺ 鋼筋理算怎麼計算
理算價格公式=過磅價*(1-重量偏差)
過磅價公式=理算價格/(1-重量偏差)
在正常情況下,鋼板的真實厚度小於標准厚度,按照標准厚度算得的理論重量就大於過磅重量,因此,同樣一份產品理論價低於過磅價。比如,某標准厚度2毫米的熱軋板的真實厚度為1.82毫米,那麼理論重量2噸的鋼板過磅是1.82噸。
如果理算價是4050元/噸,則過磅價大概是(2/1.82)*4050=4450元/噸,(重量負公差(1.82-2)/2*100%=9%,4050/(1-9%)=4450.45元/噸)一般情況檢斤就是過磅,價格高;檢尺是理算,比過磅重,價格比過磅價格低。
當鋼材的體積正偏差時(實際重量比理論重量大),該鋼材的理算價應當比過磅價高;當鋼材的體積負偏差時(實際體積比理論體積小),該鋼材的理算價應當比過磅價低。
一般情況,鋼板,鋼管,H型鋼都是理算,彩鋼板,鍍鋅板等卷板都是過磅,
過磅價4819.28元/噸
理算價格4000元/噸
過磅重量0.83t
理算重量1t
鋼筋重量偏差=(實際重量-理論重量)/理算重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