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框架柱 角筋的選擇
程序可能按雙偏壓配筋,如果你按單偏壓計算,可以不管角筋大小,鋼筋配夠就行了,然後進行雙偏壓驗算,8度區建議柱角筋還是用大點,鋼筋對稱配。
㈡ 柱配筋怎麼配
柱配筋:
根據2.0,選擇角筋16;
b側中部鋼筋面積=8-2*2(實配角筋面積)=4,配2根16;
h側中部鋼筋面積=12-2*2(實配角筋面積)=8,可配4根16,2根20+1根16(出現直徑大於角筋時,把角筋16和中部20交換,即此時角筋為20,h側中部為3根16)
約束構件根據軸壓比和所在牆體的類型及長度確定約束邊緣構件長度,在結合規范中的圖示來確定最終的約束邊緣構件截面尺寸;
縱筋配筋量直接PKPM計算結果配筋,最小配筋量結合《抗規》表6.4.5-3確定;
箍筋結合《抗規》表6.4.5-3中,有軸壓比查配箍率特徵值,進而得出體積配箍率最小值;箍筋間距也查該表。
注 意:
剪力牆牆肢長度不大於牆厚4倍時,應按柱的有關要求進行設計;
介於4~8之間時,為短支剪力牆;大於8時為一般剪力牆。
㈢ 柱鋼筋角筋8條怎樣安裝
柱子只有四個角,八根角筋只能用「並筋」。參照11G101-1第56頁「並筋」。
㈣ 基礎與一層未畫在一個廣聯達圖形中柱鋼筋設置如何修改
修改步驟如下:
1、進入軟體繪圖輸入暗柱定義模塊,新建參數化暗柱(選擇對應形狀),命名GBZ1。
2、截面編輯選擇「是」,進入修改界面,編輯截面尺寸,框選鋼筋,全部刪除。
3、布角筋(1c20),軟體自動布置出來的是8個,需要修改4個縱筋,點擊修改縱筋,框選4個需要的縱筋,修改成4c12。4、布置邊筋(1c12),或者在你要布置的邊線上點擊幾下就是幾個鋼筋。5、布置箍筋(a6-150)6、修改箍筋。
㈤ 柱表中角筋位置8c25(並筋)是什麼意思
柱子每個側邊加角筋一共是6根25的鋼筋,整個柱子是20根鋼筋。當構件中需要擺放的普通鋼筋數量太多,按常規的布筋方法無法滿足鋼筋間距的要求,引起設計與施工困難,或因大直徑鋼筋規格不齊,無法滿足配筋需求時,可採用並筋方式,將二、三根鋼筋捆綁成柬。
如果施工圖紙並沒有明確為並筋,現場實際情況不採用並筋豎向柱主筋又間距足夠大,那麼就屬於施工單位施工質量原因,需要監理工程師及時糾正這種違規施工現象。
(5)柱鋼筋角筋八根如何設置擴展閱讀:
柱子的並筋說明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里有提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中:
1、並筋指為解決無法獲得足夠直徑鋼筋及配筋密集引起設計、施工的困難,將幾根鋼筋並在一起的布置方式。也指用此種布置方式布置的鋼筋束。
2、對適用於並筋的鋼筋最大直徑及鋼筋數量進行了限制:直徑28mm及以下的鋼筋並筋數量不應超過3根;直徑32mm的鋼筋並筋數量宜為2根;直徑36mm及以上的鋼筋不應採用並筋。
㈥ 柱縱向受力鋼筋去下圖所示角部鋼筋為8根,是並筋做法嗎如果是,那麼11G101-1圖集上邊怎麼沒有
950*950柱是角部並筋設計,有些做法,圖集中可能不會出現,是由於其做法相對很少,基回本不常見,也有的答是編制圖集的人員根本沒有考慮到此做法的存在,所以,圖集也是在不斷更新和完善,估計,今後,會在圖集中有此做法的。
㈦ KZ的角筋根數為8根,是如何布置的規范在哪裡
首先,你看看有沒有明確的標注 「角筋8根」還是只標注8根,如果是矩形柱8根鋼筋就是沒角一根,每側邊一根,正常的都是這樣的。
然後如果確實是標注角筋的話,你看看是不是矩形柱還是八角形柱。
如果你確定是矩形柱,標注8根角筋的話那就是標錯了
㈧ 柱h面8根柱筋、b面6根柱筋、5x5箍筋怎麼做
5×5的箍筋就是一個大箍,兩個小箍,兩個拉鉤。
然後h邊的小箍里四根鋼筋,拉鉤一根。
b邊的是小箍里三根鋼筋,拉鉤一根。
再加上四根角筋就可以了。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