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怎麼算長度,怎麼下料
一、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二、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注意:度量差值=鋼筋的外包尺長度減去鋼筋的中軸線的長度
鋼筋在彎曲時:外側會變長,而內側會變短,但軸線尺寸不變。(所以最外側的尺寸和中軸線的尺寸就會有一個差值,這個差值就是度量差值,或者叫做彎曲調整值)
三、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分抗震和非抗震,帶彎鉤和不帶彎鉤 )
箍筋的周長=(a-2c+2d)*2+(b-2c+2d)*2
合並後的公式為:(a+b-4c+4d)*2 也就是:梁的周長-8c+8d=箍筋的周長
(1)怎麼鋼筋下料擴展閱讀
在配料表中需標出每根鋼筋的下料長度。下料長度指的是下料時鋼筋需要的實際長度,這與圖紙上標注的長度並不完全一致。
鋼筋下料長度的計算是以鋼筋彎折後其中心線長度不變這個假設條件為前提進行的。也就是說,鋼筋彎折後中心線長度不變,而外邊緣變長,內邊緣縮短。因此,鋼筋的下料長度就是指相應鋼筋的中心線長。
實際工程計算中,影響下料長度計算的因素很多,如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折後發生的變形;圖紙上鋼筋尺寸標注方法的多樣化;彎折鋼筋的直徑、級別、形狀、彎心半徑的大小以及端部彎鉤的形狀等,在進行下料長度計算時,對這些因素都應該考慮。
Ⅱ 鋼筋下料如何計算 鋼筋下料計算方法
鋼筋下料如何計算 鋼筋下料計算方法
1、直線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2、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量度差值(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
3、箍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彎鉤增加長度-量度差值(箍筋調整值)。
鋼筋下料長度計算規則
一、直鋼筋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上述公式中,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鋼筋搭接長度都可以通過結構施工圖紙、《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16G101圖集得到准確的數據,而彎鉤增加長度需要結合「彎曲處內皮縮短,外包尺寸伸長,而中心線尺寸不變」按照16G101圖集的規定進行計算。二、彎起鋼筋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鋼筋搭接長度三、箍筋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有許多形狀各異、功能不同的鋼筋,比如縱筋、分布筋、拉結筋、箍筋、彎起鋼筋、架立筋、馬凳筋等等,這些鋼筋共同組成了結構構件的鋼筋骨架,共同發揮各自的作用。
(2)怎麼鋼筋下料擴展閱讀(1)箍筋一般為光圓鋼筋,彎弧內直徑可取箍筋直徑的2.5倍且不小於受力鋼筋直徑。
(2)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於90度,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應為135度(這個是大部分的情況)。(3)箍筋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可取不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可取箍筋直徑的10倍。明確了以上的要求,再結合彎曲調整計算方法,就可以得到不同情況下的箍筋下料長度,(d為箍筋直徑):抗震結構:135度彎鉤箍筋的下料長度 = 2(c+e)+26.5d 或 2(a+b)+18.5d。一般結構:135度彎鉤箍筋的下料長度 = 2(c+e)+16.5d 或 2(a+b)+8.5d。
以上就是不同情況下鋼筋計算的基本方法。在實際操作中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熟悉圖紙和規范以及標准圖集,嚴謹認真,算無遺漏,才能准確無誤地做好鋼筋下料計算的工作。
鋼筋下料長度計算是什麼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鋼筋綁扎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與圖紙、設計是否有出入,仔細檢查成品尺寸、心頭是否與下料表相符。核對無誤後方可進行綁扎。鋼筋下料施工注意事項鋼筋在下料前要認真核對料單,對料單要求的長度、數量、彎起點要認真進行計算,同一種規格級別的料單同時看,要長短搭配使用料、要套裁下料、統籌排料,先切長料後切短料,減少料頭、減少損失。下料製作好的鋼筋堆放 因現場鋼筋場地比較緊張,要合理安排好鋼筋的原材料堆放、鋼筋製作場地和成品料堆放場地,除此之外要求鋼筋堆放整齊,一種規格或型號的鋼筋要堆放在一起,一定碼垛堆放,而且碼垛要整齊,不能兩種規格型號或多種規格型號堆放在一起,而且堆放的數量和位置要確定好,放在塔吊能吊到的位置。
鋼筋的下料長度計算公式當不用搭接時:下料長度=鋼筋原長+彎鉤增長量-彎曲長度;當需要搭接時:下料長度=鋼筋原長+彎鉤增長量-彎曲長度+搭接長度其他問題就不是那麼好講清楚的了得有圖才能解釋清楚希望我的回答會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