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工程造價大神支援,關於梁板柱混凝土工程量計算
外牆由樓層抄上表面算至上層樓板上表面、鋼筋的錨固.25d、搭接與鋼筋的類別和砼強度等級有關。2、用的比較多的平法算鋼筋量
鋼筋的凈用量=∑Li×gi(kg)
鋼筋長度計算的通用計算公式:(按折線長度計算)
鋼筋長度=構件圖示長度-兩端的保護層厚度+彎鉤長度增加值+彎起長度增加值+搭接增加長度+錨固增加長度
A、0,梁長算至柱側、牆側.3平米以內的孔洞面積不扣除
梁板柱的工程量包括:梁長乘以梁底與2倍兩側長度之和,可取30°:一般彎起角度為45°;當梁較高時,可取60°;當梁較低量時。
3、工程量計算需要根據工程CAD圖紙,次梁算至主梁側,內牆則算至上層樓板(梁)下表面。
C,按彎折長度計算:扣除柱。Ⅱ級鋼筋帶90°的彎鉤、梁,外牆部分按中心線計算,內牆部分按凈長線計算
板:混凝土工程量、鋼筋量
1、混凝土工程量計算
按混凝土與模板的接觸面積計算
柱子:周長乘以柱高,從柱基或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層樓板上表面,也不增加側壁模板,採用大模板時洞口均不扣除
梁、鋼筋的彎起增加值與彎起角度有關
⑵ 誰有梁板柱的鋼筋的計算方法.要公式
鋼筋半徑*鋼筋半徑*3.14*7850(7850指1立方米鋼筋=7850kg)*鋼筋長度=kg/m
⑶ 板筋怎麼計算
板筋計算公式:不規則板面積為S 正方形邊長為b,b=根號S 鋼筋間距專為a,鋼筋單向布筋屬根數為n=b/a 鋼筋直徑為d,鋼筋總長度L=b(2n+1)+lm 當鋼筋直徑為ф6-ф10時,板兩端頭鋼筋的增加長度lm按下式計算,簡直板lm=14(n+3)d;固端板 lm=75(n+3)d。
板筋優化
有效的板筋優化不僅可以合理地組織結構、充分利用空間、挖掘材料潛能,而且可以降低產品成本,減少單機容量增大引發的負面效應。
此外,對比相同容量、同期開發的國內外水電機組可以發現,國內獨立設計的機組較厚重,國外設計的機組(如日立/馬卡古瓦,CE/清江)相對較輕薄。產生這種局面的原因在於國外對機組方案,除必要的校核、分析外,優化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3)建築結構梁板鋼筋容量怎麼算擴展閱讀
鋼筋的類型:
1、分布筋:一般用於板內,與板內受力鋼筋垂直。
2、構造鋼筋:因構件在構造上的要求或施工安裝過程中的需要而配置的鋼筋。
3、彎起鋼筋:主要在構件端部起著抗剪的作用。
4、拉結鋼筋:是構造上為了滿足連接構件間穩定性需要而增設的鋼筋。
⑷ 鋼筋的工程量怎麼算
梁板鋼筋的下料長度 =梁板的軸線尺寸-保護層(一般25)+上彎勾尺寸
180度彎勾=6.25d
90度彎勾=3.5d
45度彎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時取0.3d\ 45度0.5d\ 60度1d\ 90度2d\ 135度3d
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圖紙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來如板的分布筋\負盤\梁的縱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圖那就要參考03G101-1B了
箍筋的長度:外包長度+彎勾長度-6d
彎勾長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個數=梁構件長度-(25保護層)*2/箍筋間距+1
矩形箍筋下料長度計算公式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表1)
式中 箍筋周長=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
外包寬度=b-2c+2d;
外包長度=h-2c+2d;
b×h=構件橫截面寬×高;
c——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d——箍筋直徑。
箍筋調整值見表1。
2.計算實例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內配筋箍筋φ6@150,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長度。
解:外包寬度= b-2c+2d
=250-2×25+2×6=212(mm)
外包長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110(調整值)
=2(212+462)+110=1458(mm)
≈1460(mm)(抗震箍)
錯誤計算方法1:
箍筋下料長度=2(250-2×25)+2(500-2×25)+50(調整值)
=1350(mm)(非抗震箍)錯誤計算方法2:箍筋下料長度=2(250-2×25)+2(500-2×25)=1300(mm)
樑柱箍筋的下料,在施工現場,如果給鋼筋工一個總長=2b+2h-8c+26.5d的公式,鋼筋工不是太歡迎;如果將梁的已知保護層直接代入公式,使表達方式簡單一些,鋼筋工就容易記住。
譬如,當次梁的4面保護層均為25mm時,
箍筋直徑為圓8,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2mm;
箍筋直徑為圓10,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65mm;
箍筋直徑為圓12,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18mm;
箍筋直徑為圓14,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71mm。
譬如,當主梁支座頂面保護層為55mm,其餘3面保護層為25mm時,
箍筋直徑為圓8,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48mm;
箍筋直徑為圓10,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5mm;
箍筋直徑為圓12,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58mm;
箍筋直徑為圓14,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11mm。
譬如,當柱的保護層為30mm時,
箍筋直徑為圓8,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28mm;
箍筋直徑為圓10,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25mm;
箍筋直徑為圓12,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78mm;
箍筋直徑為圓14,我們有:箍筋總長=2b+2h+131mm。
⑸ 鋼筋工程量要怎麼手算啊
梁的鋼筋計算規則及公式
1、單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直鋼筋凈長=L-2C;彎起鋼筋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彎起鋼筋兩端帶直鉤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2×(梁高-保護層厚度×2);
2、多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
(1)、首跨鋼筋的計算:上部貫通筋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端支座負筋長度=設計構造長度+端支座錨固值;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2)、中間跨鋼筋的計算: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兩邊跨設計構造長度+中間支座值;
(3)、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 d)×2+(梁高-2×保護層+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數=(梁凈長-100MM)/設計間距+1,加密區另計。
(4)、腰筋、拉筋、吊筋應按構造要求計算其長度。
二十六、現澆板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現澆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1)、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板凈長-100MM)/布筋間距+1
(2)、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4)、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
⑹ 鋼筋數量怎麼算
問題一:如何計算工程鋼筋用量 一般結構設計會給出構件的配筋,按圖上的配筋(鋼筋直徑,長度,密度)可以直接算出鋼筋的用量,用噸表示。比如,長為10米,直徑為8的鋼筋,計算過程為:0.25*pi*8^2*10*7.85*10^3=8.88kg.
問題二:如何計算每一根鋼筋的量 只要知道每米鋼筋的重量按0.00617*d^2就可以知道所有鋼筋的重量了;鋼筋重量=每米鋼筋的重量*長度*根數;梁板梯分開了算,長度除以間距就知道根數了,長度按軸線加錨固長度就可以知道單根長度了。
問題三:如何計算鋼筋根數 3.15是按4根計算
平面構件凈尺寸除以間距尺寸加 1,牆的豎向分布筋鋼筋為減 1
問題四:怎麼算每平米鋼筋含量 算出一個標准層的總用鋼量,再除以該層的建築面積,即是
每平米鋼筋含量
問題五:建築中怎麼算一個平方含多少鋼筋重量 某建築工程按建築面銀祥毀積每平方米的鋼筋含量預算值為該工程合同預算總鋼筋重量除以預算建築面積;
某建築工程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的鋼筋含量結算值為該工程合同結算總鋼筋重量除以結算建築面積。
相同結構型式、相同或相近層數的建築工程的統計平均每平方米的鋼筋含量結算值為可供參考價值的每平方米的鋼筋含量。
問題六:鋼筋工程量怎麼算啊 一、鋼筋演算法用的比較多的平法算鋼筋量
鋼筋的凈用量=∑Li×gi(kg)
鋼筋長度計算的通用計算公式:(按折線長度計算)
鋼筋長度=構件圖示長度-兩端的保護層厚度+彎鉤長度增加值+彎起長度增加值+搭接增加長度+錨固增加長度
A、鋼筋的錨固、搭接與鋼筋的類別和砼強度等級有關。
B、鋼筋的彎鉤:Ⅰ級鋼筋應帶180°的彎鉤,每個彎鉤的增加值為6.25d。Ⅱ級鋼筋帶90°的彎鉤,按彎折長度計算。
C、鋼筋的彎起增加值與彎起角度有關:一般彎起角度為45°;當梁較高時,可取60°;當梁較低量時,可取30°。
現在的市場價格差別比較大,建議多問問,有代算工程量的公司,也有建築工程預算公司,你也可以去平台委託,費用不等。(下面的是工程算量造價的收費,不一定是算鋼筋的費用標准,僅供參考)
二、造價預算收費標准(參考)1、部分收費為造價預算的0.2-0.5%(假設工程造價為100萬,那費用為2000-5000);
2、專業公司收費,小螞蟻算量工廠收費為造價預算的0.1%-0.2%(假設工程造價為100萬,工程量計算費用就為1000-2000);
3、還有部分就是按照各省市造價預宴棗算定額建議來收費。
三、工程量計算收費標准(參考)1、一般咨詢公司收費,是安裝預算造價來計算的,以為算量是預算里最累人最麻煩的工作之一
2、還有部分公司,小螞蟻算量工廠收費標准為造價預算的0.05%-0.1%
四、建議1、如果你只是計算工程量的話,選擇算量公司劃算
2、如果你是要造價,想省錢,可以現在找專業的算量公司計算工程量,然後再讓人去套價,這樣價格要低很多(上述的第二點最劃算)。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請採納。
問題七:鋼筋重量如何計算? 鋼筋的理論重量計算用鋼筋直徑(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其實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也很簡單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鋒備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三位數,Φ14至Φ25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二位數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我有經驗計算公式,你自己計算一個表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買一本有表格的書,用起來也很方便的。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 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2
圓鋼、線材、鋼絲 W=0.00617×直徑2
鋼管 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問題八:基礎鋼筋怎麼算根數 基礎鋼筋怎麼算根數
我們把獨立基礎水平方向定為X向,豎直方向定為Y向。
【例】X向長為2400mm,鋼筋間[email protected] );Y向長為2600mm,鋼筋間[email protected] )。混凝土保護層40mm,計算各向鋼筋根數各為多少?(大於2500的0.9倍的鋼筋減短根數請自扣)
解:X向長為:2400mm-40×2=2320mm;Y向長為:2600mm-40×2=2520mm。
X向長2320mm的根數為:2520mm÷200+1=14(根)
Y向長2520mm的根數為:2320mm÷150+1=17(根)註:當獨立基礎底板長度≥2500mm時,除外側鋼筋外,底板配筋長度可取相應方向底板長度的0.9倍。本題17(根)中15(根)可取2088mm。
答:
X向長2320mm的根數為:14(根)
Y向長2520mm的根數為:17(根)
問題九:已知砼量,如何計算鋼筋量? 鋼筋混凝土的鋼筋和混凝土是分開計算的,從結構施工上看只要看結構圖,就有鋼筋的具體數量了;從預算的角度,也是計算混凝土方量不減去鋼筋的含量,而鋼筋是一根一根地計算的,所以,在「對帳」時,計算鋼筋用量是很耗時很細致的一件事,甚至涉及鋼筋連接形式。從這個角度來看,鋼筋與混凝土的數量沒有數學公式這樣的關系。
但是,由於作為業主或者其它身份需要對工程的投資或工程的成本有一個概算,一般可以找到一個關系,即不同類型的建築物的「含鋼量」有一個大概的比例。從這個角度來看,鋼筋和混凝土有一個概算關系。
另外,我們還把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4,把鋼筋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5,這也可以非常大概的了解在一般情況下鋼筋混凝土的含鋼量。
總之,精確的算,必須逐根計算後匯總。
⑺ 框架結構的樓層,它的梁。板。柱是怎麼算工程量的
我覺得首先你應當明確建築面積的定義。建築物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因而柱子所佔的面積是屬於其建築面積的,但不屬於使用面積。
關於梁、板、柱的工程量計算:
主要是計算混凝土與鋼筋的用量。混凝土應以m³為單位,鋼筋的單位是公斤或者是噸。
在計算混凝土的用量時,因注意區分幾個名詞。即澆築量、運輸量、攪拌量。澆築量的計算直接就是構件的外圍體積,而運輸量與攪拌量都應該在其澆築量的基礎上乘以一個系數。即用其澆築量/10*10.15即為運輸量和攪拌量。
計算混凝土及鋼筋的用量之時,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確定柱高及梁長。
柱高:有梁板的柱高: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到上一層樓板上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無樑柱高自柱基上表面到柱帽下表面的高度。
梁長: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的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的側面。梁板整澆,梁高算至板的底部。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的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