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鋼筋質量問題及預防措施
1.鋼筋加工
1.1條料彎曲
1.現象
沿鋼筋全長有一處或數處「慢彎」。
2.原因分析
每批條料或多或少幾乎都有「慢彎」。
3.預防措施
減輕條料彎曲程度。
4.治理方法
直徑為14mm和14mm以下的鋼筋用鋼筋調直機調直;粗鋼筋用人工調直:可用手工成型鋼筋的工作案子,將彎折處放在卡盤上板柱間,用平頭橫口扳子將鋼筋彎曲處扳直,必要時用大錘配合打直;將鋼筋進行冷位以伸直。
1.2鋼絲表面損傷
1.現象
冷拔低碳鋼絲經鋼筋調直機調直後,表面有壓痕或劃道等損傷。
2.原因分析
(1)調直機上下壓輥間隙太小。
(2)調直模安裝不合適。
3.預防措施
(1)在一般情況下,鋼絲穿過壓輥之後,應使上下壓輥間隙為2-3mm。
(2)根據調直模的磨耗程度及鋼筋性質,通過試驗確定調直模合適的偏移量。
4.治理方法
取損傷較嚴重的區段為試件,進行拉伸試驗和反復彎曲試驗,如各項力學性能均符合技術標准要求,則鋼絲仍按合格品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則根據具體情況處理,一般僅允許用作架立鋼筋或分布鋼筋,而且在點焊網中應加強焊點質量檢驗。
1.3箍筋不方正
1.現象
矩形箍筋成型後拐角不成90°,或兩對聯角線長度不相等。
2.原因分析
箍筋邊長成型尺寸與圖紙要求誤差過大;沒有嚴格控制彎曲角度;一次彎曲多個箍筋時沒有逐根對齊。
3.預防措施
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准確;當一次彎曲多個箍筋時,應在彎折處逐根對齊。
4.治理方法
當箍筋外形誤差超過質量標准允許值時,對於Ⅰ級鋼筋,可以重新將彎折處直開,再行彎曲調整;對於其他品種鋼筋,不得直開後再彎曲。
1.4成型尺寸不準
1.現象
已成型的鋼筋長度和彎曲角度不符合圖紙要求。
2.原因分析
下料不準確;畫線方法不對或誤差大;用手工彎曲時,扳距選擇不當;角度控制沒有採取保證措施。
3.預防措施
加強配料管理工作,根據本單位設備情況和傳統操作經驗,預先確定各種形狀鋼筋下料長度調整值,配料時事先考慮周到;為了畫線簡單和操作可靠,要根據實際成型條件,制定一套畫線方法以及操作時搭扳子的位置規定備用。一般情況可採用以下畫線方法:畫彎曲鋼筋分段尺寸時,將不向角底的下料長度調整值在彎曲操作方向相反一側長度內扣除,畫上分段尺寸線;形狀對稱的鋼筋,畫線要從鋼筋的中心點開始,現兩邊分畫。 為了保證彎曲角度符合圖紙要求,在設備和工具不能自行達到准確角度的情況下,可在成型案上畫出角度准線或採取釘扒釘做標志的措施。
對於形狀比較復雜的鋼筋,如要進行大批成型,最好先放出實樣,並根據具體條件預先選擇合適的操作參數(畫線過程、扳距取值等)以作為示範。
4.治理方法
當所成型鋼筋某部分誤差超過質量標準的允許值時,應根據鋼筋受力和構造特徵分別處理。如果存在超偏差部分對結構性能沒有不良影響,應盡量用在工程上;對結構性能有重大影響,或鋼筋無法安裝的,則必須返工;返工時如需重新將彎折處直開,僅限於Ⅰ級鋼筋返工一次,並應在彎折處仔細檢查表面狀況。
1.5已成型好扔鋼筋變形
1.現象
鋼筋成型後外形准確,但在堆放或搬運過程中發現彎曲、歪斜、角度偏差。
2.原因分析
成型後往地面摔得過重,或因地面不平,或與別的物體或鋼筋碰撞成傷;堆放過高或支墊不當被壓彎;搬運頻繁,裝卸「野蠻」。
3.預防措施
搬運、堆放要輕抬輕放,放置地點應平整,支墊應合理;盡量按施工需要運去現場並按使用先後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4.治理方法
將變形的鋼筋抬放成型案上矯正;如變形過大,應檢查彎折處是否有局部出現裂紋,並根據具體情況處理。
1.6箍筋彎鉤形式不對
1.現象
箍筋末端未按規范規定不同的使用條件製成相應的彎鉤形式。
2.原因分析
不熟悉箍筋使用條件;忽視規范規定的彎鉤形式應用范圍;配料任務多,各種彎鉤形式取樣混亂。
3.預防措施 熟悉半圓(180°)彎鉤、直(90°)彎鉤、斜(135°)彎鉤的應用范圍和相關規定,特別是對於斜彎鉤,是用於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結構,在鋼筋加工的配料過程要注意圖紙上標注和說明。因為並不是抗震設防地區的所有構件中箍筋都取斜彎鉤,而只有某結構部位才幫斜彎鉤;至於哪些結構所用構件屬於受扭,配料人員也不掌握。如果圖紙上表述不清或有疑問,應了解確切後再配料。
4.治理方法
對於已加工成型而發現彎鉤形式不正確的箍筋,應做以下處理:斜彎鉤可代替半圓彎鉤或直彎鉤;半圓彎鉤或直彎鉤不能代替斜彎鉤。
2.鋼筋安裝
2.1骨架外形盡寸不準
1.現象
在模板外綁扎的鋼筋骨架,入模時放不進去,或劃刮模板。
2.原因分析
鋼筋骨架外形不準,這與各號鋼筋加工外形是否准確有關,如成型工序能確保各部尺寸合格,就應多安裝質量上找原因。影響安裝質量有兩點:多根鋼筋端部未對齊;綁扎時某號鋼筋偏離規定位置。
3.預防措施
綁扎時將多根鋼筋端部對齊;防止鋼筋綁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4.治理方法
將導致骨架外形尺寸不準的個別鋼筋松綁,重新整理安裝綁扎。切忌用錘子敲擊,以免骨架其他部位變形或松扣。
2.2平板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不準
1.現象
(1)澆築混凝土前發現平板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沒有達到規范要求。
(2)預制板製成後,板底出現裂縫。鑿開混凝土檢查,發現保護層不準。
2.原因分析
(1)保護層砂漿墊塊厚度不準,或墊塊墊得太少。
(2)當採用翻轉模板生產預制平板時,如保護層處在混凝土澆搗位置上方(澆築陽台板、挑檐板等懸臂板時,雖然是現澆的,不用翻轉模板,也有這種情況),由於沒有採取可靠措施,鋼筋網片向下移位。
3.預防措施
(1)檢查保護層砂漿墊塊厚度是否准確,並根據平板面積大小適當墊夠。
(2)鋼筋網片有可能隨混凝土澆搗而沉落時,應採取措施防止保護層偏差,例如用鐵絲將網片綁吊在模板楞止上;採用翻轉模板時,也可用鋼筋承托網片(鋼筋穿過側模作為托件),再在翻轉後抽除承托鋼筋9如不是採用翻轉模板,則在混凝土澆搗後抽除)。
4.治理方法
澆築混凝土前發現保護層不準,可以採取以上預防措施補救;如構件已成型而發現保護層不準(經鑿開混凝土觀察或用必要的儀器探測確認),則應根據平板受力狀態和結構重要程度,結合保護層厚度實際偏差狀況,對其採取加固措施,嚴重的則應報廢。
2.3同一連接區段內接頭過多
1.現象
在綁扎或安裝骨架時,發現同一連接區段內內受力鋼筋接頭過多,有接頭的鋼筋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超出規范規定的數值。
2.原因分析
(1)鋼筋配料時疏忽大意,沒有認真安排原材料下料長度的合理搭配。
(2)忽略了某些桿件不允許採用綁扎接頭的規定。
(3)錯誤取用有接頭的鋼筋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數值。
(4)分不清鋼筋位於受拉區還是受壓區。
3.預防措施
(1)配料時按下料單鋼筋編號再劃出幾個分號,註明哪個分號與哪個分號搭配,對於同一組搭配而安裝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說明。
(2)記住軸心受位和小偏心受拉桿件中的受力鋼筋接頭均應焊接,不得採用綁扎。
(3)弄清楚規范中規定的「同一連接區段」含義。
(4)如果分不清鋼筋所處部位是受拉區或受壓區時,接頭設置均應按受拉區的規定辦理;如果在鋼筋安裝過程中安裝人員與配料人員對受位或受壓理解不同,則應講座解決或征詢設計人員意見。
② 鋼筋施工問題防治措施
鋼筋施工問題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的措施能很好的解決實際問題,每個細節的處理都很關鍵。中達咨詢就鋼筋施工問題防治措施和大家說明一下。
一、電渣壓力焊接頭質量不符合要求
(一)現象
接頭處軸線彎折或軸線偏心過大,焊包不勻,並有咬邊、夾渣、未熔合等現象;鋼筋夾持處燒傷。
(二)原因分析
1、鋼筋端部歪扭不直,清理不幹凈或端面不平;鋼筋安裝不正,軸線偏移,機具損壞,造成鋼筋晃動和位移;焊接完成後,接頭未經充分冷卻;
2、焊接工藝方法應用不當,焊接參數選擇不合適,操作技術不過關;
3、焊劑裝填不勻,或受潮。
(三)防治措施
1、焊接前應矯正或切除鋼筋端部過於彎折或扭曲的部分,並予以清除干凈,鋼筋端面應磨平;
2、鋼筋加工安裝應由持證焊工進行,安裝鋼筋時要注意鋼筋或夾具軸線是否在同一直線上,鋼筋是否安裝牢固,過長的鋼筋安裝時應有置於同一水平面的延長架,如機具損壞,特別是焊接夾具墊塊損壞應及時修理或更換,經驗收合格後方准焊接;
3、根據《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CJ18)合理選擇焊接參數,正確掌握操作方法。焊接完成後,應視情況旅運保持冷卻1~2min後,待接頭有足夠的強度時再拆除機具或移動;
4、焊工必須持有上崗證。鋼筋焊接前,必須根據施工條件進行試焊,合格後方可施焊;
5、焊接完成後必須堅持自檢。對接頭彎折和偏心超過標準的及未焊透的接頭,應切除熱影響區後重新焊接或採取補強焊接措施;對脆性斷裂的接頭應按規定進行復驗,不合格的接頭應切除熱影響區後重新焊接。
二、直螺紋絲扣加工缺陷
(一)現象:
絲扣缺損、數量不夠、絲頭端部不平整等(如圖1、圖2)。
(二)原因分析:
1、操作工人未經培訓,現場交底不清;
2、過程質量控制不嚴格,加工機械維護不到位;
3、絲頭加工後未及時加戴保護帽進行保護;
4、鋼筋端部直接採用切斷機切割。
(三)防治措施:
1、鋼筋接頭絲扣加工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持證上崗;
2、現場須配備通規、止規等檢測工具,對加工的絲頭要經常性抽查;
3、合格的絲頭應及時加裝保護帽;
4、鋼筋端頭應采配鎮穗用無齒鋸切割,以保證鋼筋端部平整。
三、箍筋彎鉤形式不對
(一)現象
箍筋末端未按規定根據不同的使用條件製成相應的彎鉤形式。
(二)原因分析
不熟悉箍筋使用條件;忽視規范規定的彎鉤形式及應用范圍;現場配料及鋼筋加工管理混亂。
(三)防治措施
1、熟悉半圓(180°)彎鉤、直(90°)彎鉤、斜(135°)彎鉤的應用范圍和相關規定,特別是對於斜彎鉤,是用於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結構,在鋼筋加工的配料過程中要加強檢查(如圖3、圖4);
2、對於已加工成型而發現彎鉤形式不正確的箍筋,可做如下處理:斜彎鉤可代替半圓彎鉤或直彎鉤;但半圓彎鉤或直彎鉤不能代替斜彎鉤。
圖3 箍筋下料、加工規范
圖4 箍筋下料、加工規范
四、柱子縱向鋼筋偏位
(一)現象
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基礎插筋和樓層柱子縱筋外伸部分常發生偏位情況。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及時進行糾偏處理(如圖5、圖6)。
圖5 柱縱向鋼筋間距偏差大,移位
圖6 柱縱向鋼筋間距均勻、無移位
(二)原因分析
1、模板固定不牢,在施工過程中,時有碰撞柱模的情況,致使柱子縱筋與模板相對位置發生錯動;
2、因箍筋製作誤差比較大,內包尺寸不符合要求,造成柱縱筋偏位,甚至整個柱子鋼筋骨架發生扭曲現象;
3、不重視混凝土保護層的作用,如墊塊強度低被擠碎,墊塊設置不均勻,數量少,墊塊厚度不一致及與縱筋綁扎不牢等問題影響縱筋偏位;
4、施工人員隨意搖動、踩踏、攀登已綁紮成型的鋼筋骨架,使綁扎點鬆弛,縱筋偏位;
5、澆築混凝土時,振動棒極易觸動箍筋與縱筋,使鋼筋受振錯位;
6、樑柱節點內鋼筋較密,柱筋往往被梁筋擠歪而偏位;
7、施工中,有時將基礎柱插筋連同底層柱筋一並綁扎安裝,結果因鋼筋過長,上部又缺少定位箍筋約束,整個骨架剛度差而晃動,造成偏位。
(三)防治措施
1、設計時,應合理協調梁、柱、牆間相互尺寸關系。如柱、牆比梁邊寬50至100mm,即以大包小,避免上下等寬情況的發生;
2、按設計圖紙要求將柱、牆斷面尺寸線標在各層樓面上,然後把柱、牆從下層伸上來的縱筋,用兩個箍筋或定位水平筋分別在本層樓面標高及以上500mm處用柱箍點焊固定;
2、基礎部分插筋應為短筋插接,逐層接筋,並用定位箍筋固定;
3、按設計要求正確製作箍筋,與柱子縱筋綁扎應牢固,綁點不得遺漏;
4、柱、牆鋼筋培卜骨架側面的墊塊應綁扎牢固,所有墊塊厚度應一致,並為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5、在樑柱交接處應用箍筋與柱縱向鋼筋點焊固定,同時綁紮上部鋼筋。
五、框架節點核心部位柱箍筋遺漏
(一)現象
框架節點是框架結構的重要部位,但節點處的樑柱鋼筋交叉集中,使該部位柱箍筋綁扎困難。因此,遺漏綁扎箍筋的現像經常發生(如圖7、圖8)。
圖7 樑柱核心區箍筋數量不足
圖8 樑柱核心區箍筋綁扎規范
(二)原因分析
因設計單位一般對框架節點處柱樑鋼筋排列順序、柱箍筋綁扎等問題都不作細部設計,致使節點處鋼筋較為集中的現象較為普遍,造成核心部位鋼筋綁扎困難的局面,因此在綁扎時經常遺漏柱箍筋的現象。
(三)防治措施
1、施工前,應按照設計圖紙,並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合理確定框架節點處鋼筋綁扎順序;
2、縱橫向框架梁底模支撐完成後,即可放置框架梁下部鋼筋。若橫梁比縱梁高,先將橫梁下部鋼筋套上箍筋置於橫梁底模上,並將縱梁下部鋼筋也套上箍筋放在各自相應的梁底模上。再把符合設計要求的柱箍筋一一套入節點部位的縱向鋼筋進行綁扎。然後,先後將橫縱樑上部縱筋分別穿入各自箍筋內,最後,將各框架梁箍筋按設計間距拉開綁扎固定。若縱梁斷面高於橫梁,則應將上述橫縱梁鋼筋綁扎順序顛倒,即按「先縱後橫」進行綁扎即可;
3、當樑柱節點處梁的高度較高,或實際操作中個別部位確實存在綁扎節點柱箍困難的情況時,可將此部分柱箍做成兩個相同的兩端帶135度彎鉤的「L」型箍從柱子側向插入,鉤住四角柱筋,或採用兩相同的開口「U」型箍,套入後焊牢箍筋搭接接頭。
六、同一連接區段內接頭過多
(一)現象
在綁扎或安裝鋼筋骨架時,發現同一連接區段內(對於綁扎接頭,在任一接頭中心至規定搭接長度的1.3l內,所存在的接頭都認為是沒有錯開,即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受力鋼筋接頭過多,有接頭的鋼筋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超出規范規定的數值。
(二)原因分析
1、鋼筋配料時疏忽大意,沒有合理搭配原材料的下料長度;
2、忽略了某些構件不允許採用綁扎接頭的規定;
3、錯誤取用連接接頭的鋼筋截面面積占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數值;
4、分不清鋼筋位於受拉區還是受壓區。
(三)防治措施
1、配料時鋼筋編號要清晰,註明各個區段的搭配情況,對於同一組搭配而安裝方法不同的,要加文字說明;
2、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桿件中的受力鋼筋接頭不得採用綁扎搭接;
3、若分不清鋼筋所處部位是受拉區或受壓區時,接頭位置均應按受拉區的規定考慮。
七、梁箍筋彎鉤與縱筋相碰
(一)現象
在梁的支座處,箍筋彎鉤與縱向鋼筋位置抵觸。
(二)原因分析
梁箍筋彎鉤應放在受壓區,從受力和構造角度看是合理的。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例如在連續梁支座處,受壓區在截面下部,要是箍筋彎鉤位於下面,有可能被鋼筋壓開,在這種情況下,只好將箍筋彎鉤放在受拉區。此外,實踐中還會出現另一種矛盾:在目前的高層建築中,採用框架或框剪結構形式的工程中,大多數是按抗震要求設計的,因此箍筋彎鉤應採用135度,而且平直部分長度又較長,故箍筋彎鉤與樑上部二排鋼筋經常相碰。
(三)防治措施
綁扎鋼筋前應先規劃箍筋彎鉤位置(放在梁的上部或下部),如果樑上部僅有一層鋼筋,箍筋彎鉤與縱向鋼筋不抵觸,為了避免箍筋接頭被壓開口,彎鉤可放在樑上部(構件受拉區),但應特別綁牢,必要時採用封閉箍筋,對於兩層或多層縱向鋼筋的,則應將彎鉤放在梁下部。
八、鋼筋直螺紋連接不規范
(一)現象
鋼筋連接絲頭外露絲扣不符合規范規定,接頭處套筒未擰緊,連接套筒開裂等。
(二)原因分析
1、鋼筋連接接頭絲扣加工數量不夠或過多,現場控制不嚴;
2、施工人員不按要求操作,現場監督管理不到位,接頭連接後未採用力矩扳手及時檢查;
3、連接套筒質量不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
(三)防治措施
1、嚴格控制鋼筋接頭絲扣加工質量,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後台的交底和檢查工作;
2、連接套筒規格必須與鋼筋一致,材質應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
3、檢查鋼筋接頭質量時,根據鋼筋規格抽查接頭連接力矩擰緊值是否符合要求(如圖9、圖10);
4、檢查鋼筋套筒連接型式檢驗報告,並做好過程中鋼筋連接接頭現場見證取樣送檢。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③ 鋼筋加工時的存在哪些缺陷是什麼原因,如何預防
主要存在現象:
條料彎曲、鋼筋表面損傷、鋼筋剪斷尺寸不準、回鋼筋調答直切斷時被頂彎、鋼筋連切、箍筋不方正、成型尺寸不準、點焊網片扭曲、已成型好的鋼筋變形、冷拉鋼筋伸長率不合格冷拉鋼筋強度不足、冷拉率波動打、冷拔斷絲、冷拔鋼筋塑性差、圓形螺旋筋直徑不準、鋼筋代換後,根數不能均分、箍筋彎勾形式不對。
預防方法:
由於加工缺陷較多,我們應針對各種現象,逐個分析原因制定各種預防措施確保質量。
④ 鋼筋加工及安裝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我是學土木的,你問的這個問題答起來真是既麻煩又簡單主要的是注意鋼筋的除銹,如果內你的模板加容工嚴格,那麼鋼筋加工也要嚴格,比模板略短一點,但要滿足允許偏差內。還有打灰之前要固定好,防止露筋,必要的時候可以叫民工振搗混凝土的時候把著點。主要的就這樣,詳細的...一言難盡啊~~~